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商宦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秋風 文 / 古城西風

.    王清鋒也學乖了,市裡的局面稍稍穩定下來,就把張曉文約了出去。

    兩個人再次坐進茶樓的時候,味道已經和第一次大不相同了,王清鋒親熱地拉著他的手,鄭重其事地對新任秘書交代說:「方遠,這位是我侄兒小文,以後來市政府找我,隨時隨地都要請他進來。」

    方遠陪著笑臉,伸出雙手握緊了張曉文的一隻右手,熱情地說:「張總,市長辦公室的大門隨時對你敞開著!」順手遞過去一本新版的機密電話本。

    這可是個好東西,雖然可以從乾爹的秘書那裡搞到,但市長秘書親自送到手上的意義卻不容小視,張曉文也就老實不客氣地收進了包裡,笑著說:「謝謝方科長!」

    石盛林的現任秘書——焦明,是從糧食局辦公室帶過去的,跟著石局長干了好些年。他從一個小科員,幾年間一躍成為正科級的辦公室副主任,自然屬於嫡系的心腹,老石曾經當面交代過他,政府機關裡的事情要經常和張曉文通氣。

    所以,張曉文知道方遠的來歷,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位市政府辦綜合一科年輕的副科長,是王清鋒一手培養起來的嫡系。

    方遠一直在市政府辦工作,消息自然不會太過閉塞,張曉文是石盛林的乾兒子這事,安平市裡稍微有些地位的人,基本上都很清楚。

    張曉文自然明白王清鋒話中隱藏的含義。書記和市長天生就是死對頭,萬憲章剛剛主政還稍微客氣一點,一旦位置坐穩了,肯定會想方設法地壓縮王清鋒地勢力範圍。

    目前尤系的實力大漲,這一系出現了兩個重量級的常委,尤豐手握人事調配大權,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說。

    石盛林這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對於王清鋒來說。就顯得極其重要。因為他既有人事建議權,又手握財政金融大權。

    雖然是一支筆管財政,但財政局長卻是萬憲章的人。這其實也是安平市的老傳統,局長是書記的人,預算科長則是市長的人,算是一種互相制衡地關係。

    這種微妙的時候。如果石盛林不配合的話,王清鋒在政府裡的日子不會好過。

    在這次人事大地震之中,老石的後台已經昭然若揭,劉向東也暗中點撥了一下王清鋒,周副書記在中央裡面後台也很硬,不然,一個普通的副省長很難一步就跨到了副書記地寶座之上。

    賓主落座後。方遠麻利地替兩人斟上茶。然後陪坐在一旁。張曉文心中也有了數,這是個可以參與機密的政府大秘,在王清鋒心目中的地位肯定不低。

    品了幾口茶,王清鋒笑著說:「我的煙不行,都是硬蓋的,那就只能打你的秋風了!」

    「王叔,您這種打土豪分香煙的做法可有些不對啊!」張曉文微微一笑,打開隨身小包,摸出了三合軟中華。一人分了一包。

    王清鋒打開包裝,沒急著就抽,放到鼻端嗅了嗅,笑道:「正宗貨!」

    方遠開玩笑說:「張總地煙,怎麼可能有假?」

    張曉文微笑著說:「我是窮要面子活受罪。剛弄了幾包。就給王叔分了去,唉!」

    王清鋒哈哈一笑。說:「你現在可是富得流油啊,市裡邊到處都是冰爽飲料呢!」

    張曉文見他把話引到了飲料上邊,心說,有點意思了,下面該進入實質性地問題了吧?

    果然,方遠歎了口氣說:「市裡的財政情況不容樂觀,飲料一廠讓你給盤活了,職工們的工資待遇高了二倍不止。飲料一廠和三廠的下崗職工們就很眼紅,越鬧越不像話了……」

    這事,張曉文自然心知肚明,按照他的計劃,本來就是要把幾個飲料企業整合到一塊。

    計劃經濟時代,安平市一共上馬了三家飲料廠,按照分工不同,分別生產橙汁、檸檬和桔子三種口味的汽水。

    進入九十年代初,這三家飲料廠幾乎同時進口了先進的灌裝設備,這才是張曉文最感興趣的寶貝。

    「呵呵,我一個廠就養了這麼多職工,僅僅是工資就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既然是有求於他,張曉文自然不會放過撈好處的機會,打了個馬虎眼,開始大吐苦水。

