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商宦

龍騰世紀 第638章 嚴重後果 文 / 古城西風

.    洪有心和張曉文通個氣,就找來了市委秘書長宮勝曉文的行蹤,宮勝攤開手裡的筆記本,匯報說:「楊書記,張市長今天一大早就去了開發區。」

    開發區?應該是烏紫汽車集團吧,楊正洪瞇起眼睛望著窗台上的那盆君子蘭。

    雖說之前一直沒有造過汽車,但楊正洪對於汽車項目所能帶來的巨大財稅收入,卻是很清楚的。

    在烏紫市當了這麼多年家,楊正洪如果連這筆帳都算不清楚,那可真是白活了。

    一輛小轎車至少十幾萬塊,增殖稅、所得稅、營業稅等等算下地,幾萬塊的利稅輕鬆到手,即使大頭被中央拿去了,只要銷量不錯,剩下的部分,也足夠烏紫市過上財政寬鬆的好日子。

    見楊正洪沒有說話,宮勝識趣地閉緊了嘴巴,儘管這些年張曉文崛起的速度很快,但在市裡邊,還是楊老闆說了算的格局。

    黨委管幹部,政府管財政,實際上,就是書記說了算的一言堂。當然了,遇上了相對比較強勢的市長,市委書記也無法一言九鼎。

    書記和市長並存的這一體制,其核心實質就是相互制約,相互配合的一種關係。

    從現狀來看,主要以制約為主,類似楊正洪和張曉文目前這種配合關係,不說絕無僅有,也是十分罕見的。

    在大多數情況,都是書記說了算的,但是,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普遍存在。

    市長在地方上幹了多年。已經樹立起了威信。而書記卻初來乍到。剛開始。書記必然處於相對弱勢地地位。

    一旦書記站穩了腳跟。反擊地力度也會驚人地強大。一場惡鬥將不可避免。

    弄到最後。不是書記被調走。就是市長被安置出去。明顯地兩敗俱傷地局面。但為了權力。人們地眼睛也看不清楚那麼遠了。

    楊正洪對目前市裡地政治格局相當滿意。張曉文因為資歷淺。只是准市長。還需要他這個坐地虎地扶持。

    他繼續幹上幾年。這一屆就該期滿了。到時候。張曉文地羽翼也該豐滿了。他老楊順水推舟地把小張推出去。完全是皆大歡喜地局面嘛。

    老楊地如意算盤。張曉文自然是洞若觀火。現在也確實不是撕破臉皮爭權奪利地時機。他還沒轉正。汽車城地項目。還沒有順利展開。一無資歷。二無政績。暫時還無法服眾。

    權力是上級給的,權威卻要靠自己來維護,與老楊分田吃飯,分工合作,其實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楊書記,鍾副省長最近召見了許多人,大家都應該向您匯報了吧?」宮勝對於鍾海地小動作,頗有些擔心。

    「嗯,大致情況我是知道的,只是,有些白眼狼卻是我之前看錯了人。」楊正洪心裡很惱火,很多幹部在見過鍾海之後,都知道政治立場必須站穩,就跑來向他做了匯報。

    可是,市財政局長高莊卻只是打了個馬虎眼,妄圖很輕易地滑了過去,真是一頭養不家地高白眼。

    礙著張曉文正好管著市財政局,楊正洪就想探一探他的想法,如果意見統一就可以上會把高莊拿將下來,讓那些心裡起了異心的傢伙,看一看背叛者的下場。

    張曉文穿了一身烏紫汽車集團標準的職工工作服,拒絕了汽車公司領導的陪同,帶著和秘書盛中天從甲車間,轉到了乙車間。

    兩人一邊走,盛中天一邊把聯繫上羅虎地事情詳細地匯報了一遍,張曉文仔細地聽了匯報,心想,盛中天跟在他身邊這幾年,確實練出來了,不僅膽大,而且心細。

    把盛中天放到了開發區干主任,在張曉文的腦海裡縈繞了許久,到這個節骨眼上,終於成熟了。

    遠在英國地冷凝翠,對於商業上的運作越來越熟悉,通過在歐盟地幾個大客戶的推薦,順利送去樣車,並且一次性通過了兩項安全測試地標準,進展可謂神速。

    自從在官場上混得風聲水起之後,張曉文逐漸淡出了商場的第一線,除了必要的戰略決策之外,其餘的基本上行都放手讓冷凝翠去做了。

    冷凝翠也確實相當能幹,沒有讓他失望,辦事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張曉文笑著問盛中天:「中天,你覺得咱們第一年的產銷量可以達到多少?」

    盛中天一直幫著張曉文整理汽車公司的相關資料,一些數據不需要多作思考,就躍上心頭,他馬上回答道:「我估計的話,至少年產五萬輛,銷售四萬輛以上。」

    張曉文微微一笑,卻沒指出盛中天的保守,如果只這麼點銷量,那

    屁啊?

