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梟雄

龍騰世紀 第四十八章 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 文 / 斷刃天涯

    「一個國家,做什麼事情都要看外人的臉色,這國家元首也未必好當。」蔣方震志在軍界,對政界的事情實在很一般。此人很有意思,軍事上的才華卓越,政治上站隊就沒正確過。歷史上究其一生,有個叫陶菊隱的記者稱:蔣百里一生三次打敗了日本。有誇大,也確實說明了此人軍事戰略具有超時代的眼光。大概是因為太超時代了,所以總是在政治上看不清楚,更多是因個人的感情因素在站隊。

    「天下事,掰開了揉碎了,不外乎兩個字,利益!海上漂的那位,武昌那位,北京那位,爭的不就是一個名利麼?人人都有一副雄心壯志,都尼瑪當仁不讓!哼哼,殊不知,這個時代是講實力的。袁某人好沉手握當今第一強兵,能把大位拱手相讓?黎元洪忙活半天,怕也是要為她人做嫁衣裳。至於海上飄著的那一位,最是喜歡搞雙重標準了,嚴以待人,寬以待己。你等著看,臨時政府大總統肯定是他的,到時候肯定是總統負責制。等他當不下去這個大總統了,假惺惺的讓給袁世凱,肯定要搞什麼內閣制。」方劍雄一番吐槽,其實民黨這幫人,有點明末東林黨的遺毒在內。繼承了好多優良傳統,動不動喜歡利用手裡的輿論工具,搞臭別人。等他們上了台當了權,還不是一個鳥樣?

    別人搞獨裁就是反動,自己搞獨裁就是民意。

    北京城裡的氣氛越發的壓抑。袁府內的氣氛更是如此。漢陽打了幾天,佔了大半的地方又被人奪了回去。尤其是李純的第十一混成協,算是徹底的打廢掉了。軍心士氣低迷,風光過如斷一臂。來電請求處罰!

    來電附與安徽綠皮軍交戰之詳細經過,並分析雙方優劣得失。馮國璋列出幾個失敗的原因不外乎裝備差距,再三強調安徽軍裝備之精良,士兵素質也不在北洋之下。尤其特意提了一下拼刺刀的過程。稱:方劍雄文武俱上佳之才,恐日後為北洋之勁敵,當早日除之。

    言下之意。馮國璋還想接著打,就是不好意思開口要援兵。

    袁世凱隨手把電報遞個了段祺瑞,也不問他的意思。段祺瑞看了電報後。肅然道:「華甫所言,卑職以為應當給以重視。」

    袁世凱摸摸了刮的乾淨的額頭,冷笑兩聲道:「恐日後為北洋勁敵,別日後了,眼下就是。倪嗣衝來電說,方劍雄親自率軍到了淮南,姜桂題拿了軍火和銀子,停在蚌埠看熱鬧,坐山觀虎鬥,打算撿便宜。姜桂題來電則說。其部多為馬隊,不利正面作戰。待亂賊方氏屯兵阜陽堅城之際,於側後攻之為上策,請倪嗣沖多多擔待。」

    袁世凱在軍事上倚重著不外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此三人號稱北洋三傑,又有人戲稱龍虎狗。如今王士珍稱病。馮國璋在武漢前線,段祺瑞的話現在還是很有份量的。

    「曹錕的第三鎮已經到達天津,不如……。」段祺瑞小心的建議了一句,袁世凱立刻搖頭道:「不行,山西必須先拿下。倪嗣沖、姜桂題、張勳加起來也有兩萬多人,讓他們先頂著。也好看看方劍雄的成色。我就不信了,這才幾天的工夫就能變出數萬強兵來。」

    段祺瑞稍稍變了變臉色,反應迅捷道:「總理大人英明!」口稱英明的段祺瑞,心裡對袁世凱的判斷很不以為然,心道剛才還說別人坐山觀虎鬥,您不可正在這麼幹麼?還張勳呢,那是在南京城吃了方劍雄厲害的廢物。倪嗣沖、姜桂題,未見得能比張勳強半點。現在不及時的打擊方劍雄,將來吃虧倒霉的不還是您自己麼?

    想是這麼想,這個話段祺瑞不會說,袁世凱一向不喜他們拂己意,忠言逆耳的道理段祺瑞太懂了,不然也怕不到這個地步。不過日後段祺瑞羽翼漸豐,與袁分歧,那就另當別論了。

    出了袁府,迎面過來一個英武青年,見了段祺瑞便問:「總理大人怎麼說?」

    段祺瑞把意思說了一下,年輕人頓時大急:「這不是養虎為患麼?大人怎麼不力勸?」

    「又錚,宮保的習慣,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說了要有用才行。」段祺瑞對字「又錚」的徐樹錚來了這麼一個解釋,徐樹錚深受段祺瑞的信任,說話也不避忌。

