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蠻荒紀

龍騰世紀 第八節食物匱乏 文 / 蠻荒紀

    殺光了所有進了小平台上的狼之後整個部落都興奮了.畢近面對幾十頭狼的情況下殺了八隻狼(兩隻被門打傷後被跟上的人殺死)卻無一傷亡,這絕對是空前的勝利。要知道在生產力極為落後的情況下人類對狼往往就算得勝也要付出巨大的傷價。

    之後大家小心的將門打開一點,將兩隻被壓著的狼拖了進來。於是這天部落裡成了快樂的海洋。

    而之後師偃才知道原來那個衝出去救回了木胡的男孩子非常的小,年紀應當比他的身體年紀還有小好幾歲。可能也不十二三歲不到。叫閻。之所以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他相信一是因為他實在年紀很小,二是因為他沉默寡言。而且他的身體太瘦小,所以在打獵的時候也不突出。但是可以想像就是因為如此他的行為才更顯得他的勇敢。所以師偃決定讓考義當眾來誇獎他。

    小山洞裡兩人正在激烈的對話。

    只見師偃激動的說道:「他是一個勇士。」

    「他沒殺死狼。」考義說道,部落裡對於勇士的定義是以殺死強大生物的能力而論的。

    「但是他救了一個人。」

    「救人?不算是勇士。」考義固執的說道。

    「救人為什麼不算是勇士?」師偃大聲的爭道。

    「師偃!救人不是勇士,我多給他食物。」看來考義的心裡救人只是一種好的表現,但是要當勇士依然要屠殺動物。有點像是後世那些將軍,只要勝利不管死傷。於是不但師偃怎麼與他說就是那句,救人不算是勇士。結果師偃談判未果只好怒氣沖沖的回到了他的樹屋之上。然後只見他坐在上面又不知道忙起了什麼。

    因為食物現在可能有限,狼群也沒有散開的跡象。所以雖然早上體力消耗極大,到了中午的時候居然沒有肉吃,大家只能吃到一些果子。但是這哪裡吃得飽,不過除去師偃以外大家覺和是這很正常,原始人本來就是一天兩頓甚至是一天一頓的。一天三頓飯的還叫原始人嗎。

    到了中午的時候,只見師偃突然從上面跳了下來,來到了正在努力打磨石矛頭的閻的面前。然後將手中的石矛伸了出來:「這把矛是我為你做的,你是勇士。」

    周邊的人看到了這邊一個個都有些驚訝了。在這個時代裡只有打得獵物多的人才會受到尊敬。只有能夠捕殺猛獸的人才是勇士。已經殺過了兩隻狼和一隻熊的勇士居然稱一個沒人殺過任何的猛獸的瘦弱的孩子為勇士。這讓所有人的價值觀都有些不能接受。大家這才現原來師偃剛才是去做石矛去了。畢近之前大家在造柵欄的時候他就已經在這些石料當中挑過了。最好的幾件都被他挑去了。

    所以現在他手上的則是一把比他自己用的要小一些的石矛。柄也不像是他自己用的那樣纏得滿是繩子。木桿也要細一些。但是對於身材瘦小的孩子來說卻是剛才合適。太重的矛這個孩子相信也舞不動。

    「……」這個孩子沒有說話,也不敢去接那矛。從小到大的自卑讓他自慚形穢,突然受到他人的尊敬也無法適應。看到他左右而不定的樣子師偃怒了,他一把將那孩子拉起來:「你要做個勇士,殺只熊給我看看。別整天縮在這裡。」

    然後將石矛插在地上:「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勇士就拿起來。」說完頭也不回的回自己的屋子裡去了。但是師偃還是小看了歷史的慣性。這個孩子並沒有拿那把矛。一直到下午大家再次準備引幾隻狼進來打的時候才小小心心像是做賊一樣的拿了起來。之所以會這樣師偃相信是因為他的價值觀與其他人的相信是一樣的吧。因為他自己都不覺得救人應當是勇士的行為。不過這更堅定了師偃的決心,他要把這個部落裡的這個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

