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宦海縱橫

第一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說服方雷 文 / 萬馬奔騰

    第二百七十二章說服方雷

    第二天上班後不久,方雷便急匆匆地來到陳寧的辦公室。

    「陳書記,昨天你急著找我,有什麼事?」一進辦公室,方雷便向陳寧問道。

    早上吃早飯的時候,陳寧並沒有在食堂看到方雷的身影,看著架勢,估計方雷是剛剛趕回來。

    「方縣長,來,坐。別急,先說說你昨天的事辦得怎麼樣呀,市電力局給我們多少資金援助呀?」陳寧笑呵呵地從位子上站起來,招呼著方雷來到外間的接待室坐了下來。

    與此同時,姚磊也急匆匆地跟了進來,張羅著給方雷泡茶。

    「別提了,陳書記。這次去電力局,我算是好話說盡,才拿到區區20%都不到的資金援助。還比不上當初我在華亭的時候,那時我們擴容原有的發電廠,市電力局還支持了40%的資金。真是人窮志短呀,我們瀛洲各方面都落後,人家市電力局根本就看不上我們。算了,不說這個了,先說說你找我到底有什麼事吧。」方雷揮了揮手,歎了一口氣說道。

    方雷的牢騷陳寧也聽得懂。東方市如今除了瀛洲以外,都納入了整個華東電網,瀛洲由於是個島嶼,又沒有過江電纜,是個獨立的小電網。電力來源都是靠著保鎮發電廠的輸送。再加上瀛洲工業落後,用電量相比其他區都要少很多。同樣投資擴容年發電量十億度的發電規模,像華亭區由於工業的發達,用電的需求也大,投資擴容後也是滿負荷運行,這樣的話,電力局很快就能從電費中收回投資。而瀛洲呢,擴容之後,根本無法象華亭區那樣滿負荷運行,更主要的是考慮到今後的發展,留出一定發電規模,這樣的話對電力局來說,收回投資是件遙遙無期的事情,自然對援助瀛洲保鎮發電廠缺乏積極性。同時,因為瀛洲是個獨立的小電網沒有納入華東電網,屬於瀛洲縣屬單位,和市電力局更多是業務指導的關係,不像其他區是屬於直接隸屬的關係。能給到20%的援助已經相當不錯了。

    陳寧倒是不急於說自己的事情,看到方雷一臉的牢騷,笑著對方雷說道:「方縣長,你現在關心的是我們保鎮發電廠的發電量不足,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把我們供電局交給市電力局托管呢,這樣的話,擴容就是他們的事了,我們也用不著投資一分錢。」

    「怎麼沒想過,這個腦筋早在當年其他區縣同時跟華東電網並網的時候,那時的瀛洲領導班子就像市裡提出過申請,但是我們瀛洲窮,人家看不上我們,不接受我們的請求。」方雷擺了擺手說道。

    「現在的情況不同了,現在我們瀛洲明確定位要發展為國際生態島,電力不足,這可不行。但是我們瀛洲又沒有足夠的能力把自己的發電廠擴容。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再提出申請的話,我想市裡應該適當給我們考慮一下,即使不能托管,但援助資金多少會給一點吧。」

    其實,昨天方雷跟陳寧說在跑發電廠擴容的項目時,陳寧昨天特意找了這個項目的資料看過一遍。雖然目前保鎮發電廠的發電量已經不能適應瀛洲的發展,但是目前還能維持。如果沒有市電力局或者是市財政的撥款,光靠瀛洲自身的能力是無法擴容原計劃增加年發電量10億度的發電規模的。歸根到底還是個錢的問題。要求市電力局對瀛洲供電局的托管,實際上也是把瀛洲縣政府身上的這個包袱扔給市電力局。當然,如果沒有市政府的協調,光靠瀛洲縣政府跟市電力局的協商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想要讓市政府幫瀛洲協調的話,那目前發展國際生態島,這倒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方雷一聽,果然眼睛一亮,拍了一下大腿叫道:「對呀,我怎麼就沒往這個方面想呢,發展生態島,但是電力不足,市政府完全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嘛。」說著,方雷高興地對陳寧說道:「陳書記,還是你考慮問題全面。這樣,我也不去求他們電力局了,我直接給市政府打報告,說明我們目前建設國際性生態島所面臨的發展瓶頸。」

    「方縣長,其實這事我們也不要急在一時。你先看看這個吧。」陳寧此時也笑呵呵地對方雷說道。同時,把自己的那份改善瀛洲目前教育和醫療條件的報告遞給了方雷。

    方雷接過陳寧手中的報告,一看到標題,方雷頓時露出欣喜的表情,陳寧能拿出這份報告,說明對自己上個星期向陳寧提出的工作思路,陳寧是完全贊成的。方雷不由地驚喜地看了看陳寧。陳寧也笑瞇瞇地示意方雷繼續往下看。

