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九章 透過表象看實質 文 / 萬馬奔騰

    第三百二十九章透過表象看實質

    週一上午,胡秋月和胡小寧乘坐華夏國際航空公司的班子飛往香港。在胡秋月的阻止下,陳寧沒有到機場送行。九點半是飛機起飛的時間。陳寧坐在辦公室裡,看到牆上時鐘的指針指到九點半的時候,從座位上站起來,慢慢走到窗前。雖然機場在明山,地處臨州市中心的臨州市政府根本就看不到飛機,但是陳寧還是站在窗前,久久地看著機場的方向。

    臨州市政府大院西北角的一棟樓裡,二樓是臨州團市委的辦公地。青工部部長嚴明再次來到團市委書記施華倩的辦公室。

    「施書記,都兩個星期了,王曉菲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她們家人也是每天一個電話打過來問。如果今天王曉菲還不來上班的話,那按照規定無故曠工十五天是要被開除的,您看?」嚴明苦著臉,向施華倩匯報道。這十幾天,嚴明每天都能接到王曉菲的母親或者她姐姐王曉紅的電話,向他詢問王曉菲的下樓,弄得嚴明也是不勝其煩。

    施華倩也是皺緊了眉頭,她也知道王曉菲到現在還沒有消息。上次她打電話向張耀國詢問,至今還沒有回音。但是,都十幾天了,王曉菲依然是音訊全無,家人也在四處尋找。王曉菲是團市委的一名正科級幹部,就這麼失蹤了,可不是一件好事。

    施華倩沉吟了一下,最後咬了咬牙,對嚴明說道:「你通知王曉菲的家人來一下,然後陪著她們一起去公安機關報警。」

    施華倩吃不準張耀國是不是知道王曉菲的下落,讓王曉菲的家人去報警,萬一王曉菲沒有事情,而張耀國知道王曉菲的下落,那麼到時候,施華倩也有推脫之辭。

    此時的何海松也在辦公室裡煩躁地走來走去,對站在自己辦公室裡的常務副市長陶海春怒聲說道:「都兩個星期了,怎麼還沒有把出國考察的審批報告辦下來,你到底有沒有把我的意思跟外僑辦傳達。外僑辦是幹什麼吃的,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難道要我親自出馬嗎?」

    陶海春也是一臉無辜地承受著何海松的怒火。他心裡有些不明白,為什麼何海松要這麼急出國考察。這早幾天晚幾天又有什麼關係呢?當然,這些話他不敢跟何海鬆去說。有些無奈地向何海鬆解釋道:「何書記,不是外僑辦辦不好,這段時間外僑辦一直在臨州跑這個事。」

    「那為什麼還沒辦好?」何海松停下了腳步,瞪著陶海春問道。這段時間,何海松是吃不好也睡不好。雖然這段時間風平浪靜,但是何海松總感覺王曉菲的事肯定會敗露的,他現在是能早一天走,就早一天把心定下來。繼續留在這裡,危險是一天比一天大,說不定哪天公安局就找上門來了。

    「這個,何書記,早先我們外僑辦早就把報告送上去了,市外僑辦的喬主任和市政府負責外事僑務的於秘書長那裡也打點好了。只是陳市長在審批的時候,說我們的這次考察的內容空洞,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就沒有馬上批下來。」

    聽到這裡,何海松頓時臉色一變,難道自己出國被卡住了。陶海春看到何海松的臉色又變了,以為何海松又要發作了,連忙繼續說道:「不過,陳市長也沒有表示反對,就是讓我們重新增加具體、實質的考察內容再送上去。今天,外僑辦已經把修改好的審批報告重新又送上去了,不出意外的話,估計還有一個星期就能批下來。這樣我們下月初就能動身。」

    這下,何海松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只要沒有限制自己出境,說明問題還不大。但畢竟是夜長夢多。

    「你瞧瞧,外僑辦都辦了什麼事,弄個審批報告都弄不好,還要被退下來重新修改過。這樣吧,你交代他們抓緊時間。另外,也讓他們幾個都準備一下,等報告一下來,我們就在最短的時間內動身。」何海松說完,便揮了揮手讓陶海春出去。

    陶海春雖然奇怪何海松為什麼這麼著急,但是也沒敢問,應了一聲之後,轉身退出了何海松的辦公室。

    陶海春出去之後,何海松長吁一口氣,一屁股坐了下來。

    「還有一個星期,但願這一個星期能夠平平安安地過去。」何海松仰著頭,嘴裡喃喃自語道。

    三天後,寧遠市出國考察的審批報告,又擺到了陳寧的辦公桌上,陳寧看了一遍,這次裡面補充了很多具體的考察內容,甚至包括了每天的行程,總算是差強人意,陳寧笑著看了一眼送報告進來的于飛,正要在上面簽字的時候,這個時候擺在桌子上的手機響了起來。

