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梟雄

正文 第二十一章 王、蔣訪日 文 / 斷刃天涯

    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

    河田畏沒有立刻說話,而是停了一下,在旁人看來似乎腦子裡在想什麼實際上這個時候的河田畏,腦子裡想的不是改怎麼說話,而是想起當初離開武昌時,那個人跟自己說的話

    「牛郎星,中日之間必然會有一個結果!你在日本軍界的位置越高,將來對祖國的貢獻也就越大,……」儘管只是一閃而過,代號牛郎星的吳畏,此刻內心也不免稍稍的激動了一下落在其他人的眼裡,這就是有點緊張,畢竟面對的都是一群前輩

    永田鐵山見狀笑道:「河田君,你的勇氣呢?不用緊張,把你心裡所想的都說出來」

    「我知道了!」吳畏點了點頭,似乎鼓足了勇氣道:「歐戰戰爭告訴我,現代戰爭很難速勝一旦陷入對峙,消耗之後的補充速度,往往能決定下一次戰役的勝負支那很大,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即便集帝國所有力量於一役並取得了勝利,也很難迫使支那投降一旦陷入持久戰,帝國在戰略上就已經失敗了,更何況今非昔比,支那軍的戰鬥力已經不同清朝不客氣的說,就帝國陸軍現在的裝備和規模,很難戰勝支那國防軍表面上看起來,帝國海軍優勢明顯,實際上海軍那幫蠢貨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支那海軍的建軍基礎在於破交一旦中日開戰,支那海軍在茫茫大海上進行破交,帝國海軍即便再強大也防不勝防沒有了海上運輸線的保證帝國能撐多久這個問題,諸位心裡都很清楚」

    這一通話也就是在這個場合能說一說,換在別的場合肯定有人跳出來要用武士刀砍死國賊在座的諸位都知道,這是實話日本陸軍之中少數幾個冷靜派,此刻全在這裡像東條英機那種愚蠢的皇道派,講究是精神無敵,完全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來衡量

    越是冷靜的人,聽了吳畏這一番話,越是心底涼意直冒如果說青島戰爭打醒了這些冷靜派那麼歐洲戰爭讓冷靜派們看到了中日之間的差距已經被拉開

    吳畏還在繼續道:「日支遠東摩擦,支那軍的飛機轟炸,各位想必都知道我想說的是經歷了歐洲戰爭的洗禮,支那軍隊正在朝著地空一體化戰爭的節奏在邁進而帝國陸軍,還在為了一點可憐的鋼鐵,跟海軍斤斤計較我想提醒諸位前輩18年底支那鋼鐵產量突破了五百萬噸」

    「好了河田君,不要再說這些令人喪氣的話了說說看,你到底是怎麼想的,怎麼樣才能戰勝支那?大日本帝國的軍隊不會因為對手的強大而畏懼!」板垣征四郎突然插嘴,打斷了吳畏的話

    吳畏聽了這話,站起鞠躬道:「抱歉,借用一下永田前輩的地圖」

    永田鐵山面無表情,做了個手勢示意可以吳畏走到牆的跟前抬手指著地圖道:「諸君請看,就歷史而言對支那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就現實而言,這一點依舊沒有改變諸君請注意,如果支那政府政權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即便是當年的八國聯軍,也沒有能將支那殖民化如今的支那政權在方劍雄這個強有力的鐵腕人物領導下,其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都在快速的增長任何一個國家僅僅依靠海上力量發動攻擊,都無法迫使支那政權投降,即便是大英帝國也辦不到那麼想剩下來的問題就簡單了,支那最大的威脅,只能是來自大陸,也就是北方的蘇俄俄國內戰的勝敗,現在已經基本明確高爾察克也好,鄧尼金也罷,都無法在內戰中取得勝利經過我個人的研究,蘇俄政權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動員能力俄國內戰至今,蘇俄越打越強,相反得到協約國大力支持的白俄,卻越打越弱想要消滅蘇俄,指望英法美這些鬼畜國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蘇俄獲勝在我看來已經是必然諸君,可以肯定的是,方劍雄這個人極度仇視蘇俄,他也許會為了暫時的利益,放棄與蘇俄的緊張關係,但是其絕對不會放鬆對蘇俄的警惕,哪怕一時一刻都不會綜上所述,在下說說的等,就是等到有一天蘇俄與支那開戰,一旦有那麼一天發生,帝國的機會就來了」

