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商宦

龍騰世紀 第646章 陰雲密佈 文 / 古城西風

    商宦第646章陰雲密佈

    天下午。(省委組織部長宋子達在幾個副部長的陪同|個處室的工作匯報。忽然。桌上的電話鈴響了。他拿起筒。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是小?」

    宋子達連忙回答:

    「是。我是宋子達。劉老呀。我正。」

    他的話沒有說完就打斷了:

    「你現在有空嗎。馬上到組織部來看你。順便聊聊。」

    「哦。不著急起來了。一連說出幾個「不」。才鎮靜下來:「我來看你。劉老。我早就想來了。這幾天。」

    又是不等他完就被打斷。

    「是我來吧。有事情要說哩。公事。公事公辦嘛。哈哈。」

    達又著急了。又依舊一連說出幾個「不」。才明確的回答道:

    「劉老。我今天晚就來看。我一到省城就想看望你老人家並向你老人家討教的。確實太忙。晚上來又怕耽誤你休息。」

    話筒裡傳來朗的笑聲。宋子達十分熟悉的笑聲:

    「那好吧。你今晚上到我家來。我等你。不要怕影響休息。我十點半上床。也用不著多少時間的。我知道你很忙。」

    「好。就這麼定吧。老。」

    宋子達放下電話不的舒了一口。他發現市委組織部長黃河和前來匯報的幹部二處正副:長都不約而同的抿嘴微笑。幾個人一副相同的表情:神秘莫測。顯然他們都聽出了剛才來電話的誰。各自內心裡都也作出了相同的反應。宋子達看眼裡也不詢問。只說了一句:

    「繼續談吧。」他知劉老的個性聽完匯報後再去劉老提到什麼事自己心中也有個數。可以回答哪。

    宋子達和劉老有一段歷史淵源。雖然時間很短還不到一年。但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同船過都是「前世修」何況那是怎樣的一年呀。可謂朝夕相處。患難與*。雖然過去好些年了。他宋子達至今回|來依然往事歷歷在目像是昨天一樣。

    那時他剛從大學畢被分配到省機關工作不到兩三個月。也像這次到組織部一樣。突然接到一個通知要他去擔任省委副書記劉章德的秘書。

    在大學三年級加入中國**的宋子達。第一次接觸到這麼高級的領導。

    他雖然已是省委機關的幹部他眼裡。書記副書記們處於高山的頂峰。高不可攀。他第一次伸手去按劉書記家的|鈴時。心頭不由有些發慌。甚至有些後悔為什麼驀然表態接受這個令人羨慕卻又十分不自由的任務呢?當時剛從「四清」的深淵裡爬出來的劉章德。或者用「四清」的術語來說。便是經過長時間的「洗手洗澡」後剛才「下了樓」的劉章德——他算是省委四位書記中無獨有偶的「倖存者」之——在會客室裡接見了他。年近六十但身體健壯身材魁梧的劉章德用深沉的目光打量著他問道:

    「你就是宋子達?」

    「是。」

    宋子達在劉章德那很有點威力的目光下戰戰兢兢如履。

    劉章德打量了他兩突然提一個使他意想不到的問題:

    「你參加過「四清」沒有?」

    那神情宋子達至今回想起來還有些不寒而慄而且覺的可笑。劉章德嚴肅認真的態度簡直有點像五十年代初期對一個青年提問:「你參加過剝削沒有?」一樣。他弄不清楚省委副書記為什麼提這個問題。但他如實作了回答:

    「沒有。我們學校有個規定二年級或者三年級到工農第一線實半年。我曾經參加過「整風整社」。調「四清工\'隊」時我們全免了。學校的「四清」搞晚。剛始我們就畢業了。」「哦。」

    劉章德舒了一口氣。這個新來的秘書算是放了心。接下來便是告訴他一些應注意的事項。然後揮揮手。讓他下午做些必要的準備。明天一早來上班。

    回辦公室的路上。子達想到劉書記剛才對「四清」的微妙情緒。便聯想到一件事。當時他是作為有趣的故事來聽的。誰知現在卻成了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成了車之鑒。

    他分配到省委機關時。這個全省首腦單位的「四清」剛剛結束。作為副書記的劉章德也剛靠邊站接受評審查和自我檢討中「解放」出來。恢復了工作。那時單身宿舍的人還很多。晚上無事便三三兩兩坐在一起吹牛。特別是在他們這些「新毛頭」面前。「幹部」們喜歡擺出一副權威架式。向們傳播一些在會上絕對聽不到的消息。

