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四百二十一章 雙贏的合作 文 / 萬馬奔騰

    第四百二十一章雙贏的合作

    金偉,連續三年被評為「遼河省十大衛士」,公安部掛號的刑偵專家。死者徐海平脖子上的針眼,大富豪會所作為陽城市頂級會所的監控系統這麼湊巧的出現故障,所有服務員對死者沒有任何印象。這麼多的疑點,作為遼河省首屈一指的刑偵專家金偉會注意不到?而且,這麼快就做出了徐海平跳樓『自殺』的結論,要不是陳市長出面,讓金偉追查照片上的那個女子,這起案子很可能就以徐海平跳樓『自殺』結案。

    現在徐海平他殺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徐海平畢竟是陳寧的朋友,金偉怎麼敢試圖壓住陳市長的朋友被殺的案子呢?是金偉事先不知情?還是金偉背後的那個人來頭比陳市長還要大?張凱判斷很可能是金偉事先不知情。但是,徐海平本身也是不是一般人物,作為副師職轉業的幹部,雖然職務上降一級使用,不過級別依舊享受和副師職相對應的副廳級待遇,而且作為陽城海關緝私處處長,徐海平也屬於實權派人物。到底什麼人要致徐海平於死地呢?況且,剛才聽唐愛國介紹徐海平到陽城海關上任還不到半個月。

    震驚之餘,一個個問號迅速地在張凱的腦海裡閃現。張凱的地位和唐愛國的不同,考慮問題也更全面,能夠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張凱的腦子裡在竭力的搜索,試圖不留下任何的蛛絲馬跡。

    於此同時,張凱也得出了兩點自己的分析。第一,金偉作為市局的常務副局長,是不太可能和一個新上任的陽城海關的緝私處處長有什麼衝突,甚至他們之間可能還根本不認識。張凱就不認識徐海平。第二,又是什麼人能指使得動一向心高氣傲的金局,敢冒如此的大不韙。

    金偉比張凱小幾歲,雖然大家都是副局長,但是金偉是主持工作的常務副局長,副廳級,而張凱不過是排名第三的副局長,正處而已。而且金偉深得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局長俞德華的信任。而且現在都在傳言,下次換屆的時侯,如果俞德華高昇,那現在俞德華的位置就是金偉的。即使俞德華不能高昇,改任專職政法委書記,那金偉很可能成為享受正廳待遇的市長助理兼公安局長。如果俞德華指使金偉的話,倒也說得過去。但問題是張凱和俞德華也走得比較近,俞德華的為人,張凱還是瞭解的,張凱相信俞德華決不會幹出這種事情。

    那麼除了俞德華之外,另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張凱的腦海裡,人大主任鄭哲海。當年,金偉在擔任陽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的時侯,破獲了好幾起發生在陽城,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惡性刑事案件。讓時任市長的鄭哲海減輕了很大的壓力。不久,金偉就被提拔為市局的副局長。三年前換屆的時侯,未滿四十的金偉又成為了常務局長。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鄭市長即將成為鄭主任前,把金偉扶上馬後再送一程。如果說金偉是千里馬的話,鄭哲海就是伯樂。

    張凱知道只有這兩個人有能力讓心高氣傲的金局俯首聽命。既然俞德華排除之外,就是人大主任鄭哲海了。一個退居二線的副部級領導,要殺海關的緝私處長,張凱還是想不通。突然,張凱想起不久前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金偉和德銘集團的董事長鄭曉有說有笑的從一家酒店走出來,並且上了同一輛車。德銘集團在陽城的知名度很大,但是董事長鄭曉卻一向很低調。不過,張凱還是知道這位鄭董事長就是人大主任鄭哲海的公子。金偉和鄭曉,鄭曉和徐海平,張凱的腦子裡隱約能串起一條線。但這些都只是張凱自己的分析和猜測而已。

    不過,如果真的如自己分析的那樣的話,張凱想到了死者徐海平身後站著的陳寧。這讓張凱的眼前一亮。當初,在處理凌河區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時侯,張凱見識過陳寧雷厲風行的強硬行事作風。作為分管治安和防暴的副局長,張凱自認為如果按照常規手段的話,事件絕對不會這麼塊就平息。由此可見,這位低調的代市長絕不是一名簡單的人物。至少在張凱的心目,陳寧不會比同是外來的前市委書記許斌和現任市委副書記孫文華能力差。

