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梟雄

龍騰世紀 第七十九章 京漢線之戰(十九) 文 / 斷刃天涯

    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

    黎元洪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現在是你要吞併我的地盤好吧?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讓北洋把漢陽漢口都佔去,還能落下個武昌守著,現在倒好,武漢三鎮去了兩鎮。武昌估計也快占不住了,安徽革命軍大舉入境,一旦打贏了這一場戰役,還有原來的湖北軍政府什麼事情?眼下湖北軍政府可謂人心思動,軍心民心都不在黎元洪身上,真是有苦都說不出。

    早知如此,不如當初跟著後面喊兩聲支持安徽革命軍對北洋開戰。可惜當初黎元洪擔心的是,方劍雄借開戰之名,奪取武漢三鎮的資源和人力。沒想到的是,安徽革命軍非但沒有搜刮地方,反而所有在本地採購的物資,一個大子不少的付錢。這哪還是軍閥啊,這是聖人!

    都像安徽革命軍這樣搞,軍閥哪來的活路啊?

    黎元洪只能接著往下忍,這小子剛到武漢的時候,怎麼沒看出他的狼子野心來。

    「扶國,令師來漢,所為何事?」黎元洪硬著頭皮避而不談,反問一句,好歹現在兩人還是能平起平坐,黎元洪還是湖北軍政府都督。不過在方劍雄的指揮部裡問這個,黎元洪多少有點忐忑,有點探人**的意思。

    方劍雄看了一眼目光躲閃的黎元洪,笑道:「還能來做啥?袁世凱打不下去了,讓老師來做說客。當初南北約定停戰,袁世凱背信棄義。西進潼關、太原,妄圖以武力恫嚇革命軍民。現在打不下去了,想靠三言兩語就停戰,真是可笑。發動戰爭容易,什麼時候停下來,就不是他說了能算的。不過,我個人是愛好和平的。打內戰,消耗的是國家的元氣,這也不是我願意看見的。」

    方劍雄大義凜然的樣子。黎元洪有點拿刀剁了這小子餵狗的心情。明明這個京漢線戰役是你主動挑起的好吧,北洋是被動應戰。你都打到周口了,北洋不也沒對你怎麼地麼?袁世凱的老家。就在你的眼皮子低下,也沒見人家派兵去打你。

    要說現在黎元洪最恨最怕的,大概就是這位看上去很像生瓜蛋子的方大帥。看著年輕好忽悠,實際上是野心極大。別看現在沒明著對漢陽槍炮廠下手,那些工人跑了一大半的事情,十有**出自他的手筆。

    「既然如此,扶國還是以和為貴的好。」黎元洪悻悻的來了一句,好在這屋子裡沒外人,不然太丟臉了。居然不敢加一句,「貴軍何時退回安徽?」

    黎元洪最希望聽到的是方劍雄來一句:「我們一起跟北洋談。」可惜。方劍雄似乎沒有這個覺悟,而是來了一句:「暫時不著急談判,打幾天再說。」黎元洪頓時絕望,覺得這小子即便是千刀萬剮都不解恨。不料,方劍雄話鋒一轉:「安徽湖北相鄰。應該聯起手來,互為照應。袁項城要當大總統,照我看,宋卿兄打響革命的第一槍,功蓋千秋,當選一個副總統是妥妥的。」

    黎元洪眼珠子有點不轉了。啥意思?黎元洪腦子有點不夠用了,他對這些個東西還是很在意的。副總統啊,怎麼算都是國家第二人。方劍雄憑什麼便宜他?

    看見黎元洪眼珠子圓溜溜,嘴巴張開不知道說啥好的表情,方劍雄心裡暗暗好笑。這貨果然是貪圖虛名,歷史上似乎就是被袁世凱用副總統的名義騙去了北京,丟了地盤和實惠。即便後來當了總統,也是一個橡皮圖章。

    「宋卿兄,只要你我精誠團結,對抗北洋。這個副總統,就是和談的先決條件。」方劍雄直接開價,黎元洪有點背砸暈乎的感覺。不真實啊,太不真實了。

    「怎麼個團結法?」黎元洪還是上鉤了,一個大元帥的名頭就讓他去煽動各省代表否決黃興,副總統啊,第二人啊。好大一塊餡餅呢!

    「我這有一份聲明,宋卿兄可以先看看,回頭你我聯合通電全國。」《皖鄂攜手共建經濟合作圈協議聲明》,方劍雄摸出來的是這麼一個東西。黎元洪拿過來低頭看了起來,這個東西看上去有十幾條,核心內容為皖鄂兩省統一稅收、統一政策,統一軍隊。說穿了就是方劍雄要湖北,黎元洪乖乖的投降吧。

    看罷這個東西,黎元洪多少有點悲憤,方劍雄虛偽的一面終於暴露出來了。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一邊低頭看,一邊心裡罵。耳邊傳來方劍雄略帶魔力的聲音:「兩省力量團結起來,組建統一的政黨共和黨,宋卿兄這個黨魁當之無愧。兄弟對政治向來沒興趣,還是繼續帶我的兵好了。」

    聽到黨魁二字,黎元洪驚悚的抬眼,看看方劍雄一臉的真誠,不像是要舉杯為號,衝進來五百刀斧手的樣子。艱難的嚥下一口唾沫,黎元洪本能的點點頭。

    方劍雄露出黃鼠狼從雞窩裡得手而歸的微笑!