    「小文啊,其實呢,這對你來說是件大好事呢!我讓人初步計算過,三家飲料廠現有設備地生產能力,可以達到至少五萬噸的產量。冰爽又這麼暢銷,只要你接了過去,不僅迅速擴大了產能,而且對於將來覆蓋到全省的市場,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吧?」張曉文聽了這話,發覺王清鋒很有些市場經濟的頭腦,難怪他主政地那幾年,安平市地發展日新月異,一年上一個新台階。

    見張曉文沒有吭聲,方遠就笑著說:「現在的機會可是很難得啊,換屆後,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呢,張總啊,您就別猶豫了!」

    張曉文品出了背後地玄機,心說,王清鋒真的學乖了,這麼早就開始未雨綢繆了,記得那位老人家曾經說過,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

    激烈的鬥爭促使人快速成長,王清鋒的目的很清楚,就是想借用張曉文作為橋樑,把尤豐和石盛林拉上他的戰車。這麼一來,即使將來萬憲章想翻臉,也要考慮一下實力的對比吧?

    張曉文自然不會輕易地鬆口,皺緊了眉頭,故作為難地說:「我手裡的資金不多了,恐怕接不下這麼大一攤子啊!」

    方遠笑了笑,從包裡摸出一份文件,雙手遞到張曉文的面前,只瞥了眼標題,他的視線就被吸引了過去,這是一份國資委的請示報告,主題是盤活國有資產以及安置下崗職工的實施細則。

    請示報告裡面,首次提出了借用沿海發達地區的國企改制經驗,建議採取承包、拍賣等方式,將一些已經倒閉的企業,整體出讓出去。賦予的好處是,無償劃撥企業的土地,前提是必須安置好下崗職工的工作。

    張曉文心中有譜,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政府將下崗職工這個大包袱甩了出去,但弊病也很大,隨著政府領導的不斷更迭,一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利用前後政策不一的機會,勾結一些**的官員,最終還是會將那些可憐的下崗職工踢出去。

    後世的經驗表明,工廠的土地屬於無償劃撥的,只要暗中活動一番,改變了工廠土地的用途,變成商業用地或是住宅用地,其中的利潤將是一大筆財富。

    「這是誰寫的?」張曉文對寫出這份文件的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笑著問方遠。

    「這是國資委主任的大手筆,我覺得算是替政府排憂解難的一個好方法,你看呢?」王清鋒追問了一句。

    「我手裡沒錢啊,如果能夠給我一筆銀行貸款,倒是可以考慮接手。只是很可惜,我沒有任何資產可以抵押!」張曉文大倒苦水。

    「其實我也替你想過了,你那個冰爽的商標應該還值幾個錢吧?我幫你做做銀行的工作,只要數額不是太大,應該不算什麼大問題!」王清鋒盯得很緊。

    張曉文掉了個花槍說:「商標啊,還在申請的過程當中,沒有正式批復下來呢!」太容易得到的東西,是不會珍惜的,他不想讓王清鋒迅速解套。

    王清鋒還想繼續勸說張曉文,這時,市政府辦的秘書長打來電話,中午要陪下來檢查工作的省人大副主任吃頓飯,他只得帶著方遠坐車離去。

    回到辦公室後,張曉文再次翻開李衛國留下來的那本筆記本,裡面依然夾了數根捲曲的毛髮,看顏色已經有些枯槁。

    李衛國本就是文秘出身,妙筆可以生花,他描繪出來的過程,比看h書還要精彩,更要細膩。

    「張紅秀,你可真是個妙人兒啊!」筆記本上有句話,令張曉文不禁會心一笑:尤擅觀音坐蓮!

    電話鈴聲響了,「張總,外面有位蘇女士和薛女士找您,說是約好了!」趙琴甜美的聲音打斷了張曉文稍帶一些惡趣味的閱讀快感。

    「請她們進來吧!」剛把筆記本鎖進抽屜裡,蘇梅和薛美美就聯袂來訪。

    「張總,你的生意可真夠興隆啊,外面滿大街都是冰爽飲料,連我樓下那家不足十平米的小店,一天都可以走貨十多箱,發財也太容易了點吧?」蘇梅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開起了玩笑。

    張曉文淡淡地一笑,說:「我正好要找你們兩位,本周內就要正式註冊公司了,需要找你們兩位過來商量一下。」

    「那我們就洗耳恭聽了!」蘇梅見薛美美一直閉口不語,心裡直納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