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梟雄

龍騰世紀 第九十八章縱橫之道(上) 文 / 斷刃天涯

    第九十八章

    黃興露出不以為然,冷笑道:「大選還沒開始呢,何來必勝之說?」方劍雄笑而不語,黃翔也是頂尖聰明的人物,很快就反應過來道:「怎麼?」

    方劍雄做了個手勢,看了一眼開車的司機。黃興明白,如坐針氈,渾身爬滿虱子似的難受。方劍雄心裡暗暗歎息,比起孫來說,黃興這個人沒什麼大毛病可以挑。如果非要挑他的毛病,大概就是所謂的二次革命前,明知必敗而沒有阻止。起事後匆匆先閃人了。

    但是,這個算個**的毛病啊?聲音喊的能震倒樓房,每次都先找一個安全地方呆著的人多了,怎麼都輪不到黃興來背這個罵名。

    總算了到了南京的留守府,黃興立刻把方劍雄領進辦公室,屏退眾人後迫不及待的問:「扶國兄的意思,要幫助國民黨參選麼?」

    「沒錯,共和黨決定在未來的大選中與國民黨合作,一旦勝選,組成聯合內閣。」方劍雄一句話,說的黃興脖子都激動地紅了。

    因為歷史被扭曲,現在的國民黨比歷史上少了三個省不說,好像什麼四川雲南的也不太聽招呼。這一次的大選,袁世凱搬出一個梁啟超來搞一個進步黨,國民黨的勝算還真不大。也就是宋教仁有信心,其他人的信心都不是那麼足的。

    黃興也是個厲害人物,他不但對大選沒信心,甚至對袁世凱也看的很清楚。歷史書上說黃興被蒙蔽云云。那都是騙小孩子的話。黃興要被蒙蔽了,能反過來讚揚袁世凱麼?不讚揚袁世凱,能安然無恙的離開北京麼?二次革命能全身而退?

    現在的情況完全發生了變化,有方劍雄插一槓子,軍事力量對比完全不同了。袁世凱的北洋軍打南京的民軍沒壓力,但是對上方劍雄的部隊,那真是一點底氣都沒有了。

    「扶國。你……。」黃興真是不知道該說啥才好了,雙手握著方劍雄的手,一陣搖晃。連稱呼中的「兄」都省了。有沒有這個「兄」字,差別還是很大滴。

    「克強兄,此事機密。不可外露。大選之前才可對外公佈,此前只可以告訴孫先生、宋漁父二人知曉。稍有走漏,在下可是不認賬的。」方劍雄說的鄭重,黃興回過神來,連連點頭稱是。方劍雄又道:「袁世凱素來只相信實力,並長於權謀詭詐之道。不可不防也。克強兄在南京,軍權萬萬不可鬆懈了。竊以為,一旦善後大借款談下來,袁世凱必然行分化瓦解之道,首當其衝者就是各省軍隊編制。到時候。南京能分到四個師的編制就不錯了。」

    「扶國,袁世凱說好的八個師的編制,難道他還能反悔?」黃興不解問,方劍雄歎息一聲苦笑道:「克強兄,現在的兵都是要有餉銀才肯打仗。袁世凱比誰都清楚這一點。大借款到了他的手裡,估計打都不用打,撒點銀子,許個民國正規軍師長旅長的,各省軍隊的心思就能被拆的七零八落。現在不早做防備,將來一旦袁世凱發難。貴部一觸即潰可以預見。」

    方劍雄一番話,說的黃興臉色難看。不過還不能反駁什麼。最近一段時間,各地兵變不斷,不就是因為減少餉銀和裁撤部隊的緣故麼?這年月的兵變成土匪,那真是太簡單了。不單單是北洋,南京旗下的民軍,也是一個德行。方劍雄對軍隊的控制力度大概是最好的,靠的是制度和軍紀,還有就是物質待遇和社會地位。在國防軍,當兵是一件全家都光榮的事情。

    「我知道的,我知道的。」黃興連連點頭。

    火車是早就備好的,方劍雄要去上海,自然是專列伺候。頭前還有一個營的民軍乘車開道,後頭才是方大帥的專列。火車開遠了,黃興才放下搖擺不停的手。一番密談,可以說給了黃興巨大的信心。信心的來源很簡答,方劍雄有錢啊。控制四個省,每年的稅收都有三四千萬,加之本來就是巨富。

    殊不知,此刻的方劍雄,養軍隊的費用,每年自己得貼一半的傢俬。地方上的財政每年是有那麼多,可是五年義務教育,基礎建設,政府開支啥的,這都得要錢啊。方劍雄又不是一般的軍閥,沒錢就去搜刮地方。

