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梟雄

龍騰世紀 第二百四十五章 關稅自主(1) 文 / 斷刃天涯

    歐戰的硝煙對於燕京城裡的市民而言,不過是茶餘飯後的一個熱門話題,僅此而已。真正會影響國內百姓生活的,還是戰爭帶來的巨大商機,以及工商業發展的機會。

    老百姓和政斧高官們關心的重點截然不同,普通百姓關心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自打政斧頒布法令,禁止使用銀元流通,只能使用人民幣這一唯一的貨幣半年後,燕京城的物價稍稍上漲。但是就業的機會多了,曰子比以前肯定是好過。

    百姓的曰子好過了,政斧的曰子卻很難過。內閣總理湯化龍可謂殫精竭慮,一直在努力彌補財政存在的巨大缺口。遠征軍參加歐戰,算是給湯化龍幫了一個大忙。英法放棄了庚子賠款,提供了大量的貸款,使得政斧在財政上鬆了一大口氣。但是有一個艱難的事情,擺在了政斧的面前,如果不能處理好,湯化龍這個內閣總理的聲望將遭到巨大的打擊。

    這個事情是自主關稅,也就是說收回海關。根據中方與協約國簽署的協議,海關將逐步交還給中國。每年的海關關稅從清末的四千萬增加到現在的六千萬,由此可見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之一斑。可是這個海關總稅務司,是清朝的產物,趁著辛亥革命,總稅務司安格聯勾結英國領事朱爾典,將每年的海關稅款存入匯豐、德華、道勝三家銀行後,中國海關算是徹底的落到了英國人的手裡。

    海關對於一個主權國家來說,再怎麼重要都不過分。方劍雄借歐戰的機會,甚至不惜以出兵為代價,換取國家財政上的寬鬆以及未來海關的自主權等等一系列只有政斧才看的到的好處,其中的用心良苦,湯化龍這個內閣總理最清楚明白不過了。

    所以海關的談判事宜,湯化龍一直抓的很緊。整天都在盯著財政部的幾個部長,敦促談判進度。但是這個談判的進程,一直沒有什麼進展。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三月底,這都半年過去了,關於海關自主權的談判,還在反覆的拉鋸之中。

    很明顯,英國人不甘心放棄這麼一大塊利益,在談判過程中不斷的設置障礙,各種拖延手段全都用上了。看的出來,安格聯的意思,能拖到歐戰結束那就最理想了。

    又一輪談判破裂!財政部長張謇來匯報工作的時候,老臉都不敢怎麼抬頭。陳錦濤、熊希齡這兩個副部長,更加的臉上無光了。這三位都不是共和黨的出身,自打共和黨執政以來,國會通過了新的貨幣法案,大大緩解了政斧的財政壓力。作為財政部的大員,他們是直接的受益者。海關自主一事,談判半年毫無進展,三位都有點在位置上坐不下去的意思了。

    「濟武總理,不是我們不用心,而是那英人安格聯,實在是毫無誠意。談判期間,胡攪蠻纏,撒潑耍賴,各種手段都用上了。」張謇還是得面對事實,向內閣總理解釋清楚談判破裂的原因。

    「這一次洋人安格聯的借口是什麼?」湯化龍頭疼的厲害,每次想到這個事情,就疼!說話的時候,使勁的拿手揉著太陽穴,就差唉聲歎氣了。為什麼這些人對上洋人,全都拉稀走樣?沒什麼好辦法?看看人家扶帥,對上洋人那是一點虧都不肯吃的。德國人怎麼了?幫了中國那麼大的忙,說開戰就開戰了。

    想到這個,湯化龍的腦海裡就浮現出參戰前夕的一幕,政斧高層幾乎沒有一個人同意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甚至連軍方的國防部長都持質疑態度,認為這樣做太過反覆,中德之間的良好關係擺在那的,不能做背信棄義的小人吧?

    扶帥是怎麼說的?「只要對這個國家有利的事情,我就去做。罵名我來背好了!」

    大國之間的博弈,遠遠不是這個時代的政客們能夠看的太清楚的。平行時空裡見慣了國際風雲變化的方劍雄,在這個時空根本就不會相信大國之間有什麼傳統友誼可言。世界就這麼大,生存空間就這麼多。平行時空的冷戰期間,中美之間從對立到友邦,還不是為了對付共同的威脅蘇聯?等到蘇聯解體了,俄羅斯二十年過去都沒緩過勁來,中國崛起的苗頭剛剛出現那麼一點,美國就開始佈局打壓中國,千方百計的制衡中國的發展空間。

    當歐洲試圖擺脫美元體系的時候,他們的北約老大,親密盟友,不照樣引發了歐洲的債務危機麼?照樣往死裡整自己的盟友麼?國家之間將所謂的傳統友誼,那真是腦子裡進水的構造。中國人吃照樣的虧還少麼?平行時空北洋政斧口中的「友邦」,在中國製造的慘案少麼?可以說整個西方發達世界,在中國犯下的罪惡罄竹難書。

    去你媽的傳統友誼!傻逼才信這個!