    短短三頁的報告,方雷越看臉上驚喜的神色越盛,當看完這份報告後,方雷抬起頭對陳寧激動地說道:「陳書記,您的這份工作報告可是比我設想的要大膽的多,如果能夠順利實施的話,那我們瀛洲的教育以及醫療條件可是有大的改變呀。」

    不知不覺間,方雷對陳寧的稱呼不由地變成了敬語。陳寧當然能聽出來,今天首先跟方雷談自己的工作思路,這也是陳寧為了說服方雷轉讓瀛洲多餘的用地指標的一種策略。

    「這份報告上個星期五黃書記接見我的時候,我已經遞交給黃書記了。」陳寧微微一笑,說道。

    「是嗎?黃書記怎麼說?」方雷忙不迭地問道。

    看了這份報告,作為瀛洲縣的縣長,方雷很清楚,光靠瀛洲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按照陳寧報告中的思路來進行工作。如果沒有市裡的支持,那一切不過是個美好的幻想罷了。方雷剛才驚喜的是陳寧的工作思路不但跟自己所想的一致,而且自己更為大膽,像改善瀛洲各個鄉鎮的衛生醫療條件以及加大對鄉村學校的投入,這是方雷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在多年的工作精力中,只要涉及到老百姓基本利益的事情,方雷一向是少數派,但是如今縣委書記居然跟他的主張相同,甚至更加激進,怎麼能使方雷不激動呢?當聽到陳寧已經把這份報告呈交給了市委書記黃鎮,方雷更加欣喜了,一旦黃鎮點頭,這就意味著陳寧報告中的這麼工作思路即將成為現實。將能徹底改變目前瀛洲落後的教育、醫療的現狀,能給瀛洲的老百姓帶來切身的利益。

    「黃書記看了我這份報告之後,有兩點指示。」當陳寧開始說的時候,方雷連忙從自己的公文包中拿出筆記本記了起來。

    看到方雷如此的工作態度,特別是對民生問題如此關注,陳寧不由地暗暗點了點頭。不管方雷在工作中是否過於堅持原則而顯得有些迂腐,包括原來堅決不同意轉讓多餘的用地指標,但是光憑著方雷一切工作都把老百姓放在自己的心裡的這種工作作風,就值得所有的幹部學習。

    稍稍頓了一下之後,陳寧繼續說道:「黃書記的第一點指示就是,對於這份工作思路首先要在我們瀛洲班子內部形成一致的決議。然後由涉及到的相關部門拿出具體的實施辦法,交給市政府相關的職能部門,爭取市裡的政策以及資金的支持。」

    聽到這裡,方雷聽出了異樣的味道,黃鎮這樣的指示跟沒有任何表態不是一樣嗎?陳寧可是黃鎮點名要來的幹部,放到瀛洲縣委書記的位置上,黃書記應該支持才對,怎麼會有這樣的指示呢?

    方雷剛想張嘴說出自己的疑問時,陳寧擺了擺手繼續說道:「黃書記指示我們直接向市裡有關部門提出我們的請示之外,黃書記還說了,有合適的機會他會向馬市長打招呼的。」說到這裡,陳寧又加重了語氣說道:「黃書記的第二點指示就是,把瀛洲建設成為國際性的生態島,雖然市裡在政策上和資金上對我們瀛洲有所傾斜,但是我們不能完全依靠市裡的幫助,在很多方面還要靠我們瀛洲自身的能力來發展。」

    說完,陳寧便笑瞇瞇地看著方雷。聽完陳寧轉達的市委書記黃鎮的指示之後,方雷皺緊了眉頭,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本來,陳寧一上任方雷便向陳寧匯報了自己想建設一所現代化的寄宿制高中以及一家二級甲等醫院,一方面是想得到陳寧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助陳寧是市委書記黃鎮點名就任瀛洲縣委書記的這層關係,能獲得市裡更多的支持。但是現在聽來,黃鎮並不打算給瀛洲更多的支持,而是還是要靠瀛洲自己去爭取。

    「陳書記,這,這難度也太大了,而且我們自己向市裡有關部門去申請,這時間上的跨度那也太長了。」方雷皺著眉頭說道。

    「方縣長,難道我們就不能一方面向市裡爭取支持,另一方面我們自己先幹起來嗎?」陳寧看著方雷微笑著說道。

    「陳書記,您上個星期不是去財政局調研過嗎?您看我們瀛洲目前的財政狀況,如果能先幹起來的話,我早就先幹起來了。不就是因為沒錢嗎?就連預算內下撥的教育和醫療方面的資金我們今年還沒有撥齊呢。」方雷苦著臉對陳寧說道。

    「沒錢?沒錢我們就不能先干了?方縣長,你可別忘了,我們瀛洲可是有我們瀛洲的優勢,就要看你會不會利用這個優勢。你利用好了,我們完全能一邊向市裡尋求支持,一邊自己先幹起來。」陳寧點了一根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笑瞇瞇地看著方雷說道。

