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蠻荒紀

龍騰世紀 第八節第一個灶台 文 / 蠻荒紀

    在大竹排下水之後師偃的工作還在繼續,他之後又進一步的對竹排的上層結構進到了更細至的輕量化只要不是受力的結構全都不使用整根結構完整的竹子。並且使用葦桿與框架結構來支撐上層住屋的獸皮。然後將這些大小一致的單位獸皮框架直接綁到上層住屋的結構的受力框架上面就成為了一面獸皮牆。而如果需要通風的時候也很方便,將固定它們的繩子從結構框架上面解下來,整塊獸皮牆就下來了。非常方便。

    雖然這樣的不好的一面是獸皮要經過大面積的縫合,才可以蒙到框架上面。而不像像之前一樣可以隨意的綁在刨開的竹壁上面。並且這樣的框架因為受力的的結構本身變得細小,所以小屋的獸皮牆的受力能力弱於之前將獸皮綁在竹壁上的時候,萬一碰上強風就有被吹壞的可能,但是其面對微風的時候的氣密性卻好過之前。並且由於縫合的原因,所以使用獸皮的面積還得以減少,不再會出現之前兩塊獸皮的邊緣會疊加在一起的情況。

    總之對於師偃來說竹排最大的問題在於重量巨大,逆水行舟非常消耗體力。為了克服這個毛病其他方面只好犧牲一下了,也算是有捨便會有得吧。

    同時師偃還使用了兩種粗細不同的草繩。在結構支持的地方使用粗大的草繩,而許多不重要的地方則使用細的草繩,不像之前全是一種草繩,這樣雖然沒有減輕什麼重量,但是細小的草繩更容易製作。

    而下面的獸欄則盡量減少結構重量。反正只關大動物,所以柵欄之間的間距只要保持不讓它們能夠撞斷跳出去就行。柵欄之間巨大的間隙便用籐網來彌補了。只需要平日裡多加保護與注意相信那些動物是逃不出去的。

    在這些操作之下雖然大竹排的上層樣子沒有大的改變。但是實際上整個上層減輕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結構重量。從上面拆下來的竹製品與草繩堆了小半米高。這樣把大竹排了上層結構加了上去竹排的吃水也沒有明顯分別,只是降低了半個竹身都不到的程度。這樣大竹排的度,操作性都是之前沒有改造之前的二倍以上。而且更加省力。在小河裡逆水試了試,其航行性能之好讓大家驚喜不以。

    聽到了這個消息,考義石巴等令導都親臨現在親自試乘,並對師偃的創新開大加讚賞。為此尋鹽小隊當天晚上還得到了額外的一些肉當做獎勵。不過八個人都將他們的將勵分給了其他的所有參與過建設的老人與孩子。此舉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批評。集中食物給能力強的人,並保證他們的體力以讓他們幫助部落產生更大的價值,是這個時代的價值觀。但卻不是師偃的,所以師偃等人對些好像沒有改過自新的覺悟。

    ……

    「下一步還能怎麼樣來提高性能呢?」晚上回到了山洞裡師偃呆呆的想著如何繼續的提高大竹排的性能。想著想著不覺睏。便準備起身去睡覺。

    「咳……咳……」剛站起來不小心的便聞到了一些煙被蹌得暈頭轉向。山洞裡就這點不好,只有外面的大洞由於有洞深處的地下河裡吹出的空氣的壓力所以煙能夠順利的排出去。可以徹夜的亮著明火。而其他的地方則因為空氣流通度非常慢的原因時間一長便會有煙淤積。

    「看來應當做一個煙道了。」師偃自語著。其實山洞裡排煙的問題一直是困擾著大家生火的最主要的原因。之所以不能每個人都自己找一個小洞自己生堆火就是因為這排煙問題。只有考義、石巴、穆亥等人有權力住相對通風的小洞。而也只有這種小洞因為有吹出的地底空氣,所以才能生火。不然其他不通風的山洞一生火別說暖不暖,先給嗆死了。於是師偃的精神又回到了如何給自己造個煙囪出來。

