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小女玲瓏

第一卷 113 山陵崩 文 / 風露霜

    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出其不意的。就在宮女們還感歎著皇帝薄情,去狩獵居然也沒想要帶上幾位品階高入宮早的妃子時,這位被大家談論著的帝王卻已駕鶴西去。

    皇家衛隊守護著皇親貴族以及朝廷官員們到圍場半個月以後的一個傍晚,秋風橫掃著落日餘暉留下的最後一點溫度,一名負責為惠妃傳信的小太監急急忙忙由宮門一路跑進漪瀾殿。惠妃當即召見跑得氣喘吁吁的小太監,並從他的口中得知皇帝在圍場墜馬而亡的死訊,出乎意料的是,死前皇帝把皇位傳給了伴在他身側的九王爺。

    也許這並未出乎惠妃的意料,皇位是在她謀劃之中的。小太監說完後惠妃眼中出現了一陣恍惚,白皙的手指搭在靠椅的扶手上緊緊握住,指尖紅艷的丹寇與手背隱隱浮現青色的血管形成鮮明對比,手腕上金銀翠玉的鐲子因為她顫抖的身體發出微微嗡鳴。

    雲清撫上惠妃的手臂,關切道:「娘娘……」

    惠妃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宮女們圍在她身邊無不擔憂地看著她。這一切來得太快,打亂了她所有的計劃。她從未打算讓自己的兒子遠離皇位之爭,李家有這個實力而她和她的兒子也有野心。

    就算當初大皇子和五皇子沒死,她和她的兒子躲避不了這場命運注定的硝煙。

    她一早就作好了迎戰的姿態。看似三王爺在朝中勢力漸漲但她知道他已經做了不少觸碰皇帝忌諱的事,比方說娶了上官氏的女子,康妃母家沒有勢力,為了彌補劣勢三王爺娶了一位母家有勢力的王妃。

    但是皇帝很早就已經不喜歡上官氏了,他自己當年倚靠外戚等大寶,造就了上官一族在朝勢力,他不會願意再看到自己的兒子走上與他自己一模一樣的路。若真是這樣,誰也不能保證如果上官家的勢力再膨脹,十年以後二十年以後他們還會甘於屈居人下。說上官氏是皇帝的眼中釘都不為過,何況,在皇帝心裡阮貴妃是被上官皇后害死的。

    還有,三王爺和皇帝以前的對頭,那位據說很得賢名的兄弟太像了,一樣的出生不及弟弟,孝順父親同時政績斐然得到朝中上下讚頌。許多年前那位王爺曾經是皇帝的心頭大患,他對三王爺多少會有些顧忌。

    皇位的繼承權歸屬錯綜複雜但決定權最終還是在皇帝手上,皇帝日漸沉湎聲色迷戀仙術,三王爺的實力一日日增強,所以惠妃才會想要讓她哥哥回來協助九王爺。

    然而風雲詭變如此迅速,皇帝的死訊忽然傳來惠妃只有措手不及之感。她睜開眼睛,望著跪在地上的小太監,盡量保持著聲音平靜問道:「皇上是意外……還是……」

    小太監道:「三天前早上,皇上帶著侍衛在圍場裡騎馬散心,忽而看見一頭鹿,皇上興起不顧侍衛阻攔追上去,到林中不慎墜馬,應當是意外。」

    「除了傳位皇上臨終前還說了什麼。」

    屋裡靜得可怕,屋外秋風嗚嗚作響,像極了人的哭聲,小太監抬頭偷偷抹了抹額上的汗,道:「皇上說,要上官大人輔佐新皇登基。」

    「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的。」小太監補充道。

    寂靜了一兩秒,惠妃低低笑出聲來,「呵呵呵呵,皇上啊皇上,看來臣妾還是不如你啊。」

    皇帝的心中也許早就有裁度,但他從來沒向任何人透露,惠妃自詡能猜度帝王心可在最後還是不得不感歎帝王之心深不可測。

    他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傳位,又要上官儀同輔佐新皇。那是皇后的父親上官氏中最有名望的人。若將來上官族中有人策反則上官儀同連同其族都會背上天下罵名。

    皇帝臨終前到底還是算計了上官氏一回。

    惠妃讓小太監退下,扶著額頭想著今後的對策,宮女們臉上儘是凝重。皇帝傳位於九王爺的消息並沒能讓她們高興起來,惠妃也還不是最終贏家。皇帝秋狩期間三王爺留在京中奉命監國,若是皇帝駕崩傳位的消息一經傳開,這位原本雄心勃勃的王爺會怎麼想?

    不僅是處於宮中的惠妃,就連京中的九王妃的處境也已變得非常危險。

    惠妃連夜派白蘭和白芷出宮去王府,一方面傳遞消息一方面也是為防萬一好保護王妃和小世子。

    由專門派人去陶府要九王妃的父親無論宮中有何變故都要以宮外的王妃和世子為重。按小太監所言皇帝駕崩傳位是三天前的事了,三王爺很快就會得到消息,有可能他已經知道,所以惠妃所有的安排都從簡從速。

    果真到了第二日,皇宮所有大門都戒嚴,任何人沒有三王爺手諭不得出入。

    惠妃無法再與宮外取得聯繫,每日都在計算著九王爺回宮的行程,以及她兄長的行程。她最擔心的不是九王爺而是李將軍,因為皇帝駕崩突然,她怕李將軍在回京途中生變。只期望九王爺能快些與將軍聯繫上。

