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天兵在1917

正文 551 坦克突擊(下) 文 / 馬口鐵

    小白鼠巴頓此時已經亢奮了,他的座駕離敵人陣地只有四五百米遠了,甚至他都能看到敵人在戰壕裡走來走去。他不由得使勁點了點駕駛員的腦袋,示意對方加速前進。

    ft-17的機動性確實不怎麼樣,哪怕駕駛員將油門轟到底,可看上去也跟龜爬一樣。甚至因為加速過急,巴頓的座駕還熄火拋錨了。

    「該死的!」

    巴頓咒罵了一聲,當他從潛望鏡裡看到戰友們一個個超越到了他前面,向著敵人陣地前的鐵絲網碾過去的時候,他都有心踹駕駛員兩腳了。一直以來巴頓都想成為美軍當中名副其實的第一坦克手,而要落實這項榮譽,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戰場上第一個突破敵人的戰壕。今天原本是一次好機會,可是全都被無能的駕駛員給毀了!

    巴頓眼巴巴的望著戰友們高歌猛進,真心有點羨慕嫉妒恨,好容易等駕駛員重新打著火,坦克恢復動力繼續前進的時候,他就差沒高唱:「g0!go!go!」了。

    第一排ft-17撞上了鐵絲網,不管是巴頓還是其他坦克手或者是後面圍觀的格雷格和克萊芒都一致認為接下來的戰鬥懸念不大了。對於ft-17來說突破鐵絲網什麼根本就是小意思。

    確實也是小意思,ft-17輕鬆的碾了過去,毫不費力輕鬆暢快。不過接下來的一幕卻讓巴頓等人眼鏡碎了一地。

    頭一輛碾過鐵絲網的ft-17繼續向前行駛了不到一百米之後突然就爆炸了。爆炸來的是這麼的突然和莫名其妙,讓巴頓百思不得其解。這輛坦克怎麼就爆炸了呢?難道車內溫度過高,導致彈藥殉爆了?還是說因為路況不好將彈藥從架子上顛下來了?

    當然。很快巴頓的注意力就轉移了。因為他覺得這就是一個偶然發生的小概率事件。屬於意外。反正一輛、兩輛甚至十輛二十輛坦克壞了都不是大問題,或者說只要能突破敵人的陣地,這麼一點兒損失可以接受!

    反正巴頓就是這麼想的,他催促著駕駛員趕緊向前,作為旅長他不能吊車尾更不能當副班長!不過巴頓很快就發現不對了,因為之前的爆炸不是小概率事件,更不是偶然。很多衝鋒中的ft-17剛才還跑得挺歡實,可一眨眼的功夫就身首分離或者乾脆就坐了土飛機。

    當這樣的偶然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密集的時候,巴頓震驚了!

    這是怎麼回事?敵人的秘密武器嗎?

    實際上格雷格和克萊芒也注意到了戰場上的突發情況,當一輛輛衝鋒中的坦克毫無預兆的發生爆炸時,他們就意識到了情況不對。對面陣地上的俄國佬恐怕不是那種第一次見到坦克就被嚇尿的土豹子,對方恐怕早就料到他們會使用坦克,而且已經很有針對性的做出了佈置!

    巴頓、格雷格和克萊芒瞪大了雙眼,不斷地在一輛輛繼續前進的ft-17坦克上掃來掃去,他們清楚,要想知道俄國人究竟用了什麼招數,最好的辦法就是瞪大雙眼。在爆炸發生的第一時間看清楚一切。

    巴頓他們的運氣不錯,很快他們就目睹了爆炸發生的全過程——爆炸不是從ft-17內部發生的。原因來自外部!

    「地雷!」

    格雷格和克萊芒對視了一眼,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知道,對於這個發現他們有多麼驚訝。在他們的印象中普通的反步兵地雷因為**裝藥量太小,根本就奈何不了堅固的坦克。而且之前他們不是沒有衝擊過敵人的防線,前幾天步兵還在這一片撒歡的瘋跑,沒見有地雷哈?

