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超級科技強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對峙 文 / 捕魚者

    收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京奉鐵路,北平站。

    京奉鐵路北平站,早已被西南軍的士兵們警戒起來,一輛從寧錦防線駛來的火車剛剛進站,津京戰場戰鬥結束後,這條事關寧錦防線生死的京奉鐵路終於逃脫了被日人切斷的噩運。

    「敬禮!」

    火車停下來,前面的客車廂下來了一群西南軍官兵,當先一位肩膀上有一顆濯濯生輝的將星,一身西南特產高檔不料製成的高級軍官制服,此人居然是西南的少將軍官。

    「霍將軍,閭副官,鄙人第四師第一團團長王竣,歡迎二位來到北平。」

    負責接車的正是王竣。

    為了支持寧錦防線張學良抗戰,西南軍在結束京津會戰後執行張蜀生的命令,將一部分火炮和彈藥以及輕重機槍、衝鋒鎗等,就地存放於京奉鐵路火車站,只等東北軍接收,裝車北上,繼續參與與日軍的戰鬥。

    「王竣中校,我們又見面了。」

    「報告教官,華夏軍校第九期,步兵科學員王竣向您報道。」

    「哈哈,好樣的,都當上團長了。」

    說起這個王竣,霍衛國倒是熟悉的,他任職西南軍參謀時,在華夏軍校兼職授課的那一段時間,剛好教過王竣那一屆。時間過得真快,當年的參謀如今已經是少將了,而學生也當上了主力師團長。

    閭正德也回了個軍禮,如今雙方的關係之親密,只有他這個張學良的副官最清楚,作為少帥特派員,他既是隨霍衛國到北平接收這一批裝備,也是為了見一見西南更高級的官員。「王團長辛苦了,貴軍作戰勇猛,剛剛取得了津京大勝實在是令人佩服之極。」

    「閭副官客氣了,東北軍在錦州打得很好。想必閭副官也是經常戰鬥在第一線吧。」王竣倒不是瞎說,這閭正德臉上好幾處傷痕,最驚人的一道傷疤,從鬢角位置拉到了眼角,上過戰場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子彈擦頭而過留下的。

    一番客氣,三人登上了一輛吉普車,前往北平的西南軍駐地。

    霍衛國看著車窗外不斷起伏的景色,卻想到了目前北平的局勢。

    西南軍與**聯手打敗日軍,取得了津京會戰的勝利後,卻出現了一個問題。

    兩方高層,幾乎是第一時間就下達了迅速控制北平、天津兩座城市的命令。

    天津城,由於西南軍從地道潛入城內,在戰鬥結束後,已有兩個團的部隊迅速控制了天津城各處,打開城門,只准西南軍入城。

    暴跳如雷的南京政府,便把目光放到了北平。

    南京政府雖然暴怒無比,但奈何兩軍之前簽訂「五一合作協定」聯手作戰時,對於戰後的勢力範圍分配,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或許當時,南京國民政府並不太看好這場戰鬥,又或許沒有想到戰爭這麼快就結束,當問題擺到桌面上的時候,南京政府才認識到,西南也是出兵出人,幾萬大軍征戰一場,不可能空手就回去,總要得到點什麼才算。

    結果,得到蔣委員長死命令的陳誠,立即著手接管北平的事宜。

    幾乎與此同時,陳軍也下令之前藉故撤換下去休整的衛戍師第八師火速接管北平。

    接到下屬的報告後,陳誠不敢也不願意和西南軍開火,下令部隊從北門進城,西南軍則從東門進城,兩方如有默契一般,迅速地將偌大的北平分成了兩半,北城是**控制中,南城則是西南軍控制。

