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小女玲瓏

第一卷 225 稚童 文 / 風露霜

    為遊湖的妃嬪能欣賞到不同的景色,侍弄花草的宮人在行宮湖邊沿岸下足了功夫,花木繁蔭如碧玉的帶子圍著池塘,其間點綴的奇花異草更如寶石一般色彩絢爛,因在夏季,還引得不少蜂蝶流連,即便不是在湖面上泛舟觀賞,身處其中也是賞心悅目。

    高大的樹冠罩下巨大的陰影,婆娑映在她的紫綃花影裙上,玲瓏特意讓抬轎攆的太監從這裡取道,不打傘也不會曬著,還可以不時感受到湖面涼了的水汽撲面。

    回到沁玉台,乳母把小糰子和阿曦都領去休息,素蓮和白蘞幫玲瓏更衣。

    「娘娘剛才怎麼不索性在皇上面前告一狀,景妃敢對娘娘無禮,讓皇上知道,看皇上怎麼罰她。」

    白蘞並未跟玲瓏一起去商羊時雨,聽見素蓮的話,便問出了什麼事,素蓮撿要緊的說與她聽,她蹙眉不語。

    玲瓏自頭上取下重重的釵飾放入妝奩,扭了扭發酸的脖子道:「狀告一句也不過是被皇上說兩句,況且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呢。」

    素蓮跺腳,「娘娘這性子得改改,上官氏今日敢在眾人面前暗責娘娘獨佔皇上寵愛,以下犯上,明日不定還會做出更無禮的事。」

    玲瓏不以為意,白蘞探問道:「娘娘只想在眾人面前立個威?」

    「啪嗒」一聲染紅的指甲扣在了鏡台前,白蘞坦言:「恕奴婢直言,奴婢對素蓮所言深表贊同。咱們與上官氏本就不可能走到一處,不管是從前的麗妃還是如今的景妃。雖然泰安殿太后尚在輕易動不得她們,不過……」白蘞拿過梳子順了順玲瓏後腦的髮絲,「娘娘現在手軟,將來說不定也會有要料理的時候。」

    還是白蘞目光辛辣。玲瓏確實沒打算和景妃甚至是麗妃為難。雙方注定立場對立,不過玲瓏從沒想過要除掉誰。不覺自嘲一笑,她也沒什麼看誰不順眼就幹掉誰的能耐。

    「威懾一下,如果宮中嬪妃都能安分守己,盡好自己的本分豈不皆大歡喜。」

    連素蓮都不迭搖頭。玲瓏有些洩氣。嘴上還是不服氣道:「皇上也挺喜歡景妃的,我告狀就有用麼!我是貴妃,只要大家和睦安寧就好了。」

    素蓮也直白道:「即便不是告狀,娘娘也該想想法子讓她不敢妄動。照今日的情況。進確實威懾內廷,只怕景妃要被娘娘的威儀震得愈發緊張起來。若是一般嬪妃也就罷了,景妃的舉動牽著泰安殿,您知道的。」

    素蓮和白蘞混久了。什麼都懂。白蘞點頭道:「況且若說皇上喜歡景妃,那喜愛絕對不如娘娘。」

    玲瓏冷笑,「景妃育有一子,現在又養著三皇子,皇上若不是喜愛能讓她懷上孩子?她可不是麗妃,光有個漂亮的殼子好打發。」

    況且麗妃也不是折在她手上,而是折在蘇青盈和陶皇后的怨恨,還有皇帝的薄情。

    白蘞眉頭皺緊,隱隱覺得玲瓏的話裡有些不對勁,是她與皇帝不對勁,她從前從不這樣說皇上,別的女人怎樣她也不管。

    玲瓏要趁著晚飯前到榻上歇一歇,讓白蘞她們先出去,然而真躺到榻上卻又覺得睡不著,心裡盤算著是不是真該找個法子給景妃點顏色,素蓮所言不假,單單一個景妃沒什麼好怕,可是玲瓏至今仍以上官太后為怯,不先下手為強只怕後面措手不及。

