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莫家嫡女

《》章 節目錄 第161章 突然冒出的孫女 文 / 紫小樂

    莫靜怡見姚嬤嬤走出了屋子,轉向蕭老太太,淡笑著拍了拍她的手:「好了,外祖母,聽姚嬤嬤說你還未用過午膳,先用了午膳再說罷。」

    蕭老太太搖了搖頭:「外祖母不餓。」瞧向莫靜怡,浮出一抹慈祥的笑意:「今日侯府去了莫府提親,看來我們的寶貝怡兒就快出嫁了。」

    莫靜怡臉色微微一紅,笑道:「即使怡兒出嫁了,心中仍會時時記得外祖父,外祖母,亦會時常來看外祖父,外祖母的。」

    老太太欣慰的笑笑,拍著她的手:「怡兒,即侯府已提了親,那怡兒的嫁衣便該縫製起來了。」

    莫靜怡點點頭:「是,怡兒知道,月娘與怡兒提及過一二。」

    「她倒是個乖巧的,唉…這出嫁之事原是應由母親操持著,只是你娘去得早……」說著,眼眶微微紅了些,歎了一口氣:「也不知你舅舅如今在邊關如何了,他都快近四十歲了,卻連一房妻妾都未娶……」

    莫靜怡急忙拉著她的手,笑道:「外祖母不必憂心,舅舅已有心儀之人,相信很快便能為外祖母帶回一個兒媳婦。」

    老太太眼光一亮,瞧向莫靜怡:「怡兒之話可是屬實?你舅舅果真有心儀之人了?怡兒可見過?那女子如何?是哪裡人?」

    老太太一急,一下子問了好幾個問題,倒是讓莫靜怡失笑。

    「外祖母莫急,怡兒先去廚房為外祖母做幾樣菜,外祖母邊用膳的時候,怡兒再慢慢與外祖母道來。」莫靜怡但笑,定要老太太用了膳不可。

    老太太知她是擔憂自己的身子,便點了點頭:「讓風鈴一同去罷。」

    「不必了,讓風鈴姐姐留著伺候外祖母便行了,怡兒很快回來。」莫靜怡起了身,淺淺笑道。

    鬆了老太太的手,便往屋外走去了。

    過了一刻多鐘,莫靜怡端著飯菜回到了屋內,放至桌上,又走到了老太太身邊,扶起她:「外祖母,先去用膳罷。」

    老太太笑,由她扶著到了桌邊坐定,瞧了眼桌上的飯菜,忽而又有些感慨。

    「你娘親幼時,曾拉著外祖母的手,對外祖母說,待她長大了,天天下廚做飯菜於外祖母吃……唉,只是待她長大後,外祖母又不捨得她下廚,只教她學琴棋書畫,四書五經…只是學了那些又有何用?到底還是選錯了人……」說著,眼眶又紅了起來。

    莫靜怡心下一酸,急忙拿了錦帕,坐至她身邊,伸手為她撫去眼眶的淚水。

    「外祖母,娘親雖不在了,還有怡兒在,怡兒往後天天來外祖母這,給外祖母做飯菜。」柔柔的安慰,外祖母到底年紀大了,如此又遇外祖父的事,心中定是感傷。

    老太太吸了吸氣,瞧向莫靜怡,伸手抱住她:「好孩子,有你這份心意,外祖母便心滿意足了,外祖母不須要你天天來為外祖母做飯菜,只要你好好生活著,幸福的生活著便行。」

    「嗯,怡兒答應外祖母,怡兒會好好的,幸福的生活著,外祖母也要答應怡兒,不要再想不愉快之事,要開開心心的活到長命百歲。」莫靜怡重重點頭,嘴角揚著笑意。

    老太太應了聲,鬆開了她,慈祥的道:「外祖母定是要多活幾年,外祖母還要瞧著我曾外孫出生…還要瞧著你舅舅的孩子出生…」

    「嗯,外祖母快用膳罷,涼了便不好吃了。」莫靜怡拿起筷子遞於她。

    老太太接過筷子,拿起了飯碗,「怡兒,你於外祖母說說你舅舅在邊關之事,還有那女子之事罷。」

    莫靜怡搖頭:「怡兒先瞧著外祖母用完,再與外祖母細細道來。」原是想老太太邊吃,邊於她說,現在想來,若是這般,老太太必沒有心思用膳了。自莫靜怡邊關回來後,因景亦楓之事,她全然無心於其它事,自也未與蕭老太太提及過邊關之事。