    陳寧有兩部手機,一部在費明的手裡,自己的這一部除了家人和幾個比較要好的朋友之外,很好有人知道號碼的。

    一看來電顯示,是高晉的電話。自從高晉嘗過一次劉曉梅做的菜之後,就隔三岔五的要求到陳寧的家裡蹭飯,而且點名要劉曉梅過來做飯。好在劉曉梅也十分樂意。

    「這小子,大概今天又想去蹭飯了。」陳寧的心裡不由的嘀咕了一句,笑著接通了電話。

    「陳老大,現在說話方便嗎?」電話中傳來高晉十分凝重的聲音。

    高晉從來不開這種玩笑,用這種語氣跟陳寧說話,說明不是有大事就是有緊急的事情。陳寧頓時收斂了臉上的笑意,看了一眼,因為自己接電話而故意走開的于飛。說道:「你說吧。」

    「陳老大,我們在調查一起人口失蹤案件的時候,有了一些重大的發現。電話裡講不太方便,你出來一下,我們找個地方詳談。事情牽涉到寧遠市委書記何海松,而且情況非常嚴重。」

    聽到高晉一連用了「重大」和「非常」這種字眼,陳寧估計事態絕非一般。沉吟了一下,說道:「那好,我馬上過來,你安排好之後,直接發到我的手機上。」

    事情居然牽涉到寧遠市委書記何海松,陳寧掛掉電話後,看了看桌上擺著的那份寧遠市出國考察的審批報告。在事情沒有搞清楚之前,這個字是絕對不能簽下去的。

    「于飛,我現在有點急事,要馬上出去一趟,這份報告暫時就放在這兒吧。」陳寧不動聲色地對于飛說道。

    雖然上個星期,于飛在市外僑辦的主任老喬的介紹下,認識了寧遠市的外僑辦主任,吃了人家的飯,也收了一個不菲的紅包。但是,說穿了,他和寧遠市也沒多大交情,收了紅包,他能辦的就是盡快把他們的審批報告遞上去。至於批不批那就可是領導的事了。既然聽到陳寧這麼說,于飛也就笑著說道:「陳市長,那您忙,我先出去了。」

    陳寧剛剛從電梯裡出來,高晉的短信就發過來了,安排的地點就在西子湖邊的一個茶樓。來到茶樓,高晉已經在門口候著了。

    來到二樓的包廂,要了兩杯龍井,高晉揮退了服務員之後,一臉凝重地對陳寧說道:「三天前,我們接到報案,團市委青工部的副部長王曉菲已經失蹤兩個多星期了。今天我徵得家屬的同意,對王曉菲的住所進行搜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相當隱秘的保險箱,裡面除了一些金銀珠寶首飾和二十幾萬現金之外,還發現了這個。」說著,高晉從自己的包裡拿出了一本黑色封面的筆記本。

    不用問,高晉在電話中提及的涉及到何海松,肯定是在這本筆記本裡。陳寧拿過筆記本,翻開看了起來。

    上面密密麻麻的記著何海松從擔任寧遠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期間的各種情況,時間跨度長達八年。上面詳細記錄著何海松和王曉菲之間每次發生的關係的地點、日期;何海松收受賄賂買官賣官;裡面還特別提到在兩年前,馬濤在何海松的親自過問下,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寧遠房土局下面的寧遠房地產公司,作為回報,何海松在這家公司暗地裡持有一成的干股,常務副市長陶海春持半成干股。而且在何海松和陶海春的支持下,這兩年寧遠房地產公司幾乎壟斷了寧遠的房地產市場。按照王曉菲的估算,這兩年寧遠房地產公司的利潤達到上億元,也就是說,何海松和陶海春從寧遠公司能獲得各自將近一千萬和五百萬的好處。

    而且,在王曉菲的這本筆記本上,陳寧還發現了張耀國的名字。這時陳寧明白了高晉為什麼這麼急著要把自己約出來單獨向自己匯報。

    「陳老大,我們還調取了王曉菲家所在小區的監控錄像。從監控錄像中顯示,半個月前,王曉菲的那輛mini酷派和何海松的那輛之af0001的奧迪a6一前一後同時進入小區。晚上十點左右,何海松的車單獨離去。據小區保安反映從那天開始,王曉菲的車就一直停在小區裡,沒有出去過。我們查看了從那天到目前的所有監控錄像,核實了小區保安的說法。而且,令人奇怪的是,今天我們進入王曉菲的住所進行勘察時發現,所有的房間都精心的打掃過,裡面並沒有發現任何的指紋和其他痕跡。」

