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吾命契神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之子 文 / 蘇怡哀

    初始之神最初也很寂寞,但久而久之,祂就習慣了,漸漸在自己的居住地找到了某些新的樂趣——創造人類(吾命契神第一百六十二章神之子內容)。

    迄今為止,祂和祂的孩子們創造出來的生命多半都繼承了他們身上某些特別的地方,比如龍族,比如精靈,又比如海人魚(吾命契神第一百六十二章神之子內容)。他們與生俱來便擁有著操控某些能量的能力,而他們也能夠憑借這些能力輕易地改變這個世界。尤其當神明們漸漸撤離這片大陸的時候,他們便迎來了自己呼風喚雨的時代。

    在所有創造生命的嘗試中,創造和自己一模一樣的生命,卻是只有初始神一個人才幹過的事兒。而祂把祂創造出來的這些孩子統統都與自己歸為一類——神。雖然祂無法將自己的能力完全賦予給祂們,但至少,祂可以賦予祂們每人一些特別的能力,祂讓光明神與暗夜之神分別掌管白天與黑夜,讓戰神掌管一切衝突與戰鬥,讓生命女神掌管繁殖,讓命運女神掌管萬事萬物的生命軌跡,讓死神掌管死亡,諸如此類。

    事實上,這一切與洛緹斯所知曉的任何創世神話相差無幾,可見不論在哪個世界,創造一個世界所要做的工作大抵無甚區別。

    當初始神發現自己的孩子們幾乎已經能夠將這個世界的一切都牢牢掌握時,祂終於停止了造神運動,並且對於祂們也進行了隱晦的告誡。

    出於對父神的尊重和畏懼,所有的神明最終也沒有複製另一個自己,甚至祂們創造出來的生命還刻意與神明有了很大的區別,不論是從身體結構上,還是從能力上。當然,祂們同樣有所偏好。所以才會把自己力量的一小部分賦予祂們最完美的作品。

    當然,不論那些生命有多完美,但在神明面前,都顯得那樣脆弱。甚至於這個世界本身也並不是那麼無堅不摧的,否則,初始神又何須顧忌神明的數量?而這也是為什麼,最終所有的神明都選擇了離開下界——祂們並不願意親手毀滅掉自己的創造物,不管這一舉動究竟是出於有意,還是無意。

    不得不說,與世隔絕的日子是無聊的。初始神不再是剛出生的幼神,祂見過曾經的熱鬧與繁華。儘管如今祂不再是一個人。身邊有很多祂的孩子。但神明只有這麼幾個,天堂為此顯得很冷清。而同樣的形容也適用於其他的神明——祂們之中有不少都像祂們的父神一樣喜歡熱鬧。

    於是,創造人類的計劃就是這樣誕生的。這一想法最初源於生命女神,因為除了初始神以外,她對生命本身最為執著。這個念頭被命運女神得知之後。她極力贊成,甚至主動去說服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再然後。祂們一起來到父神跟前,央求祂准許。

    初始神當然是個很心軟的傢伙,何況祂也覺得寂寞了。因此半推半就之下,人類就這樣誕生了——為了不影響這個世界,他們什麼特殊能力都沒有,個體的戰鬥力甚至遠遠不及一些低下的動物。

    但神明寵愛祂們,因為人類完美地複製了祂們的身體結構。又有一種脆弱的美感。除此之外,他們也是唯一一個由所有神明(包括初始神在內)創造出來的生命,所有的神明都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孩子。祂們固然不能賦予他們力量,但卻毫不吝嗇自己對他們的祝福。

    因此,人類一直都有一種優越感。他們認為自己是真正的「神之子」。

    最初,「神之子」的數量很少。每一個都極為俊美,神明的寵愛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天堂裡。然而當他們開始一代一代繁衍下去時,問題出現了,天堂漸漸變得很擁擠。與此同時,神明們已經不再有空寂寞,祂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擺脫不了無時無刻不在的嘈雜聲。因此,對於某些並不那麼熱愛熱鬧的神明來說,這些漂亮的小東西終於顯得有點煩了。

    最終,在所有神明的一致同意下,祂們將絕大部分人類都帶到了下界,並且為他們找了一塊新的聚集地。從此以後,生活在下界的人類不再擁有「神之子」的美稱,而這個稱呼指代的唯有他們那些留在天堂的同族——後者正是神族與魔族的始祖。