    老太太無法,只得乖乖夾了菜,吃了起來。

    在莫靜怡的監視之下,老太太很快用完了一碗飯,放下碗:「怡兒現在可與外祖母說了罷!」

    莫靜怡笑著點頭:「舅舅在邊關過得甚好,且邊關的將領們都十分敬重舅舅……」

    「什麼?那女子是黎國的公主?」莫靜怡正說著,老太太忽而開口打斷了她。

    莫靜怡抬眸,點了點頭,見老太太變了的臉色有些奇怪,不明:「外祖母怎麼了?」

    老太太瞧向她:「怡兒,黎國向來於我們夜國不合,你舅舅又偏生喜歡上了黎國的公主,若是平常的黎國百姓倒也還好,讓她嫁至我蕭家便可,只是…那公主…必然是要你舅舅至黎國的……」

    莫靜怡輕輕一笑,聽老太太如此說,自是知道老太太不過擔心自家舅舅會被招成駙馬去了黎國。

    「外祖母,你不必擔憂,黎國公主人甚好,亦是十分喜歡舅舅,定是會為了舅舅嫁至我夜國的。」

    老太太瞧著她,顯然有些不信:「雖這次黎國兵敗,只是黎國與夜國的關係終究這般僵硬,你舅舅若是皇子王爺倒二說,可說是為緩解兩國關係而聯姻,只你舅舅不過是一位將軍,黎國皇帝怎肯將他女兒嫁至我蕭家?」

    莫靜怡但笑,始終相信如黎國公主那般愛著舅舅,無論如何都會想辦法嫁到蕭家,瞧著老太太,給她甚是安心的神色:「外祖母,怡兒向你保證,舅舅定不會去黎國做駙馬。」

    老太太見她這般堅定,也是信了幾分,雖仍就放不下心,倒也不再說話了。

    「外祖母,怡兒陪你出去走走罷。」莫靜怡見她不再說話,知她仍就放心不下,此事也不能一言兩語便能讓人信之的,只盼望舅舅能早日將黎國公主帶回。

    老太太點頭,由她扶著起了身,往屋外走去。風鈴吩咐丫環收拾桌子,自己則跟在了兩人身後。

    剛出了屋子,姚嬤嬤便急急走了來:「老…老太太…小姐…不…不好了…」走至兩人面前,有些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老太太微微斂眉:「發生何事了?」

    「老太爺…老太爺…他…他帶了一個…一個…女子回來…」姚嬤嬤好不容易將話說清了。

    「什麼!」老太太大驚:「他現在在哪裡?」

    「老太爺正送了那女子往清安院走去。」

    老太太眼光一斂,便往清安院走去了。

    莫靜怡心下亦是大驚,扶著老太太,疑惑,外神父如何會帶了一個女子回府?

    老太太腳步及快,不一會兒便瞧見了前面的幾人,正是蕭天越,還有一位妙齡女子,身後跟著余管家與一名眼生的丫環。

    「外祖父。」莫靜怡開口朝著蕭天越喚道。

    蕭天越止了腳步,回頭瞧向老太太與莫靜怡,眼光微微一閃,繼而朝著莫靜怡道:「怡兒來了。」

    跟在蕭天越身邊的女子亦是轉過了身,看向老太太與莫靜怡兩人。

    莫靜怡扶著老太太上前,瞧了眼蕭天越,又將眼光轉向了邊上的女子。

    這女子看去大約近二十歲芳齡,上著一襲淡藍色錦衣,下罩純白煙紗散花裙,腰間用銀絲帶系成一個大大的蝴蝶結,鬢髮低垂斜插碧玉百合釵,顯的體態修長,一根銀釵兒斜斜的插著。風髻露鬢,白玉般潤澤的膚色,嫵媚清澈的眸子,眉眼細長,看去帶了幾分風塵之意。