    陳寧聽完高晉對王曉菲失蹤的調查情況,抬起頭,皺著眉頭說道:「你的意思是?」

    「根據我們調查的情況,結合這本藏在保險櫃裡的筆記本,我們認為王曉菲可能已經遇害了,而何海松有重大作案嫌疑。」

    高晉的這一判斷也印證了陳寧心裡的猜想。畢竟涉及到臨州下屬的一個縣級市的一把手,高晉接著又向陳寧解釋道:「很有可能是王曉菲那這本筆記本威脅何海松,而導致何海松殺人滅口。從房間打掃過的情況判斷,何海松肯定四處找過這本筆記本,因為放有這本筆記本的保險箱,藏的比較隱秘,何海松並沒有找到。同時,又怕公安機關追查,這才打掃了一遍,擦掉了所有的痕跡。不過,他沒想到的是,他連生活在裡面的王曉菲的所有痕跡也都一起擦掉了,恰恰留下了最大的破綻。」

    陳寧點了點頭,高晉的分析無疑是非常有道理的。陳寧仔細回憶了一下,何海松出現在王曉菲居住地小區門口的那天,正好是何海松向自己匯報工作的那天。那天,何海松有主動向自己靠攏的意思,自己在勉勵何海松的同時,也暗示接受他的靠攏。可能正是自己由於接受了何海松的靠攏,讓何海松認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而恰恰在那天,王曉菲拿這本筆記本威脅何海松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導致何海松狗急跳牆,進行殺人滅口。

    同時,陳寧馬上又想到今天他差點簽字同意的那份寧遠市關於何海松親自帶團出國考察的審批報告。聯想到去年海城市下屬一個區委書記借出國考察之際潛逃國外的例子,陳寧的腦海中馬上就跳出來,何海松要潛逃!

    「你們現在對何海松採取了什麼措施?」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能證明何海松就是殺害王曉菲的犯罪嫌疑人。我們想從這本筆記本入手,是不是請紀委先行介入調查,把何海松先控制住,防止他外逃。不過,現在我已經派陳輝帶人趕赴寧遠,對何海松的行蹤進行監控。」高晉也是緊鎖著眉頭對陳寧說道。

    何海松是一名在職的正處級幹部,高晉在沒有向政法委匯報,先行對何海松進行監控,是屬於擅自行動。不過,陳寧聽了之後,倒是鬆了一口氣。這個案子是按照正常辦案流程進行,還是象上次丁文明的案子一樣,直接向蔡昌華匯報,請省紀委直接插手呢?高晉的意思,顯然是因為王曉菲的這本筆記本上提到了張耀國的關係,對張耀國不信任,想通過自己越過張耀國直接向市委匯報。

    高晉這是從案子的角度出發的,而陳寧卻不得不考慮目前臨州方方面面的關係。上次,拿下丁文明,是陳寧和蔡昌華做了一個交易,支持了蔡昌華拿下市局常務副局長的位子。但是這次呢?難道還要跟蔡昌華做交易嗎?上次陳寧已經明確感到市長田中秋對自己的自作主張,感到不悅了。自己上任以來,應該說田系給予自己的幫助是非常大的,這裡面當然有楊萬年的原因,但是自己也決不能因為後面有楊萬年給自己撐腰而為所欲為。畢竟從大局來看,自己目前選擇合作的對象是田系,而非蔡系。

    這次不管何海松有沒有殺人,就按照王曉菲筆記本上這些內容來看,也足以讓何海松鎖拿罷官了。這個時候,自己再去和蔡昌華合作,勢必又會面臨利益的交換。這樣的話,也不可避免地會引起田系的不快。

    「這本筆記本有多少人知道?」沉吟了一下之後,陳寧問道。

    「這個案子當初是陳輝所在的二中隊負責的,這份筆記本除了陳輝的二中隊以外沒有其他人知道。我也是擔心保密的原因,才派陳輝帶隊去寧遠監控何海松的。」高晉連忙回答道。

    陳寧微微點了點頭,應該說還是控制在可控的範圍中。剛才陳寧粗略的看了一遍,雖然裡面提到了何海松和張耀國之間的關係,而且有一頁還詳細記錄著何海松每年逢年過節向張耀國送禮的情況。但是,從筆記本上反映的內容來看,金額並不是太大。也就是說,從這本筆記本上所反映的情況並不能證明張耀國和何海松之間有什麼錢權交易,頂多算是私人關係比較好。