    張凱除了和局長俞德華走得比較近以外,上面並沒有什麼靠山。而且,他知道自己一個排名第三的副局長根本走不進俞德華的核心圈子,在俞德華的心目中和金偉相比相去甚遠。

    現在,徐海平的這個案子給了張凱一個能靠上市長陳寧的機會。更關鍵的是,不管徐海平是『自殺』還是他殺,金偉不正常的種種反應,張凱認定金偉在這起案子中一定在刻意隱瞞什麼。雖然,金偉身後有龐大的後台,但是死者畢竟是陳寧的朋友,從剛才唐愛國的描述來看,陳市長頗有一番查不清楚徐海平的死因,決不罷休的架勢。一旦一切如自己分析的那樣的話,這個案子就變成了市長和前市長之間的對決。一旦自己要是介入調查的話,並且能夠查明案件真相的話,對於自己來說是福還是禍?陳市長剛剛上任,對陽城幹部之間種種的關係並不瞭解,他現在指示金偉調查,恐怕永遠也不會查出真相。自己一旦能查明真相,在獲得陳市長的信任的同時,勢必也揭露了金偉的真面目。到時候,常務副局長,正處到副廳的坎,豈不是都沒有問題。與其庸庸碌碌地在副局長的位置上混日子,倒不如放手一搏。張凱抬眼看了看正一臉緊張地看著自己的唐愛國,最終下定了決心。張凱能從一名普通的民警,在沒有任何後台的情況下,成長為市局的副局長,除了張凱的工作能力之外,善於捕捉機會,敢於博弈也是重要是因素。

    唐愛國緊張地看著張凱,張凱聽他說完後,一句話也沒有說,一個人坐在那裡足足思考了將近一刻鐘。唐愛國雖然沒有張凱想得那麼遠,但是他也知道這可是天大的事,涉及到市長的朋友和常務副局長。唐愛國甚至有些後悔不該把自己心裡的懷疑告訴張凱。看到張凱總算抬起頭朝自己看過來,唐愛國連忙問道:「張凱,你看這事到底該怎麼辦?」

    既然張凱已經決定要調查這個案子,但是這個案子只能是暗地裡調查,絕不能被金偉所察覺。那張凱最信任的人同樣也只能是眼前的唐愛國,而且更關鍵的是這本來就是唐愛國發現的疑點,當然沒有比唐愛國更合適的人選。

    張凱暫時不能告訴唐愛國自己真實的想法。面對唐愛國著急的詢問,張凱露出一副很擔心的樣子,歎了一口氣道:「愛國,這起案子發生在你們城北街道,看來你要倒霉了。」

    唐愛國知道張凱看問題一向比自己想的深,想的透。要不大家同學,一起參加工作,張凱已經是市局副局長了,而自己不過才是一個小小的所長。聽到張凱這句話,唐愛國的臉色頓時變了,連忙說道:「張凱,你可不要嚇我。這個案子雖說發生在我的轄區,但是如今金局已經接手了,關我什麼事情呀?」

    「唉,愛國,今天的發生的這一切,雖然我沒有看到,但是聽你這麼說,我就感覺有些不妙。」張凱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你想,今天陳市長在殯儀館中的態度,明顯是對金局做出的『自殺』結論不滿,這說明陳市長已經懷疑徐海平很有可能不是『自殺』。死的人本來就不是一般的角色,如今又和陳市長扯上關係。而金局卻刻意要把這個案子做成『自殺』,這裡面的關節難道你想不透嗎?」

    其實唐愛國也早就想到了這裡面很可能牽涉到高層之間的權力鬥爭,但是他實在想不透跟自己有什麼關係,自己不過是個小小的派出所長,案子又輪不到他來查。唐愛國有些迷茫的點點頭,又搖了搖頭。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案子發生在你的管區,到時候無論誰勝誰負,輸的一方難保不會遷怒於你們城北派出所。別的不說,大富豪會所監控設施在事發幾天前就出現了故障,你們至少有個監督不嚴的責任。」

    唐愛國在工作能力上還行,但是說起處理官場上的人事關係遠遠不如張凱。聽到張凱的這番話,哭喪著臉說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大富豪會所的來頭,我們別說監督了,連例行的檢查都不敢去查。那你說怎麼辦?」

