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小女玲瓏

第一卷 134 兩心 文 / 風露霜

    剛好蘇青盈請玲瓏到她住處隱芳小築小聚,玲瓏就帶著白蘞趕去(小女玲瓏134兩心內容)。

    蘇青盈入宮即被封為才人,玲瓏很羨慕她的隱芳小築。倒不是因為她的住處裝飾多麼精巧華麗,而是因為她能獨門獨院不同任何一位殿主娘娘同住。太監領玲瓏去小築前廳,裡面已經坐了兩人。

    一個是修容許氏許依雲,另一位則是和蘇青盈一樣被封為才人的宋小苓。

    許家在京中也是富貴大族,聽白蘞說其兄長年初才被皇帝任命為京兆尹,管轄京畿地區,她入宮就被封為九嬪之一的修容,和家世不無關係。宋小苓不是京城人氏,但她自小長在京中,和蘇青盈入宮前就是好友。

    蘇青盈從裡間轉出來,道:「玲瓏姐姐你可來了。」大家相互廝見一番,玲瓏和許依雲宋小苓並不熟悉,她能和蘇青盈說上幾句話還多虧了從前在林松縣花樓裡的意外。

    四人坐著無非是喝茶閒話,壺裡泡著的菊花茶是蘇青盈親自摘選的,花朵在熱氣騰騰的清水裡旋轉綻放。宋小苓向蘇青盈請教起制菊花茶的工序,許依雲坐在蘇青盈身邊表情淡然,並不和玲瓏說話。

    玲瓏看出她多半也不願與自己這樣出身的人交往。玲瓏一早就知道宮中嬪妃重出身門第,但真正輪到自己頭上時才明白,別人要看不起她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連話也無須多說一句,像許依雲這樣,雖不喜歡卻不像看見髒東西一樣皺眉,也不用假笑掩飾眼中輕蔑,只是淡漠不理,已經是涵養非常好的了。

    宋小苓和蘇青盈兩人倒又許多話說。畢竟是從小一處玩的,許依雲和玲瓏偶爾搭幾句,一個下午的時光就這麼消磨過去。

    坐久了身體疲乏,玲瓏正想告辭回去,門外一個小太監進來道:「啟稟蘇才人,方才皇上身邊的人來傳話說,御駕已經往隱芳小築這邊來了,才人還請先準備著(小女玲瓏134兩心內容)。」

    蘇青盈一愣,紅霞爬上臉蛋,玲瓏忙道:「既然皇上要來。我們也不好打擾妹妹了,咱們改日再來。」

    從隱芳小築出來。玲瓏沒上轎攆,打算和白蘞兩人步行一段。

    玲瓏歎了口氣,道:「今晚皇上又宿在隱芳小築,你說回去昭媛娘娘會不會又發脾氣。」

    白蘞道:「這位蘇才人品貌果然不凡,模樣好又知書達理。還懂得侍弄些花兒草兒的,難怪皇上寵愛。以前她姐姐蘇青文也來過漪瀾殿。我瞧過一眼,蘇家能養出這兩個女兒真是福氣。今後蘇氏在宮中必定不可小覷。」

    說完才覺話有些不妥,忙去瞧玲瓏的神色,見她含唇看著腳下踏過的石板。玲瓏知道蘇青盈會得寵,從前皇帝待她就和別人不同些,蘇青盈也喜歡皇帝。

    數了十幾塊石板,玲瓏道:「太后娘娘好像看重許氏一些。好幾回我去漪瀾殿都瞧見許娘娘在太后跟前說話。」

    白蘞看不出她有什麼異常,便順著她道:「許氏一族在先帝時曾受上官氏排擠,但到底是百年大族。蘇氏……我聽說皇上提拔了蘇才人的的哥哥,又調了幾位蘇氏族中官員入京,不過並未任什麼重職。」

