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梟雄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 文 / 斷刃天涯

    第一百零三章擴張(九)束手無策

    京漢線之戰後,國防軍各部主官進行了一些調整,李逸風打了一場看上去吃虧的仗,論功行賞的時候卻佔了大便宜,直接晉陞第七步兵師長,林淮川改任第五師長。

    這是方劍雄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全軍總結會上,方劍雄不吝溢美之詞,高度讚揚了李逸風旅在京漢線戰役中做出的巨大犧牲,沒有這個旅在汝河南岸的艱苦奮戰,就沒有南線的大捷。可以說,李逸風旅做出的犧牲,是勝利的關鍵因素。

    啥意思?打仗別怕吃虧,別惦記撈好處。方司令眼睛亮著呢,肯賣命的部下才是好部下。國防軍各部,關鍵時刻要敢於打惡仗。提升李逸風之後,各部旅長一級的主官,心裡都熱了。

    新官上任,李逸風從老部下裡挑了十幾個人,其中包括楊醉。這個事情請示過方大帥點頭,所以沒人敢說怪話。在汝河戰場立功之後,楊醉在漢口休整期間,讓人去把安慶那個女人接來了。安穩日子沒過幾天,換了部隊提升為營長,這就要南下了。

    集結之前,楊醉特意請兩個小時的假,趕回安頓女人的宅院裡。汝河戰役,楊醉得了二百大洋的獎金,全都砸這小家裡頭了,攢下的薪水也都給了女人。

    臨別之際,楊醉欲抓緊時間溫存一番,剛給女人的柳腰摟上,準備親熱時。女人拿出一封信來遞給他道:「你老家來信了。」

    楊醉老家在河北滄州,父親是舉人出身,家裡頗有產業。這些年流浪在外,一直沒跟家裡聯繫。一直到他進了安徽軍,覺得有了盼頭才給家裡去信,通報了一下情況。信是送到老部隊上的,直接給轉送到女人手裡。

    「一起看吧。」楊醉接過信打開,摟著女人柔軟溫暖的腰身。腦袋靠一塊看信。看見父親熟悉的筆跡,忍不住眼眶一熱。信的內容很普通,就是一般的家信。父親沒有責備他這麼多年沒有跟家裡聯繫的事情,只是說母親因為想念甚深,臥病兩年了。見了兒子的音信,竟然病好了一半,現在已經能下地走動了。

    看著信,楊醉的眼淚啪啪的往下掉,身邊的女人拿出帕子給不斷的擦,目光極盡柔情。不料最後信中提及,家裡給楊醉說了一門親事。父親科舉時一位同年舉人的小女兒,今年十五歲,母親盼著他早日回家晚婚云云。

    看完信之後,兩人都有點無語,楊醉是不知道該說點啥好。女人的心思更難說清楚。兩人現在的關係,用句時髦的話,叫同居。說句難聽的,叫姘居。

    「你放心,我一定給你個交代。」楊醉總算是冒出一句准話,女人默默的收拾床。過來拽著男人的手,低聲道:「我信你,不過你得先給我種上娃。不然心裡不踏實。」

    …………………………

    南京臨時政府再一次的著急上火,陸軍總長黃興嘴角都熬出燎泡來了。因為方、陶、袁三樁刺殺案,同盟會可謂一時間名聲狼藉。更暴露出同盟會內部沒有統一號令,各地同盟會分會各自為政的弊端。

    臨時政府面臨的最大困境,還是一個財政問題。唯一可以借錢的對象是日本,而日本人的錢沒那麼好借。日本政府礙於西方列強的態度。只能通過三井、大倉、壽屋等洋行,採取抵押的方式借款給臨時政府。

    現階段完成的借款有一筆。正在談的有一筆。第一是三井洋行借貸的300,000日元,合銀元302,013.42。這筆借款的數目不大,年息是8.5%,被充作臨時政府的軍政費用。第二筆借款就有說法了,而且是秘密進行的,那就是漢冶萍煤鐵礦歸中日合辦。盛宣懷草簽協議之後,這個很就很要命了,首先是全國反對,其中張謇為首的立憲派叫的最響亮。鋼鐵產業可謂國家的命脈之所在,置於日本人之手,何異將絞索交予日人?臨時政府默許此事,為的是二百萬日元的貸款。年息7%,折扣90%。可以說,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思。搞笑的是,盛宣懷用這個事情是為了保命回上海,而不用長期呆在日本。實際控制漢陽的卻是方劍雄,也就是說,這事情沒敢讓世人知道,但是日本人可沒那麼好說話,這事情暫時沒公佈,日後還是被捅出來不提。

    現在借款還沒談下來,方劍雄先接刺殺一案發難。要被他知道了借款的事情,那還不直接派兵打南京?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沒有將安徽湖北兩省納入臨時政府的緣故所在。

