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梟雄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六十四章 注定要發生的事情 文 / 斷刃天涯

    第一百六十四章注定要發生的事情

    第一百六十四章注定要發生的事情

    中美之間的合作,日本人的反應最為強烈,日本駐華公使伊集院,緊急求見大總統孫寶琦。////說是求見,這個時代的日本人眼珠子裡也是沒有中國的,想想歷史上的一戰,德國人要把青島還給中國,日本政府居然逼迫北洋政府不得接受。由此可見日本對待中國的態度。

    以強國公使自居的伊集院,面見孫寶琦之後按照日本人的禮節先鞠躬,孫寶琦按照中國人的方式回禮。面子上的工夫做足了,伊集院開口卻是咄咄逼人:「總統閣下,中美之間的合作協議,其中一些內容牽扯到東亞的穩定,我過政府表示深切關注和不安。」

    孫寶琦聽這話肺都氣炸了,臉上卻是笑瞇瞇的回答:「哦,不安一詞,從何說起?」

    伊集院一聽這話,便冷著臉道:「中國海軍想美國訂購的大型戰艦,對日本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我僅代表日本政府表示抗議,希望中國政府能正確對待這個問題,不要因此影響中日邦交的友好局面。」

    孫寶琦也把臉冷了下來,日本是強大,但是這個時候不能慫。「我知道了,公使先生的一身,我會轉達給內閣和國會。」這種拖的戰術,伊集院一眼就看穿了,當即加重語氣道:「總統閣下,日本政府是很認真的。這是打日本帝國政府遞交的正式照會,希望貴國政府能重新審議與海軍有關的採購方案。」

    「民國政府會很認真的對待公使閣下提出的建議,會慎重考慮貴國政府的不安。」孫寶琦終究還是有點怕洋人,沒有把脖子硬到底。當然這話也說的滴水不漏,進退自如。

    孫寶琦的秘書上前接過照會,伊集院本來也沒打算能讓孫寶琦就範,這個國家做主的人是誰伊集院很清楚,抗議之後只能回去等消息。伊集院本打算拉上英國人一起來抗議的,不過英國公使朱爾典沒答應。

    打發了伊集院,孫寶琦在大總統府也呆不下去了,趕緊收拾收拾往禮王府來。方劍雄聞訊出來迎接,孫寶琦見面就道:「扶國,日本公使抗議我們向美國訂購戰艦,理由是威脅到日本國家的安全。」

    方劍雄嗤的一聲笑出來道:「日本聯合艦隊是擺設麼?威脅日本國家安全,開什麼玩笑。不要理他,讓他抗議好了,沒有英國人撐腰,日本人玩不出花樣來。」

    日本人抗議的內容在照會上表示為兩艘戰列巡洋艦,這是中國向美國訂購的仿德國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排水量為一萬九千噸至兩萬一千噸,主炮為八門280mm主炮,還有十門150副炮。關鍵是航速,方劍雄特意要求最高航速要達到28節。

    這玩意出來能幹啥?海軍方面最清楚,往茫茫大海裡一鑽,日本那些戰列艦根本追不上。巡洋艦追上了也是送死,貨輪什麼的就是靶子。因為知道厲害,日本人才擔心。遠的不說,就算是最近交付的六艘戰艦,一旦鑽進大海打游擊,都能讓日本海軍抓狂。巡洋艦特點就是炮的快,戰列艦是厲害,我不跟你打總可以吧?

    日本是絕對不會允許中國海軍超越日本海軍的,有一點苗頭都要扼殺。看看清末日本海軍對待中國留學日本海軍的學生待遇就知道了,日本人根本就沒有幫助中國海軍發展的意思。至於清政府向日本訂購的軍艦,都是一些內河炮艇。比如永豐艦,就是後來的中山艦,這玩意能幹啥?780噸的排水量,也好意思叫軍艦?謝謝!這玩意叫炮艇!

    方劍雄不是袁世凱,被日本人幾句話就下住了。袁世凱怕東洋人,方大帥不怕。當時袁世凱惦記著稱帝,加之畏懼洋人,不敢接受德國人還回來的青島。方劍雄正好相反,這麼些年處心積慮的從無到有,接著辛亥**的勢起來,一直在準備著對日的這一仗。