    「癡人說夢!」土肥原賢二毫不客氣的否定了吳畏的觀點,吳畏跪坐鞠躬道:「前輩,這不過是在下的一孔之見,還請前輩多多指正」

    這話不軟不硬的頂了回來,土肥原賢二眼睛一瞪要開罵,永田鐵山及時的開口道:「河田君的意見雖然有偏頗之處,但是其大方向是對的未來的帝國戰略該如何走向,如果真的如河田君所言,蘇俄獲得了勝利,憑借其豐富的資源和工業基礎,蘇俄不失為一個不錯的合作夥伴當然,這僅僅是一種假設」

    東京灣,橫須賀民國自美國購進的一萬九千噸青島級戰列巡洋艦青島號,在兩艘輕巡洋艦的伴隨下,緩緩跟隨引水船駛向碼頭

    「百里,自北洋水師定鎮之後,中國先進戰艦再次出現在日本」王正廷對身邊的蔣方震說話時,語氣顯得格外沉重

    「扶國斷定白俄必敗,未來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大陸,日本太小了,很難對擁有強大陸軍的中國構成太大的威脅眼下李大熊的五十三師,就頂在新西伯利亞的腰眼上,一旦蘇俄獲得最後勝利,緩過勁夠肯定會加強西伯利亞和中亞的力量」蔣方震站的筆直,目光如電,看著兩側日本海軍的戰艦上列隊歡迎的水兵,啪的立正回禮

    「轟轟轟!」日艦禮炮齊鳴,以示歡迎,三艘民國戰艦同樣回以禮炮,水兵列隊兩側

    「中日友好,希望能多維持幾年吧遠東雖然落入了手中,但是國防軍投入也很大,別的不說,單單就遠東軍區和蒙古軍區,三十個步兵師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王正廷歎息一聲,如果不是方劍雄獨斷,國防軍別說出兵遠東了,就算是出兵歐洲都未必能成行

    就結果而言,方劍雄一直都是正確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他能一直正確下去麼?王正廷在心裡還是打了個問號的

    蔣方震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民國內閣在軍費開支上,很少有無條件支持軍方的時候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想到這個,蔣方震淡淡道:「此行系原敬內閣主動拋出的橄欖枝,儒堂兄如何看待原敬這個日本首相?」

    「原敬與大隈、寺內還是有區別的,我的感覺是,日本藩閥政治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總的感覺是朝著政黨政治的方向在發展」王正廷一臉正色的回答,心裡不免暗暗打鼓這個話,對民國內閣的現狀,多少有點含沙射影的嫌疑就日本政治而言,此前的山縣有朋可以說是首相製造者,從大隈重信到寺內正毅,都是山縣有朋在推動西園寺因為身體緣故放棄組閣推薦了原敬,成為了一個轉折點

    歷史學家的觀點認為,1918年9月原敬內閣成立,這是日本政治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雖然當時國民的選舉權受納稅額限制,但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由在國民代表組成的眾議院中擁有席位的政黨領導人組閣,擔任政府最高責任者原敬領導的政友會是當時眾議院中相對第一大黨,他擔任首相標誌著由多數國民支持的政黨組閣的政黨內閣制實現了,從此出現了所謂政黨內閣

    在出兵干涉的問題上,寺內正毅和原敬的觀點相悖原敬組閣之後,提出與中國友好,減少在遠東的軍隊數量,緩解美國的不滿情緒

    當然什麼時候撤軍,目前還僅僅是個提議倒是對華友好的問題上,原敬很積極,極力促成了民國外長王正廷和國防軍總參謀長蔣方震的訪日

    碼頭上的歡迎儀式搞的很隆重,自民國以來,中日關係一直比較緊張青島戰爭之後,一度斷絕了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日本經濟因此蒙受到了巨大損失儘管後來中日恢復了經貿關係,但是在此前的幾年間,日本在華市場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中國民間仇日情緒濃厚日本商人在華的境地艱難,如果不能改善兩國政府之間的關係,中日經貿只能是一個簡單的名詞,沒有實際意義

    為了顯示對華關係的重視,原敬親自來到碼頭,迎接王、蔣

    就在碼頭上一派熱鬧的時候,遠遠的某個山頭上,幾個手持望遠鏡日本人,一直在注意著碼頭上的歡迎場面

    「看清楚了麼?只要刺殺成功,就一定能挑起中日之間的戰爭」一個聲音在山頭上響起,很快被大風吹走

    迎接儀式結束之後,車隊離開碼頭,駛向下榻地對於王正廷和蔣方震而言,此行是就地重遊了兩國媒體對此次防訪問,都給予足夠的關注實際上關注中日關係的國家很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