    在張曉文的計劃裡,目前的汽車城項目,僅僅是一期工程。將來,伴隨著第一輛「華夏」牌轎車登陸歐美市場,第二期乃至第三期工程將會同時動工,到那個時候,別說五萬輛了,五十萬輛都有可能打不住頭。

    張曉文很清晰地記得,曾有一位國內的超大型汽車集團的老總,告訴中央,要想獨立研製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轎車,至少需要擁有600萬輛大產銷量,才可以辦到,而且至少需要投入近千億人民幣。

    這簡直就是放屁了,這種坐在寶山上受窮的國企老爺們,仗著壟斷的巨大有時,根本就沒有發展民族品牌汽車的動力,更無志氣。

    想當初,高麗棒子的「大宇」和「現代」,並沒有花多少錢,就搞出了自主的品牌,實話實話,壟斷是創新的天敵。

    冷凝翠已經來了電話,歐洲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道斯先生即將訪問烏紫。

    儘管研製出了汽車,但在國外的經銷網絡,卻不僅僅是花大價錢就可以馬上建立起來的。

    經銷的網絡必不可少,那麼這個道斯先生,就成了張曉文踏上成功之路的最後一顆釘子。必須要拔掉。

    當初在張曉文的堅持下,汽車集團一直由外方來干正職,中方派出副職,其實已經從戰略層面上決定了,汽車集團始終掌握在他的手中。

    不管誰來幹這個市長,如果張曉文想把汽車集團搬走的話,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在國內,擁有大量地皮的地市多如牛毛,在錯誤的招商引資政策的指引下,正把大量的國家利益無償地輸送給了所謂的外資企業,是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全國的範圍內,張曉文做不了主,但在烏紫市內,張曉文卻是少有的明快,態度堅決地支持內企參與到市裡的經濟建設中來。

    這一點,即使在他干常務副市長的時候,就已經明白無誤地表露了出來。

    至於,所謂的招商引資工作,在省內,如果烏紫市屈居第二,則沒人敢搶第一。

    汽車集團今年的外方投資額,已經達到了創記錄的六億美元,而且是實際導致帳開始運轉的外商投資。

    按照市裡定的土政策,張曉文在理論上還擁有拿到招商引資提成的權利,六億美元的5%,對於所有靠工資吃飯的幹部群眾來說,那是多麼大的一筆天文數字啊?

    張曉文不是傻瓜,這麼大一筆錢,要是真裝進了他的兜裡,政治影響會變得極壞。

    好事不出門,壞事會傳千里的,一旦讓有心宣揚出去,他在仕途上面,極有可能到此為止了,甚至還會被眼紅的省委領導束之高閣,給掛了起來。

    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幹出這種傻事的也許另有其人,但絕對不是他張曉文。

    幾億美元投資都放進來了,他還在乎這麼一點點蠅頭小利?

    建廠之初,張曉文就讓冷凝翠制訂了一整套標準化的管理體制,在汽車集團內部,不需要鐵人王進喜,但一定要把廢品率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標準化的機制之下,任何個人英雄主義都屬於打擊的範疇,不能手軟。

    有些部門卻屬於例外,張曉文對研發部門的要求只有一個,一年內拿出至少兩款新車出來,除此而外,別無所求,要資金給資金,要人才給人才。

    「張市長,您好!」張曉文一行,正要離開的時候,恰好遇見了,帶隊過來巡視重點企業治安狀況的羅虎羅大局長。

    衝著羅虎投過了意味深長的一瞥,羅虎心領神會地說:「市長,關於汽車集團的治安保障問題,我有幾點意見想向您匯報。」

    張曉文信口道:「咱們邊走邊談吧。」率先又步入了整齊的生產車間。

    張曉文就不信,鍾海的神通即使再廣大,也不可能在偌大一個生產車間裡安裝上竊聽裝置。

    羅虎聽了張曉文對鍾海可能採取的行為的判斷後,儘管事先隱約猜測到了一點影子,但不禁還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有關部門的力量極其強大,如果是部門之間對抗,他羅虎根本抵擋不住。

    張曉文看出了羅虎的擔憂,笑道:「老羅,你就放心好了,只可能是一些不肖的人,跟著鍾海胡來,不可能是整個部門都參與了進來,而且,這種違法的行為一旦暴露了,對小鍾將產生極其嚴重的政治後果。」(未完待續,)

    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