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官道天驕

龍騰世紀 第972章 問鼎省府 文 / 西樓月

    第972章問鼎省府

    張一凡在二號別墅見到了沈宏國,看到他老婆正在收拾東西,孔秘書也在幫忙,他就覺得有些奇怪。莫非沈宏國要回京?

    果然,沈宏國將張一凡叫到書房,也不跟張一凡哆嗦,直截了當地道:「京城有事,我得回去一趟,快的話二三天,慢的話一個星期。這邊的事情,你多注意下。」

    張一凡在心裡琢磨,沈宏國如此性急,是不是沈家出什麼事了?

    看到沈宏國臉色有些憂鬱,他基本上可以肯定。

    兩人在書房裡交談足有十分鐘,沈宏國交待了一件事,懷州今年發生百年不遇的旱情,這件事情,你去處理一下。

    旱情屬於農業廳的事,自己分管的工業,沈宏國為什麼交待自己去呢?張一凡有些百思不得其解。從他的角度上講,做為一個副省長,必須完全配合省長的工作。

    但是抗旱這事情,不屬於自己分管範圍,自己又不是常務副省長,也不是省長助理,去管這件事會不會有什麼衝突。

    分管農業的副省長他會在心裡怎麼想?說自己手伸得太長,管到別人頭上去了。不過沈宏國很忙,今天晚上的飛機,沒多少時間跟張一凡解釋。

    他說有什麼事情,張一凡可以同李天柱書記去溝通。

    僅十分鐘的時間,沈宏國老婆就叫了,「宏國,可以走了。」

    然後他們兩個就在孔秘書和司機的護送下,匆匆趕往機場。張一凡也親自相送,直到沈宏國夫婦上了飛機,他才返回城區。

    在回城的路上,他打了個電話給沈婉雲,得知是沈宏國的老媽聽說是快不行了,正在醫院搶救。

    張一凡這才釋然,原來是這麼回事,否則以沈宏國的性子,何至於這麼急?

    沈婉雲的奶奶重病,七十多歲的高齡,張一凡在心裡想,估計這次這老奶奶恐怕是不行了。如果換了另外一個人,是沈家老爺子的話,睿君那邊應該給自己消息才對,既然是沈婉雲的奶奶,自然就不這麼重要。

    回到家中,張一凡睡意全無,他在書記裡對著全省政區圖反覆分析,懷州地處湘省之西部,在整個全省也屬於比較貧困的一帶,為何這次旱情如此嚴重?

    在湘省,歷年如此,每到四五月的時候,澇災不斷,河水氾濫成災。而到了**月,又是旱情不斷,四澇八旱已經成為了湘省的特徵。

    其實,每年省裡都有撥款,針對抗澇抗旱的問題,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偏偏這旱情工作就是抓不好,年年救災,卻不見好轉。

    張一凡就想到了當年在柳水鎮的時候,那些人每年領了上面的款子,也不見落到實處,一層一層刮下來,到最後就所剩無幾了。有些人也許還做做樣子,有些人乾脆就將這筆錢全部吃掉,連骨頭都不讓老百姓看到。

    這樣的事情倒是屢見不鮮,張一凡在想的是,為什麼沈宏國要自己去主持這救災的工作。分管農業的副省長郭萬年,是一個快六十歲的老頭,這人脾氣不怎麼好,有些暴燥。

    當時分管工作的時候,沈宏國指名讓他負責農業、農村、供銷、移民、鄉鎮企業、扶貧、縣域經濟方面工作。

    分管省農村辦、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供銷社、省農科院、省移民局。

    他這個人不怎麼好打交道,張一凡跟他也沒什麼交情。

    有時開會的時候,兩人碰面,明顯能感覺到郭萬年對自己的不滿,或者是說不屑。張一凡知道像他們這種老傢伙,通常看不起年輕人。在他們的眼裡,認為只有資格老的人才有能力。現在的年輕人,能爬到這個位置的,無非也就是靠了那點背景。

    他在張一凡面前拿架子,表示自己的清高,這次沈宏國離開,突然將這擔子交給自己,張一凡就得在心裡衡量了。

    本來兩人分工不同,井水不犯河水,現在要是自己插手這事,恐怕要與這老傢伙起衝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一直以為佔了主導地位。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工業慢慢轉弱為強,佔據了重要的份量。現在全省的經濟,均以工業為主,農業雖然看似佔地廣,人口眾多,實際上已經沒什麼稅收了。再加上國家正一步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取消了很多農業稅收項目,像江浙一帶,基本上不再收取農業稅,因為他們的工業,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

