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商宦

龍騰世紀 第526章 管委會主任 文 / 古城西風

.    分管黨群的副書記洪望山深深地望了張曉文,通過自己女兒洪晶的那張快嘴,他已經完全知道了這個年輕人的來歷。

    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說,洪望山都有理由把張曉文列為自己的天然同盟軍的行列之中。

    早在張曉文剛上任的時候,洪望山就授意洪晶想辦法把金冰荷約到烏紫來,上家裡去坐坐,吃頓便飯。

    只是,由於張曉文當時還不想這麼快就和老洪打得火熱,所以,就讓金冰荷拖延了一段時日。

    也恰好就在今天,回到省城的金冰荷和洪晶這一對最是要好的同學,已經聚會在了一起。

    張曉文察覺到洪望山那深邃的目光,有意沒看他,故意裝糊塗,側著臉和鄭大虎閒聊。

    從張曉文的角度來說,自然是需要同盟軍,而且越多越好,可是,如果就這麼輕易地和洪望山結了盟,就目前來說,並不太符合張曉文的切身利益。

    畢竟,張曉文坐到這個位置上面,不超過半年的時間,手裡除了高明河、羅虎、宋楊、盛中天等少數幾個人之外,也沒有提拔出來幾個心腹。

    這年頭,當領導的要想達到一呼百應的局面,手底下沒有一大批惟命是從的縣處級別幹部,是玩不轉的。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無論是陳江這個西風壓倒了東風,還是楊正洪這個東風整垮了西風,對於張曉文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實質性意義。

    在沒有幹出轟轟烈烈的巨大政績之前,無論誰上了台,張曉文都只能繼續干他的副手。

    在官場上是允許有破例地。但以嚴白那麼強勢地作風。也才僅僅只是勉強地把張曉文扶持上了副廳地實權台階。可想而知。阻力幾乎無處不在。而且幾乎都來自於省長秦邦那頭。

    張曉文在西江省待地日子也不短了。對於這位秦省長地作風。知道地也不算少了。工作勤懇務實。只是受限於個人地見識問題。在推動改革方面。步子偏軟。力度始終不大。

    說句心裡話。在張曉文看來。秦邦雖然是個敢幹事地人。可是做個安穩守成地省長還行。卻缺少了一些開拓創新地精神。

    據說。也正因為此。中央才安排了視野更加開闊。進取心更強。工作更加大刀闊斧地嚴白。來西江省掌舵。不是沒有道理地。

    這時。楊正洪和陳江並肩走進了常委會議室。一邊走。一邊說說笑笑。彷彿一對孿生兄弟一般。親熱無比。

    眾人把目光都投向了市裡地一號和二號人物。張曉文卻端起了茶杯。輕啜一口。細細地咀嚼著。隨茶水進入嘴裡地那片茶葉。彷彿從來沒有喝過這麼好地茶似地。視線並沒有看向門口。

    洪望山把張曉文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心想,後生可畏啊,喜怒不形於色,說易行卻難!

    巧合的是,楊正洪在經過張曉文身邊的時候,腳下不經意地一緩,衝著他微一頷首。

    整個過程極其短暫、流暢。除了張曉文之外,旁人幾無所覺。

    幾乎與此同時,陳江哈哈一笑:「張市長,一路辛苦了,等會開完了會,咱們政府口這邊的幾個兄弟,好好兒的擺幾桌,為你接風洗塵!」

    張曉文暗暗好笑,陳江這話江湖氣息十分濃厚。有那麼一點黑社會老大地味道。

    洪望山仔細琢磨了一下今天這次會議的氣氛。心想,自打叢山當上了常務副省長後。市長陳江的風頭日勁,大有後來居上地勢頭。

    而市委書記楊正洪則因為倒了靠山,一直賞識他的前任省委書記調到了臨省幹了一把手,無形之中,在有心人的眼裡,往日的氣勢自然要折上幾分。

    不過,張曉文卻發現,楊正洪表面上卻絲毫也沒有受到影響,點上煙,一臉平和地說:「經省紀委的同志核實,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及幾個副主任因為背叛了黨的事業,滑入到了犯罪的深淵,所以今天的議題是討論繼任的人選問題。」說完,扭頭看了眼市委組織部長黃河。