    可憐的格雷格和克萊芒絕對想不到,這一片區域確實沒有反步兵地雷,但是卻埋設了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地雷步兵是不太可能踩爆的,自然沒事。

    接下來巴頓就要做選擇了,是不管地雷繼續進攻,還是暫時撤退,呼喚後面的支援炮火將這一片犁一遍再說呢?

    很快勇敢的巴頓就選擇了前者,原因很簡單,巴頓家族的信條就是進攻,讓他們撤退跑路不如直接一刀殺了他們得了。而且巴頓也非常清楚,格雷格和克萊芒拿不出什麼像樣的火力去犁地,相對於俄國人的艦炮支援,他們的火力真心是渣渣。

    很快,在巴頓的帶領下,有些慌亂的美國坦克兵恢復鎮定。因為這位瘋狂的第一坦克手一馬當先的沖在了最前,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的士兵他不畏懼什麼地雷。

    是的,巴頓最喜歡幹這種瘋狂的事兒,火炬行動中,這位在登陸場冒著炮火和空襲幫著卸貨推車,後來還敢一個人駕駛破吉普勇闖地雷陣,到了突破大西洋壁壘時,為了越過一條「陰溝」,他在對岸德軍的注目下親自去測水深。

    反正從正常人的角度看,巴頓就屬於腦子裡有坑的,反正我是這麼認為的。當然,也不得不承認,在戰鬥陷入僵持的時候,想要打破僵持就需要他這種腦子裡有坑的指揮官,當他們以身作則親歷其為的時候,必然能極大地鼓舞士氣。

    這一次也不例外,在旅座大人的帶領下,美國坦克兵們豁出去,一個個將油門轟到底,嗷嗷亂叫著殺向了紅軍的陣地。

    而在紅軍陣地的指揮所裡,特裡安達菲洛夫將美軍的表現全都看在了眼裡,對於這位有些學者氣質的指揮官來說,美國坦克手的表現真心不算好。他不斷地在自己的小本子裡記錄著什麼,而這些將全部轉變為今後紅軍機械化部隊最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弗拉基米爾同志,敵人已經突破了反坦克地雷陣!」

    參謀喊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有點著急的。對於轟轟隆隆碾壓過來的鋼鐵怪獸。步兵確實心裡壓力是挺大的。而且對方突破了鐵網和地雷陣的坦克數量還真不少。初略的一數都有二三十輛,怎麼看第一線的步兵都是壓力山大。

    不過特裡安達菲洛夫卻

    沒有任何著急的意思,揮了揮手就打發走了參謀,然後舉起望遠鏡繼續觀察敵人坦克的表現。

    「速度太慢!」

    「越壕能力太差!」

    「火力單薄!」

    「缺乏有效的指揮!」

    一瞬間特裡安達菲洛夫就給記上了好幾筆,很顯然,在這位軍事天才面前,俄國未來所需要的坦克絕對不能是ft-17這個德行。甚至他覺得作為一戰中綜合性能最好,也是現代坦克鼻祖的ft-17真心只能算一個大號的玩具而已。

    也是。剛剛誕生沒兩年的坦克確實問題多多,速度什麼就不用說了,這是硬傷暫時沒辦法解決。至於火力,那也是相當湊合,ft-17的兩種型號中不管是裝37毫米皮托炮的還是裝備機槍的,都顯得單薄。比如說那個37毫米皮托炮,真心只能算個榴彈發射器,最大射程和威力都相當有限,對於加固的工事根本就打不動。而且更要命的是命中率實在是慘不忍睹,這麼說吧。超過200米,真心就只能聽響了。

    當然。這也是時代的限制,你不能要求坦克手在缺乏最基本觀瞄設備的情況準確的射擊,英國人坦克的57毫米炮比法國的皮托炮更加慘不忍睹,基本上就是嚇唬人的玩意兒。

    實際上在這些缺點當中,特裡安達菲洛夫最最重視的還是最後一條——缺乏有效的指揮。這個年月的坦克性能太差了,發動機開始工作之後,坐在坦克裡不比坐在飛機場的跑道上清淨。

    別說是通信基本靠吼了,吼了也聽不見,基本上乘員內部的交流就靠寫字板和肢體語言了。這還是坦克內部,至於坦克和坦克之間或者坦克和後方指揮部之間的聯繫,那個啥,基本上就沒啥聯繫。那時候坦克部隊為了傳達命令,竟然還是用信鴿!

