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三百零九章 首戰功成 文 / 萬馬奔騰

    第三百零九章首戰功成

    如果是剛才姚向軍的提議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話,那陳寧的這一表態可謂是石破天驚。除了昨晚事先都接到楊萬年的電話的田系常委們之外,其餘的常委,特別是張系人馬一個個頓時瞪大了眼睛,特別是張晉國兩眼就像要冒出火來一樣,瞪著陳寧。這個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是張晉國必須要爭到手的。區長落入田系的手中,區委書記是蔡系,他作為臨州的第三大勢力,這個分管經濟副書記的位子可是屬於他張系份量最重的一個位子。從上午到現在,一切本來都是順順利利的,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陳寧居然跳了出來,公然反對在書記辦公會上已經內定好的決定。

    作為張系的骨幹,朱國榮在感到震驚的同時,原本心裡的疑團也隨之釋疑了。作為陳寧的老搭檔、老對手,要說瞭解陳寧,在座的所有人當中,就數朱國榮最瞭解了。雖然,陳寧上任不過一個月的時間,但是陳寧低調的表現,一直讓朱國榮心存疑惑。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不安分的陳寧怎麼升任常務副市長之後,就銷聲匿跡了呢?這很不正常,要知道當初陳寧調到明山,還是代區長的時候,就敢於出台土地回收政策,觸碰那根連朱國榮自己都不敢動的明山新城區,土地囤積的高壓線。沒想到,陳寧居然在這個時候突然發難了,而且目標直指他們張系竭力要爭取的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的人選。

    其實,最震驚的還數市委書記蔡昌華了。本來,蔡昌華以為今天下午的常委會會一如上午的常委擴大會議這麼順利,而且臨開會之前,他跟陳寧是一起邁入會場,路上還聊了兩句,陳寧明確向自己表態,沒有任何意見,怎麼現在突然放炮了呢?蔡昌華突然想起來,陳寧只是跟自己說對上午的人選沒有任何意見,根本就沒有提及下午要討論的濱江新區黨委的人選問題。這個小狐狸原來在這裡等著我呢?蔡昌華心裡不由地暗暗的想道。

    這時,市委副書記陳志遠突然開口說道:「陳市長,這麼說你是比較傾向於秦奮同志的咯。」這個秦奮是另外一名候選人,也是陳志遠的老部下,本來只是作為一名陪選的人員,現在陳寧突然提出反對張系的候選人姚遠,讓陳志遠的心裡頓時一動,當陳寧停頓一下之後,連忙開口說道。

    陳志遠的話,讓張晉國頓時一驚,剛才蔡昌華和陳寧可是有說有笑地一起進來的,難道說,蔡昌華在私下裡已經跟陳寧達成了一致,由陳寧在會上發難,從而讓蔡系的秦奮勝出嗎?張晉國立即把目光轉向居中而坐的蔡昌華。

    而蔡昌華接觸到張晉國疑惑的目光時,不由地有些尷尬。雖然,自己一方原本作為陪選的秦奮能坐上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當然是最好了。但是,書記辦公會上的決議,是在蔡昌華的主導下,三方勢力才達成最後的妥協,要說得利最大的就是他蔡昌華一系,最少是勢力相比最弱的張晉國一系。不過,要是真的這樣的,蔡昌華一系固然能得到更大的利益,但是跟張晉國的矛盾算是徹底的激發了。這也是作為一把手的蔡昌華是不願意看到的。想到這裡,蔡昌華甚至有些後悔,自己今天怎麼就在電梯裡碰上陳寧了,而且兩人又是一起進入會場,張晉國他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難怪張晉國會用懷疑的目光看著自己。

    其實,說來話長,實際上會場上的各種反應都是一閃而過。聽到陳志遠的發話,陳寧不禁笑了笑,繼續他的發言道:「陳書記,其實對另一名候選人秦奮同志,我也有不同的意見。」

    陳寧的這句話一出,陳志遠「哦」了一聲,明顯臉上露出失望之色。而蔡昌華則顯得略微輕鬆了一下,面對張晉國的目光也不那麼尷尬了。

    「現在我們討論的人選是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濱江新區作為一個新建的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前期的工作非常的複雜。分管經濟的副書記起到的作用將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超過了常務副區長。而我們的這兩名候選人,昨天開會之前,我也詳細看了一下他們的資料,他們能成為候選人,相信這兩位同志也是覺悟高、原則性強的好同志。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注意的是,他們都是搞文案和黨務出身,缺乏經濟工作的經驗,而且都沒有在明山工作過,對併入濱江新區的原屬明山的三個鎮的情況,相信這兩位同志並不是特別瞭解。正如姚書記剛才提及的我是分管濱江新區的副市長。」

    說到這裡,陳寧特意又頓了頓,同時向姚向軍微笑著點了點頭。姚向軍同樣向陳寧報以一個微笑。其實,剛才陳寧的前面一段話,在書記辦公會上,就曾觸及到這樣一個問題,兩名候選人都是搞文案、黨務出身的幹部,擔任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是否合適。但是當時考慮到各方勢力的利益,這個位置的候選人也是三方妥協的結果。