    張凱皺緊了眉頭作思索狀,而唐愛國則眼巴巴地看著張凱。「幸虧你察覺了一些蛛絲馬跡,倒不是沒有補救的機會。」

    「那你快說。」唐愛國像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抓住張凱的手,急切地說道。

    張凱湊近唐愛國壓低聲音把自己想讓唐愛國秘密調查這起案子的想法說了出來,最後並且慎重地說道:「秘密調查的事要嚴格保密,絕對不能讓金偉以及市局刑偵隊察覺。到時候,要是別人想對你不利的時侯,你再把自己調查的結果拋出去,化被動為主動。再說,到時候我也好替你說話。」

    事關重大,唐愛國不得不慎重考慮,但是涉及到自己現在的位置,再加上唐愛國本來心裡就對徐海平的死充滿疑惑,最終還是咬了咬牙,重重的點了點頭道:「行,我查。」

    看到唐愛國同意自己的建議,張凱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接著又問道:「你準備怎麼查?」

    「徐海平是陽城海關緝私處的處長,如果真的是有人想置他於死地,十有**和走私有關。另外,大富豪會所的監控系統在這個時侯這麼巧出現故障,要麼是別人看中了這一點,要麼就是大富豪會所故意為之,但不管怎麼樣,對方肯定對大富豪會所非常熟悉。再一點就是照片上的那個女人,照片雖然被市局刑偵隊帶走了,但是這個女人的長相我還是記得的。要查就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唐愛國看著張凱,一條,一條,十分有條理的分析道。

    「行啊,愛國,這麼多年,咱們的老本行,你還沒有放下。不過,我建議你還是把重點放在海關近期查獲了哪些走私案件和大富豪會所上。至於那個女人,如果金偉真的想掩蓋徐海平的真正死因,恐怕這個女人現在已經早已消失了。」

    唐愛國看著張凱這張似笑非笑的臉,心中格外震驚。雖然他和各種犯罪分子打過交道,但是從來沒想到過上層會這麼黑。張凱的話,不是擺明了市局常務副局長金偉有問題嗎?

    張凱拿過酒瓶,給唐愛國和自己的酒杯倒滿,端起酒杯再次叮囑道:「記住,一定要保密,有什麼情況及時和我溝通。」

    唐愛國沉吟了一下,拿起酒杯和張凱的杯子重重地碰了一下,仰頭一飲而盡。看著唐愛國,張凱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愧疚。不過,隨即張凱就釋然。雖然自己利用唐愛國對自己的信任,哄騙唐愛國去秘密調查。但是,這對唐愛國何嘗又沒有好處,再說,以後自己一旦上去了,自己的這個老同學自己難道會不照顧嗎?想到這裡,張凱也微笑著慢慢喝光自己杯中的酒。

    桌上的兩瓶茅台已經空了。一個人喝了一瓶半的白小兵此時已經醉倒在桌子旁。兩人一邊喝酒的時侯,白小兵不停地向陳寧訴說著,他在特戰旅的時侯,和徐海平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在他的眼裡,徐海平是政委,又是兄長。他白小兵能有今天和徐海平對他的關心和幫助分不開的,在白小兵的心目中徐海平的地位甚至已經超過了旅長**。

    陳寧歎了一口氣,把白小兵扶進了客廳旁的客房。擠了條毛巾,替他擦了擦臉。累得出了身汗的陳寧,洗了一個澡後,走進了書房。

    半瓶白酒對陳寧來說根本沒問題,但是此時坐在書房裡的他面對桌上擺放著的文件,卻沒有半點心思去翻動。

    沉默了一會兒,陳寧掏出手機撥通了大舅子**的電話,不管怎麼說徐海平的突然離世,他需要給**一個交待。

    **的聲音有些沙啞,聽到陳寧的聲音,**歎了一口氣道:「你被說了,徐海平的事,小兵下午就來電話了。」說到這裡,**提高聲調,言語中不乏憤怒的說道:「下午,那個狗屁的陽城海關把電話打到部隊,居然說徐海平是為了女人跳樓『自殺』的。我放他娘的屁,我和徐海平在一起都快十年了,徐海平絕不會為了一個女人去『自殺』的。陳寧,我現在對你只有一個要求,查清徐海平的真正死因,還他一個清白。」

