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商宦

龍騰世紀 第630章 一場交易 文 / 古城西風

.    老楊啊,我都說過了,只想獨自在廠子裡轉轉,你們人,該忙啥就忙啥吧。」鍾海只要一看見不怎麼聽話的楊正洪,尤其是張曉文,就心裡煩。

    張曉文早就不想陪在鍾海的身邊了,不等楊正洪說話,就搶過了話頭:「鍾省長,既然您是帶著工作組來的,我們陪在身邊,您也不好開展工作,那我和楊書記就先迴避了。」

    楊正洪也不想陪著鍾家的這個二世祖,本來,如果小鍾說話不是這麼沖,還留有卸責的餘地,老楊不想得罪了小鐘。

    可是現在,小鍾一副趾高氣揚,指手畫腳的樣子,楊正洪一看就知道,這小子是帶著有色眼鏡下來的,多說無益,不如讓自己去搞。

    又是一通握手,楊正洪和張曉文同乘一車回市委,鍾海見了這種情況,不由得暗暗冷笑,想搞攻守聯盟,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

    到了市委,楊正洪看了四周,笑道:「曉文市長,我那裡又來了新茶,捧捧場?」

    張曉文知道老楊有話要說,笑了笑說:「我最喜歡打秋風了,有這等好事,怎麼可以不去呢?」兩人相視一笑,並肩往樓內走去。

    兩人心裡都清楚目前的形勢,張曉文的資歷不足,連正式的市長還沒當上,自然更不可能威脅到老楊的地位。

    楊正洪雖然不知道市裡的政局將向何處發展,但有一條他是看準了的,只要書記和市長一直保持著緊密合作的狀態,即使省裡想換人,也得考慮下班子內部的團結問題。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的,楊正洪只想順順當當地幹了這一屆剩下的最後幾年,也正因為這是第二屆任期了,老楊也想做點事情,留個名頭。

    更上層樓地夢想。以楊正洪目前地狀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實現地。

    更重要地是。楊正洪把握住了張曉文目前地心態。平穩過渡。幹出顯赫地政績。等老楊退休後。水到渠成地接班。才是最符合張曉文利益地最佳選擇。

    有了相對而言比較緊密地合作基礎。楊正洪也就很自然地選擇了和張曉文繼續聯盟下去。

    當然了。凡事都有利弊。楊正洪手裡握著人事權。也不可能任張曉文為所欲為。總要求個利益地最大公約數出來。大家劃定權力地邊界。才好幹事嘛。

    進了辦公室後。楊正洪吩咐他地秘書丁大河:「我和張市長商量一些大事。除了省裡地領導找之外。其餘地人一律不見。」丁大河應聲出去了。

    張曉文喝了口新鮮地綠茶。笑道:「楊書記。這官做到了一定地級別。那可真是日理萬機了。下邊地人擔心負責任。芝麻綠斗大地事情。也跑來匯報。」

    「呵呵,是啊,都說一把手權重,可是,在現行的體制之下,責任更重啊!」楊正洪有感而發,張曉文說地,他是深有體會的。

    張曉文發現楊正洪明明聽懂了他的意思,卻故作不知,很順暢地就溜了過去,有心繼續試探一下,就說:「楊書記,我倒覺得,有必要給下面的委局立個規矩,該誰管的事情,就歸誰負責,免得總拿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跑來請示。」

    見張曉文挑明了說,楊正洪也不好繼續迴避下去,歎了口氣說:「我何嘗不想權責分明?只是,老傳統都經過了這麼多年地,已經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則,很難改啊!」

    張曉文聽出了,這是老楊地心裡話,轉念一想,老楊干滿這一屆就要下去了,一心只想求穩,看來有所改革也只能等他干了市委書記再說了,也就沒再盯著這個話題了。

    楊正洪喝了幾口茶,見張曉文只是抽煙卻不說話,知道該把觀點亮出來了,笑道:「老鄭他們已經封存了所有的帳本,估計再有一個小時,就可以複印完畢,接下來該怎麼辦,咱們總得有個章程吧?」

    張曉文把玩了一會嶄新地茶杯,笑道:「證據到哪裡,咱們就辦到哪裡,不然很難向省委交代啊!」

    楊正洪擔心的是為此付出離任地代價,這一點,他即使沒說出口,張曉文也能猜測得到。

    「楊書記,黨委管決策,政府負責執行,我這個市政府的臨時主持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檢討。」張曉文把話說得很清楚,出了群眾堵鐵路這麼大的事件,任何一個人都很難背得起,只有整個班子大家一起來背,才好過省委那一關。