    臨時政府軍政各部門緊急磋商了一天一夜,一點結果都沒有。正面應戰,一點勝算都沒有。九江只有一個江西師,指望南昌派兵增援,姓馬的沒那麼好心。剩下就是南京臨時政府跟方劍雄全面開戰,這就更別提了,首先是沒錢,其次是十有**也打不贏,最後更悲劇的是,各省派來的北伐軍,大多數還在路上。這幫人到了南京,吃喝拉撒的問題都沒解決辦法呢。怎麼辦?束手無策的痛苦,讓坐在首位上的孫始終鎖著眉頭。

    擅長嘴炮,忽悠別人去賣命的同盟會,頭一次意識到他們的優勢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在這個事件上,方劍雄不是空口白牙,人家有憑有據,所有人證物證全都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一些媒體也證實了,孫武確實是在九江呆著,近期才從九江去的上海,並轉到去了日本。陶成章的事情還是一筆亂帳,結果是不了了之。

    光復會沒有多少軍事力量,欺負他們倒是沒難度。方劍雄是什麼人?手握重兵,人家真的發兵打你呢。

    軍事上一點頭緒都沒有,輿論上被立憲派、光復會、北洋已經社會各界咬著刺殺案不放。尤其是一些小報紙,各種髒水不管有的沒的,不要命的往臨時政府腦門上扣屎盆子。以前都是同盟會給別人扣帽子打棒子,沒想到還有今天啊。

    「方劍雄出兵江西,這是破壞革命,這是在為袁世凱張目!是**裸的軍閥行徑!」有幸與會的馬君武,嘴皮子一貫順溜,文筆也不錯的,開口就給方劍雄腦門上貼標籤。

    問題是,他說的聲音越大,眾人的反應卻越弱,到後來都沒人看他了,馬君武自己不好意思繼續往下說了,悻悻的璧山嘴巴。

    「不如再派人去武昌走一趟,這仗要是能不打最好不打。江西方面獨立應付方劍雄已成勝算都沒有。南京方面,蕪湖太近了,恐怕自顧不暇。」謹慎發言的是汪精衛,此君作為和談參贊,最近很是活躍。

    這是實話,可是實話都是很傷人的。

    「那就兆銘走一趟吧!」黃興很突然的插嘴,汪精衛頓時目瞪口呆,心說我沒打算接這個活啊,這不是給你們出主意麼?

    「軍事上的準備也不能懈怠了,瀾生抓緊一點,盡快把借款的事情談下來。一方面準備北伐,一方面準備應對方劍雄。」以前孫都是叫方扶國的,今天改叫大名了。實在是親熱不起來,這人太招孫恨了,牙根都是癢癢的。

    其實孫應該恨的是臨時政府各省都督,他們捏著槍桿子錢袋子,沒有一個人願意出點血。臨時政府只能想辦法借款,這都已經揭不開鍋了。

    財政總長陳錦濤站起來說話:「日人所求者,漢冶萍爾。唯此方肯借貸,此事若叫方扶國知道了,怕是又要生出波瀾來。」陳錦濤在平行歷史上,那也是有名的漢奸。曾出任汪偽政府的財政要職。看看南京臨時政府這幫人吧,其實挺有意思的。

    「還是要在軍事上有所作為,讓方劍雄知難而退。」孫說了一句很不靠譜的話,鴨梨落在了陸軍部總長兼參謀總長黃興頭上,此君軍事全權集一身,這個時候正是用武之時。

    不過面對孫的殷殷期待,曾經百折不撓的黃克強,此刻卻沒有了當年的豪勇。

    「南京方面恐怕幫不到江西多少。」黃興總算是說了一句大實話,說完之後見孫的臉色難看,咬咬牙又道:「不如讓李俠如退出九江,撤往南昌罷。」

    此言一出,整個會議室裡一片死寂!各種的不甘心情緒在瀰漫,但是又拿不出一個可行性較強的辦法。「難道十五個省,對付不了一個方劍雄?如果真是如此?還談什麼北伐?」憤而站起大聲說話者,秘書長胡漢民也。此君傻乎乎的放棄了都督的大位,便宜了陳炯明。

    這又是一句很打臉的真話,胡漢民這個人,呵呵,怎麼說呢?也是志大才疏之輩。甚至可以說,老蔣後來能坐住江山,主要還是對手太爛。什麼汪精衛、胡漢民,鄧演達之流。

    「作賓自請率第一師繞行前往九江!」陸軍次長蔣作賓站了起來,主動請戰。

    問題是,等他帶兵繞道趕到江西時,怎麼也得十天半個月的,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再說了,臨時政府第一軍的軍長徐紹幀、原第二師長林淮川,現在都在方劍雄那呢。你帶一個師去夠不夠塞牙縫是一回事,沒等打起來集體倒戈的可能性都很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