    天津城,在西南軍步槍上刺刀的強勢下,陳誠得到南京最新指示後,只好放棄。

    如今看似西南軍佔了一點便宜,其實如果不是那條通往天津城內的地道,此次津京會戰的結果,最多是兩方平分。

    倒不是張蜀生想『相煎太急』,只是考慮到東北戰事,為了讓寧錦防線萬無一失,才決定拿下一城一地,而天津靠海,地勢比北平好上太多,便被西南軍果斷拿下。

    至於北平,則是另有考慮。

    陳軍與蔣百里坐鎮天津,北平城的南城則由第八師師長葉建雄率部坐鎮,依靠主力入城的衛戍第八師和離南城很近的大興機場,西南算是穩穩地將北平半城之地掌握在了手裡。

    「衛國。」

    當霍衛國二人來到第八師師部時,卻意外地見到了蔣百里。當年霍衛國被蔡鍔帶回西南後,便拜了蔡鍔為恩師,很自然的,蔣百里也算得上是他的叔字輩了。

    「參謀長!」霍衛國和王竣一看是蔣百里,頓時立正敬禮。

    閭正德在衛戍第八師師長葉建雄的陪同下,去參觀此次京津作戰的成果展示去了,他來北平另有重任,也是要和西南的高級別官員接觸的,當下知道西南軍有家務事,也就不急著見蔣百里。

    屋中除了一名參謀部的書記員外,就只有霍衛國與蔣百里。

    「參謀長,現在津京的形勢怎麼樣?」作為西南一員,這是霍衛國最關心的事情,落座之後就問起了如今的局勢。

    蔣百里打開了一幅地圖,上面清楚地標注著如今京津地區西南軍與**的勢力分佈對比圖。

    「從目前來看,天津城算是在我軍的牢牢控制下,陳誠怕兩軍起了衝突,放棄了讓部隊強行入城的打算。現在,我們除了控制天津這個沿海城市外,北平南城也在我們的牢牢控制下。

    不過,畢竟此次津京會戰雙方都出力很大,而名義上,天津與北平也是國民黨勢力範圍,為了打消**基層對我們可能產生的仇視,也為了找到一個借口,我們對外宣稱是駐軍天津,防止寧錦防線出現變故,為後續的抗日戰爭做準備。至於北平,外交部長李宗仁已經親自致電南京政府,稱西南政府願意就北平駐防事宜與國民黨進行協商。」

    霍衛國點點頭,西南雖然確實是想佔了天津,留下一個北方前進基地,但如果真地撤走,全軍揮師回西南,那樣不說日軍有可能捲土重來,日後發起解放東北的戰鬥時,也將會束手束腳。

    而萬一寧錦防線被日軍攻破,那憑借**怕是很難單獨抵擋南下的日軍,費了一番大手腳才保住的京津地區,極可能再次淪陷。

    這也是蔣介石沒有徹底撕破臉皮的原因,既然想將西南軍拉進抵抗日軍的隊列中,那就需要給西南提供一個駐地,顯然,天津被佔了就將成為西南軍的前進基地,而北平就要通過談判拿回來。

    「錦州方向,日軍的進攻勢頭已經沒有了前幾個月那麼猛烈,有跡象顯示,日軍正在面向錦州方向構築堅固陣地。從種種跡象來看,日軍極有可能放棄了突破寧錦防線的計劃,而進入了防禦作戰,意圖消化東北全境。」霍衛國身為志願軍總顧問,對於戰略情況還是看的很清楚,此時如果西南與國民黨兩方放下所有的成見,組成聯軍北上,極有可能一舉奪回東北,然而他知道,這不過是作為軍人的一廂情願,不論是西南還是蔣介石,都不會再次草率地北上。

    張學良既然還沒有敗,那他就只能一個人繼續堅持。津京會戰之所以觸動雙方神經,實在是日本人手伸得太長,雙方都無法容忍整個華北以北淪喪。

    同樣的,雙方也不可能在國內對峙的情況下,主動調動大軍北上,將自己的精銳陷入可能遙遙無期的解放東北戰爭中。

    「張學良的工作做得怎麼樣了?」這是蔣百里很關心的問題,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戰略計劃中,張學良的東北軍將是一個很關鍵的棋子。

    「計劃進展的很順利,我走之前,王公亮被正式借調過去任命為東北軍第十七師師長,其他尚有多名軍官已經進入了東北軍的參謀部擔任職務,開展工作。我們的人表現都不錯,敢於拚殺,也從不把戰爭看成是東北軍一方的事情。有一名叫柴春的志願軍官,在任職新兵營長時,居然在戰事緊急時拉動了一個團的新兵去支援,守住了岌岌可危的那段陣地。事後因為表現優異,張學良將他提拔為了新兵團長。」