    「正因為我是分管濱江新區的副市長,我要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出發。濱江新區在建設初期,將要面對征地拆遷,招商引資等一系列的問題。我認為分管經濟的副書記應該由一名經濟工作經驗豐富,而且又對這三個鄉鎮比較熟悉的幹部來擔任。」

    不能不說,陳寧的話是相當有道理的,與會的常委,甚至包括張晉國本人也是暗自點頭。但是有道理並不等於認同,這涉及到張系的切身利益。

    「陳市長的意思我理解。」張晉國開口說道:「但是我們的幹部懂不懂經濟,熟悉不熟悉當地的情況,這些都是有個過程的嘛。我們要選擇的幹部就應該是覺悟高、原則性的強的幹部。至於熟悉情況,如何搞好招商引資的工作,都可以在將來的工作不斷地進行熟悉和學習嘛。我原來就不是搞政法、紀檢工作的,是組織把我放到了這個位置上,現在我自認為我還是幹得不錯的嘛。」為了,駁斥陳寧的觀點,張晉國不惜拿自己打比方。他原來就是從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的位置上,調任臨州市委分管政法和紀檢的副書記的。

    面對張晉國的反駁,陳寧笑了笑,說道:「張書記,你的這個說法,我不能同意。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的人選,和你當初的情況有些不同。國務院在批准我們成立濱江新區的同時,也批准了濱江新區作為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這就需要未來濱江新區的領導班子一成立就要投入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中去。我們可是沒有這麼的多時間讓幹部去熟悉和學習。」

    說到這裡,陳寧收斂了臉上的微笑,神情嚴肅地說道:「高新技術開發區是我們臨州從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轉變的關鍵,我們需要的是能夠馬上投入工作的幹部,而不是把這麼一個重要的領導交給幹部去熟悉和學習。」

    應該說,陳寧的這句話說得是比較重的,簡接地把剛才拿自己打比方的張晉國也說了進去。張晉國的臉上頓時青一陣,白一陣的,他沒想到陳寧會如此不顧情面。想張口反駁,卻無從說起,陳寧的發言牢牢地佔據了一個禮字。

    這時,另外一個在常委會上顯得非常陌生的聲音響了起來:「我同意陳市長的意見。這個就好比是馬上要拉部隊上戰場了。你一個再好的步兵指揮官,是絕對不能去擔任一個炮兵指揮官的。」這個聲音不是別人,正是從來只帶耳朵不帶嘴巴的警備區司令員雷鳴。

    正當大家感到驚訝的時候,姚向軍微微咳嗽了兩聲,「我來說兩句吧。我也同意陳寧同志的觀點。現在馬上就要進入二十一世紀了,現在各行各業都發展得非常迅速。發展是不等人的,看來,我們以後的幹部任用制度也要進行改革了,在專業的崗位上,就是需要專業的幹部。」說完,姚向軍還特意朝張晉國看了一眼。

    如果說單單一個雷鳴附和陳寧的意見,雖然令人驚訝但還不足為慮的話,但是作為分管黨群的副書記姚向軍的發言份量無疑就是非常重了。

    張晉國的意見,引來這麼多人的反駁,這可是張晉國調到臨州來任副書記以來,還是第一碰到。張晉國的臉一下子漲得通紅。把目光不由自主的往居中的蔡昌華看去。濱江新區班子成員的任命,是在書記辦公會上,就已經定下的調子,如今出了問題,就應該由定下這個調子的市委書記出來講話了。況且一般黨群書記發表完意見之後,就輪到市長和市委書記了。對於田中秋,張晉國是根本無法指望的,在張晉國看來,陳寧、姚向軍和田中秋根本就是穿一條褲子的,現在唯一能扭轉乾坤的就是蔡昌華了。靠張系的力量是無法跟田系鬥,況且他們現在又多了個從來投棄權票的雷鳴,只有跟蔡系聯合起來,才能有取勝的希望。

    「田市長,談談你的意見吧。」雖然蔡昌華就是不問,也知道田中秋肯定會站在陳寧這一邊。但是蔡昌華需要時間來思考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臨州市委常委會一共有十三名,田系原本就佔了四個,現在加上陳寧和公開支持陳寧的雷鳴,就已經是六票了。剛才,張晉國求援的目光,蔡昌華也看到了,如果蔡系和張系聯合起來的話,就有七票了,超過半數,應該能夠獲勝。但是有一點蔡昌華不得不考慮,雖然勉強通過了這個分管經濟的副書記的任命,接下來區委書記的人選,田系會不會也因此全力反對呢?如果這是這樣的,即使能夠勝出,臨州常委會將面臨極大的分歧,田系完全有理由按照組織原則提議召開全委會重新選舉。這樣的話,就是蔡系和張系聯合起來也萬萬沒有勝算的。而且因為濱江新區的領導班子,而使得臨州市委常委會出現如此大的分歧,豈不是讓省委組織部插手,提供了一個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嘛。自從楊萬年離任後,蔡昌華可是一直想方設法地消除楊萬年在臨州的影響,現在稍微有了一點起色,省委組織部如果直接插手臨州的人事任免,那蔡昌華豈不是前功盡棄了。

