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五章 強勢的女市長 文 / 萬馬奔騰

    第二百七十五章強勢的女市長

    方雷也會心地一笑,中午的時候,關於用地指標的轉讓問題,陳寧和方雷已經交換了意見,在本周內完全可以完成剩餘用地指標的轉讓以及資金的到位。

    「下面這些大家就不要記錄。」方雷在開口之前,陳寧先關照了一句。不管怎麼說轉讓用地指標在目前還是有違有關規定的。

    「我決定將我們今年剩餘的用地指標轉讓出去,這部分用地指標能回籠將近兩個億的資金,這些資金就投入到用於改善我們瀛洲的教育和醫療條件的民生工程上。」方雷看了一眼神情有些訝然的施衛國和周建華,微笑著說道。

    從方雷嘴中冒出的這句話,頓時讓施衛國和周建華同時一震。前兩年,瀛洲也不是沒有轉讓過剩餘的用地指標。但是今年,房地產市場最火熱的一年,調來了方雷這麼一個縣長,居然禁止轉讓剩餘的用地指標。這麼緊俏的指標,其他區上門來要求收購用地指標的不少,也不乏有人求到施衛國和周建華那裡,但是無奈方雷就是不同意。而且因為轉讓用地指標的審批權在縣長的手裡,方雷不同意,你還沒辦法擺到桌面上來說,畢竟國家有明文規定禁止轉讓用地指標。

    但是沒想到今天一向堅持原則的方雷居然會違反規定,轉讓剩餘的用地指標,而且居然還能換回兩個億的資金。

    未等施衛國和周建華震撼的心情平復下來,陳寧緊接著說道:「其實,這份工作報告,在上周黃書記接見我的時候,我作為個人的工作打算向黃書記匯報過。但這畢竟是我們瀛洲的大事,必須在班子中達成共識,所以今天召開這個書記辦公會就是想先在我們幾個書記之間通個氣,明天上常委會正式表決。」

    資金有了,而且居然事前還跟市委書記黃鎮匯報過,施衛國此時的心情除了震撼以外,那個後悔呀。本來,聽從蔡明的意見好好配合陳寧工作,這不是蠻好的。偏偏自己嘴巴淡,而且還要爭所謂的面子,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要知道,雖然陳寧說明是以個人的工作打算向黃鎮匯報的,但是如果沒有黃鎮的點頭,陳寧是決不可能拿到會上來討論的。

    既然已經向市委書記匯報過了,而且也解決了一部分的資金問題,你就不能先說呀。你只要一說,哪個還會再有不同的意見呀。施衛國的心中默默地嘀咕了一句之後,連忙笑著打了一個哈哈說道:「呵呵,既然資金問題解決了,那我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畢竟改善教育和醫療條件是惠及我們瀛洲老百姓的大好事嘛。」

    而剛才一百八十度轉彎的周建華此時也有些幸災樂禍地斜了施衛國一眼,說道:「陳書記和方縣長二位領導能事事為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考慮,我們瀛洲的六十萬群眾是有福了。」

    書記辦公會在施衛國和周建華的一片阿諛奉承中結束了。至於第二天的常委會,書記辦公會已經通過的決議,誰敢提出異議呀。況且這個工作思路還得到了市委書記黃鎮的支持。

    不到二天的時間,徐家匯區、普陀區和華亭區這三個區很快就來瀛洲辦理了用地指標轉讓事宜,資金也一次性全部到位。令人意外的是,馬東聯繫的普陀區出的價格居然是最高的,每平方米的轉讓價格達到二百二十元。三十萬平方米的用地指標,比預計的足足高出了六百萬。

    這讓方雷欣喜不已,當問及馬東原因的時候,馬東卻不好意思地說道:「我知道這些用地指標轉讓後,是為了改善我們瀛洲的教育和醫療條件的。我盡可能的多爭取一些,多六百萬就能多建一所鄉村小學了。」

    方雷緊緊握著馬東的手,感觸頗深。說心裡話,剛剛來瀛洲上任的時候,方雷對下面的幾個年輕的副縣長的一些作風有些看不慣。這些人都是改革開放以後上的大學,學歷高,思想開放,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跟略顯保守的方雷時不時地有些衝突。但是今天聽到馬東說出來的這番話,方雷感到有些慚愧。

    資金到位後,很快就成立了以陳寧為組長,方雷為常務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著手開展改善瀛洲的教育和醫療條件工作。

    短短的一周時間內,工作就得以順利的展開,除了陳寧的巧妙安排之外,方雷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資金一到位,方雷就連續召開了全縣各鄉鎮委辦局主要負責人會議、重點貧困鄉鎮負責人座談會,而且很快就擬訂出了工作計劃。這讓陳寧也感到非常的滿意,手下有這麼一位能幹的縣長,自己的工作就顯得輕鬆很多。