    他聽「老幹部」們說。劉章德原來有一個秘書跟他八年了。平時他們相處的很好。白天黑夜進出錢府。不僅分內的秘書工作。連劉章德的生活起居乃至家事。章德夫人的事他都樂於主動承擔。簡直成錢家的一個家庭成員。劉章德很欣的了一個好秘書。夫人更是情不自的對許多朋友說:「我有這麼一個女婿就好哪。」誰知「四清」一來。特別是上級派了龐大的四清工作團。將這個省和它的領導班子的問題說的十分嚴重。在大軍壓境。硝煙四起的局面下。這位省委副書記心應手的秘書。突高舉「義旗」。向上級派來的工作團遞交了揭發劉章德的萬言書。從搞修正主義到資產階級生活作風一樁樁一件件。生動具體。弄的劉章德狼狽不堪。墜入了深淵。但他此「頑固到底」。連原先的檢討也定了幸虧作團長換了人。將材料逐一核對。大部分不屬實有一雖確有其事卻是生活細節上不了綱的。這樣劉章德才的以過關下樓恢復了工作。揭發有功的|位秘書理所當然的不可能再回到他身邊來了。這才引了宋子達的審入選。劉章德並沒有以前任秘書作為「面教材」教育過宋子達。但宋子達卻不止一次的聽到省委副書記對別人談起這件事時。總是感歎的說:「人心難測。人心難測呀。」據說新來的工作|長在省委機的運動結束時曾在那位秘書的揭發材料上批註:「這樣的人不能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身邊工作。」

    宋子達就任秘書後劉章德相處的不錯但好景不長轉眼之間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來到。劉章德照例分工掌握運動。似乎忘記了硝煙未散的「四清」運動。大膽領導。親自審批毫不手軟的打了一大批「反動權威」和「牛鬼蛇神」。誰知又是風雲突變。一切都錯了。「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命派。」他劉章德在不知不覺便站到了「革命路線」的對立面。接|來的事盡人皆知。劉章德每天從早到晚由這個單位到那個單位去檢討自己所執行的「資反路線」。接受火力很猛。在這段時間裡宋子達總是寸不離的跟隨左右。檢查作記錄。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的生活。甚省級機關的多幹部都已站出來「造反」時。他宋子依然如故不顧別人的非議無論什麼批鬥場合都像影子一樣跟隨在劉章德的左右。一直到省級機關步「一月風暴」的後塵奪了「走資派」權。劉章也同其他人一被關進了「牛」為止。

    後來宋子達被通知了專為揭發走資派而辦的「知情人員學習班」。在學習班裡他「表現不好」。口自己新來乍到不知內情。幾乎一個字的揭發也沒有寫。結果以想像。他進了干校。又下放到一個縣裡工作。爾來二十年了。

    於他宋子達與劉章德有過這樣一段歷史淵源。當他步步青雲走馬上任省委組織部長之時。首先想到的是要去看望老上級劉章德。便是很自然的了。

    接到劉老的電話後。子達繼續聽了兩個多鐘頭的處室匯報。在組織部招待所吃過晚飯便匆匆的趕到劉老家去。他的家還在松嶺沒有搬來。一個人住招待所也方便。

    到了劉老家。來開門的是一個不到二十來歲的打工女。習慣稱「小姆」的。看上去聰明伶俐。穿著整潔樸素。一看便知是鄉下來的。她問過宋子達的姓名後說:

    「劉老散步去了。交待過有個叫宋部長的來。就請他在客廳裡等一等。」說著便將宋達往客廳引。宋子達熟門熟路。客就設在一樓右側。進門後穿過一個栽滿了各種花的小院子就到了

    這幢房子劉已經住了三十多年。其間在文革中被掃的出門住到兩間早已成了危房的平房中。這兩間屋子過去是省委車隊用來堆集廢輪胎干斤頂一類雜物和班的司機們休息的的方。誰成了省委副書記一家人的「滴居的」

    時宋子達正在數百里之外的干春節回省城親時他來看望過。當時劉章德關進牛。劉章德的老伴帶著四個念大學和中學的孩子擠住破屋之中。真是:六口之家兩間房-間屋子三張床。廚房餐廳一體化。雨來屋漏成泥塘。宋子達|了頓時便有一強烈的蒼涼之感湧上心頭。