    而且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陳寧發現張耀國並不是自己想像的屬於張系的鐵桿,上次的常委會,張耀國就並不像張晉國和朱國榮那樣保留意見,而是選擇了服從多數,就可見一斑。就是在平時偶爾的交往中,陳寧隱隱感覺張耀國對自己似乎有種刻意想交好的味道。上次,陳寧提出讓高晉出任市局副局長,張耀國就首先表示了贊成。

    方方面面的關係在陳寧的腦子裡細細理了一遍之後,陳寧最終放棄了越過張耀國直接向蔡昌華匯報的想法。

    「你回去後,把該匯報的材料向你們張局匯報,讓紀委先行介入。」陳寧用手指敲著桌上的筆記本,對高晉說道。

    什麼是該匯報的,什麼是不該匯報的,高晉當然能聽得懂。但是高晉還是有些猶豫的說道:「陳老大,這合適嗎?」

    「陳輝他們是時候走的?」陳寧並沒有回答高晉,微微一笑,問了一句。

    「上午就過去了。」高晉下意識的脫口而出道。等自己說出來之後,高晉才恍然大悟,對呀,他本來最擔心的是張耀國會不會向何海鬆通風報信,寧遠那邊既然有陳輝他們盯著,難道還怕何海松跑了不成。

    「光靠筆記本上反映的情況來看,張耀國和何海松之間有可能僅僅是私人關係比較好而已,張耀國很可能對何海松的這些秘密並不知情。況且,何海松不但涉及到嚴重的經濟問題,而且還存在著殺害王曉菲的重大嫌疑。我相信你們張局會認真對待的。」陳寧笑了笑,向高晉分析道。

    高晉當著陳寧的面,翻開筆記本把記錄著張耀國和何海松之間關係以及何海松每年向張耀國送禮的那頁給撕了下來。並且向陳寧遞了過去。

    「你留著吧。」陳寧笑了笑說道。

    高晉頓時大喜,這薄薄的一頁,就是自己拿住張耀國的把柄。雖然自己不是常務副局長,有這份東西在,相信將來自己不比常務副局長差到哪裡去。

    「那我先走了。」高晉把筆記本重新放回包裡之後,笑嘻嘻的對陳寧說道。說老實話,當他第一次看到這本筆記本的時候,也不知道一下子該如何處理,現在聽了陳寧的分析之後,也輕鬆了許多。而且對自己也是不無益處。

    陳寧點了點頭,繼續坐在座位上,這個時候,兩人不宜一同出去。高晉走後,陳寧點了一根煙,靠在位子上,不由的深深歎了一口氣。

    自己差一點被何海松的表象所迷惑了,如果不是高晉他們查王曉菲的失蹤案,查到何海松的話,自己今天就已經批准同意了何海松的出國考察申請。要是讓何海松潛逃了,那自己肯定難辭其咎。

    抽完一根煙,陳寧才慢慢的站起來,下樓,往茶樓外面走去。還未走到門口,後面一個服務員急急忙忙的追上來,喊道:「對不起,先生,您還沒有買單了?」

    陳寧啞然失笑,自從走上領導崗位以來,一切都是別人安排的好,都已經不習慣買單。連忙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張一百元,遞給了服務員,笑著說道:「不好意思,不用找了。」

    但是那個服務員並沒有接陳寧遞過來的那張一百元,反而用奇怪的眼神看著陳寧,半晌,才說道:「先生,你們點的是兩杯特級龍井,六十八元一杯,一百元不夠。」

    這下陳寧倒是真的有點不好意思了,沒想到喝上去普通的綠茶居然六十八一杯。陳寧有些訕訕地又掏出一張五十的,連同那張一百元遞給了服務員,「不用找了。」

    經過這個小插曲,倒是讓陳寧有些沉重的心情,舒緩了許多。儘管自己先前看錯了何海松,但是好在問題發現的及時,並沒有發生嚴重的後果。不過,說心裡話,陳寧也挺為何海松感到惋惜的,這樣一個有能力的幹部,為什麼會深陷**的泥潭,甚至不惜殺人滅口呢。官場複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決不能單單看到表面的現象就做出結論,一定要透過表象,看到裡面的實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