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韓娛王

正文 第514章 意圖金牌 文 / 深水泥鰍

    而事實上,無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看了《秘密花園》,大多人都沒有感覺到失望。

    尤其是熙成的粉絲們,他們驚喜的看到熙成再現了那久違的貴族范兒。

    一個百貨公司社長,雖然比不上王子那麼高高在上,可最起碼比蔡戊龍那種吊絲要強的沒影

    熙成和劇組成員在金朱元那誇大過頭的別墅客廳裡,一起觀看了電視劇。

    第二天早上,他一刻也沒耽擱,就直接坐上了前往大陸的飛機。

    《投名狀》那邊確實再也拖不下去了,陳可辛一個勁的催,威逼利誘,拉關係套交情,非要他立刻出現在劇組才行。

    收視率數據,是下了飛機之後,韓國那邊從電腦上傳過來的。

    %!

    以不小的優勢,高於《太王四神記》第一集的%。

    不過昨天播放《太王四神記》收視率達到了25%,算是略勝《秘密花園》一籌。

    第一仗明面上是熙成輸了,但是他看到數據的時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顯然開心異常。

    實際上,它不僅沒輸,反而算是大獲全勝,儘管依靠拿演唱會和粉絲做交易的手段實在太過卑劣。

    如果沒有《秘密花園》,即便有《遇見完美鄰居的方法》這樣收視率達到15%以上的前收視冠軍阻撓,它也絕對能夠衝破30%大關。

    是熙成讓裴勇俊錯失了一次衝擊30%收視率大關的機會。

    百分之三十,那是一部電視劇最為關鍵的一個坎,邁過去就是年度大劇,邁不過去,就只能在分蛋糕的年末演藝大賞上喝點殘羹冷炙。

    更加讓熙成喜出望外的不是這一點,而是《秘密花園》的首集收視率。

    第一集達到%算是什麼概念呢。

    《我叫金三順》第一集收視率是%;《巴黎戀人》第一集收視率是%;《錢的戰爭》第一集收視率是%……

    雖然第一集並不能說明什麼,但是最起碼開了個好頭不是。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更何況,《秘密花園》狙擊《太王四神記》。它本身又何嘗不是被《太王四神記》狙擊,能夠在五百億韓元投資的大劇高壓下獲得%的收視率。

    根本不用去看新聞,熙成就能猜出眼下韓國娛樂新聞界,會受到多大的衝擊。

    其實,熙成自己也沒想過,第一集的收視率能夠超過百分之二十,看樣子他的粉絲們確實給力啊。

    有這麼多粉絲的演員。他是第一個。

    事實上,從首爾收視率是%,全國收視率只有%就可以看出,粉絲在裡面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因為熙成的粉絲大多集中在首爾這個城市,熙成如果舉辦演唱會也會優先在首爾。所以首爾收視率才這麼高。

    《太王四神記》的全國收視率為%,差強人意,和30%的目標相差甚遠。

    第二天,熙成再次關注兩部電視的收視率。

    《秘密花園》有大幅度的上升,達到了%,而《太王四神記》再次下挫,只剩下%的收視率。比對手僅僅只搞了%。

    就目前來說,《秘密花園》狙擊《太王四神記》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熙成根本不管韓國那邊熱鬧成了什麼樣子,他只專心致志的拍《投名狀》,和拍《秘密花園》一樣的拚命,每天睡五個小時以內成了家常便飯。

    某一天,蔡珍兒和兒子開視頻聊天,看到黑瘦不成樣子的熙成,當時就捂著嘴心疼的哭了起來。

    很快。尤娜離開韓國,飛抵爨底下村,全方位照顧熙成的飲食起居。

    餓了補品奉上,累了躺椅枕頭候著,還有人幫忙捶背敲肩……

    從那時候,熙成的日子才算好過一點。

    有粉絲聽說熙成拍戲的地點,找到這裡。給熙成拍了幾張憔悴不堪的照片,上傳到網上之後,引起了粉絲們普遍的同情心。

    和裴勇俊進受傷進醫院相比,熙成沒那麼嚴重。但是也沒像國內某些媒體說的那麼悠閒,漸漸地,輿論也就不拿勤奮不勤奮說事。

    九月底,林建岳去普陀山禮佛,途中轉到了熙成這裡。

    開門見山,開始和他詳談聯手收購金牌娛樂的事情。

    金牌娛樂(glodbel),全稱「金牌娛樂事業有限公司」,是香港一間主要的唱片公司,為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百代)在香港的子公司。

    由黃柏高於2003年創辦,而鄭東漢則同時參與金牌娛樂的創辦。

    emi於2006年9月公佈的年度中期報告中,提到金牌娛樂於香港的市場佔有率約30%,是香港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現已成為全面、多元化的娛樂機構。金牌娛樂事業全力拓展藝人管理、唱片製作、演唱會和電影四大業務。