    她壓低聲音道:「別人都說蘇氏是受了蘇才人得寵的裙帶恩蔭。」

    玲瓏頓住腳步。眨著眼睛問她,「那你認為呢?」

    白蘞淡淡一笑。道:「奴婢乃內廷宮人,不言朝政。」

    玲瓏也裝作和她一本正經的樣子,道:「妾身乃內廷宮婦,也不言朝政。」

    兩人秉著,終憋不住都笑出來(小女玲瓏134兩心內容)。

    白蘞道:「不過管她姓許姓蘇,太后娘娘一向不愛管皇上寵誰喜歡誰。內廷多些人能為皇上延綿子嗣,娘娘高興還來不及呢。」

    玲瓏輕笑搖搖頭,李太后以前的確不愛管,可如今宮裡有了李昭媛,她再開明也不會不偏向李家人。即便表面對大家都一樣,心裡的天枰也不會不產生傾斜。從前李太后對陶皇后可謂處處為其著想,現在李惜玉進宮,她為李惜玉安排住處安排人手安排侍寢,皇帝這一個多月才去皇后那裡幾次?李太后恐怕無暇在意,可他去春輝殿幾次李太后肯定心裡有數。

    不禁暗歎,雖人的出身改變,有時候她還真希望自己能有個好家世,外信內寵兼備,才能底氣足些。

    走了一段,玲瓏忽然想去逛逛御花園,於是兩人又繞去御花園。

    小齊看著兩人的背影,回身對皇帝道:「皇上,已經走遠了。」

    手指在步輦扶手上摩挲,皇帝道:「去隱芳小築。」抬攆的小太監窸窸窣窣又動起來,步輦緩緩行在夾道上。方才看見玲瓏和白蘞兩人走來,他命人把步輦抬到了一邊隱蔽處去。

    小齊偷眼看他,見皇帝一隻手撐著頭不語,臉上瞧不出陰晴,試探道:「皇上既然想見,怎麼不去蘭心居看看。」

    他疲憊的閉上眼睛,悠悠道:「現在還不是時候,而且她恐怕也不想見朕。」低眉順眼,恰到好處地微笑,只要一到春輝殿就能看到玲瓏這副模樣。以前她在漪瀾殿時似乎也總是在他母親身後保持那個樣子,可他從來不知道,溫順也可以如此刺目。

    小齊道:「皇上也不必為這個置氣,李御女沒什麼倔脾氣,過一陣子就會想開。」

    沒想到皇帝居然自嘲笑笑,「朕哪裡會跟她置氣,朕還巴不得她倔一點,就怕她想得太通透,哪日她真想開了該著急的就是朕(小女玲瓏134兩心內容)。」

    小齊不明他的話什麼意思,只能跟著賠笑。

    眼看御花園裡的桂花已經到了花期最末一段,李太后與馨太妃、衛太嬪、徐太嬪帶著皇帝尚小的幾位弟弟妹妹到桂花林子裡玩耍。

    李太后看花還是從來沒有只看不採,隨行一大批漪瀾殿宮人,有人搬架子到樹上搖動花枝,有人則在樹下拿著掃帚和簸箕把落花掃入大布袋子中。

    玲瓏聽漪瀾殿的廚娘說桂花可以存起來做糖吃,不由動了主意。加之她不喜呆在春輝殿中,所以帶上白蘞去湊熱鬧。順便求李太后要一包桂花,李太后問明她求花的意圖,取笑之餘對她道:「這花不能白給你,今日就命你陪公主他們玩一日,若陪得好就賞你一包,陪的不好就一朵也不給你。」

    衛太嬪的女兒和徐太嬪抱的小皇子還好些,綺公主和齊王兩個近日開始在宮中上學,都是愛玩的年紀。平時還都被拒著,今天出來放風不玩瘋了才怪。李太后這根本就是打發玲瓏去看孩子,然後自己好安心的和太妃們喝茶聊天。

    不過孩子雖調皮些。讓玲瓏陪綺公主她是甘之如飴的,況且又不只她一人看孩子,周圍跟著一大堆姑姑奶媽宮女。聽聞綺公主在學中功課很好,比她的幾個哥哥弟弟還得老師賞識,玲瓏很是欣慰。當年攏香那彪悍的記憶力仍讓她記憶深刻。

