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官道天驕

龍騰世紀 第1257章 江淮風雲 文 / 西樓月

    第1257章江淮風雲

    張一凡叫騰飛打電話找來了方南,「根據你上次的觀點,寫一個調查報告,下週一交給我!」

    政府秘書長方南有些激動,張省長終於把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了,這意味著兩人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成了共識。

    張一凡遞給他一張紙,這紙上寫著張一凡心中計劃的大綱。也就是他決定的發展方向,這個方向與陸書記是有衝突的。因為張一凡已經意識到東部繼續加大開放力度帶來的後果,所以他才提出一個東緊西馳的觀點。但是這個觀點,遭到了陸書記的棒喝!

    方南拿到這個大綱的時候,手竟然有些發抖。

    現在他發現自己的確犯了一個錯誤,雖然他的觀點與張省長不謀而合,但是通過這大綱上,他更深切地瞭解到,張省長所提出的觀點和見解,更加入木三分。

    自己想到的問題,他全想到了,自己沒想到的問題,他也想到了。方南不禁抹了把汗,年輕的張省長居然如此老練。他知道張省長交給自己這個任務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完善其中的數據。

    這些數據必須深入調查後,才更具有說服力。

    方南退出張省長辦公室的時候,心裡依然有些緊張。

    方南的緊張不是沒有根據的,如果自己根據張省長的意思寫出這個報告,意味著一個站隊的問題。如果這調查報告登出來,無疑就將自己徹底推向張省長的一邊。

    更有可能被陸書記當成敲打的對象,現在很多人都站在岸上觀望,方向很快就發現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漩渦的中心。張省長利用自己的手,把他心裡的話說出來。當然可以理解為,張省長已經有招攬自己的意思。

    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拿著這東西,跑到陸書記那裡告密,徹底背叛張省長,讓他繼續孤立。這個問想,他想都不敢想。

    第二天一早,騰飛就在內參上看到了那篇由江淮第一大秘寫的文章。《繼續高舉鄧小平同志理論的偉大旗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實現超江東趕廣省的宏偉目標。》他立刻拿著報紙來見老闆,張一凡看了一眼,暗自搖頭。陸正翁如此心徹,執意追求排名,也不知是福是禍了。放下報紙,張一凡就坐在辦公室裡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是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提高江淮省整體實力重要?還是那種虛擬的排名重要?

    看來陸正翁是鐵了心地要利用這個籌碼,實現自己再一次政治上的飛躍。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他這分明是拿整個江淮省的經濟做賭注。

    到底誰對誰錯,馬上就有分曉。因為江東省委書記董正權已經根據上次與張一凡的談話中,所提及到的觀點,進行戰略性的佈署和調整。

    江東省是排名全國第二的經濟大省,當他發現江東存在的問題時,立刻就組織了專家研討會,針對這個問題展開了研討。

    心態,決定成敗!

    方南自然看到了這篇文章,他當時就有些擔心,陸書記已經如此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自己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唱反調的味道?

    他真不知道自己這篇調查報告,要不要繼續寫下去。

    但是他沒有接到張省長的任何通知,他只得硬著頭皮,繼續把調查報告作完。

    張一凡接到方南報告的時候,明顯有些遲了。

    他根本就沒想到陸書記的動作這麼快,搶先一步,先聲奪人。自己這個時候再把這個炸彈丟出去,有點不識時宜。

    歐陽三號的那篇文章,立刻引起了一陣強烈的反響。一些具有先知先覺的商家,顯然看到了政府的態度。房地產做為經濟建設的巨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因此,在這篇文章的暗示下,江淮省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圈地高潮。

    江淮省要大力發展經濟,拉動內需,實現超江東趕廣省的目標,房地產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項目。房地產的情緒高漲,已經有房價虛高的苗頭。張一凡在湘省之際,還是03年初,一般的中小城市,只需要三萬左右,便可以買一套**十來平方的商品房。

    僅僅過了一年,在04年底,湘省中小城市同等級的房價已經漲到五六萬左右。一年多時間,房價已經翻了一番。而在江淮,江東這些沿城市,已經番了二到三倍不止。

    基於這個問題,張一凡為了避嫌,他托沈婉雲在新華社發表了一篇《警惕房價虛高,泡沫隱現帶來的的經濟憂患》的文章。

    其實這個問題,在03年老總理下台之前,他已經指出了。當時他就針對沿海以及一線大城市,說明這個問題。在當時工人工資,已經無法滿足房價日益高漲的需求。沿海城市居民已經有買不起房的擔憂了。可惜,這個問題沒有得到重視。

    張一凡這次只是舊事重提,借新華社的壓力來警示陸正翁。

    陸正翁自然看到了這篇文章,而且很多人很自然地就想起了這中間的微妙。

    陸正翁本來在車上,電話是他那個親家打來的,說你們的那個張一凡省長,在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你看過了嗎?正翁,你可是老同志,人家是新秀。言下之意,你連一個新秀都擺不平?

    陸正翁當時就有些鬱悶了,馬上叫司機停車,讓歐陽三號在最近的地方買了份新華日報。

    張一凡的文裡,顯然是警示過剩開發房地產,帶來的經濟泡沫危害性。萬一這種經濟泡沫化,將重蹈日本當年的後塵。張一凡不是第一個提出這個觀點的人,但是在陸正翁的眼裡,就是覺得張一凡是針對他。這意思很明顯,自己主張大力發展經濟,將江淮再上一個新台階,張一凡在這個時候鮮明的指出這種作法將帶來的後果,令他這個省委書記的面子往哪裡放?

    陸正翁在車裡頓時就不痛快了。

    更讓他不爽的是,回到省委之後,張一凡上前來了。

    陸正翁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依然一派長者的作風,「一凡同志,這麼急著找我,有什麼事嗎?」

    張一凡坐下來,「陸書記,這段時間省政府做了一個調查,這裡有個報告,想請陸書記過目。」

    省內的事,張一凡一定會跟他通個氣,省外的事,就不需要請示你陸正翁了。陸正翁終於露出一絲笑意,接過張一凡的報告,取了老花鏡看了起來。

    報告就是方南寫的,他在這段時間裡,做了充分的調查,有很多具體的數據可以說明一切。主要還是很多土地閒置的問題。

    因為歐陽三號的文章,奠定了江淮明年發展的大方向,因此,在江淮省內掀起的圈地熱潮,引起了張一凡的注意。搞開發是正常的,圈地就是一種不良現象,所謂的投標,事在人為,張一凡哪能不知道其中的內幕?

    張一凡遞上的這份報告,就是如何規範市場,防止投機倒把。就是要防止有人鑽政策的空子,大肆發地皮財。陸正翁取下眼鏡,看著張一凡道:「好,這個方案我同意。過幾天常委會議上討論一下。」

    陸正翁的爽快,讓張一凡又一次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看來陸正翁也並不像那種一意孤行的人,他還是有正確的判斷能力。他能接受這個問題,這說明他比較公正無私,只是心態上急於求成而已。

    只要不在原則上犯錯誤,呈個人英雄主義,張一凡還是能接受的。

    :第五更,鮮花漲勢不錯,這樣才有激情!

    吃了飯,馬上進入第六章,感謝兄弟姐妹們的鮮花,鞠個躬!真誠地跟大家說聲,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