    由於emi唱片撤出大中華地區,以致擁有emi股權的「金牌」賣盤傳聞不斷。

    近來英皇娛樂的老闆楊受成因為「艷照門」事件已經元氣大傷,電視業老大tvb的老闆邵逸夫則準備退位,香港娛樂圈霸主正空缺,林建岳自然是虎視眈眈。

    他已經把劉德華、黎明、鄭秀文、楊千嬅等香港天王天後收歸或者即將收歸旗下,如果成功收購金牌的話,他將是香港四分之三當紅藝人的大老闆。

    換句話說,林建岳將成新一代香港娛樂霸主。

    東亞收購「金牌」除了看中旗下古巨基等歌手外,更重要的是相中了金牌的掌門人黃柏高。

    黃柏高進入娛樂圈30年來,捧紅過多位天王天後,是娛樂圈名副其實的「金牌」經紀人。

    1978年,黃柏高加盟華納唱片,參與陳百強金曲《漣漪》的製作。在華納唱片工作的時期,他曾成功簽下劉德華、郭富城及王傑等歌手。

    1995年,黃柏高因與公司發生摩擦,轉投原寶麗金旗下新成立的正東唱片。成功網羅原達明一派成員黃耀明和劉以達,其間還成功捧紅了許志安、陳慧琳及楊嬅等人。

    2002年,黃柏高自立門戶,與鄭東漢合夥創立金牌娛樂,簽下在內地發展遭遇瓶頸的古巨基加盟,將其捧成天王級歌手。同時也憑一首《無賴》令鄭中基在樂壇「鹹魚翻生」,目前旗下有吳雨霏、側田、鄧麗欣等多位唱作俱佳歌手。

    一億港元。換得這樣一個要實力有實力,要人才有人才的金牌娛樂,物有所值。

    更何況一億港元只是賣盤價,真正操作起來,五千萬都有可能拿得下來。

    唯一可慮的就是李澤楷。

    李澤楷看中娛樂行業的未來,2002年投巨資成立大國。並重金禮聘一手捧紅鄭秀文等人的李進做行政總裁。大國成立不久,就開始不斷攪動原有的娛樂圈的格局。

    2006年,大國成為著名音樂人小刀旗下翼星娛樂的最大股東,擁有翼星50%的股權。

    2007年3月,翼星娛樂更名為大國翼星,旗下的簽約歌手許慧欣、k1、劉耕宏等成為大國的簽約藝人。

    此後不久,李澤楷又注資姚謙旗下的大熊星。成為大熊星幕後最大金主,李玟、noname等藝人為李澤楷的娛樂王國再增幾分人氣。

    除以收購、合併、注資形式擴張之外,李澤楷還不斷以重金簽下藝人。

    2006年6月,李澤楷以5000萬元港幣的天價將郭富城網羅到門下,成為大國的「金字招牌」,雙方的合約期限暫時為3年。

    李澤楷或者收購emi台灣唱片,或者直接對滾石唱片下手。

    林建岳雖然也是豪門貴公子出身,但是和李澤楷比起來。還是有些氣弱。

    李澤楷敢五年不賺一分錢來搞市場,林建岳做不到!

    他不想和李澤楷正面對抗,至少在沒有強力盟友的時候不敢這麼做。

    「我在韓國都沒有像樣的娛樂公司,談什麼助你收購金牌,」熙成覺得好笑,「我們家在娛樂圈也沒有太大的企圖心,祖父對娛樂圈並不熱衷。你如果找他談,很可能直接吃閉門羹。」

    「這我知道,但那是以前了,據我所知。美國那邊的hades不說,李老先生在韓國本土這兩年可是動作頻頻啊,大有全面進軍娛樂圈的架勢,韓國一隅之地,能有什麼發展,何不跳出那個藩籬……」

    「林先生真的想多了,」熙成啞然失笑,「那只是一個老人擔心孫子而做出的舉措,和家族沒有半點牽扯,我們的重心從來都沒有改變,不會全面進軍娛樂圈。」

    「就算不代表整個家族,也不妨礙咱們合作,」林建岳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既有實力又沒有威脅的合作對象,豈會如此輕易的罷手。

    「林先生,」熙成不以為然的搖搖頭,嘲弄的說道:「您是香港十大家族財閥之一的掌門,是香港商會會長,掌控麗新集團,旗下有麗新國際、麗新發展、麗豐控股、鱷魚恤、豐德麗控股有限公司等5家上市公司和香港最成功的娛樂電影公司寰亞綜藝集團,資產超過100億港幣。

    而我呢,如果您有認真調查的話,就應該知道我還處於一窮二白的自立階段,根本調動不了家族的資源,即便我自立合格,成為家族在韓國的代言人,家族真正的掌舵人也不會是我,而是我堂兄,他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想找他合作的話,我可以幫你引薦,我們堂兄弟之間關係一直不錯。」

    ps:第二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