    「方劍雄終成大患,將來亡袁者必為此人。」

    段祺瑞聽了面露好奇道:「又錚對此人如此高看?」徐樹錚少年得志,向來很是傲氣。談及軍事素來目無餘子,連段祺瑞都不在話下。偏偏段祺瑞就吃他這一套,覺得這才是人才。

    「大人,方劍雄橫掃滬寧線,為何不順勢取之,並轉而取浙江、江西?難道說我北洋軍不如那些地方軍隊?防著江蘇、浙江這些富庶之地不取,河南是個窮地方,他反倒去了。難道說,他真的在弔民伐罪?別人如何我不管,我是不信的。」徐樹錚的一番話,段祺瑞聽進去了,皺著眉頭沉吟道:「如此說來,此人志在天下也。可惜,宮保主意已定,眼前心思全在宮裡頭。」

    徐樹錚冷笑道:「以戰促和!輕取天下!我看未必能如意!民黨那些人不足為懼,方劍雄,可不是那麼好打發的!」

    方劍雄要是聽到這話,估計能咬牙切齒道:「這個人知道的太多了,要盡早除掉他。」

    徐樹錚無奈的去拍電報,催促倪嗣沖和姜桂題跟方劍雄開仗。袁世凱這邊來了個美男子,還是袁克定陪著的。

    「兆銘來了,坐坐!看茶!」袁世凱很客氣的招呼這一位,要說這一位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男子,賣相絕對頂尖。屬於是個男人見了他都會嫉妒的那種長相,氣質儒雅,面色從容。

    「大人客氣了,精衛當不得大人如此看重。」這一位歷史上的頭號大漢奸,現在還沒機會去從事漢奸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歷史上這位作為權力鬥爭的失敗者,為了權力居然選擇了當漢奸,可見此人之野心。無論如何,不肯甘居人下。不過野心這個東西,跟能力有時候不太成正比就是了。眼前這一位,還是民黨的後起之秀,當今最流行的風度翩翩的革命家。

    汪精衛要刺載淳,結果沒得逞,被抓進監獄。還寫了一首詩明志。其中有兩句,廣為流傳:「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

    這會你要說他是漢奸,估計是個人都能呸你一臉。

    袁世凱笑道:「兆銘不必拘束,你與克定結拜已成,不妨叫一聲叔父。」

    阜陽,倪嗣沖接到北京電報,非但沒有主動出擊,還對其子倪幼丹道:「動作快點,今天必須全部撤出阜陽。」

    倪幼丹還不服氣道:「區區一個方劍雄,您老於行伍,如何懼之?」

    倪嗣沖道:「不懼的張勳,現在躲在徐州添傷口呢,估計沒個一兩年緩不過勁來。」

    倪幼丹又道:「不是還有姜桂題麼?」倪嗣沖歪歪嘴,多少有點怒其不爭的語氣道:「姜桂題要聰明,趕緊往徐州撤,也許還能保住一點家當。」

    「要不放把火吧!」倪幼丹出了個餿主意,遭到倪嗣沖一招無影腳給踹了出去,怒道:「滾!」這個方劍雄,躲他都來不及,還放火燒阜陽,這梁子結下了,以後還有個好?北洋軍夠厲害吧?在武漢不也吃了敗仗,就那,也才一個混成旅打出來的戰績。要知道在武漢,北洋軍至少有三萬。真要一把火把阜陽給燒了,就是個不死不休的局面了。估計方劍雄能追殺到天涯海角,沒準還禍及子孫。

    冷雨帶著特務團緊趕慢趕,趕到阜陽還是晚了。城門開著,裡頭一片亂象。

    街道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亂丟的東西。不時還有人家裡頭傳來哭聲,冷雨站在街頭看著這一幕,不禁氣的牙根疼。倪嗣沖沒放火少了阜陽,但是他的兵把阜陽給禍害的不輕。

    「告訴先頭連,給我追!給大帥發報!」冷雨吩咐之後,也不管阜陽城了,帶著他的特務團就往前追殺。為了能追上倪嗣沖,方劍雄給冷雨配了不少牲口,還派了十輛汽車。

    離開阜陽已經兩個小時了,倪嗣沖在馬上心裡越發的不安,頻頻回頭。眼前的隊伍亂糟糟的,當兵的隊形沒個隊形,人人都帶著從阜陽搶掠的財物,有披著搶來的大衣的,還有牽著牲口的,槍支什麼都是歪帶著,這個行軍速度怎麼快的起來。

    倪嗣沖擔心更盛,駐足叫來親兵道:「你去通知大公子,讓他動作再快一點,總覺得不對頭。」想想倪嗣沖還是不放心,叫來手下一個營官,讓他帶人在前面的村子裡設伏。

    冷雨把汽車集中起來,裝了先頭連,讓他們在前面追。自己帶著大隊,隨後跟著追。

    方劍雄接到冷雨的電報,多少有點擔心的對蔣方震道:「冷雨是不是冒失了一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