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富貴皇華

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 聽政開府之權 文 / 肖某某

    「你們都是大周未來的中流砥柱,朕希望你們能好好琢磨李學士的這堂課,用心寫條呈給朕看(富貴皇華31章節)!」皇帝點到即止,沒有多說什麼讓皇子皇孫們難堪。

    但自己的意思,皇帝相信他們能懂。不僅是魏國諸事,還有募捐賑災和斗寶競購的事兒,他們必須要給他一個交待!小女兒辛辛苦苦募集的那些民間資金,用她的生辰賀禮「變賣」來的善款,他不希望還有人繼續做手腳!

    「玉松兒很好,深得朕心。玉脂香蜜之事,她是無意為之,卻誤打誤撞給朕和你們都提了個醒兒。而此番募捐善款賑濟災民的義舉,更是給朕和朝廷幫了不少忙。」皇帝低頭看著武令媺,把她從地上扶起來,柔聲道,「玉松兒,父皇要謝謝你(富貴皇華第三十一章聽政開府之權內容)!」

    武令媺急忙再度福身行禮,搖頭說:「這些都是兒臣應該做的,兒臣理所應當要盡孝於父皇,盡忠於大周!」

    「好孩子,父皇知道你的心意。」皇帝將手放在武令媺肩頭,環視殿內黑壓壓跪著的人群,淡淡然說,「朕打開天窗說亮話,不管朕有多寵愛玉松兒,都是她應得的。朕得她在身邊侍奉,倍添歡樂。並且她有大功於社稷,朕必須封賞!」

    武令媺就盼著皇帝老子說有賞,最好是直接給她婚姻自主權,最不濟明明白白告訴她,不用她去和親。

    她心中大喜,跪倒恭敬聆聽皇帝旨意。皇帝沒有阻止她,微微提高聲音,正容道:「將朕的旨意遍傳前朝與後、宮,追封太平玉松公主生母明輝昭儀為明輝貴嬪。壽王和洪家子弟在此次賑災中勤謹辦事。一心一意盡孝盡忠,追封壽王生母惠妃為明惠夫人,賜洪家世襲罔替子爵爵位。重修明輝貴嬪與明惠夫人的陵寢,皆按皇貴妃規格。」

    這幾乎成了皇帝封賞武令媺的慣例。凡有大封賞,必定追封她的生母。就連壽王都不會落下。皇帝這是擺明車馬要讓壽王和武令媺同進退。且二妃重修的陵寢都按皇貴妃規格,其實就表明皇帝追封二妃的最高位份在未來可能要達到皇貴妃的尊貴級別。

    壽王生母本來就是官家小姐,只要皇帝願意。將她追封為皇后都行。可武令媺的生母出身寒微,其追封最高位份拔高再拔高,接連打破晉封規則。實在令人瞠目。哪怕明輝貴嬪最後沒有被追封為皇貴妃。陵寢能有皇貴妃的規格也是崇高無比的榮耀,足夠其母家風光幾十年。

    這次皇帝雖然沒有明旨再度提升明輝貴嬪的最高追封位份,卻用陵寢規格來表明了態度。人們就知道,等到玉松公主及笄、下嫁、甚至生兒育女,只怕都能貴及生母。由此可見,皇帝對小女兒的偏寵到了什麼地步。

    在皇帝看來,追封逝去之人的哀榮不過是寫在聖旨上的幾行字而已,重修陵寢也花不了幾個錢(富貴皇華第三十一章聽政開府之權內容)。他繼續說:「壽王入右龍驤軍任龍牙營主將。食雙親王俸祿,賜杏黃親王旗。賜太平玉松公主三公主俸祿,三食邑貢銀。賜太平玉松公主澄心殿聽政之權!」

    稍微喘了口氣。皇帝滿意地看見眾位皇子和重臣們身體微顫。壽王正式掌軍,早在眾人意料之中。接受起來並沒有什麼心理障礙。

    不管是誰當皇帝,都需要保家衛國的大將。壽王早就由皇帝發話,他會忠於任何一位坐上龍椅的皇兄,所以皇子們對他進入龍驤軍並不排斥。他們甚至還有些失望壽王為什麼不是去分薄祿郡王手裡的鎮南軍。

    至於武令媺,旁的賞賜都還罷了,不過是幾個錢的事兒,這澄心殿聽政之權卻非同小可。澄心殿是皇帝位於金鑾乾寧殿東側的書房,他經常在下朝以後在此殿召見皇子和大臣們議事。即便只是聽政之權,而非開口議政甚至遞上奏章參政,也足顯皇帝對武令媺才智的肯定與看重。

    別忘了,玉松公主才十二歲!人們不由猜測,皇帝這是想把她培養成先代那些也被賜文武二寧殿聽講的公主們那樣的女中豪傑嗎?

    還別說,向來以歷代明君賢帝為超越目標的皇帝陛下恐怕真有這樣的打算。先代可以有公主名動天下,本朝皇帝陛下如此英明神武,怎麼不能也有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出色女兒?