    言歸正傳。(忍不住吐槽了,見諒。)這一次的談判甚至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很簡單,安格聯組織了海關工作人員,在海關總稅務司門外抗議鬧事。把整條江蘇路都堵上了,中方的談判人員,根本連大門都沒進得去,就被臭雞蛋打了回來。

    在此之前,安格聯胡攪蠻纏,一定要把談判地點放在總稅務司。就這麼事情,爭執了三個月,最終內閣做出了讓步,同意這一談判地點。沒想到,剛達成的共識,就被粗暴的破壞。

    湯化龍和財政部的大員們就海關談判事宜頭疼的時候,上海英租界內的一家花園洋房的院子內,也在進行一次談話。

    輕柔的春風拂面,太陽傘下,朱爾典和安格聯正在喝下午茶,兩人的表情都很輕鬆。尤其是總稅務司安格聯,正在談起昨曰的輝煌戰果。

    自方大帥實際掌控國家權利以來,朱爾典這個英國公使的好曰子就沒過幾天。今天算是揚眉吐氣了一下,問題是很快朱爾典就高興不起來了。眉頭漸漸的皺起,若有所思的看著北方。總稅務司安格聯看的清楚,臉上的微笑也收了起來。根據他對朱爾典的瞭解,只有遇見了難解的事情,才會有這樣的表情。

    朱爾典陷入了深思,安格聯連續叫了三聲「公使先生」,朱爾典才從沉思中回神。

    「沒什麼,我只是覺得事情不會那麼簡單,這不是方劍雄的作風。」

    「中國不是民選政斧麼?海關和稅收,一直都是財政部的人在出面交涉。」安格聯故作輕鬆,還有點打趣的意思。他當然不會傻到認為中國是什麼**政斧。安格聯是有底氣,大英帝國做靠山,他還能怕了方大帥?

    端起茶杯,朱爾典抿了一口,瞇著眼睛躲避著陽光的直射,歎息一聲道:「安格聯,我的朋友,現在是民國了,不是清朝。方劍雄,也不是那些軟弱無能的滿清貴族。能拖一天就算一天吧,不要過分激怒這個野心勃勃的軍閥。」

    上海是春光明媚的時候,燕京卻是個陰沉的天,北風刮來的沙子,在這個季節讓人難以忍受。湯化龍和他的財政部長們,最終還是決定去求見扶帥,請方大帥定奪。

    對於這個無奈的決定,湯化龍也毫無辦法改變。每次面對洋人的時候,這些人辦法都不多。只有方大帥,才能把洋人折騰的欲死欲仙。求見大帥,自然是湯化龍親自出馬,張謇這個財政部長陪同。

    出門之前,先打個電話。燕京城裡的電報、電話局,在去年就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市區的主要政斧部門,都接通了電話。私人安裝電話的用戶也在不斷地增加。16年的上半年,為了能裝一門電話,你得找很多關係。

    湯化龍當然是不用有這個擔心的,他的住宅和辦公室,早就安裝了電話。大帥府那邊,接電話的是一個女人,湯化龍報上名號之後,那邊很客氣的表示:「總理閣下,委員長去了總統府。」

    去了總統府?放下電話之後,湯化龍多少有點無奈的苦澀。不管怎麼努力,在方劍雄的眼裡,他的地位跟孫寶琦是沒法比的。從權利上來說,孫寶琦的權力受到了多方的限制,但是就國家領導人的排名而言,總統總是第一位的,內閣是要對總統負責的,然後才是總統對國會負責。湯化龍也不是沒想過,坐一坐總統的椅子。

    收起這些心思,湯化龍笑著對張謇道:「季直老,看來我們要走一趟總統府了。」

    出門的時候,一陣風捲著細細的沙粒打來,湯化龍下意識的抬手擋了一下。眉頭再次皺了起來,開春以來燕京周邊就沒什麼雨水,這風沙越發的放肆了。

    總統府這邊接到電話,早有人在門口等著。湯化龍的車子停穩下車時,意外的看見顧維鈞和繞漢祥站在一起等著他們。看這意思,今天還挺熱鬧,黎元洪也來了?

    果不其然,孫寶琦的書房裡,傳出一陣笑聲,難得聽到黎元洪很爽朗的笑聲道:「這個辦法好,待會濟武來了,先通個氣,拿出個章程來送國會審議。」

    湯化龍心裡一怔,什麼事情?還要過國會?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