    火車到上海,在車站迎接的是一群洋鬼子。上海軍政府,那是不買方大帥的帳滴,更別說,這地界很快要任命新的護軍使,取消都督一職。

    這一群洋人,基本都是德國佬,領頭的是維克多,還有安德裡亞斯這個特使。方劍雄要擴建淞滬炮台,這個事情知道的人不多。此前的勘探什麼的,都是秘密展開。洋人在中國,那都是橫行無忌的,這個不是問題。

    不過要真的拿下淞滬炮台的控制權,還需要時間。方劍雄來此的目的,看著是來視察,實際上另有目的。很意外的,方劍雄在人群中看見了李燮和這個光復軍司令。要說這一位,在上海光復之後,被陳其美玩的差點生活不能自理。陳其美火拚光復會,幹掉了陶成章。滋生了章太炎、章炳麟等人對同盟會的仇恨。

    陶成章一死,光復軍就沒了氣候,李燮和這個司令也沒當下去的可能了。眼下在租界裡貓著,報紙上看見方劍雄要來上海視察江南製造局和江南船塢,李燮和找到製造局的駐軍謝團長,才有了出現在此的機會。

    方劍雄見到李燮和,起初並不感興趣,隨即腦子裡想到李燮和很可能是代表章太炎等人來的,臉上的笑容真實了一些。

    「燮和兄!」方劍雄第一個找上李燮和,不是給他面子,而是做給人看的。德國鬼子好打發,光復會這幫餘孽,想招致麾下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要投奔方大帥,本該早就上門了。遲遲不上門的原因,方劍雄一直沒弄明白。尹家姐妹都是光復會的出身,她們也做了不少的努力,可惜都什麼成效。可見光復會這些人,不是那麼好拉攏的。

    不過話說回來,「不甘寂寞」這四個字,在這個時代可以說適用很多人。

    圍棋上有一句話「棋從斷處生」。斷點多了,局面就亂了,局面亂了,機會就多了。面對強大的敵人,首先不是想著先怎麼打敗對方,而是先把局面搞亂,搞的大家都無法駕馭,然後等待機會。歷史上不乏類似的成功案例,也不乏這麼搞的政治人物。

    當然,眼下的中國,不用去搞就已經夠亂了,或者說是亂結束之初。這個時候,往往是出機會的時候,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再去出手,別說機會了,雞毛都沒一根。

    方劍雄就不認為光復會這些人能夠甘心寂寞,歷史上的李燮和,不就是去投了北洋麼?可惜,在北洋那個圈子裡,哪會有他這種政治弱智的生存空間?類似的人很多,就不一一例舉了。李燮和如果是沒能抓住機會的典型,那麼孫逸仙大概就是製造機會的典型了。

    袁世凱死後,在南方高舉護法大旗,使得北洋遲遲不能一統全國。加上一個不甘寂寞,在邊上充當攪屎棍的梁啟超,提出一個所謂的「聯省自治」的口號,給各地軍閥提供了理論依據。實際上梁啟超的「聯省自治」,無非是效張謇「蘇人治蘇」故智,撿起殘羹剩飯都能有市場,那是因為梁啟超提這個的時候,全國遍地軍閥。

    方劍雄不待見張謇,大概就是因為這個「蘇人治蘇」的口號,實在是太***混蛋了,遺禍無窮啊!

    閒話不提,李燮和被方劍雄一眼看見並且第一時間招呼他,深感意外,大為感動。這一時期的光復會,處在一個四分五裂的階段,有人去了進步黨,有人去了同盟會,還有一幫人比如李燮和這樣的,舉棋不定。還有個別比較有性格的,比如章太炎,走的是我行我素,獨行俠的路子。不能不說,陳其美這個傢伙,在上海干的這些事情,實在是損人不利己。火拚光復會,便宜的袁世凱。

    李燮和從人群中上前來,歡迎的人群很自覺的讓開路,握手之際,李燮和激動的有點說不上話,方劍雄主動道:「燮和兄,上海一別,哎……。事情我都清楚,有的事情我也說不上話。今天就算你不來,我也要去找你的。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你先跟著一道走。」

    「好好,我等扶國忙完。」李燮和其實也不是笨人,怎麼說呢?人是有短板的。方劍雄也不例外,不過方大帥沒有剛愎自用的毛病,聽的進去勸,凡事以利益為槓桿權衡得失。

    方劍雄這一次來,沒有去市區,直接去了江南製造局。到了地方,佔了辦公室,一點都不客氣,把幾個德國佬都擋在了門口,挨個的進來說話。即便是安德裡亞斯是特使,也得排隊等著。這麼拉轟的軍閥,國內也就這一位了。

    首先進來的自然是維克多這個當紅德國商人!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