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借天改明

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 各有心思 文 / 叫天

    更新時間:2013-10-27

    明軍夜不收剛和建虜探馬一接觸,馬上就退回了山海關。

    山海關前總兵朱梅、副總兵徐敷奏聞報發現大量建虜探馬,立刻來到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箭樓觀察建虜情況。

    關前已有三三兩兩的建虜,成群結隊出現。不過建虜探馬沒有像在三屯營一樣,逼近城牆。而是在射程之外或呼嘯奔馳,或停駐嘹望。

    這些建虜探馬都是百戰餘生的人,有的甚至曾經參加過攻打山海關的戰事,所以不敢拿自己的命來試探山海關守將的膽量。

    此時,天色已晚,落日的餘暉只留在西邊的天際。朱梅和徐敷奏向遠處看了半天,仍然沒看到建虜前鋒的蹤跡。

    徐敷奏是袁崇煥的親信,因此在山海關,一直以他為首。但自從袁崇煥被捕下獄之後,他的態度迅速改變,主動交好朱梅。

    只聽徐敷奏問朱梅道:「朱大帥,您看這是建虜的小股探馬前來騷擾還是大舉來襲?」

    朱梅沒有回頭看徐敷奏,皺著眉頭一直眺望遠方。想看清楚到底建虜來了多少人,但此時的天色已讓他看不清遠景。

    過了一會,仍然一無所獲,朱梅歎了口氣,然後對徐敷奏道:「本帥也看不出來,可惜沒有那望遠鏡,否則視線之內,建虜無處遁形。」

    大約十年前,由德國人鄧玉函帶了第一具望遠鏡到大明。四年前,湯若望和李祖白率先翻譯了《望遠鏡》一書介紹了望遠鏡的使用,原理,構造和製作方法。

    大明從這個時候,才開始製造這原本神秘的望遠鏡。可惜受原料所限和熟手工匠稀缺,望遠鏡一直沒有普及。關寧軍中只有三具,袁崇煥,祖大壽和趙率教各得其一。

    趙率教鎮守山海關的時候,朱梅有幸使用過趙手中的望遠鏡,因而才有此一歎。

    徐敷奏的能力是有的,但他沒有表現出來,而是跟著朱梅的語氣道:「可惜了那具望遠鏡,可惜了趙大帥啊!」

    現在不是感歎的時候,朱梅和徐敷奏兩人迅速屏蔽這個情緒,商量起目前的對策:「眼下只有嚴加防守,加大城牆和城內巡夜人數及火把數量,預防建虜夜間偷襲。不知道徐副總兵可還有其他補充?」

    徐敷奏搖搖頭,然後道:「防守方面已無補充,這樣,今夜就由我來值守吧。按照以往建虜行進速度估計,建虜大軍到來,或許在明日。還得朱大帥養足了精神才能應付,如何?」

    朱梅看看徐敷奏,瞭解他的心態變化,也不與他為難,點點頭道:「那就有勞徐副總兵了,本帥回去安排城內巡防事宜。」

    山海關方面對於建虜來襲,是早有準備的,兵員,糧草都充足,因此,朱梅和徐敷奏都不是很擔心。建虜連錦州,寧遠都沒能打得下來,何況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呢。

    果然,一夜無事,建虜連騷擾都沒有。但第二天一早,建虜前鋒到達山海關前,人數有七八千之眾,看旗號是建虜八大貝勒之一的多爾袞。

    朱梅和徐敷奏就緊張起來了,看情況還真是大舉來犯,妄想打通關內外。不過,兩人也就緊張而已,以前在孫承宗手下時,山海關也打退過建虜的多次進攻。說到攻城,他們並不擅長。

    多爾袞來到陣前,遠遠地眺望山海關。山海關並不大,但卻剛好卡在出關咽喉所在,並與山頂衍生下來的長城連成一體,一直到大海上。

    山海關高達五丈少許,讓人望而生畏。關上錦旗林立,眾多明軍嚴陣以待,多少大金勇士曾經死在了山海關的那一面。

    現在山海關的南面,又會有多少大金勇士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攻取這座關卡,多爾袞沒有一點底。