    黃河會意,就展開面前地考察報告,字正腔調圓地念了起來,在他的嘴裡,凡是經過了嚴格考察的幹部,都是地上少有的幹部,非提拔重用,不足以展現他們的才華。

    鄭大虎瞇起眼睛吸了口煙,他心想,市裡的經開區成立以來,至今已有六年的時間,可是區內的經濟狀況,一直沒有很大的起色,不管換誰去做,都不太可能有什麼特別好地辦法。

    洪望山側臉看了看楊正洪,事情是明擺著的,如果經開區的幾個碩鼠和楊正洪有什麼瓜葛的話,這位大班長肯定不可能繼續坐在這裡主持會議了。

    和楊正洪搭班子幹了一屆了,洪望山對老楊的脾性瞭如指掌,剛愎自用是有的,不過,老楊對於錢財卻沒有過多的愛好,他喜歡的是手握大權,搞一言堂的那種良好感覺。

    而市長陳江則不同,市裡地工程,處處都可以見到他地影子,可是,陳江做得實在是很巧妙,大家明知道怎麼回事,卻始終無法拿到有力的證據。

    張曉文只是喝茶,時不時地噴出幾口煙霧,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地位置,對於他來說,雖然不算是無關緊要,但也不至於,令他太過心動。

    汽車城的項目,只須在交通便利的郊區就成,並不一定要限制在某個特定的區域內。所以,今天的會議,他是打定了主意,絕不輕易開口。

    分管工業經濟的副市長郝沖,不是市委常委,本該由副書記鄭大虎表態,可以這位老鄭像是沒事人一樣的望著天花板數燈泡玩,彷彿沒有聽見楊正洪拋出的議題一般。

    能夠坐在這裡的人物沒有弱者,即使弱者也企圖打敗強者,像綠茵場上的激烈角逐,沒有絕對的強者和弱者,那結果總是寄予人們諸多的懸念和豐富的想像。

    坐在常委會議室的人,誰都清楚自個的位置,更明白他人坐在何處,心想何方,在幹什麼,想幹什麼,已經幹了什麼,誰的話鋒刺向了誰,刺中了誰。刺中了要害沒有,大家也都清楚。

    這裡的人相互配合往往是默契的、心領神會的,大多具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本能。

    張曉文發現軍分區司令員閉緊了雙眼,嘴裡無聲地唸唸有詞,按照老習慣,除了雙擁等議題,軍方的人士一般都保持沉默。

    市委組織部長黃河念完了考察報告之後,就低下頭去,盯著面前的一沓文稿,彷彿要研究出花兒來一樣。

    陳江見場面有些冷,暗暗有些好笑,老楊啊,今非昔比了,你搞一言堂的那套,還是趕緊收起來的好。

    面對眼前冷場的局面,楊正洪早有準備,據他的估計,陳江肯定會提出他那一系的人馬。

    不管怎麼說,經開區至少算是個有錢有權的部門,這麼一塊大肥肉,陳江要不想吃下肚內,那才是咄咄怪事。

    楊正洪十分大度地說:「大家暢所欲言,我對於經開區管委會的主任人選沒有任何定見,今天咱們議到哪裡就算哪裡。如果,大家都不想發言的話,那就先放一放吧?」

    張曉文暗暗佩服,楊正洪的老練,輕輕鬆鬆地一句話,就能逼著某些人主動表態。

    因為召開常委會的權力,在市委書記的手裡,這一放,也許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

    洪望山可能覺得該調節一下氣氛:「有一條規矩大家知道,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常委擴大會,大家應該放開談話。若是會上不說,會下亂說,當面不說,背後亂說,那才是不道德的。」

    見氣氛冷得差不多了,陳江笑了笑說:「經開區是我市重要的經濟窗口,必須要派一個強而有力的人去領導,我認為……」他衝著張曉文微微一笑,「張市長原本就分管著經開區,不如由張市長先兼任管委會的主任和工委書記?」

    楊正洪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完全沒有料到,一向逢權必爭的陳江竟然把張曉文推到了火線上,這個問題就變得複雜了起來。

    鄭大虎本想開口支持這個提議,轉念又一想,那豈不是等於變相支持了陳江的意見,狠狠地得罪了市委的大班長,將來可就不好相處了。

    見楊正洪一直在沉思,洪望山覺得自己表態的時機到了:「其實呢,楊書記私下裡曾經和我說過,由張市長兼任經開區管委會的主任和工委書記是再好不過的了,只是,考慮到曉文同志既是市委副書記,又兼著常務副市長,事情多得忙不過來,擔心累著了他,所以,才沒有馬上提出來。」

    楊正洪聽了洪望山的一番話,不禁有些動容,這個老洪平日裡既不屬他的楊派,也不屬於陳江那一系,一向獨來獨往,今天卻主動出面幫他說話,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不過,眨眼的工夫,楊正洪就想清楚了其中的前因後果,不禁暗暗歎了口氣,陳江今天玩的是陽謀,如果他公然反對了這個提議,可想而知,年紀輕輕的張曉文很可能就被陳江給拉攏了過去。

    這是絕對令人無法容忍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