    聯想到煙囪他又想到不如造一個專門烤火的壁爐好了。但是拿著手中的豬毛筆他又停了下來。單獨造個烤火的壁爐是不是也太奢侈了,勞動力有限的情況下想動大眾來一起造東西,這東西就必需得能夠最後能夠落實到大眾身上。比如獸欄與大竹排就是最好的例子。而自己的小樹屋是得不到任何人幫助的。

    由此師偃又回過頭來聯想到了之前他那個沒有實現的聯合供暖與洗澡系統。但是目前還是沒有好靈感來想到解決辦法。

    算了明個再說吧,想到此師偃便準備睡下。但是哪裡知道剛睡下便感到了問題。冰涼的獸皮與草墊讓他感到很不舒服。

    「要是有電熱毯就好了。」他自語著。突然一個靈感進入他的腦子。

    「對啊。北方古代不是有什麼炕嗎,」劇說是白天燒火,晚上就可以暖暖的睡覺。這個很實用啊。師偃一下子來了精神,坐了起來。他是南方人沒有見過炕,別談使用。只在電視裡看到過東北的許多地方大家在冬天裡到人家家裡去「串門」都得「上炕」。就是坐到一象床一樣的磚石結構上。

    那麼自己目前雖然燒不出大塊的粘土製品但是如果燒出粘土磚來應當難度不大。何況這東西也不像是乘器一樣不能有縫,不能破損。而且磚可以用模形製作方便快。不過師偃馬上又頭痛了起來。就算是有磚的話用什麼連接磚呢。水泥嗎,他一下子根本記不起水泥的成份。看起來如果造出磚來在連接部位也得用粘土用火燒的方法連接了。但是如果工程小這樣的方法可以。工程太大倒時候考義不定會給他這麼多人。

    而且那炕是什麼結構呢。之前小學的時候聽過老師說是裡邊燒火上面坐人。開玩笑,裡邊燒火上面還能坐人?那不成燒肉了。很顯然炕的裡邊不是直接燒火的。那必然有一個結構是用來燒火的,對了灶。記得沒錯是灶,在東北的許多老屋子裡應當灶與炕是一牆之隔。那麼因為距離近灶的火把炕的結構烤熱了?但是那樣必然不均勻。一定有一個流動的東西像是水一樣能夠帶著熱量分散到炕的各個位置上面。

    「流動的東西!」師偃突然的坐了起來:「那不就是煙嗎!」

    ……

    「諾,就是這樣這樣。這樣一個曲折的煙道。然後在上面鋪上粘土磚,我相信就可以使我們晚上睡一個好覺。」師偃拿著他昨天晚上畫出來的三維示意圖與平面圖說道。

    「師偃,這東西我們能夠造出來?」木胡的擔心同樣是大家的擔心。

    「所以我們使用磚的話就行了。不用一次完成整個結構,我們可以一點一點的做。先可以在小島上實現一個簡單的,然後再讓考義來看,如果他認可我們就在山洞裡建。」

    「嗯。」尋鹽小隊的人現在政治覺悟也高了起來。不再是當年的菜鳥了。製造出有利於部落的東西對於提高他們自身的政治地位有多重要他們也非常清楚。

    於是說幹就幹。粘土這種東西師偃在山上的樹林裡有現。但是並不知道小島的周邊哪裡有,於是尋鹽小隊裡的安與圖魯兩人各帶著候大、候二分成了兩隊一起進入樹林裡去尋找粘土。而師偃與木胡、閻\逸安則留的下來製作模形。

    模形分為兩種,一是用來製作磚的方形的模形。一是用來製作可能的框架的竹模形。竹模相對容易實現。找小竹子用石斧砍斷,用骨錐打通裡邊的節就行。短一些的甚至節都不需要打。木模就麻煩許多,師偃他們只能用火一點一點的對木頭進行烘烤,再敲掉焦黑的部分。最後將厚度合適的木板用石刀削出相對的平面出來,然後使用獸皮進行簡單打磨。結果這些木模都是凹凸不平的。

    不過好在木模可以多次利用,不像竹模是一次性的。不過讓師偃沒有想到的是粘土反倒是很少見的東西。只有山上面有一些,山下反倒不多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質量都不太好。這倒讓師偃感到奇怪了。為何山上還多於山下少呢?