    雖然連戰連勝,現在又有火炮助威,但多爾袞對於攻下山海關並不看好。只是他也不會說,皇太極風頭太盛,如此下去怕是以後沒有立足之地。

    能看到皇太極去山海關前碰的頭破血流,是他喜聞樂見的。自己的才能不輸於他,差的只是資歷和年紀,終有一天,我多爾袞會爬上去的。

    多爾袞是個聰明人,並沒有像那三大貝勒一樣明顯反對皇太極的專權,力量不夠強大之時,就得一直蟄伏,否則必會招來禍患,這道理他是懂的。否則當初,他和弟弟多鐸早就被他們聯手幹掉了。

    多爾袞看了會山海關的情況,想了下自己的心思,然後就下令紮營等待建虜主力到來。山海關前,就讓皇太極來表演吧。

    正月的北地天氣,天氣極冷,又無雨雪,官道地面凍得很硬,讓建虜的火炮車隊得以順利行進。

    終於在第二天天色將黑之時,走完百餘里路,到達多爾袞給主力準備的大營中。

    山海關的大戰一觸即發,氣氛極為緊張。但在京師陶瓷廠,卻是一片喜慶。

    燒製出水泥的陶瓷工匠和前來交流的琉璃工匠,煉鐵工匠在鍾進衛和徐光啟的主持下,熱烈地交流中。

    會場佈置在原本的陶瓷廠大堂,由鍾進衛佈置。他和徐光啟坐在上首八仙桌的兩邊,安貴義坐在鍾進衛一則的後面。

    他們的左邊是陶瓷工匠,右邊是琉璃工匠和煉鐵工匠。工匠們的面前都擺著一張長桌,放著一些點心和茶,鍾進衛對面的是書辦,負責登記一些交流結論。

    開始的時候,工匠們不敢發言。但在鍾進衛的鼓勵下,這些天熟悉鍾進衛做事方式的陶瓷工匠開始發言,慢慢地帶動了對面的工匠,終於開始交流起來。

    &nbs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p;徐光啟已經升為工部尚書,本來不習慣和底層的工匠們用這種交流方式。但誰讓這是鍾進衛的安排呢,所以只好陪同著。慢慢地,聽著底下兩邊工匠的交流,撓到了他的技術癢處,忍不住也插言發話。

    話題從最初的如何提高溫度,到如何改進新式窯,生產不同產品的新式窯有什麼特點,以及選址需要什麼之類的各類話題,方方面面都討論了起來。

    會議一直開到深夜才結束,工匠們向鍾進衛和徐光啟行禮退出大堂。負責記錄的書辦過來躬身把手中的記錄奉給鍾進衛,然後退下去休息。

    鍾進衛接過來一看,眉毛一皺,標點符號還沒有推廣到這裡。鍾進衛就懶得看,把記錄轉給徐光啟,讓他來看。

    徐光啟拿著厚厚的一堆記錄,沒想今天的討論結論這麼多,他馬上命人撥亮附近的燭火,當場看了起來。

    鍾進衛對於這些事上的原則,只是把握方向,提提建議,具體的就讓他們這些古人去做。畢竟從實際操作上,他沒有一點經驗,比不得這些經驗豐富的工匠和滿腹才華的徐光啟。

    鍾進衛見徐光啟在那邊認真的看著,就站起來走動走動,坐了這麼久,屁股都坐麻了。忽然,他發現,工匠們面前的點心盤都空了,就啞然而笑起來。想想還是覺得現在物資太不豐富了,要是每家都不缺這個,盤子肯定不會空。

    隨侍在鍾進衛後角的安貴義見鍾進衛一個人在來回走動,就過來湊熱鬧。

    鍾進衛忽然發現這些天有點冷落他,就看看他,覺得這些天他出力也多,自己不在陶瓷廠的時候,都是他帶著工匠們在做事,還得協調陶瓷廠的物資,也不容易。

    鍾進衛想了一會,對安貴義道:「安公公,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看中興伯怎麼說的,這是咱家份內之事。皇上把咱家派來協助中興伯,咱家就得把這份事情做好。」安貴義義正言辭地說道。

    鍾進衛就當沒聽到他的客套話,現在無聊,等著徐光啟把記錄看完,就和安貴義聊聊吧。他走到剛才工匠們坐的椅子上,坐下,然後對安貴義道:「安公公,來,這裡坐,我們聊聊天。」

    安貴義對鍾進衛的性格已有瞭解,上回乾爹走之前又叮囑過他要服侍好中興伯。所以,他也不推托,按著鍾進衛的意思坐了,然後道:「不知中興伯想聊些什麼?」

    「聊什麼,什麼都可以聊,聊人生,聊理想。」鍾進衛理所當然地道。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