    ,來他第二次來探望時。劉章德一家人又已經搬回這裡來了。這裡環境幽靜。是一座花木繁茂的大院。建了四五幢小樓。文革前省委書記副書記全住在這裡。每家一幢。縱橫交錯相距不遠。他知道劉章德一直有飯後散步的習慣。散步時遇上左鄰右舍免不了停下來吹一通。如果今晚也是那樣。就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了。既來則等之。他跟著「小保姆」進了熟悉的客廳。接過她送來的茶杯便安心等待了。

    雖然又已經相隔近二十。他還是習慣性的坐在靠門邊的那張單人沙發上。那是作秘書時的自我選擇。坐在門邊便於隨時起身迎客送客。遞煙沏茶。

    他坐下後舉|四顧客廳依舊。壁掛滿了名人字畫。這是劉老的愛好。他總覺似乎掛太多了一些倒有點像一個|畫店了。但他從來沒有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各人的生活愛好嘛。現在依然如故。書畫滿牆。看來劉老的興趣愛好也依如故。

    宋子達喝了一口茶。下意識的瞄客廳中的沙發。他驚奇的發現眼前的沙發——兩長四短整齊齊全是二十年前的那兩大套。只是紅金絲絨的面子顯的陳舊了。文革結束劉重返故居之後他宋子達先是在縣裡工作後來到了的委。曾先後來劉處探望過幾次。他記的那時沙發全部蒙了藍色的套子。分不清是原物還是新購置的他也沒想到要去分析分析沙發的變遷。現在也許是沙套子撤去洗了。那兩長四短六張沙發原形畢露。像發現老朋友似的他一下子便認出了它們。他順手撫摸著那陳舊了的金絲絨蒙面便有一種親切之感湧上心頭。這時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便又下意識的低頭俯視坐下靠門的那張單人沙發。不禁又是一驚:一攤顏色未的藍墨水遺跡依然頑固的留在|金絲絨面上。

    往事歷歷在目。宛如昨日。

    這件事發生在他擔任秘書的第一個工作日。宣傳部的馬部長來向省委副書記劉章德匯報工\'。當秘書的然要承擔記錄的責任了。他拿出筆記本子拔出自來水筆作記錄。啊。糟了筆中沒有墨水部長卻已經開始了匯報。他生怕記漏了。便趕快拿過墨水瓶墨水在慌手慌腳中一不小心掀翻了墨水瓶。整整一瓶墨水全部撒潑在沙發上和他的褲子上。弄很狼狽。自己的褲子不要緊。可這沙發?墨水是洗不掉的呀。這麼嶄新的沙發。唉。

    當時聽匯報的劉章德一聲不吭。像是沒看見似的繼續聽匯報。

    送走客人之後。他抱著十分內疚的心情膽戰心驚的對劉章德說:

    「劉書記。我剛才做錯了事。」

    「什麼事啊?」

    劉章德那口氣似乎壓根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其實那一幕墨水染沙發喜劇他早已看在眼裡。只裝著未看見繼續聽匯報罷了。

    宋子達戰戰兢兢的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劉章德哈哈一笑:「那算|錯誤。以後細心一點就行了。」

    接著他又下意識的充了一句:

    「不要像「四清」那樣雞毛蒜皮的事都往綱上扯。自己給自己戴大帽子。」

    聽了書記的寬厚`辭。他宋子達大大的舒了一口氣。但心裡依然內疚。便將事情的原尾告了省委辦公廳的任主任。任|任不置可否。只說:

    「怎麼搞的行政處還沒有把套子做好?你去催。」

    套子很快便送來了。子達記的是黃卡嘰的。文革之後他來看望劉老時套子已變成了淺藍色。

    宋子達正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劉老夫婦散步回來了。走道裡傳來了他那依然響亮的聲音:

    「小宋來了呀。害久等哪。」

    音調充滿了親味道。

    宋子達連忙起身迎了上去。劉老夫婦已經走進客廳。接下來是互相熱烈握手問好。劉老依然魁梧健朗。音宏亮。氣宇軒昂;倒是老伴有些虛弱。比宋子達上次來探視時又瘦了許多。她和宋子達說了幾句話。便說要服藥告退了。,裡只剩了劉章德和宋子達二人。

    宋子達見劉章德坐下便連忙說:

    「我剛來不到一個星期。一直就想來看劉老的。前幾天太忙。白天晚上都陪上了。」

    劉章德爽朗的一笑。表明他對宋子達的稍微遲到並不在乎。他說:

    「忙。那是自。現在該你們來忙哪。所以我打算到部裡去看你。」

    「那怎麼行。顛倒了嘛。」宋子達

    老上級面前嘴很想說幾句更貼切的話。一時想。便又重複著剛才已經表達的意思:「早就想來的。確實太忙。所以。」

    他的話還沒說完劉章德便接了過去:

    「嘿。你還解釋什麼。我是過來想像的到的。我比你老。按理自然是你來看我因為忙我去看也未嘗不可。是什麼出格的事。何況「無事不登三寶殿」。我還有事要同你說哩。」

    劉章德顯的十分豁達而又隨和。到底是和自己的秘書在一起嘛。

    宋子達一聽說劉章有事要找他談。倒反而感到輕鬆了他最怕無休無的說應酬話。總覺的自己在那方面很低能。是個沉重的負擔。其實他心裡明白。劉章德迫不及待的打電話決不是為了互致問候而是有事要向他這個老下級交待。於是他:

    「有事情要我辦。老在電話上說說就行了。

    劉章德笑道;

    「不行。這種事能在電話上談的談不清楚。也不應該。這是原則。」

    宋子達一聽明白了。這位老上級要談的是人事問題。他新來乍到最怕別人找他談調動談提拔一類的事。卻也無法迴避。誰要你幹這份差事呢?當下他便硬著皮問道:

    「就請劉老吩咐吧。」

    章德伸手從茶几上的煙盒中取出一支「紅塔山」香煙點燃吸了一口。然後問道:

    「烏紫市的幹部最近要調?」

    宋子達如實答老上級道:「市長陳江調離了現在正在考察。」

    在烏紫市各部門和基層中呼聲最高的是張曉文但省裡的老同志反映不好。說他年紀輕資歷淺還需要磨練一下。才能成氣。

    現在劉老提出這個問題他要推薦誰呢?宋子達只好洗耳恭聽。

    劉章德說了:「我找你來是想向你推薦一個幹部。就是洪望山。現任烏紫市委副書記。咳。對了。聽說們還同過學?」

    宋子達全明白了。早有預感。現在的到了證實。便說:

    「黨校的同學。後來他派到了烏紫。我留在了省委機關。」

    「對嘛。」劉章德。「他同你紀差不多也是五十出頭吧?」

    宋子達只點點頭作為回答。其實他也說不清楚他們兩人到底誰大。問題已經提出來了。劉德卻不等宋達回答。又故玄虛開了個玩笑:

    「洪望山?取了這麼個怪名字。洪望山易老。李廣難封。」他倒也易封羅。四十出頭的級幹部。夠意思哪。你當然比他封的快。同樣的年紀副省級哪。幾多人羨慕幾多人嫉啊。小宋。五十而知天命。也年輕也不年輕哪。你們不能和我們比。那時是戰爭年代。我二十三歲當縣委書記。二十八歲當的委書記。進省委三十六歲易封了吧?誰知三十多年過去依然如故。離休的副省級幹部。」

    他將「副省級」三個字說的特別重。似乎要引起聽者的震動。宋子達也確實感到了劉老所`的內涵。當然他不便說什麼。

    「好了。這些都是題外話。言歸正傳。這個洪望山到底怎麼樣?」

    現在面對劉老的問題該怎麼回答?宋子達只能老老實實的說:「劉老。考察組還沒派下去。我一時半時還談不清楚。等考察組回來匯報和研究之後再向你報。」

    劉章德聽了宋子達的回答有些不高興。你宋子達怎麼哪。如此遲鈍。我叫你來是為了什麼。你心裡應當有數。既然我已經直截了當的向你推薦。你就應當相信我。還對我賣什麼?但他並沒有發作。卻面掛微笑的說:

    「在眼皮子底下長大的孩子。還有什麼需要考需要查的嘛?他老子抗日戰爭中就跟著我。文化不高。本事不大。幹了一輩子的了個處級離休。還不是正式而是享。」

    他停了一下。像是重新整理思路。時間不長最多分把鐘。然後說:

    「洪望山這孩子隨他老子來過我裡幾次。最近一二年是單獨來的。只要他從烏紫回省城差不多都會來看我的。我看他談吐不凡。很有見解。想不到三拳打不出兩句話的老子生出了這麼出色的兒子。老子忠心耿耿一輩子。兒子也不會含糊的。用這樣的青年人來接班我們這些老傢伙放心。」