    「難道……」一個假設出現在他腦子裡。那就是粘土並非是他們的原產地。山上的粘土是因為某個地方有大量的粘土,那裡的粘土因為森林大火或是其他原因暴露出來之後被風帶起,在經過了山的迎風面的時候沉積了下來。結果反而山的上面多,而山下不見。

    那麼從現在來看這個方向應當是東南。因為小山谷是面向東面的。而南方在夏天經常有東南風,甚至是颱風。這些風都有相當的運送力。

    不過這畢近是假設,將來還需要證明。但是目前卻是真需要勞動了。於是大家只好辛苦一點每天下山的時候帶很多下來。

    ……

    「咳咳……」巨大的咳嗽聲不斷的在小工棚後面傳來。

    「師偃,不,不行了。快死了。」木胡的聲音在濃煙當中傳出。

    「那死了再說吧。大家都一樣。」師偃的聲音也從濃煙當中傳出。

    一會之後幾個人從他們說話的濃煙當中一起來到了濃煙的範圍之外,一個個都貪婪的猛吸著新鮮的空氣。

    「啊!」冰冷而帶有大量氧氣的空氣進入肺裡之後師偃才感到了一陣舒服。實在沒有想到製作這樣一個簡單的灶居然因為出煙口忘記了堵上,居然讓煙直接從放乘器的出口、進料口與出料口裡湧了出來。真是烏龍到家了事件。

    「哎,真沒辦事經驗。」師偃灰頭土臉的說。

    「怎麼辦?」圖魯與一眾人看著他說道。

    「等火小點了再說。上面得找個石頭蓋住,不然那煙直往那串。」師偃說著幾人便去找石板去了。

    看著這個剛剛制好的小灶師偃真是體會到勞動的不易。師偃製作的小灶是直接用粘土壘出來的,高一米寬一米五。裡邊使用灌有粘土的竹模將灶分成了三層。最下面是用來乘放灰燼的,有一個出料口。它與二層之間有密集的竹模將之隔開。燒完了的灰燼便會自然的落下。二層是用來裝燃料生火的。他與上層之間同樣是用竹模隔開。

    這些竹模裡邊都裝有粘土,一但點火外面的竹模便會被燒掉。這樣裡邊的粘土便會成為灶的結構受力部分。

    只是第一次點火便碰上的問題。由於上層還有一個用於裝乘器的口子忘了堵,結果一陣風過來,從這裡進來的空氣便使得煙四處的亂串。結果反道是從進料口出來,熏了他們一個暈頭轉向。

    幾個人好不容易找了一個石頭才將它堵住了。

    再次進料之後大家的葦桿在火裡變成了灰燼。慢慢的灶邊的溫度也越來越高。煙則從目前平直的煙道裡直上藍天。之所以先建一個平直的煙道是因為粘土磚還沒有燒好。所以這個煙道只是利用打通的粗竹子外面覆蓋上粘土製成。

    「嘿嘿……」大家看到火焰越來越穩定一個個都是喜笑顏開。

    結果很快裡邊的溫度就達到了他在山洞裡能夠達到了程度,火焰的顏色由紅色變成了橘紅色。師偃學化學的時候知道火如果在這個顏色,那反證明達到了七百度以上,一千度以下。結果這把火慢慢的便把灶台燒成了一個龐大的陶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