    綺公主要在林子裡玩捉迷藏,齊王扭著圓鼓鼓的身子也附和要玩。於是玲瓏偷偷叮囑奶媽看好四個孩子別讓他們跑著摔倒了,叫宮女把自己眼睛蒙上。

    她背對著大家倒數道十,「我要開始捉啦!」孩子們「哄」地散開。

    「玲瓏我在這裡,快來抓我!」綺公主嘻嘻笑著叫道。

    「公主別跑,看我能不能抓到。」玲瓏循聲撲過去,手指只碰到飄動的裙擺,卻是撲了個空。

    「呵呵呵(小女玲瓏134兩心內容)。你抓不到我。」綺公主的笑聲又跑到了另一個方向,幾個小孩「哇哇呀呀」叫著起哄。

    玲瓏又朝另一邊撲去,因為雙眼被遮住,空氣中的桂花似乎比以往濃烈,耳邊聽到的聲音也清晰許多。暗想要不要從身子肥胖行動不便的齊王下手。就聽到有宮女喊道:「御女小心!」

    「嗯?」

    還沒察覺怎麼回事,手腕就被人揪住。身子被大力扯向一邊撞在個軟實物體上,還聽見一聲悶哼。

    「好險。」

    有人小聲道。落花如碎屑飄在她臉上,玲瓏覺得癢癢,然後有人拉開蒙在她眼前的帕子,俊俏的臉龐由模糊變得清晰。

    還是那雙讓她無法自拔的深邃眼眸,玲瓏凝望著,便覺心中有許多情緒湧出,片刻才想起周圍還有許多人在,有公主皇子的宮人,也有他帶來的人。紅著臉望到別處。

    皇帝拉著玲瓏走到綺公主面前,道:「阿綺太調皮,故意引人去撞樹,她看不到若是真撞到了如何是好。」宮女奶媽紛紛跪下。

    原來剛才綺公主誘玲瓏到一棵桂花樹旁,故意跑到樹後面叫玲瓏,想讓她朝樹撲過去。

    玲瓏被蒙住眼睛看不到,力道把握不好若真撞過去,不頭破血流也得暈上一陣。

    綺公主無辜睜大眼睛,玲瓏擔心皇帝責罵她,忙打圓場道:「沒事,並未真正撞到,公主是在和臣妾鬧著玩。」

    皇帝冷眼看過來,玲瓏噤聲,皇帝對跪著的宮女道:「去稟報太后。」

    宮女急忙跑走,皇帝臉上陰雲未散,綺公主委屈地看著他,玲瓏不敢出聲,也只能咬著袖子委屈看著他(小女玲瓏134兩心內容)。

    最後還是皇帝敗下陣來,無奈歎了口氣,讓奶娘抱起綺公主去給李太后請安。

    玲瓏默默跟在後面,心裡盤算著不知今晚能否把皇帝拐到蘭心居去,沒錯這就是她的盤算。

    這一個多月她都盼著他能來,這樣的期盼不好宣之於口,玲瓏沒有理由拒絕或是說不去爭他的寵愛,她的心和處境都是。

    玲瓏需要他的寵幸,雖然他到蘭心居李惜玉肯定會找自己麻煩,可他若一直不來,玲瓏的日子只會更麻煩。而且白天忙碌也就算了,夜裡一個人的時候心裡總覺得空空的,即便他只陪過她幾晚,也足以讓她在獨自度過的夜裡嘗盡獨守空閨的滋味。

    可他夜裡總到別處去,到了春輝殿也不來蘭心居,玲瓏不願見他和別人親熱,當著李惜玉的面又不能和他說話,便是想求也求不得。

    今天是個機會,玲瓏這樣想著,欲趁著沒人看見偷偷拉拉他的袖子,卻聽前面有人道:「參見皇上。」

    蘇青盈帶著兩三個宮人,盈盈福身。

    玲瓏呆了一下,指尖劃過他的袖口收回手。皇帝上前扶起蘇青盈,玲瓏垂眸也福身道:「見過蘇才人。」

    「玲瓏姐姐也在這裡。」蘇青盈高興道:「臣妾聽說秋後宮中丹桂芬芳,趁著桂花未謝特來『一親芳澤』,沒想到竟遇見皇上和姐姐。」

    皇帝道:「太后也在林中和太妃太嬪們賞花,朕正好路過來給太后請安。」

    蘇青盈道:「臣妾和皇上一同前往。」

    皇帝回身看著低頭不語的玲瓏,皺起眉頭心不在焉應道:「好。」(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