    他又停了一下。繼說:

    「當然羅。們在的規定辦什麼民主推薦民意測驗。有什麼?」

    宋子達連忙回答:

    「還有民主評議。」

    「對了。」劉章德道。「民主薦。民意測驗民主評議。三民「三民主義」。」

    他哈哈的笑了。笑過之後又說:

    「還是按你們的規定辦。唉按既定方針辦嘛。哈哈。不過我希望不要因那個「三民」而沒了人才。其實嘛。三民四民到頭來還不是書記一句話。」

    份量如此之重。叫宋子達怎樣回答。他又能怎樣回答呢?便只好唯諾諾。含糊其。

    見劉章德要說的話已經說完。宋子達意識到請教的時刻來了。便說:

    「劉老。我一接到任命通知就想要向你請教的正好趁今天的機會請你指點指點看看要意哪些問題。你是省裡的老領導又分管過一行。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都應當認真聽聽你的意見。」

    聽宋子達說要向自己請教劉章顯的很高興。眼前這個中年人雖說過去當過自己的秘書。屬於朝夕侍候在側。成天為自己服務的隨員。但人家現在畢竟是省委常委組部長了啊。

    一時興起。他的從沙發上站起來。繞著客廳走了一圈。然後在宋子達面前停住。以十分欣賞的目光看著他。說:

    「你這樣做很對。|宋。不僅要聽我的意見。也要聽聽其他老志的意見。集思廣益嘛。」

    他又坐回到沙發上沉思片刻。依然帶著十分興奮甚至有幾分的意的表情說:

    「你向我請教。我首先想到了兩句詩。一句是**的:「無限風光險峰」。是在哪一首詩上?」

    他停下來問宋子達。

    「題廬山仙人洞。」

    宋子達回答。

    「對」。劉章德接著說。「這意思就不用我來解釋了。還有一句是蘇東坡的。「高處不勝寒。」這又是哪一首裡的句子呀?」

    這位具有師範學歷的老前輩並自己不清楚這一名句出自蘇東坡的哪一首詞。也並不是有心要考一下宋子達。看他知不知道。不。目的是為了加重語氣。引起對方的注意。這大概也是一種表達藝術吧。

    宋子達自然深領其用意。微笑著回答了。

    劉章德聽了

    「好。高處不勝寒。限風光在險峰。這就是前的處境。明白了吧?」

    不等宋子達回答。劉章德卻來了個自問自答。一一頓的說:

    「對蘇東坡那句話完全是借用。就是說在上層工作情況複雜。是非很多。特別是你現在擔任的工作。更是矛盾的集中點。各種各樣的人都會把目光對著你。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不同的看法和議論。有人叫好。有人罵娘甚至你任人唯親。重用壞人如此等等。你準備著在這樣的環境中過日子吧。這就叫無限風光在險峰。反過來說。什麼都平平淡淡。無人頌揚也無人罵娘。那才難受。當然羅。如果只是一片叫好聲。百分之百擁護也不見的好。也許因為你不堅持原則。有求必應。做你這項工作。不可能不的罪人的。」

    宋子達洗耳恭聽。的受益匪淺。忽然想起臨任時來自朋友的那句警告:「那是折的工作。」

    高處不勝寒。折的工作。無限風光在險峰。宋子達暗暗的品嚐著這三句話。覺的很有味道。卻又聽到劉老在繼續發揮宏論了:

    「我剛才說了一通只是一個大前提。或者叫它前言序論綱要也都可以。你也許會覺太籠統了對不?我就給你來幾條具體的。當然僅供參考。」

    他哈哈的笑。笑的很的意。顯出一種自信深廣居高臨下的姿態。大有胸中自有雄兵百萬的氣勢。說:

    「第一嘛。就是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按中央的指示辦。老老實實不折不扣。不要耍花點子。當然也要創造精神那就是創造性的執行中央的指示。不是你去另搞一套。無論何時何的只要你想到脫離中央的精神另搞一套就是你犯錯誤的開始。按照中央的指示辦了。即使錯了你也只不過是執行嘛總結經驗嘛。責任不由你來負。但有一條你按照哪個文件辦的按照什麼人的指示辦的必須記一清二楚。否則有口難。「四清」有人要抓我的辮子。我據理力爭。哪一條是根據中央什麼文件辦的。哪一條是根據主席的哪次講話精神為依據。怎麼著?你還敢懷疑中央?「文革」亂了套不容分說有口難辯那又另當別論了。」說到這裡他突然停住若所思。然後問道:「省委現在怎麼樣?」雖然問題既不明確也使人突然。宋子達還是猜到了。便回答道:「一如常沒什麼。」劉章德聽了說:「那就好嘛。」他反問宋子達:「我說到哪裡啦?」宋子達回答:「你說了第一條。」劉章德把手一甩:「管它第幾條。就是這慎重一些就是了。」

    39;停片刻。他忽然帶著激動的情緒以同樣激動的語氣說:

    「還有一個非常重的問特是在當前顯的更為突出。那就是怎麼對待老幹部。尊老愛幼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就不用說了。我這裡說的老幹部是指離休範圍的老傢伙們。江山是們打下來的。現在大部分都已退出政治舞台。但是他們心裡不平衡呀。知道嗎?心裡不平衡。」

    劉章德站了來。又在客廳裡繞了一個圈正如影視上經常看見的大首長們在作出重大決策之前的行為動作然後停在宋子達的面前。聲音宏亮感情激越像是對千百萬聽眾:

    「他們忠心耿耿為**的事業奮鬥了一輩子。也坎坎坷坷生活了一輩子。至少大部分是這樣。特別文化大革命這十年。有哪一個倖免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才開始落實政策恢復工作。像我這種情況還算好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就恢復工作了。有許多人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才恢復工作。**還沒坐熱又讓椅子了。」

    他停頓一下。又加重了語氣:

    「讓椅子嘛。該讓還的讓。我們的事業要有接班人。但讓的太急就讓出了一個心裡不平衡。過去說老中。突然一下子老的一個不要了。越年輕越革命。越越反動。這樣行嗎?說實許多老同志不放心。就是不放心。」

    劉章德說的太激動不的不再一次停下來自我調節自己的情緒。足足停了兩三分鐘語氣才緩和下來。

    「這也罷了。從大局出發早退遲|都要退。讓有經驗的領導幹部先上來幹幹看。趁這些老傢伙還活著。可現在越逼越。連奉獻餘熱聽說都不允許了。叫我\'|健康健康再健康。健康個屁。這等於叫這些老傢伙不問天下事。一\'等待火葬場。」

    劉-又激動起來。說不下去了。

    一直靜坐一旁洗耳恭聽的宋子達本來是拿定主意只聽不說的。但看見他的老上級如此激動。覺的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也不能用點頭微笑的表情來敷衍了。但說什麼呢?乘章德激動的停下來的一瞬間。他迅速思考並形成了一個答案。然後微笑的望著自己的老上級說了一通話。

    他的話不多。但貼切動聽。大是老幹部的歷是同中國革命的歷史緊密相連的。尊重老幹部也就是尊重革命歷史;老幹部是國家的寶貴財富這句話。他認為不僅因為老幹部在長期革命歷程中作過奉獻立過功勞。還因為老幹部有革命經驗。可以對中青年幹部進行傳幫帶;老幹部們雖然已退出現職。但是可發揮餘熱的範圍是很廣闊的。

    宋子達的一席話說的劉章德心裡暖和和的。

    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是久握權柄退下來的人。最注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特別是新當權者對自己的態度。在他們看來這是區分幹部中正人君子和勢利小人的重要標誌。自己的老秘書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的宋子達顯然屬於前一種人了。聽了子達的一番話他不僅消了氣而且很高興。情不自禁的拍拍宋子達的連連的說:

    「小宋。你說的對。你說的對。」

    然後坐了下來。依然坐在宋子達對面的沙發上。興奮的說:

    「有了你們這樣的人來接班。我們這些伙就放心了。」

    劉章德坐在宋子達對面。用欣賞和讚許的目光盯他。竟然有一兩分鐘說不出話來。那神情大有諸門生碌碌。唯此生賢耳的味道。豈不是嗎。就拿給他劉章德當秘書的人來說。前前後後不下十餘人了吧。但達到宋子達這麼高職務的就只有他一人。而且如此之懂事明理。

    劉章德興奮而又沉的坐了一會兒。忽然看看表說:

    「喲。時間不早哪。都十點鐘了你忙去。我也要休息了。」

    宋子達身告辭。劉章德送到客廳門口。握握手說:

    「洪望山的事你看著辦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