    漪瀾殿處在前所未有的壓抑中,往日熱鬧人來人往不斷的香寮也死寂一片。宮人的臉上保持著統一死板的表情,以此掩飾著內心的不安和恐懼。漪瀾殿外也被三王爺派人重重把守起來。

    三王爺到殿中拜見惠妃,惠妃冷聲質問道:「三郎何以讓軍隊包圍漪瀾殿,難道先帝屍骨未寒你就想造反麼?」

    三王爺的眼中透著瘋狂,不過回答起來還是中規中矩,他只說先帝駕崩為防宮中生事所以派人保護惠妃。說完便離開再也沒有踏入漪瀾殿。

    惠妃命宮人緊閉大門不出,綺公主被抱到她的寢殿裡。她很聰明也很乖巧,一雙靈動的眼睛已經可以從大人們的表情意識到似乎什麼在變化,但她只睜著眼如在探索一樣尋求答案,沒有哭鬧。

    殿外時常傳來士兵步子踏在皇宮石板道路上的聲音,對於這場變故沒準備好的豈止惠妃。三王爺把軍隊引進宮城的舉動惠妃嗤之以鼻,也嚴正以待。皇宮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公然派兵圍困漪瀾殿其心昭然若揭。宮人們都知道,若是真有個好歹惠妃很可能成為三王爺要挾九王爺的人質,那時漪瀾殿將成為修羅場。

    玲瓏一直思考著,若是外面的人真殺進來該往何處跑。她很害怕,她不想死。但跟著主子就是這樣,若惠妃自身難保宮人們的死活還有誰來顧。要是那些人真的殺進來,玲瓏想,她至少要想辦法把綺公主帶出去。

    終於有一日夜間,惠妃說要一趟含象殿。玲瓏到漪瀾殿後,這是惠妃頭一次在除請安和必要的禮儀慶典之外去含象殿拜訪皇后。選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機,這幾日漪瀾殿上下幾乎是草木皆兵,外面稍有響動大家都會惶恐不安,送進來的食物也是用銀針驗了再驗。

    守在門口的侍衛起初並不想讓惠妃出漪瀾殿,但聽說她只是去含象殿,雲清姑姑又沒人給了一錠銀子賄賂,最後還是放了行並派人跟隨「保護」。

    除了抬轎捻的太監,跟隨惠妃的只有漪瀾殿總管公公羅寧,雲清姑姑,白檀和玲瓏。羅寧在前面提燈開道。雲清扶在轎攆邊,白檀和玲瓏跟在後面。

    白蘞留在漪瀾殿裡看著公主。先前皇后和三王爺一直是一種聯盟的關係,沒有她的點頭允許上官氏的女子不會嫁給三王爺,在內廷她也有意抬舉康妃,惠妃此行必定是有了什麼決定。

    如果此行有什麼危險,玲瓏真是連最後想救小公主出去的願望都無法完成,真真身不由己。

    秋夜蒼茫,寒冷的月光折射在士兵冰冷的鎧甲上,透著肅殺的氣息。惠妃身上裹著斗篷,身子陷進座椅中,轎攆隨著人的步子發出吱呀吱呀的響聲。

    玲瓏抿著嘴默默走著,說不緊張是假的,另一邊的白檀臉色一直慘白著。

    前面的惠妃不知怎地忽然喚了玲瓏的名字,她幹嘛低頭走到轎攆邊。惠妃看了她一眼,笑道:「你很害怕?」

    玲瓏咬了咬唇,道:「奴婢擔心娘娘的安危。」

    「呵,這時候還油嘴滑舌的,看來並不怎麼怕了。不過害怕也沒什麼不好承認了,本宮像你這麼大時膽子可能還要更小些。」

    玲瓏第一次見到惠妃時,只知道她是一位雖不太得寵卻很有地位的妃子,說話和氣,再後來就知道她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女人,在宮裡打磨久了一副刀槍不入的樣子。可是誰又天生無敵呢,

    玲瓏囁嚅道:「娘娘比奴婢有出息,聽說娘娘比奴婢小的時候就能在馬球場上贏過將軍,奴婢哪能和娘娘比。」

    惠妃笑道:「呵呵,有沒有出息得看人心裡念著什麼想著什麼。」

    她心裡念著的應該是她的兒子,或是皇宮中那個閃閃發光的寶座,玲瓏沒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這奴婢更沒法和娘娘比了。」

    惠妃看著玲瓏,道:「你這孩子心裡是自有念想的。雖然心中成算不如別人,好在沒什麼花花腸子心念單一。不過你的出息都是本宮給的。」

    玲瓏一愣,有些惶惶然,她對惠妃絕對算不上死心塌地最多只是盡心盡力匯報她的提攜之恩。白蘞常說對於身邊的宮人惠妃什麼都知曉,她那點小盤算興許也瞞不過惠妃的眼睛。

    惠妃向玲瓏勾勾手,玲瓏乖乖把耳朵貼過去,她道:「待會兒你和白檀兩個守在外面,若有什麼變故你就進去稟報,明白麼?」

    玲瓏點點頭,惠妃道:「下去吧。」

    含象殿外不像漪瀾殿那樣守衛森嚴,但門外的太監不許惠妃隨行宮人入內,最後她只帶了雲清進殿,白檀和玲瓏等候在外。

    ————————

    晚些時候還有一章,不過可能比較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