    輾轉許久才在迷糊邊緣徘徊,又聽見素蓮在門外道:「皇上駕到。」玲瓏一驚完全清醒,腦仁有些突突地疼,還是起來穿衣抖擻精神接駕。

    「貴妃看起來精神靡靡,難道不願朕來沁玉台?」皇帝進來睇了玲瓏一眼,逕自走進內室,玲瓏一愣忙跟進去,見皇帝已經自己在換了常服,動作倒很利索。過去搭把手,賠笑道:「要使內廷安寧,皇上就得廣佈恩澤讓內廷姐妹們同浴天恩,臣妾難道說錯了?」

    腰上一緊,玲瓏踉蹌跌幾步撞到皇帝身上,他俯視著她,低頭抵住她的額頭,道:「貴妃今日真賢惠,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聽貴妃說賢惠話,希望朕往哪去啊,恩?」他的聲音輕飄飄地,彷彿蛇吐的信子滑過她的耳背。

    玲瓏打了個冷戰,心想識時務為俊傑,皇帝大概是看慣了她拈酸吃醋的模樣,商羊時雨裡一通聲明大義聽在他耳朵裡沒準還有點她嫌棄他的意思,皇帝哪裡經得起嫌棄。笑著往後縮,稍微拉開點兩人的距離,乾笑道:「場面話……哈哈,臣妾是貴妃,總不能在姐妹們面前霸佔著您的寵愛吧,況且景妃妹妹那樣誠心誠意地勸我……」

    他恨恨看了她一眼,才放開,自己去找腰帶繫上。

    玲瓏尷尬咳了兩聲,狀似無意幽幽道:「不過臣妾說的也沒錯啊,難道皇上還能獨寵著誰不成?」

    皇帝回頭看他一眼,墨黑的頭髮散在腦後,髮冠早被他胡亂丟一邊去,眸子裡似乎有火焰閃動,玲瓏向後退一大步,慌張退到屏風後面道:「我去抱孩子過來!」

    他看見她的身影飄動在烏木素紗潑墨屏風後面,終於還是沒繃住笑罵一句,「真滑!」他歎了口氣,他知道她在和他慪氣,不知是為那卷族譜還是為了他就這樣硬把她推上貴妃之位。她不會與他吵鬧,他也不想說開,只是心中越是被她的不慍不火梗得難受,又沒有別的辦法。

    如果對玲瓏來硬的,他搖搖頭,玲瓏那能伸能屈的性子滑得很,誰能和她來硬的,況且也有違他一貫做派,而且捨不得。

    玲瓏牽兩個孩子進屋,皇帝已經好整以暇靠在湘竹榻上,手邊一壺香茶暖暖沏著,玲瓏來了他的目光從手裡的書頁移到她臉上。辛虧小糰子和阿曦看見爹爹很興奮地撲了過去,才打破方纔的尷尬。

    行宮東面也有一塊空地作為馬場,玲瓏很少去那裡,小糰子鬧著騎馬讓人帶去過幾次。阿曦還小玲瓏總哄他要等他再大些。

    阿曦在娘胎裡就很調皮。出生後也不安分,沁玉台的院子根本關不住他,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愛讓人抱著他到處逛,會走路後小短腿撒開丫子就到處亂竄,一會要樹上的禪一會兒要草叢裡的蛐蛐夜裡又指使宮女們幫他撲流螢。鬼名堂多得很。有一回玲瓏把他抱去皇帝的書房。他東摸摸西瞧瞧,一個沒看住就把皇帝書案上的硯台打翻了,黑漆漆的墨水毀了一座子的折子,好在皇帝夠疼孩子並不以為意。

    只是那些折子批過都要再交給大臣。有人問起皇帝為何折子髒污,連外朝都知道李貴妃生了個多麼調皮精力旺盛的兒子。

    「娘,我也要去騎馬玩嘛!」阿曦在玲瓏懷裡拱來拱去,嘴巴嘟了起來。小臉鼓成個圓。

    玲瓏笑道:「就你那小模樣,給你一匹馬你都上不去,下午娘讓人帶去湖上划船,或者在園子裡你愛怎麼逛都可以,馬場那地方等得等你大些才能去。」

    阿曦皺起了鼻子,不屑道:「划船有什麼好玩的,我要下水裡抓魚!」這孩子真沒個定性,去馬場不能了又要去捉魚。玲瓏忍著笑輕輕拍了她屁股兩下,周圍的宮女奶媽子都「咯咯」笑了。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了,還想抓魚!聽說上回你在祖母那裡把許多香罐子都給砸了,害得宮女姐姐們收拾了大半日都沒收拾乾淨,我告訴你,你就給我好好呆著知不知道,不許再搗亂!」