    留在天堂的「神之子」們眼見諸多同胞不得不去下界生活,並沒有覺得慶幸,反而第一次感覺到了恐懼——下界意味著蠻荒,意味著災難,意味著他們的生命不再漫長,也意味著他們將再也無法重返天堂,也就再也無法回到幸福的生活之中。

    因為恐懼,他們更加慇勤地侍奉著自己的神明,並且用盡一切辦法去尋找增強實力的手段(吾命契神162章節手打)。有的神明偏愛他們,便背著父神,背著自己的兄弟姐妹,偷偷地賜予了他們某些力量——祂們以為那一點點力量是那麼微不足道,根本不可能會動搖整個世界。但祂們不知道,擁有這種僥倖想法的並不只有他們自己。

    於是,光屬性的神明們賜予了某些人以純粹的力量,他們成為了第一代的神族。而暗屬性的神明賜予了另一些人類以混沌的力量,他們成為了第一代的魔族。

    對於第一代而言,不論是神族還是魔族,他們都是由同樣的人類轉化而成的。因此,他們並不認為自己與對方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若說有,大概就是你與一些神明更投緣,而我則更受另一些神明的青睞,僅此而已。

    從前,他們別無所長,只有漫長的生命——如果自己喜歡的傢伙很快死掉,即便是神明也多少會感覺到傷心吧?既然這樣,那麼讓他們陪伴自己久一點,豈非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現在,他們不但有了漫長的生命,甚至還有了力量,以及隨之而來的野心。是的,一無所長的人往往並不會有野心,所謂的野心常常是產生於某些擁有一定能力和天賦的人身上。

    這也解釋了神之子們的變化,從前,他們只能依附於神明,因此才會對回到下界這件事情惶惶不安——他們從一出生開始便是溫室裡的花朵,因此,他們從不相信自己能夠在那樣惡劣的地方生存下去。

    當他們的能力日漸增長時,他們的野心也從無到有,隨之膨脹。這時候,他們已經不僅僅想在天堂裡呆得久一點,過得好一點,他們更想達到的目標是與他們的創造者一樣,也就是說,他們已經不滿足於「神之子」的身份,他們想成神。

    當瑟希斯講到這裡時,小屁孩顯得很驚異,他長大著嘴巴,像是想問,他們何以這樣?然而洛緹斯卻一點兒也不意外,身為人類,她再清楚不過這一種族最大的特點——他們貪婪,且永不滿足。

    瑟希斯顯然也很瞭解這一點,他看著洛緹斯,眼裡充滿了嘲諷。

    後來的故事顯得是那樣的驚天動地,又是那樣的順理成章。神之子們聯合起來,暗暗研究出了一個咒語,這個咒語可以反制比施咒者力量強得多的人。同時,施咒者的能力越強,他能制住的強者也就越多。

    不得不說,諸神還是太偏愛他們共同的孩子了,祂們一開始固然沒有給他們強大的能力,但卻給予了他們太多的祝福,也讓他們變得比下界的任何一種生物都要聰明得多。當然,祂們也因而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最開始遭殃的正是那些將特殊的能力偷偷賦予人類的神明,祂們與神之子們更為親近,對他們也更加沒有地方。事實上,諸神從未想過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生命會有反噬的一天。祂們曾經創造過數以千萬計的生命,他們比人類強大,但他們沒有人類聰明,沒有人類漂亮,沒有人類更討他們父神的歡心。但他們對待父神一如諸神對待初始神一般,既敬且愛,從未有過任何反叛的念頭。

    然而人類不同,這些被稱為「神之子」的人享受著世間最令人艷羨的寵愛,卻做出了整個世界最無法想像,也不能饒恕的事情——他們囚禁了除初始神以外的所有神明,用盡各種方法去奪取祂們身上的力量,最終,他們走到了「弒神」的那一步。

    其實,從他們野心膨脹的那天起,弒神的悲劇已然注定,他們終將迎來這樣的結局。

    計劃很成功,神之子們興奮之餘,卻覺得隱隱地不安,雖然他們極少見到初始神,但發生這麼大的事情,這位至高無上的神明居然至今沒有出現?他們既慶幸自己不必面對這位最可怕的父神,又覺得願望實現得似乎有些不夠圓滿。

    於是乎,一直以來統一行動的兩派第一次出現了分歧,魔族受暗神的影響較大,凡事都傾向於以力敵,他們極力主張一鼓作氣攻進初始神的宮殿。而神族比較謹慎,對於初始神的畏懼之心也更為強烈,因此堅決不同意在情況不明之時貿貿然去送死,從而讓目前得到了成果付諸東流。(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