    其實,霍衛國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擔任西南志願軍在錦州方向的總顧問,是因為這個計劃本身就是他提出來的。圍繞著拉攏張學良而展開的一系列計劃,從日軍進攻錦州前就被制定了。

    說到底,還是當時蔣介石太過於畏首畏尾,一邊讓張學良一人先擋住日軍,等待雙方彼此削弱一番後再行發兵。一邊卻派陳誠率部進駐津京一帶,算是將津京納入了國民黨的嫡系勢力範圍。

    在戰事吃緊的情況下,張學良只有來自西南一方面的援助,除此之外,國民黨方面雖然也有進行部分補給,但卻是一兵未派的。反而幾個所謂的戰地特派員讓這位少帥異常火大。

    時不待人,當西南在錦州的動作越來越大,各方面消息越來越不利後,南京方面終於準備調集重兵以支援寧錦防線的名義北上時,卻又爆發了津京會戰。

    「嗯,國民黨方面暫時是騰不出手來管錦州的,你要進一步做通張學良的工作。倒是這個閭正德,既然是張學良的使者,你可曾知道他一些底牌?」蔣百里提醒道。

    「不清楚,一路上我有意套他的話,但此人也是個人精,顧左而言他,不過我想應該不會是什麼大問題。」

    兩人又說了一些東北計劃的關鍵,這才讓人將正在散步的葉建雄二人找回來,蔣百里與他將進行一次秘密會議。

    兩人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只知道最後蔣百里親自將閭正德送到了指揮部門口,面帶微笑地揮手告別。

    「參謀長心情不錯啊。」葉建雄打趣地說道,他也能猜到,兩人的密談應該是達成了什麼突破性的進展。

    「你這小子,走吧,陪我去聽戲,這戰事一停,我倒是念叨起這北平戲園子的老調調嘍。」蔣百里想到與閭正德的密談,心情大好。

    1932年8月,剛剛取得了京津戰場大勝的西南、國民黨雙方軍隊,並沒有如同國內民眾所期望的那般揮軍北上,反而停駐於京津兩地。國民黨部隊借口後勤匱乏,亟需整頓,稱光復東北宜徐圖之。

    西南方面同樣以彈藥消耗甚巨,需要時日休整,但承諾東北未解放前,西南軍絕不回師西南。

    1932年8月底,經過談判,西南軍退出北平,將北平城交給國民黨政府,但將在天津——廊坊——大興機場一線駐兵。

    「請進。」

    聽到敲門聲,正在查看最新軍情的陳軍抬起頭來,卻看到參謀長蔣百里推門走了過來。

    「陳軍,在看什麼呢。」

    「是參謀長啊,快請坐。我在看軍部剛下發的一份調令,來,請喝茶。」

    知道蔣百里肯定也收到了這份調令通告,陳軍給蔣百里倒好茶後,說起了手中拿到的這份調令。

    「是不是不理解軍部的決定?」

    軍部下令將大興機場的飛機調了一半還多回西南,這事作為參謀長的蔣百里雖然遠在天津,也是被張蜀生徵求了意見的。

    「沒什麼,我在想軍部是不是有什麼新的作戰計劃。」陳軍也沒問蔣百里,他清楚,不應該自己知道的軍情,自己就沒必要知道,雖然參謀長就在面前,但紀律如山。

    「放心吧,你小子待在天津也不會寂寞的,上午的報告你看了吧?國民黨可是蠢蠢欲動啊。」這才是蔣百里親自找陳軍的原因。

    「嗯,根據情報來看,南京方面似乎有所圖謀,我們有必要加強戒備。」

    「正合我意,來,我們商量看看如何佈置,大興機場,廊坊,天津這三點一線更穩固。」蔣百里走到地圖前,和陳軍討論為了以防萬一而需要作出的兵力部署變動。

    1932年9月,國民黨軍隊借口大興機場守軍偷盜北平紫禁城的文物,一個甲等的部隊氣勢洶洶地包圍了大興機場,意圖武裝接管大興機場,結果與依托陣地的一個團西南駐軍當場對峙。雙方雖然沒有爆發戰鬥,但氣氛卻極為緊張。陳誠下令第八師馳援這個受阻的甲等師,而西南軍方面則緊急調動了主力第四師從廊坊前往大興機場。

    京津一帶局勢再次緊張,一片風雨欲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