    「放心,我一定會讓公安局查個水落石出的。」陳寧點了點頭,在電話中鄭重地向**承諾道。

    兩天後的市政府常務會議上,關於陽城鋼管廠和華夏電氣集團的合作改制方案,順利地獲得了通過。雖然在會議上肖向東熱情洋溢地介紹合作改制方案,與其當初在宣佈整體出售陽城鋼管廠的改制方案如同一轍,但是明眼都看得出,這次在肖向東和新任代市長陳寧之間圍繞陽城鋼管廠改制問題上的博弈是徹底認輸了。

    當天下午,在陽城大酒店召開了陽城市政府和華夏電氣集團的簽約儀式。常務副市長肖向東和華夏電氣集團總經理陸禹平分別簽署了華夏電氣集團和陽城鋼管廠合作協議,同時宣佈華夏電氣集團和陽城鋼管廠在東林工業區建設一家現代化的鋼管企業。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文斌和代市長陳寧親自到會祝賀。

    「陳市長,你這是打開了我們陽城國企改革的新局面呀。有了你這樣一位能幹的市長,我的壓力可是小了很多呦。」徐文斌笑呵呵地對陳寧說道。雖然話語中帶些居高臨下的味道,但是徐文斌畢竟是省委常委。而且,徐文斌臉上的表情看得出是由衷的高興。

    「徐書記,這只是一個嘗試。而且,陽城鋼管廠的條件本來就非常好。接下去的難點還是遼西區。」陳寧並沒有因為徐文斌的表揚而表現出沾沾自喜的表情。

    提到遼西區,徐文斌的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起來,陽城市乃至遼河省國企改革最大的問題就是遼西區。幾十萬的下崗工人,數百家停產倒閉的工廠,是每一屆陽城領導班子所面臨的最大的困難。

    徐文斌瞄了一眼在人群中正笑容滿面地和華夏電氣集團總經理陸禹平說話的肖向東。徐文斌對肖向東負責分管的國企改革的工作顯然一向是相當不滿的。今天他來出席這個簽約儀式,除了對華夏電氣集團和陽城鋼管廠合作感到高興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陳寧在陽城鋼管廠的改制問題上成功地遏制住了肖向東。一向千方百計想打壓肖向東的徐文斌很樂意看到這一幕。

    「陳市長,你是國企改革方面的專家,我們陽城的很多企業又急需面臨改革。在這個問題上,你大膽去幹,我這個市委書記作你的後盾。」

    能說出這句話,在徐文斌看來對陳寧是相當夠意思。雖然陳寧是一名有能力,又有強大背景的市長。但是徐文斌認為陳寧作為一名外來戶,還不至於能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和權威。在常委會只要能壓制住肖向東,徐文斌相信自己是佔絕對優勢的。只要把人事和財政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有個能幹的市長在前面衝鋒陷陣,何樂而不為呢?

    陳寧雖然不知道徐文斌的真正想法,但是徐文斌能表這樣的態,陳寧還是相當感激的。來到陽城,自己的確是想踏踏實實地做事的。本來,陳寧最擔心的是和一把手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但是從上任以來,徐文斌的種種表現來看,儘管徐文斌有想利用自己打壓肖向東的嫌疑,但是至少到目前,徐文斌對自己的工作還是相當支持的。

    「徐書記,有了您這句話,我就安心了,您放心,我們市政府一定在市委的領導下好好工作。」陳寧也是投桃報李,刻意放低自己的姿態,笑著說道。

    徐文斌很高興,一個工作能力強,低調務實的市長,作為市委書記,哪個會不滿意呢。

    在簽約現場,徐文斌沒有待多少時間,和華夏電氣集團總經理和此次來陽城考察的成員打過招呼後,便離去了。與會的人員當然到門口給這位陽城的老大送行。

    在返回會場的時侯,陸禹平走到陳寧的身旁,低聲說道:「陳市長,這次真的要感謝您的大力支持。」陸禹平這兩天深入陽城鋼管廠的考察,也瞭解了一些之前陽城鋼管廠改制的種種。

    「你可別謝我,我知道這次合作你主要是看中了那塊地,但是你們集團和陽城鋼管廠的合作同時也救活了我陽城的一家大型企業。這樣雙贏的合作何樂而不為呢?」陳寧微微一笑道。

    陸禹平愣了一下,看著陳寧,眼中閃過一絲神采,連忙笑著說道:「對,對,合作必須要雙贏。陳市長,和您合作就是痛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