    週末,陳寧也一如往常,並沒有讓司機曹大忠送,而是直接到碼頭乘坐高速輪離開了瀛洲島。

    下船,到碼頭車庫取車的時候,陳寧發現自己的那輛奧迪a6居然擦得乾乾淨淨,不由的笑了笑,心道:看來這裡的站長朱富貴倒是有心了,下次碰到他可要謝謝他。

    今天,沈良早已經跟陳寧約好,要在佘山的森林賓館和華亭區委書記潘慶龍一起宴請陳寧。雖然,沈良說得客氣,讓陳寧全家都去,但是像這樣官場上的應酬,陳寧當然是只身前往。

    森林賓館,與其說是賓館,不過跟度假村的形式差不錯,一棟棟小別墅從山腳一直分佈到了半山腰。大門口的一塊巨石上書寫著「森林賓館」四個大字,落款居然是前東方市委書記,現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姚振強。陳寧還是第一次看到姚振強的字,遒勁有力,大氣磅礡。

    吃飯的地點並沒有放在山腳下的餐廳,而是在半山腰的五號樓。陳寧在大門口停了一下之後,問清了五號樓的所在地,直接驅車開上了山。

    五號樓的門口,沈良和一位歲數跟他差不多也是五十歲左右,身材高大,頭髮蜷曲,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的中年男子,站在一起,一邊交談著,一邊等候迎接陳寧。

    當陳寧的車開到門口的時候,沈良和這位男子連忙笑呵呵的迎了上來,沈良甚至還親自給陳寧打開了車門。

    「沈書記,這怎麼敢當呢?怎麼能勞駕您給我開車門。」陳寧從車裡出來,連忙客氣地對沈良說道。

    「哎,陳寧,這次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六十萬平方米的用地指標,可是解決了大問題了。」沈良笑呵呵地握著陳寧的手,接著又說道:「來,我來幫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華亭區的區委書記潘慶龍。」

    一旁的潘慶龍連忙笑著伸出手,打招呼道:「陳書記,你好。一直聽沈書記說起你,今天我們總算是有緣相見了。」

    陳靜結婚那會,潘慶龍還沒有調到華亭來,他是後來從東方市匯南區區委副書記的任上,調到華亭區任區長的,區長當了不到兩年就升任了區委書記,也算是比較快的了。當然這和當初沈良的大力推薦也是有關係的。

    「潘書記,你好。」陳寧馬上握著潘慶龍的手,熱情地說道。

    「陳書記,感謝你還想著我們華亭呀。沈書記打電話給我的時候,我還不敢相信呢。謝謝,真是太感謝了。」潘慶龍早已在沈良的口中得知陳寧的背景,而且十萬平方米的用地指標雖然不能全部解決華亭區的用地缺口,但也算是解決了潘慶龍的燃眉之急,所以潘慶龍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潘書記,你真是太客氣了。怎麼說我也是華亭人,當然要為自己的家鄉考慮咯。」陳寧連忙笑著說道。

    緊接著潘慶龍又有些遺憾地說道:「要是能早點認識陳書記就好了,說不定這次我們華亭還能多爭取到一些用地指標。」

    「老潘,你就知足吧,如果不是陳寧想到,這十萬平方米你也輪不到。」沈良在一旁笑呵呵的地說道。

    「潘書記,現在咱們不是認識了嘛,明年,明年一定有機會的。」陳寧也笑著說道。

    「好,明年,陳書記,我們可一言為定了。來,來,裡面請。」潘慶龍的臉上頓時笑逐顏開,明年是華亭新城區建設的關鍵一年,用地缺口的指標一定會很大。放眼整個東方市,還就只有瀛洲有多餘的用地指標。而且看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形式,明年用地指標的爭奪,將更加激烈。今天有了陳寧的這句話,華亭明年肯定是有機會能從瀛洲購進用地指標了。

    今天的晚宴主要是沈良和潘慶龍答謝陳寧。雖然三人都是級別、職務都一樣,都算得上是東方市的封疆大吏。但是不管是從資歷還是所在地區的經濟實力,沈良自然是頭一挑的,所以,沈良今天坐了首位。陳寧作為宴請的主要對象,硬是被潘慶龍壓在了左首的位置上。作為東道主的潘慶龍則在末座相陪。

    一桌的好酒好菜,三人也是你來我往的推杯換盞,場面十分熱鬧。席間,陳寧可以看得出,雖然潘慶龍和沈良同為區委書記,但是可以看得出潘慶龍對沈良十分尊重。這也和兩人在華亭的時候一個區委書記,一個是區長有關係。