    楊正洪望著張曉文,足有兩分鐘,這才笑道:「你剛剛才主持工作沒幾天,之前一直分管著政法和財政金融,這個責任不該由你來負。」

    張曉文笑了起來:「省委嚴書記不比你我高明?他老人

    都看得很清楚,只是時機還沒成熟,引而不發罷了。

    既然張曉文承擔不了多少責任,楊正洪的責任就相對大得多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這個烏紫市的掌舵人,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都推卸不掉應付的責任。

    「既然是工業口出的問題,那麼工業口也應該有人負責。」楊正洪不想繼續玩太極拳了,索性把話挑明了說。

    張曉文聽懂了楊正洪的暗示,分管工業口的就那麼幾個市級領導,以鄭大虎為首,上任不久的工業市長左鵬次之,工業局長王能宏算是第一責任人,其餘的副局長一個也跑不掉。

    楊正洪的這一招丟車保帥,早在張曉文的意料之中,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總得有人站出來勇於承擔責任。

    工業口的這些人,該處理的,自然一個也跑不掉,這一點張曉文和楊正洪都十分清楚。

    可問題是,處理到哪個級別,這就值得商權了。

    按照一般的不成文的規矩,一旦下邊捅了簍子,主管局長不用說了,分管口的副市長第一要倒霉。

    可是,分管工業的副市長左鵬剛上任沒有幾個月,真要是一棒子打下去,難免會惹來非議,只怕省裡也不會答應。

    這麼一來,楊正洪的意圖就昭然若揭了,他是想拿鄭大虎開刀。

    鄭大虎一直以來,和張曉文有著緊密的合作,比起和楊正洪的關係來,老鄭只怕要親密得多。

    張曉文想到了這裡,笑了笑說:「楊書記,省裡既然派了工作組下來,我看啊,咱們還是先看證據,然後再拿出處理的意見,您覺得怎麼樣?」

    楊正洪也明白張曉文是想維護鄭大虎,他今天也不過是想打個預防針,鄭大虎不是普通的機關幹部,而是名義上排名在張曉文前頭的市委副書記。

    「王能宏不適合再幹工業局長了,思想覺悟這麼差,應該去學習深造一下才行。」張曉文見楊正洪沒有表態,就先把王能洪給拋了出來。

    總要追究責任的,王能宏這個第一責任人無論如何都逃不過這一劫。

    楊正洪點了點頭,說:「省委黨校最近又下了通知,要開兩個縣處級班,我去打個招呼,讓王能洪去學習一年。」

    兩個主要的領導達成了一致,市工業局長王能洪的命運,就像一顆棋子一樣,被確定了下來。

    「曉文同志,我想親自找嚴白同志匯報一下。」楊正洪抬頭看了眼窗台上的那盆君子蘭,心想,說一千道一萬,不管有什麼證據,嚴白的態度才是決定大家命運的關鍵。

    「楊書記,我倒覺得在工作組沒出結論之前,嚴書記即使聽了匯報也不會表態的。」張曉文比較熟悉嚴白的脾氣,也深刻地瞭解到楊正洪最擔心的是什麼。

    楊正洪皺了下眉頭,緊接著又舒展開了,站在張曉文現在的立場上,不管誰來幹這個市委書記,都不如他繼續幹下去,更恰當一些。

    也是說,張曉文目前沒有害他的動機,反而還會盡力維護住他的地位。

    「嗯,那就再等等吧,希望小鍾別讓我們失望。」聽了老楊的這話,張曉文知道他對鍾海還隱約有些幻想。

    張曉文也不想點破老楊的這一層心思,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鍾海是個什麼樣子的人,他比老楊更加瞭解,此時多說反而徒惹老楊不快,不如靜觀其變。

    楊正洪見張曉文沒有附和他的觀點,心裡多少有些不快,不過,張曉文說的也在理。哪有省委工作組還沒得出結論,就先處理自己的幹部的道理?

    那就等鍾海拿出結果來,再說吧,想到這裡,楊正洪看了眼正在喝茶的張曉文,笑道:「你馬上要當市長的人了,高新技術開發區那邊,肯定不能繼續兼著了,想好了繼任的人選了麼?」

    張曉文一聽就知道,這是老楊送過來的大禮,汽車城的項目,眼看著一天天壯大了起來。一旦正式投產了,其中的好處,傻瓜都知道,於是,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的職務,也就成了人人眼紅的熱門寶座。

    楊正洪在這個節骨眼上,把經濟開區管委會主任的職位放了出來,也就等於是拋出了一個橄欖枝,其目的不言而喻,是想張曉文在另外一些事情上,有所回報。

    「楊書記,市委管幹部,我聽您的安排。」即使楊正洪真想照顧他,張曉文也不願意在細節上失了禮數,搞得不好反而會起到反效果,那就不怎麼划算了。(未完待續,)

    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