    但是這還沒有完,真正重磅級的封賞往往放在最後。皇帝的聲音柔和下來,不像方纔那麼嚴肅:「十月二十是太平玉松公主的生辰,她將自己的生辰賀禮都捐贈出來填補國庫日前的花銷,也用來購買厚實冬裝軍服送去邊關。但是朕的小女兒過生辰卻收不到真正意義的賀禮,這怎麼能行?!」

    「朕入主東宮之前的王府是朕的私產,現在還空著,朕就將王府送給太平玉松公主為公主府。這不是朕身為君主的賞賜,是我這個當父親的給女兒的禮物。若是加加緊,有幾個月時間修繕應足夠。明年二月初二,龍抬頭之日,我會親自給公主府主持開府設衙之禮!」皇帝很是得意。

    兒子們一隻眼睛巴巴瞧著太平郡這個象徵意義非凡的封地,另一隻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他入主東宮之前的潛邸(富貴皇華第三十一章聽政開府之權內容)。皇帝偏不如他們的願,既不改小女兒的食邑,也要把舊時府邸送給她當公主府,就算是未來的陪嫁之一。

    阿彌那個陀佛、無量那個天尊、真主那個阿拉、上那個帝!武令媺眼前頓時炸開無數顆小星星,她差點被震暈過去。向來公主府只在公主下嫁之前被賜予,而所有被賜公主府的公主都不會去和親。她的第一願望果斷達成!可是難道皇帝老子就打算把她嫁出去?

    開府設衙……只有皇子離宮才會開府設衙啊啊!沒聽說過哪位公主下嫁還能開府設衙的,公主府只是婚房而已。並且據武令媺所知,迄今為止,皇帝老子沒有給任何一個皇子親自主持過此禮。

    更別說那座王府是皇帝入主東宮之前的私宅,意義非凡哪!大周歷代儲君的封地太平郡又是自己的食邑,噗……莫非老頭子準備立自己當大周的皇太女?武令媺立刻在心裡狂摑暈暈乎乎的自己幾十耳光。這種可能性絕對比她能夠重新回到原位面的可能性還要低一萬八千倍!

    「兒臣叩謝父皇隆恩,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不管怎樣,先篤定不會去和親再想別的。武令媺絕不能讓人打岔子攪和了自己的封賞,於是趕緊磕頭謝恩。她對皇帝露出萬分感動和感激涕零的表情,且真心希望皇帝這棵越來越有父親模樣的大樹要萬古長青才好。

    至於說皇帝的寵愛是否太過份,武令媺可是知道的,原位面大唐帝國唐太宗之女晉陽公主是有史可考唯一享受皇帝親自撫養殊遇的公主。而此位面,似乎早有公主被皇帝養大,她還算不得唯一。

    並且據史書記載,晉陽公主的飛白字體與唐太宗的親筆真假難辨。武令媺雖然也由皇帝教導學寫大字,卻從來沒有以皇帝的字為臨摹範本。她也不敢,生怕皇帝多心。

    而晉陽這個封號更足顯太宗對愛女的珍視寵溺——晉陽正是李唐王朝龍興之地。武令媺的封號「太平」也是別有用意,可惜皇帝老子給她這個封號時,大抵沒有打什麼好主意(富貴皇華31章節)。那時的她比不得晉陽公主,不知現在的她能不能比?!

    大周皇帝陛下不知自己在小女兒心裡正和唐太宗比來比去,他眼露慈愛之色,將武令媺親手扶起,輕歎道:「我兒,父皇捨不得你住去宮外。所以,即便開府設衙,你在未出閣之前還是住在長樂殿陪著父皇。你的公主府,派些妥當人手好生打理就是。有事情需辦理時,你再留宿於府中。」

    由衷希望自己也能成為被唐太宗真心疼愛的晉陽公主,武令媺發自肺腑地說:「兒臣也捨不得遠離父皇,就算父皇不說,兒臣也會賴在長樂殿不走的。」

    她又巴巴瞧著皇帝,輕聲道:「父皇,兒臣從來不敢忘記,兒臣的生辰就是母妃的祭日。今年兒臣想去溫化皇陵祭拜母妃,還請父皇恩准。」說完,她跪倒在地,非常鄭重地磕了三個頭。

    上回武宗厚給武令媺提過兩句,說是這麼多年只是在京裡祭奠,他很想去給終於遷入溫化皇陵的生母上幾柱香。武令媺在皇帝心裡已經博了孝女的名頭,沒理由對生母置若罔聞,她當時就答應小十二有機會就和皇帝提這件事。

    生辰就是生母的死祭,往年武令媺也從來沒有大意對待過祭奠之禮。這回皇帝說了修陵的事兒,她當然要趁勢提出到溫化皇陵去親自給這具身體的母親認認真真地磕幾個頭,表面以示孝心,暗中也為她心中隱匿的謝意與歉意。

    皇帝一時失神,卻是想起謝駿說過要去孝仁太子墓前親自上香的事情。心情緩緩變得沉鬱,他點頭應允,看了看武宗厚才對武令媺說:「你一片孝心,父皇自然要成全。就讓你十二哥也同去給明惠夫人拜一拜。你們兄妹倆多給你們的母妃燒些祭奠之物,也告訴她們,父皇心裡惦記著她們。」

    頓了頓,皇帝又幽幽地說:「既然去了溫化皇陵,你們倆不妨去拜祭一下敦莊皇后和孝仁太子,那是你們的嫡母與嫡兄。玉松我兒,你從來沒見過先皇后和先太子,這回去一定要多磕幾個頭。」(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