    「陳寧,還是你有辦法呀,居然能說服方雷同意轉讓用地指標。」酒過三巡之後,沈良笑呵呵地對陳寧說道。

    「是啊。其實我也不是沒有動過瀛洲那些剩餘用地指標的腦筋,現在大家都缺用地指標,只有瀛洲有多餘的。但是一想到方雷在那裡當縣長,我就根本不抱希望。沒想到方雷居然被陳書記你說通呀,了不起,真了不起。」潘慶龍也在一旁放下酒杯說道,還向陳寧翹起了大拇指。潘慶龍和方雷在華亭區一起工作了近二年的時間,一個是區長,一個是常務副區長,對方雷的為人和處事原則,潘慶龍不要太瞭解呦。

    「其實,我們方縣長還是很好說話的,工作也極其認真。你們還別說,就是因為瀛洲的縣長是方雷同志,我的工作可是輕鬆了許多呀。」陳寧笑著說道。

    「這話說得對。方雷同志的工作沒得說,可就是,就是」潘慶龍皺著眉頭,揮著手說到一半,沒有說下去,畢竟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而且這次又從瀛洲拿到了用地指標,潘慶龍也不好說方雷的不是。

    「就是有些固執、迂腐對吧?」沈良笑呵呵地把潘慶龍沒有說出來的話,說了出來。

    「其實這也要看方雷和什麼人搭班。我和你不行,還是陳寧有辦法,你看他不是和方雷搭班得很好嘛。」沈良繼續笑呵呵地說道。

    接著,沈良又話鋒一轉,對陳寧說道:「陳寧,聽說你到了瀛洲之後,正準備著力改善瀛洲的民生問題?」

    「是啊,沈書記。」陳寧點了點頭,略微顯得凝重地說道:「瀛洲在各方面都比市區差了很多。特別是在教育和醫療方面,根本就無法跟其他幾個區相比。而且瀛洲又是島,交通十分的不方便,醫療水平又差,生個急病什麼的,想轉到市裡的大醫院也非常不方便。還有教育問題,我們瀛洲的學生都是挺努力,歷年的高考成績在市裡的排名都在中游,但是教育設施太差了。這些都是急需要改善。」

    說到這裡,陳寧不由地歎了一口氣,說道:「我們瀛洲窮呀,一年的財政收入可能還不到華亭區的十分之一,跟沈書記您的徐家匯區差的就更遠了。這次,轉讓用地指標回收的資金,我們就打算投入到這項工作上來。其實,我們方縣長也早已看到這個情況,他之所以同意轉讓用地指標,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說到這裡,陳寧也是從側面向沈良和潘慶龍解釋了方雷同意轉讓用地指標的原因,同時也說明方雷不是那種固執、迂腐或者說是沽名釣譽之輩,完全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幹部。

    沈良和潘慶龍聽了,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畢竟他們和方雷一起工作了多年,對方雷所作所為,也是十分瞭解的。

    接著,陳寧又笑著對沈良說道:「當然了,要想改善我們瀛洲目前落後的教育和醫療方面的現狀,光靠我們瀛洲自身之力,轉讓用地指標的這兩個億的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還是需要市裡的大力支持。過些日子,我們就打算向市裡的有關職能部門申請扶持資金。」

    說著,陳寧端起酒杯,滿臉笑容地說道:「今天,我敬二位一杯。我剛剛調來,對方方面面還不熟悉,到時候,可還要請沈書記、潘書記多多幫忙呀。」

    「沒問題,不要說這次你幫了我們大忙,就衝著我們以前的交情,一定幫忙,一定幫忙。」沈良也端起自己的酒杯,笑著對陳寧說道。

    三人乾了一杯酒。沈良一邊夾菜,一邊微笑著對陳寧說道:「你們向市裡有關職能部門申請扶植資金,主要就是教育局和衛生局吧?」

    「是啊,改善教育和醫療條件,我就是向市裡的這兩個部門提出申請。」沈良這麼問決不是什麼無的放矢,陳寧連忙回答道。

    「行,教育局方面,我跟他們的汪局長有些交情,如果你們的申請遇到什麼難處的話,我幫你去找汪局長。」

    「那就太感謝沈書記了。這樣吧,您安排一下,什麼方便,我請您和汪局長一起吃頓飯。」陳寧一聽,連忙驚喜地說道。

    沈良笑著擺了擺手,說道:「還是讓他把事情幫你們辦妥以後,你再請他吃飯吧。說起來,老汪他可是還欠著我人情呢。」

    沈良的話中,可以聽得出沈良跟教育局的汪局長之間的關係相當不錯。接著沈良又指著一臉笑瞇瞇的潘慶龍,對陳寧說道:「衛生局的事情,老潘可比我要幫得上忙。」說著,沈良又對潘慶龍說道:「老潘,你還是自己表態吧。」