    老太太與莫靜怡打量女子時,女子亦是打量著兩人,眼光微微閃卻,繼而浮出一抹笑意,朝著兩人屈了屈身:「婉清參見外祖母,見過妹妹。」

    老太太與莫靜怡皆是不明,眼中閃過疑惑。

    「老爺子,這位是?」老太太開了口,語中帶了一絲質疑,到底也身於大家閨秀,也活了大半輩子,以往蕭天越的那些妾室也都是於老太太之後一個個打發了的。

    蕭天越眼光一閃,臉色卻是沉了幾分,瞧著老太太:「婉清是阿麗的孫女。」

    老太太臉色一變,自是知曉蕭天越口中的阿麗為誰,眼光又瞧向了稱為婉清的女子,開口:「你果真是麗姨娘的孫女?」

    女子又是屈身:「回外祖母,正是。」禮數倒是頗為周全。

    蕭天越瞧了眼老太太,又瞧向莫靜怡,臉色柔和了幾分:「怡兒,這位也算是你表姐,往後你們兩人多親近著些。」

    莫靜怡有些從兩老的口中已是猜出了幾分眼前這位姑娘的身份,雖心中仍有疑惑,仍是微微屈身,點頭:「是,外祖父,怡兒知道了。」

    「清兒,祖父先領你去歇息罷。」蕭天越欣慰的點點頭,又瞧向那女子,和藹的道。

    女子屈了屈身:「是,祖父。」

    幾人不再瞧老太太與莫靜怡,又轉了身往清安院走去了。

    老太太眼光有些沉意,瞧著幾人的背影,想了片刻:「怡兒,先扶外祖母回去罷。」

    莫靜怡點頭,扶著老太太轉身,往另一邊走去了。

    「外祖母,那位姑娘果真是外祖父的孫女嗎?」回到了老太太的屋子,莫靜怡方才開口問道。眼中是滿滿的疑惑,總覺得此事萬分蹊蹺,若真是外祖父的孫女,她以前為何從來不知,為何於如今才回蕭府?

    老太太斂著眼光,坐到了榻上,似在思慮著些什麼,並未回答莫靜怡的話。

    「姚嬤嬤,你去打探一下那姑娘的來歷,身世,愈詳細愈好。」想了片刻後,朝著姚嬤嬤吩咐。

    姚嬤嬤點頭,屈了屈身便走出了屋子。

    老太太方才瞧向莫靜怡,微微歎了一口氣,拉了她坐在身旁,眼光變得有些悠長。

    「怡兒,此事說來話長,唉…還須於你外祖父那幾房姨娘說起…」

    莫靜怡微微點頭,未說話,只是靜靜的瞧著老太太,聽她緩緩道來。

    「當初你外祖父取我之前有一房姨娘,便是那麗姨娘,待我進門後,又由你外祖父的母親做主,為你外祖父納了三房姨娘。外祖母那時也是年輕氣盛,自是不願你外祖父歇於其她姨娘的屋中,便日日與那幾房姨娘鬥法。那後來三房姨娘倒也不足為懼,家世平實,也無多少心機。而那麗姨娘卻是個不一般的人物……」

    莫靜怡拿了茶杯,遞於老太太,已然大概瞭解了當初的事情。

    那麗姨娘家世倒也不算差,只是個庶女,便給了蕭天越做姨娘,只是手段卻非一般,慣是會討蕭天越歡心。蕭老太太過門後,蕭天越卻仍時時歇於麗姨娘房中。蕭老太太自是瞧不過眼,時常與那麗姨娘明爭暗鬥。好在蕭老太太出於名門,又是嫡女,娘家實力也甚強,因而蕭天越的娘親自是偏向於蕭老太太。當初那麗姨娘產下一子後,蕭天越由麗姨娘挑唆,要立麗姨娘為平妻,蕭老太太自是不肯,哭鬧著要回娘家。蕭天越的娘親便暗自將那麗姨娘毒啞了,遣出了府外。好在蕭天越只傷心了一陣便也漸漸將那麗姨娘忘卻了,而那麗姨娘的兒子交由了蕭老太太撫養。蕭老太太又豈肯撫養別人的孩子,瞧著那孩子甚為礙眼,在那孩子三歲多時,讓下人送出了府,隨便給了人家。只與蕭天越說那孩子跟著下人出去玩,不慎走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