    這某一程度上講,張一凡在省政府領導班子裡的排名,已經比郭萬年靠前了。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才心裡不痛快。

    再一個,他已經是黃昏的太陽,在仕途上沒什麼進展的可能,他也沒想過自己還能進政治局的一天,因此,他用不著再攀誰的大樹。

    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第二天,張一凡來到辦公室不久,李天柱的秘書就打電話過來了,讓他到李書記辦公室去。張一凡趕到的時候,郭萬年也在。

    看到老發斑白的郭萬年,他一下子想到了昨天的事,這事自己還沒來得及問李天柱,他倒是行動敏捷,搶先一步將自己叫過來了。

    張一凡與兩人打了招呼,李天柱點點頭,叫他坐。而郭萬年呢,也只是點了下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李天柱道:「今天叫你們來,主要是懷州的事情,懷州的旱情已經到了很緊迫的時候,我們年年救災年年災,這事情總得想個辦法。自從我來了湘省,總是聽到有人說四澇八旱的事情,不是每年都有撥款嗎,為什麼這事情就做不好呢?萬年同志,你是老同志了,這一屆是二屆連任了吧?農業的工作,歷來是你在抓,你看看怎麼拿個方案出來。我們不能老是治標不治本,做一些無用功。」

    郭萬年就道:「這是老毛病,我們也只是在破鍋上補疤,今年補了這裡,明年壞了那裡,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們也不能怪下面的同志沒有努力,他們是在抓,年年在抓,哪一年抗洪救災,不是幹部打先鋒衝在前面?省裡撥款的事,我看也是杯水車薪,這主要是底子太差,麻布袋上繡花的事情嘛。」

    李天柱是個激進的人,他自然不滿意這番話,當年他當省長的時候,也曾聽到很多人說這種話。但是他不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些人是沒心嘛!

    哪有推不倒的山?哪有填不平的海?這只能說明,這些人沒有努力,沒有把工作做到點子上。但是李天柱沒有將這番話說出來。

    年紀大的人,都沒有什麼上進心,但求無過,不求有功,這一點李天柱明白。他也是個一直主張大膽啟用年輕幹部的領導。

    聽郭萬年說完,他就道:「那萬年同志的意思是,這事情還真沒完沒了了?」

    連張一凡都聽出了李天柱話中的不悅,誰知道郭萬年卻是一副忠臣不怕死諫的架勢,「除非省裡加大力度,將那些破壞的水利設施全部完善,否則總是這樣修修補補,用處不大。」

    李天柱道:「現在全省旱情最重的地方還在懷州,解決懷州的事情迫在眉睫,萬年同志,這件你一定要落實下去。不能再出問題了。」

    郭萬年瞟了眼張一凡,「本來好好的,可是一些工廠擅自排污,污染河道,嚴重影響了抗旱救災的進程。懷州方圓幾十里,就這一條河流,這抗旱救災工作恐怕有難度。」

    聽到這裡,張一凡才明白沈宏國的意思,他要自己去懷州處理的事情,恐怕還是這工業污染的問題。他是分管工業的副省長,換在平時,這工業污水處理倒不是什麼大問題。

    可在這關鍵的時候,大家都缺水,竟然還有工業將這唯一的水源給污染了,這才是真正的大問題。不僅影響到了抗旱救災,而且還影響到了居然飲水問題。

    在郭萬年這麼一說,就不是他的工作沒抓好,而且張一凡沒有管好下面,破壞了他工作的進程。真要論起過錯,恐怕也是他張一凡的錯,而錯不在他。

    郭萬年這就樣輕描淡寫,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張一凡身上。

    工業污水處理,對環境的污染,一直是個大問題,張一凡上任之後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和著手去抓,一場**風暴,就讓眾人暈頭轉向的,還沒等他緩過神來,郭萬年就將這個重磅炸彈扔過來了。

    接,還是不接?

    那是你張一凡的事,與他無關!

    :第二更到!今天二更!

    感謝funnysoul和pofi2001兩位兄弟打賞,這兩天整理一下思路,很快就會把更新拉上來的。

    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