    「沈書記,您就是不說,我也正打算要跟陳書記說了。這次陳書記幫了我們華亭這麼大的忙,而且明年我還指望著陳書記能繼續支持我們華亭一點用地指標呢。陳書記如果有難處的話,我當然要幫忙了。」潘慶龍連忙笑著說道。

    「潘書記,沒問題。剛才我不是說了嘛,這次用地指標我們給的不多,明年一定補上。」官場上的朋友,不管在公還是在私,需要的就是相互幫忙,利益互補。聽了潘慶龍的話之後,陳寧也連忙笑著說道。

    「陳書記,不瞞你說,衛生局的局長以前就是匯南區的區長,我們是同事,關係相處的挺好,還是兒女親家,沒問題的。只要你們瀛洲把報告遞上去,通知我一聲,我第一時間就給他打電話,讓他們衛生局以最快的速度給你們辦理。」

    「是嗎?太感謝你了,潘書記,來,我敬你一杯。」沒想到潘慶龍跟衛生局的局長有這麼一層關係,陳寧連忙端起酒杯敬了潘慶龍一杯。

    今天,陳寧感到自己的收穫很大。沈良和潘慶龍居然各自和市裡這兩個部門一把手的關係都非常好,看來,向市裡這兩個部門申請扶植資金的問題不大了。

    陳寧接著又聯繫敬了沈良和潘慶龍好幾杯酒。饒是陳寧酒量還可以,情不自禁間也喝得稍稍有些過了。

    「陳寧,部門方面的關係,我和老潘絕對能幫到你的忙。不過,我們東方市分管教育、衛生的蘇副市長那邊的關係,就要靠你自己去擺平咯。」沈良顯得有些神秘地對陳寧說道:「有一點,我要提醒你,扶植資金最終能不能下撥,能撥多少,這都是蘇副市長定的。我們這個蘇副市長雖然是個女同志,但可是非常強勢的。」

    沈良的這番話裡,分明是話裡有話。略顯醉意的陳寧一下子就清醒了過來。沈良說得沒錯,這次瀛洲向市裡申請的扶植資金不是個小數目,教育局和衛生局主要是負責對瀛洲提交的申請條件進行審核和上報。最終能不能下撥,是不是按照瀛洲提出的申請數額下撥,這都需要分管副市長的審批。

    沈良口中的那個蘇副市長,陳寧沒有見過。這位蘇副市長是位女同志,分管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不是常委,在東方市七位副市長中,排名也是比較靠後的。陳寧之前考慮的更多的是教育局和衛生局方面。這兩個部門是負責具體審核的,直接關係到申請的時間和能不能通過審核。對這位分管的副市長倒是有些忽略。但是,現在聽沈良的意思,好像是這位蘇副市長並不像其他副市長那樣,只要下面反饋上來的意見沒什麼問題,一般都會大筆一揮,予以批准。蘇副市長很強勢,這是什麼意思?

    「沈書記,我雖然是華亭人,但畢竟之前一直在之江省工作,剛剛我也說過了,對我們市方方面面的關係,十分不熟悉,還望您能指點迷津呀。」想到這裡,陳寧連忙笑著對沈良說道。

    陳寧知道,沈良之所以要提醒自己,一定是有原因的,這個強勢的女市長,肯定是有和其他副市長不同的地方。而且陳寧也感覺到,這次瀛洲能不能爭取到扶植資金的關鍵就在這位蘇副市長的身上。

    「我們這位蘇市長可是一位女強人啊,很有主見,工作也是雷厲風行。決定了的事情,就是馬市長也沒有辦法改變。」沈良笑瞇瞇地看了看陳寧,頗為感慨的說道。

    的確非常強勢,沈良這話的意思就是說,這位蘇市長有時會連市長馬凌雲的面子也不給。作為一名副市長,能做到這點足見其強勢之處。

    「蘇市長對工作一向非常認真,做事魄力也很大。當年姚書記就是看中她這點,才把她從衛生局局長的位置上提拔成副市長的。」說到這裡,沈良頗有深意地看了陳寧一眼。

    這下,陳寧總算是明白,為什麼剛才沈良說要自己去做蘇市長的工作。原來這位強勢的女市長是姚振強提拔起來的,而且能敢不給馬凌雲面子,足以說明這位蘇市長深得姚振強的器重,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大膽子。沈良是知道自己和姚子晴的關係的,做這位蘇市長的工作,自然是自己最為適合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