    忽而有小太監急急忙忙跑進來,滿頭汗水喘道:「娘娘,不好了出事了!」

    太監是跟著小糰子出去的,玲瓏心頭一跳,第一個反應就是小糰子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怎麼?」

    「娘娘……啟稟娘娘,二皇子在馬場騎馬摔了下來,韋御女正哭著呢。」

    雖然很自私,玲瓏還是長吁了一口氣,剛才瞬間繃直的身子也軟下來,問道:「好端端怎麼會摔著,公主沒事吧,趕緊去找叫太醫看傷得嚴不嚴重,素蓮我要更衣。」

    今日原是幾個孩子相約一同在馬場學騎馬,二皇子和三皇子兄弟兩個比其他弟妹年紀大,早兩年就學會了,在旁邊干坐無事,一言不合推搡起來,二皇子是被三皇子推下馬的,儘管看顧的太監動作快墊在了下面,他還是摔傷了手。

    玲瓏趕到韋氏和二皇子的住處,韋氏已經哭成淚人,看了一眼二皇子的傷勢,手臂被固定住,紅色的血液滲透在衣服外,看來是傷了骨頭,小孩臉色蒼白,臉都疼皺了還不住安慰他母親,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皇帝聞訊而來,他不能責怪三皇子,叫人把齊氏找來,齊氏進了屋子後連頭都不敢抬,抖成篩糠跪在地上。玲瓏趁著他們忙作一團,派小廣去把馬場的太監宮人都問了一遍。皇帝準備發落齊氏,玲瓏側身望著屋裡想要不要去說一兩句情,景妃上官初蓉已經衝到屋子裡攔住了。

    瞧上官初蓉淚眼朦朧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求個情應當是沒什麼問題,她拍了拍心口,拉住小廣問道:「都問過了麼,馬廄裡裡的馬和草料什麼的是不是都查過了?」

    小廣低頭道:「娘娘放心,看來的確是意外,倆位皇子年紀還小,打打鬧鬧也是有的。」玲瓏方安心進去安慰韋氏,其他嬪妃聽說消息也趕過來,待皇帝走了,只有玲瓏和華氏留下來陪韋氏。

    韋氏鬢髮微微散亂,哭得眼睛都腫了,玲瓏讓乳娘照顧好二皇子,又讓人攙韋氏出來,「韋姐姐別哭了,二皇子沒有大礙養養幾日就好了,姐姐要是哭壞了誰來照顧孩子?」

    韋氏擦了擦眼睛冷笑:「不是娘娘的孩子,娘娘當然不擔心。」

    玲瓏被噎住說不出話,華氏忙道:「韋姐姐胡說什麼!娘娘聞訊就匆忙趕過來,況且姐姐和二殿下這兩年生活難道不是娘娘在照顧著。」

    韋氏咬著唇知道自己方才一時激動口誤。玲瓏柔聲道:「無妨。」韋氏泣道:「娘娘寬宏,臣妾是……是不忍看著阿賜受苦,這些年我忍氣吞聲就罷了,她在人前這樣奚落我我可曾還過口?可是阿賜受苦我卻連讓罪魁禍首受到應有的處罰都不能,實在嚥不下這口氣啊。」

    韋氏淚水瀝瀝而下,擦也擦不住,她這些年沒有寵愛守著一個兒子,也受了不少委屈,宮裡的那些娘娘她根本不敢望其項背,今日二皇子受傷也嚇住了她。

    玲瓏聽她語中似乎有埋怨之意,這時候總不能和她解釋這事不過是個意外怪不得別人,於是只能好言寬慰。

    過得幾日,玲瓏天天派人去詢問二皇子的傷勢如何,又問了太醫藥方賞了藥材補品之類。得空時就親自,韋氏的宮女收走一隻紫漆食盒提出去,韋氏臉色不太好,愛子之心人人一樣,這幾日照顧兒子她也是日夜不合眼。

    +++++++++++

    剛才忽然停電差點以為今天傳不了,這幾天要是有空爭取把那個番外寫下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