    下午大家又試圖組織一次同樣的事情。但是無論那個引誘的青年走出二三十米外那些狼都不為所動,只是遠遠的看著。於是大家沒有辦法只好收回來休息了。

    晚上狼群也沒有再像是昨晚一樣的聚集龐大的數量。依然是幾隻狼呆在外面。這讓大家終於放下心來。看來狼群已經散開了。

    而師偃則是忙著在火邊製作起了小木桿。這回大家學乖了,雖然不知道那像是手指粗細的小木桿有什麼用。打人都嫌不夠有力,卻是個個跟著他一起製作。師偃一看只是由著他們學習,做完了木桿之後他又將做了一個大竹桶,將口子打磨好了之後又將一頭打通。再綁上一根草帶。然後把那些木桿全都放到了桶裡。掛在背上試了試,然後又找了塊鹿皮將之縫在肩膀的位置上,防止草帶將肩膀上的皮磨破。

    到了隔天。狼群居然全都看不到了。這讓部落裡的人喜出望外。於是大家開了個會,決定由石巴帶隊到周邊看看,沒一會兒石巴在周邊轉了轉,確實沒的看到狼。所以便回來報告了好消息。於是大家這才回復了狩獵,畢近對於原始人來說食物永遠是不夠的。

    部落的狼危機的第一階段就這麼過去的。這確實是出咱了師偃的預料之外,原本他想像當中狼群像是了瘋一樣的突擊沒有見到,故事書裡的生死搏死才剛剛開始狼群居然就退了。他去忘記了狼也是一種智慧生物,他們做每一件事也是需要評估一下價值的,隨著獸欄裡的獸越來越少,得不到食物的包圍對狼來說有什麼價值。

    再次回到了小河邊,不過大家過來不是為了打獵。而是過來背石頭的。每個青年都帶著用草加固了的鹿皮口袋過來裝石頭。這一次足足有一噸多的石頭被帶了回去。而師偃則是過來帶了兩根被泡了多天的竹子回去了。

    回去之後先是弄了盆熱水,將狼筋泡了。人們又看到師偃開始玩起了竹子,只見他選了其中了幾根不錯的將之破開,製作成到他胸口長度,寬達三指的竹片三根。然後將之打磨光滑。用骨搓將兩頭開出口子。於是這些人也有樣學樣的將剩下了竹子平分了開。有些沒有分到師偃帶回來的竹子的便自己找到之前製作柵欄的竹子來模仿。做完了這些事之後師偃便收了狼筋之後便放到小櫃子上面去睡覺了。

    之後幾天大家便忘了這竹子的事。大家現在出去打獵的時候都帶著兩把矛,一把頭上綁著帶有油脂的乾柴的木矛,師偃稱之為火矛。一把帶著石製矛頭的木矛,師偃稱之為石矛。不過由於大家只有晚上的時候來打磨石矛,所以這些人帶的石矛不但難看,而且殺傷力遠遠差於師偃打磨了近一個星期的石矛。所以部落裡的人平日裡回去了之後很多人便會自覺的去堆放石料的地方尋找新開出來的石料。到了晚上難聽的磨石頭的聲音便不絕於耳。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們都在高效的利用時間。

    也許是狼群過境的原因。最近一段時間動物大大的減少。像是陷阱一類的居然一天也捉不到半隻兔子。隨著食物的突然減少,狩獵隊的收穫也越來越少。結果原本半個月前還可以帶活著的動物去換鹽的部落到了現在居然連自己吃都不夠了。獸欄裡一天天的安靜使得人們越來越不安靜。這不得不讓大家開始思考著自己的前路來。

    晚上坐在火邊磨著自己的骨片,突然遠處傳來了一陣糟雜的聲音,師偃知道這是那些人在因為石材而吵架。這樣的吵架在最近的幾天裡已經是習以為常了。

    食物不足所引了連鎖反應就是一種憂愁慢慢的開始在部落裡蔓延。結果就是大家互相之間的埋怨更多了,微笑沒有了。師偃對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過他並沒有過去制止一切。因為對於他來說就算是過去了也不過是治「標」而以。只有解決了食物不足這個「本」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果然沒一會兒石巴便出來了,只見他喝了幾聲之後大家便沒有了聲音。但是這依然只是「標」。

    晚上躺在木之上玩著手裡的骨片,師偃久久的思考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