    日本人抗議就抗議吧,威脅就威脅吧,反正就一個字,「拖」。拖到歐洲打起來,到時候對手只有一個日本。英國人根本就沒心思放在東亞了,頂了天圍殲德國遠東艦隊。

    日本人的抗議從邏輯上看似荒唐,實際上並不然。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從來沒有變過,強的欺負弱的,就像日本欺負清末到民國的中國,手段赤裸裸的,毫不遮掩的殺上門來搶。簡單粗暴,干了還不認賬。這種強盜邏輯在代價變高的時候,改頭換面變成了另外一個玩意,這個玩意叫「普世價值」。就像美國對待中國,來硬的代價太大,那就軟硬兼施,上陰招。遇見動手的話付出代價小的國家,直接擼袖子就動手。這種倒霉蛋有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所以說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叢林法則適用於任何時代,公平這玩意,你得有實力提要求,否則還是乖乖的閉嘴吧,嘴硬的話還挨頓揍,鼻青臉腫的。運氣不好的薩達姆、卡扎菲,直接小命都沒了。

    美國為啥不敢動中國,那是因為歷史上吃過虧,對中國採取粗暴的手段,代價太大。你當美國不想收拾中國麼?沒看見網絡上都是一群人在叫囂抹黑政府,不就是想搞亂中國麼?

    歷史在變化,手段沒變過。日本人採取的手段,不就是在中國扶持地方軍閥麼?只要是跟中央作對的軍閥,日本都扶持,然後借錢給中央政府去打軍閥,兩邊獲利。這麼簡單地手段,難道中國人看不穿麼?真那麼認為就是傻了!民國歷史上的軍閥們,哪個不是人**?

    當漢奸的人,傻麼?無非就是「私慾」二字在作祟!每個人都會有私慾,不過有人守底線,有的人沒底線。區別就在於此!可以肯定的說,某某偉大的**家屬於沒底線的那種。

    「扶國,你給個准話,怎麼答覆日本人?」孫寶琦還是沒什麼底氣,大清朝讓人揍怕了,孫寶琦這個前大清的官員,心有餘悸。

    實際上中日之間的差距,在這個時候並不大。真正的差距在海軍上,綜合實力的話,中國比日本還強不少。關鍵看什麼人在當家,方劍雄當家的民國雖然也有內耗,但是可控。不像北洋和後來的民國,內亂無法控制,這才給了日本人吸血壯大的機會。

    「為什麼要答覆日本人?笑話!事關國家安全的問題,有什麼好囉嗦的?伊集院再找你,告訴他就說是我說的,海軍關係到國家的安全,怎麼發展海軍那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日本人有什麼資格來指手畫腳?」

    孫寶琦……,真的要這麼回答麼?心裡質疑,卻沒有問出來。看的很清楚,方劍雄的態度是認真的。孫寶琦一看這態度,咬咬牙就把問題憋了回去。日本人真的打來該怎麼辦?那不是自己改操心的事情了,左右幫著把這個家看好就行。

    「對了,老師,通報一聲美國公使瑞恩斯,就說有這麼一個事情。」

    1911年的摩洛哥危機,德國人做出了讓步,所以沒打起來,歐洲因此躲過一劫。這一次,歐洲的好運氣走到了盡頭!實際上就算沒有這個刺殺,奧匈帝國也準備打仗。就在這一年多五月,德國參謀長小毛奇同奧匈帝國總參謀長赫特岑多夫會談,討論的就是對塞爾維亞的戰爭計劃。結果這倆都認為呢,俄國內部不穩,無力支持塞爾維亞,可以動手。然後威廉二世這個瘋子,力挺奧匈對塞爾維亞動武。奧匈決定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薩拉熱窩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時間選定在6月28日,這一天是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征服的紀念日。(1386年6月28日)

    關於奧匈帝國是不是軍事強國的問題,歷史已經驗證過了。可惜這個時候的奧匈帝國沒有弱國的覺悟,或者說德國人在挑選盟友的時候,眼神一如既往的爛。

    這次演習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出動了兩個兵團,斐迪南夫婦決定親自往薩拉熱窩巡視。有趣的是,這對夫妻倆毫無一種危機感。你是上別人家門欺負人的,就不擔心菜刀板磚麼?非要自我感覺那麼良好麼?結果,哪個國家都有不怕死的,於是悲劇誕生了。更讓人無語的是,在第一次刺殺失敗之後,這倆居然還繼續乘車遊行,終於這對夫妻倆讓人做了,巴爾幹這個歐洲的火藥桶終於點燃了導火索。

    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什麼意思呢?戰爭關係到國家的存亡,打仗之前最好想想清楚,不要腦袋一熱,打起來後果嚴重啊。

    很明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不懂這個道理,這貨可以說是渴望戰爭,並且為之準備了很多年了。費迪南夫婦遇刺的時候,威廉二世正在基爾海面的遊艇上,獲悉該事件之後,興奮的叫囂:「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