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名醫童養媳

龍騰世紀 第四十章 離京 文 / 沐榕雪瀟

    時值夏初,項懷平到城郊去視察夏收的準備事宜了,把汪儀鳳與沈承榮和離之事交給了劉同知。一朝為官,劉同知當然偏向於沈承榮,事情就弄成了這樣。

    汪儀鳳母子回到順天府衙,就有衙役來傳話,說項懷平後天回京,到時候帶妻子來看他們,並接他們到項府去住。汪儀鳳強笑謝過衙役,送衙役離開後,她略做思考,決定留書一封,不辭而別,以免再給項懷平添麻煩。

    沈妍背著一個破舊的小包袱,裡面有幾塊碎銀子、一把銅錢,還有從駙馬府順來的首飾、食物和瓷碟,外加從順天府拿的幾塊點心,就是她全部的家當。

    前世,她家庭條件優越,除了減肥,她從來不知飢餓的感覺,也不知道受窮的滋味。來這個時空後,她窮怕了,餓怕了,見到吃食和銀錢就想據為己有。置身她所處的環境,誰還能清高風雅,視金錢為糞土,沈妍會對此人頂禮膜拜。

    又要過以前居無定所、飽暖不濟的日子了,沈妍不敢想,一想就覺得心慌害怕。這身體才八歲,又生得弱小單薄,想獨立生活,乃至創業發家,談何容易?

    她雖說有醫術傍身,可除非機緣巧合,碰到林嬤嬤那樣的病人,要不誰會信一個小黃毛丫頭。就是不怕風吹日曬,走街串巷做鈴醫,她的高度也不夠呀!

    「娘,咱們去哪?」

    觸到沈妍仍有期望的眼神,汪儀鳳瞬間落淚,沈妍也哀聲長歎。像汪儀鳳這種女人,心思活絡,可受禮教禁錮太久,沒有衝破的勇氣,面對強權,又不得不屈從。再加上她遇人不淑,有要強的心,沒要強的命,才落到現在這般田地。

    「要不、要不我們回永州。」

    說到回永州娘家,汪儀鳳也沒有底氣,沈妍明白她的為難之處。定國公府威儀顯赫之時,做為旁支子弟,汪孝賢和嫡系關係疏遠,沒沾過光。定國公府獲罪敗落,他卻受了重責連累,翻身之日遙遙無期,情緒能好嗎?

    汪孝賢的正妻因汪儀鳳和沈承榮的私情敗露,認為親生女兒不爭氣才鬱結於心,最終臥病在床,心結難解,久治不愈而亡。汪孝賢妾室和庶出子女不少,嫡庶之間矛盾重重,汪儀鳳又讓人看了熱鬧,再回娘家,日子能好過嗎?

    「去、去找舅舅。」沈蘊緊緊攥住汪儀鳳的手,一臉擔憂,他還記得去年他們母子三人在汪家所受的委屈,聽說要回永州,他很害怕。

    「蘊兒,舅舅在哪裡?」

    「金州,外祖父說的。」

    「娘,舅舅在金州做什麼?我忘記以前的事了。」

    汪儀鳳長歎一聲,說:「你舅舅這兩年在金州做生意,金州靠近邊境,兵荒馬亂,生意也不好做。去年你舅母也跟去了金州,她可是個不好相與的。」

    以他們母子現在的處境,必須投親靠友,否則真是難以立足。沈妍迅速做了比較,與其回永州外祖家受氣,不如去金州找做生意的舅舅汪耀宗。汪孝賢一家主僕幾十口就靠一百多畝田產維持生計,日子過得並不富裕。邊境兵荒馬亂倒不可怕,危險係數高,機遇也會多,至於舅母不好相與,根本不值得擔心。

    「娘,我們去金州找舅舅吧!」

    汪儀鳳尋思許久,才點了點頭,「好吧!我們先歇歇,明天再出城。」

    金州位於大秦皇朝西南部,距離京城幾千里,地域很大,同南楚、西魏兩國接壤。南楚國富民安,和大秦皇朝相安無事,而西魏總在邊境滋生事端。

    沈妍花十幾文錢買了一本舊的《大秦皇朝疆域志》,對金州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也確定了他們此去金州的路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把幾千里的路程當成一次遙遠的旅行,能見識異時空的風光景致、鄉土習俗,也不枉此生了。

    他們找一家小客棧住下,隨便吃了些東西,就在房間休息養神。

    沈妍睡醒之後,就拿出他們全部的財物,算計此去金州的衣食住行。他們只有十多兩銀子,根本不夠此行的路費,這是沈妍最發愁的問題。她把從丫頭身上掠來的首飾和四個瓷碟拿出去賣掉了,統共又賣了十幾兩銀子。

    汪儀鳳說他們從永州來京城時,身上只有二三兩銀子,從永州到京城和從京城到金州路程差不多,想去就能走得到。沈妍心裡不滿汪儀鳳的話,卻沒當面反駁。汪儀鳳母子從永州到京城,一路乞討,有時打零工,沈妍可不想過這種日子。

    第二天一早,他們雇了一輛馬車送他們母子到西城門。出城之後,他們沿著通往金州方向的大路徒步慢行,太陽出來後,他們搭了一輛馬車。到達離京城最近的郡鎮,天已經黑了,他們找了一戶家境殷實的人家借宿。這戶人家姓李,有幾十畝田產,勤勞耕種,一家十來口人,日子過得不錯,對他們母子很熱情。

    當家人李老漢的腿上長滿小紅點,不停抓撓,有的地方都抓出血來了,顯然奇癢難奈。沈妍知道李老漢得的是一種頑固性皮膚病,只要染上這種病,每年都會在冬小麥快成熟的時候犯病,大概會持續一個月,這種病俗稱麥黃疥。

    前世的沈妍出身中醫世家,她的祖父擅長用偏方治病,像麥黃疥這種農村常見的皮膚疾病,她祖父能手到病除,沈妍也有治癒的經驗可取。

    一個八歲的黃毛丫頭哪敢說自己懂醫術,她只說記得家鄉有一偏方能治李老漢的病。汪儀鳳變聰明了,見沈妍要給李老漢治病,忙幫腔說話。

    李家人半信半疑,聽沈妍說所需藥材田間地壟就有,無需花錢,李家人才決定試試。次日一早,沈妍就帶李家人在野地溝渠裡挖來具有涼血療瘡功效的刺兒菜、苦荬菜,能除濕熱的青蒿和清熱解毒的蜈蚣草、倒扣草。她把這些草藥分成內服外敷兩種,寫了一張詳細的藥方,讓李老漢讓方服藥,並配了簡單的食療。

    剛服了兩劑藥,李老漢腿上的奇癢就減輕了,紅點也減少了。李家人都認為這偏方很神奇,李老漢的病也看過幾位丈夫,花了不少錢,沒想到不花錢的草藥也能治。李家感激沈妍,出手也大方,汪儀鳳母子走時,李家給了一百文錢。

    沈妍嘗到了甜頭,一路行去,開始了她做游醫的日子。得了重病的人不會信任一個黃毛丫頭,富貴人家也不會請她看病,她只給普通百姓治些小病,掙些小錢當路費。這一路上,她有事可做,手頭有活錢,長途跋涉也不覺得辛苦了。

    ------題外話------

    求板磚,無磚者自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