    汝河戰場終於寂靜了,激戰了一天,北洋軍沒能把安徽軍打下去,安徽軍也沒能繼續向前推進。這個局面,北洋能接受,反正時間對他們有利。

    信陽接到的戰報如下,激戰一日,安徽軍雖已過河,卻無法再進一步。我軍傷亡巨大,斃敵亦眾,戰場陳屍無數,實為從軍一來未見之慘烈戰役。

    馮國璋總算是趕到了信陽,騎馬而行,日落方至。見了段祺瑞,不待寒暄,馮國璋第一句話就說:「芝泉,立刻電令陳光遠,退守武勝關,要快!」

    段祺瑞聽了這話,露出無奈狀稱:「命令早已經下達了,陳光遠稱安徽軍已經逼近孝感,現在撤軍有較大損失的可能。」

    「混蛋,他敢抗命?」馮國璋一傢伙就急紅眼了,失聲叫道。

    小扇子徐樹錚在邊上不陰不陽的來了一句:「這不正等著馮大人來麼,您來發這個電報,這軍令就能執行了。」

    馮國璋如何不知道他的話裡有刺,不過這時候也沒跟他計較就是了,立刻道:「好,立刻草擬電文,我來簽署。另外電告武勝關守軍,當心安徽軍偷襲武勝關。」

    段祺瑞聽到這個,立刻臉色一變,看了看徐樹錚,這一位小扇子的臉色也變了。二話不說就衝到地圖跟前,看了好一會才道:「不應該啊,安徽軍主力正在汝河激戰,王占元來電稱有重炮助陣,造成武祥幀部重大傷亡。」

    「啥,有重炮?」馮國璋也嚇了一跳,北洋六鎮,裝備的最大口徑火炮也就是75mm,唯一的150mm重炮標,還是禁衛軍的下屬,根本不聽調動。

    「還不少呢,前方傳來的消息,150、105口徑的都有,至少是一個炮兵鎮的規模。」段祺瑞補充了一句,馮國璋一聽這個也猶豫了。不過很快就決斷道:「既然這樣,更應該及時退後,集中力量先打掉安徽軍的北線集團。重炮雖然厲害,可是運輸困難,後勤很難堅持太久。我估計安徽軍的重炮,也沒多少炮彈了。」

    汝河對岸,蔣百里總算是輕鬆了一些,北洋軍自打午後就再也沒有發起反擊。李逸風的一個旅在對岸算是站住了腳,沒有繼續帶來更大的傷亡。炮兵師已經先撤了,李乾玉率本部旅已經南下。北線戰役,意外的如此簡單的收場。這個結果,蔣方震並不算太滿意,但是又不能不承認,方劍雄提出的戰略調整更為合適。經過這一戰,安徽革命軍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戰場上對面大炮一響,新兵爬起來就跑的現象也不是沒有。

    總歸一句話,安徽革命軍還是成軍太倉促了,需要時間來錘煉。還在技術兵種當初建設的比較紮實,在這一仗之中,表現出來巨大的作用。

    「小川,今天晚上你也撤下去吧,直接回蚌埠。安徽一省江北最重要的就是蚌埠了,扶國把蚌埠交給你,這是對你的信任。」蔣方震一番交代,李小川面帶肅然道:「請參謀長轉告司令,人在蚌埠在。」

    蔣方震擺擺手笑道:「沒那麼嚴重,雖然這一仗有點虎頭蛇尾,一旦武勝關得手,北洋軍哪敢動蚌埠的心思,你不去打他們就不錯了。」

    李小川笑道:「這倒也是,這一仗算雖然打的不盡人意,但是也打出了安徽軍的威風。眼下就看武漢方面了,北線南下三個旅和75炮兵旅,加上南線的四個旅,應該能狠狠的教訓一下孝感的守敵。」

    蔣方震點頭肯定道:「兵力上是沒有問題了,不過拿不下武勝關,南下部隊就得走山路撤退,危險和機遇並存。慶幸的是,北洋方面沒有注意到我軍的調整。」

    22日,午時!

    武勝關前,大路上走來一隊北洋兵,正常行軍,距離漢口至少三天路程的武勝關,絲毫沒有感受到戰爭的氣味。負責守衛的士兵,也都懶洋洋的看這過來的這支北洋軍。人數不多,也就是百十號人,個個垂頭喪氣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