    相比之下,如果蔡昌華同意陳寧的提議,雖然,得罪了張晉國,而且在濱江新區將來的領導班子裡,田系將佔有優勢。但是相比之前得罪田系進而會產生上述一系列的影響的話。蔡昌華寧願選擇後者。

    果然,田中秋喝了一口茶,依舊用他一貫儒雅、軟綿的語氣說道:「作為市長,我的意見和陳寧同志的意見是一致的。」

    隨著,田中秋講完,蔡昌華經過迅速地權衡利弊之後,也作出了自己的決斷,他沒有再去看張晉國那求援的眼神。既然已經做出了決斷,蔡昌華也落得做一個好人,笑著對陳寧說道:「按照陳市長的意見,那麼就請陳市長推舉一個人選,我們在議議吧。」陳寧既然提出發對意見,蔡昌華就是腳後跟都能想到,陳寧心裡肯定已經準備好了人選。

    蔡昌華這句話一出,張晉國頓時明白大勢已去了。書記辦公會上達成了妥協,徹底地被推翻了,受傷最深的就是他張繫了。而且在張晉國看來,他這是被蔡昌華和田系共同給玩弄了。帶著怨恨的眼神看了蔡昌華一眼之後,深深地低下了頭。

    所有張系的人此時都明白,這個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已經跟他們是無緣了。一個個都跟張晉國一樣低下了頭,只有朱國榮同情地看了張晉國一眼,像這種情況,對於朱國榮來說,早就已經領教了,現在輪到了張晉國。同時,朱國榮雖然跟陳寧同為市委常委,但是已經是不屬於同一個層面了。

    對於蔡昌華伸過來的橄欖枝,陳寧也是微笑著向蔡昌華點頭致意,接著說道:「對於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區委副書記的人選,我這裡倒確實有個合適的人選,明山區的副區長田啟明同志。這位同志曾在已經併入濱江新區的洞頭鎮和錢江鎮相繼擔任過鎮長和黨委書記,而且又在明山工作了將近二十年,對這些地區的情況可謂瞭如指掌。至於經濟工作和招商引資方面,想必大家都清楚,明山苗木城就是在田啟明同志的一手領導下發展起來的。」

    田啟明這個名字,除了朱國榮之外,其他人還是感覺比較陌生的,畢竟臨州下屬八個區縣和縣級市,將近四十個委辦局,一個非常委的副區長,知道的人不是太多。但是一聽明山區的副區長,大家都明白了這是陳寧的人。

    田系不惜推翻書記辦公會的決議,支持陳寧,而且姚向軍甚至有些不惜跟張晉國撕破臉皮。蔡昌華原本以為陳寧提名的一定是田系的幹將,沒想到陳寧居然提了這一名不經傳的田啟明。

    這小子,倒是確實有幾分本事,不聲不響的居然能夠拉攏田系幫他搖旗吶喊,培養他自己的勢力,不簡單呀。不過,這個人選不是田系的幹將,蔡昌華還是覺得容易接受一些,再說了,這個位子本來是屬於張系的,跟他也沒什麼關係,他現在最關注就是區委書記的人選問題。

    接下來就顯得簡單多了,陳寧提出的人選,在舉手表決中,蔡、田兩系的人馬都表示贊成,雷鳴更是第一個舉手。張系的人馬都看著張晉國,張晉國知道現在這種情況,自己就是表示反對,保留意見都無關大局了。政治鬥爭,不能鬥氣,輸了就得認,不然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深深歎了一口氣之後,張晉國也舉起了手。

    最後,區委書記的人選不到十分鐘,也按照既定的人選通過了。

    在蔡昌華宣佈散會的時候,張晉國再次深深的看了陳寧一眼,大意失荊州呀,今天的教訓足以讓張晉國銘記終身了。

    常委會雖然在臨州大酒店召開,但是會議剛剛結束,常委會上的消息就已經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整個市委市政府。大大小小的幹部們議論的焦點就是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為人低調和氣的陳市長在常委會上突然發難,從張副書記的手裡搶過了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副書記一職。

    臨州政壇三大勢力的格局,這些大大小小的幹部心中如明鏡一般。張晉國是分管政法和紀檢的,市委市政府大院的這些幹部們平時看到張晉國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害怕的,沒想到居然在陳市長的手裡吃了癟。那些不是張系的或者是級別低靠不上的幹部們,心裡都有些幸災樂禍。同時,又聽說陳市長這次推舉的人選是他原來在明山的老部下,從費明到今天的田啟明,使得下面的幹部們多了很多的聯想,有人甚至把陳寧當初在明山從新河調來的高晉、鄧六春都挖了出來,這些人無疑都是得到了重用,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陳市長是個念舊的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