    「優勢?我們瀛洲有什麼優勢可利用的?」方雷詫異地說道。

    「方縣長,你可別忘了,隨著國家房改政策的出台,現在房地產市場可是異常的紅火了。特別是在我們東方市,各個區都在大力發展房地產。不過,現在各個區最缺乏的就是用地指標。而我們瀛洲呢,島嶼一個,交通異常的不便,房地產也發展不起來。你看,我們今年剩餘這麼多的用地指標,難道這個就不是我們的優勢嗎?」看到火候差不多了,陳寧拋出了自己的看法。

    「用地指標,您的意思是我們向其他區轉讓我們剩餘的用地指標?」方雷疑惑地看了看陳寧,連忙擺手說道:「不行,這不行。對用地指標國家可是有明文規定的,嚴禁轉讓用地指標。」

    對於方雷這樣的反應陳寧也是在意料之中,對於一個人形成了他固有的思維,靠三言兩語你是根本無法讓他拋棄原來的思維方式。你要跟他講道理,讓他意識到原來的思維方式是錯誤的,或者是可以改變的,這樣才能真正地說服他。

    陳寧微微一笑,說道:「方縣長,你說的沒錯,國家是有明文規定,嚴禁轉讓用地指標。但是你也不想想,這條規定是什麼時候出台的,是八十年代出台的。那個時候,我們剛剛開始改革開放,是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存的年代。而且那個時候我們還在實行福利分房的政策,根本就沒有形成真正的房地產市場,你說對不對?」

    方雷不由地點了點頭。陳寧一見,連忙繼續說道:「從前年開始,我們國家正式進行了房改,廢除了福利分房的政策,把房地產完全推向了市場,這也極大地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如今的房地產在經濟發展中的所佔的比重可是越來越大了,而且還帶動了其他的產業的發展。」

    聽到這裡方雷又是點了點頭,陳寧說的這些的確是目前真實的情況,作為一名正廳級的領導幹部,而且曾經擔任過華亭區常務副區長的方雷,也曾主持過華亭新城的前期開發,對房地產市場的紅火也是深有體會的。

    看到方雷接受自己的觀點,陳寧會心地笑了笑,繼續說道:「方縣長,我們應該都學過政治經濟學。經濟政治學中有一條相當重要的理論,那就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勢必會有落後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需要調整。你想,現在我們的房地產市場發展起來了,而我們相關的政策還是八十年代制定的那一套,你說是不是該調整了?」

    作為一名正廳級的領導幹部,方雷當然學習過政治經濟學,當然也知道陳寧所說的這挑理論。聽到這裡,方雷不由地沉思起來。

    陳寧也不急,頓了一下,又點了一根煙,留出時間來給方雷思考。吸了幾口煙,當看到方雷抬起頭,眼中帶有理解的神色的時候,陳寧又繼續說道:「現在雖然有不能轉讓用地指標的規定,但是上級部門對下面各個區的用地指標的轉讓問題基本上都是持默許的態度。用地指標在本地區流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將資源均衡,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說到這裡,陳寧笑了笑,說道:「方縣長,不瞞你說,我在之江的明山區當區長的時候,就經常把剩餘的用地指標轉讓給兄弟區縣。不但能滿足兄弟區縣的對用地指標的需求,而且還能增加財政收入,這何樂而不為呢。」

    方雷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有些遲疑的說道:「可是國家為什麼還有這樣的規定呢?」

    陳寧苦笑了一下,探過身子拍了拍方雷的肩膀說道:「哎呦,我的方縣長啊。當今這一時期,是我們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你也不想想,近幾年來我們的經濟發展得有多麼快,變化有多麼大。就說我們華亭區吧,我以前常年在之江省工作,難得回來一次,但是每次回來都是一年一個樣,這次我從家裡到你那兒來拜訪的時候,開過華亭新城區,讓我差點認不出這就是我的家鄉華亭。」

    方雷在華亭工作多年,而且作為常務副區長,對華亭新城區的發展,也是傾盡了全力。所以,當陳寧談起華亭新城區的時候,方雷帶著驕傲的笑容,點了點頭,附和道:「是啊,這幾年的變化確實十分大。」

    看到方雷的態度明顯有了變化,陳寧決定再添一把火:「我們東方市在經濟發展中一向是站在全國的最前沿,特別是南巡首長圈定我們的東海區的開發和開放,使得我們東方市的經濟更是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現在國家的有些政策和法規不適應我們東方市的經濟發展,這也正常。」說到這裡,陳寧稍稍頓了一下,笑著說道:「當然了,領導也看出了這些弊端,不然也不會默許我們在下面進行轉讓了。」

    終於,方雷的態度開始鬆動了,微微沉吟了一下之後,說道:「陳書記,您的意思是我們現在轉讓用地指標,實際上是對經濟起到促進作用,對目前的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只不過是我們的某些政策和法規跟不上經濟的發展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