    比如運用坦克突擊比較成功的康佈雷戰役,為了達成步坦協同的攻擊效果,跟隨在坦克後面的步兵是怎麼跟坦克手溝通的?用錘子或者工兵鏟敲打坦克的車體!

    反正那個年月,坦克部隊的指揮官相當的苦逼,他們對戰場上的感知和掌控能力不是一般的差勁。很多時候幾乎就是沒頭的蒼蠅!

    而這種盲人摸象的情況在戰場上是很被動的,容易出現大量的失誤和錯失大量的戰機。所以在特裡安達菲洛夫看來,要想真正發揮出坦克的威力,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指揮和通信問題!

    不過暫時說這些還有些遠,這些問題需要解決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涉及到的都是系統工程。而且在紅軍其他指揮官看來,特裡安達菲洛夫完全不必想那麼長遠,還是趕緊解決眼前的麻煩再說吧!

    眼前的問題很麻煩嗎?在某些人眼裡卻是如此,比如說巴頓,他就準備慶祝勝利了,只要碾壓過俄國佬的陣地佔領了突破口,他就算大功告成!而這一段路程只有多遠了呢?不到200米!

    對於巴頓,對於協約國官兵來說,勝利是那麼唾手可得。但就在此時,他們遭到了迎頭痛擊!

    進入兩百米範圍之後,波羅的海方面軍的反坦克武器總算是可以大開殺戒了。首先發威的是無後坐力炮,這種一百毫米口徑的傢伙發射的破甲彈靜破甲威力都在300毫米左右,而真實的動破甲威力也大大超過80毫米均質裝甲。

    而ft-17的裝甲有多厚呢?最厚處大約是22毫米,也就是說100毫米破甲彈可以打穿兩輛ft-17!這麼說吧,只要被100毫米破甲彈命中了,ft-17斷無生存的可能。

    很快巴頓就發現了這一點,在他左前方的一輛ft-17跑著跑著炮塔就飛上了天,緊接著右側後方另一輛直接變成了一個大火球。不斷的有ft-17被擊毀,在100毫米破甲彈面前它們的表現完全就跟豆腐渣一樣!

    巴頓後來回憶道:「敵人使用了一種很奇特的火炮,每一次發射。都會噴射出大量的煙霧和火焰。它們射出的炮彈很奇特。似乎還長了四根翅膀……我們的坦克在敵人的炮火下顯得不堪一擊,就像黃油一樣軟弱……不斷地有坦克被擊毀,不斷地有戰友在陣亡……我的壓力很大!」

    對巴頓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100毫米無後坐力炮的精度比較湊合,而且射程也比較近,對於他的坦克部隊來說,只要埋頭向前衝,還有一線生機!

    巴頓當時也是這麼想的,帶著他的小伙子們埋頭衝鋒。準備一舉越過敵人的炮火封鎖線。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特裡安達菲洛夫手裡的殺手鑭可不止有無後坐力炮。基層的反裝甲小組除了無後坐力炮,還有口徑稍小的火箭筒以及反坦克槍。

    ptrd-18反坦克槍使用覆銅背甲硬鋼芯穿甲彈時,在100米的距離上大約可以擊穿25毫米均質鋼裝甲。這個威力雖然打ft-17的正臉有點湊合,但是打其他部位可是一打一個准。

    所以剛剛被無後坐力炮摧殘了一陣之後,巴頓的坦克部隊又迎來了反坦克槍的考驗。而這種考驗無疑更加艱巨,畢竟無後坐力炮發射時的目標比較明顯,還可以用火力壓制一下。而反坦克槍動靜小得多,而且為了避免暴露目標,反坦克槍手們特意在陣地前方撒了水。

    這樣一來巴頓的坦克手很多時候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對此巴頓本人就深有體會,前一刻他的駕駛員還在按照他命令向前突擊。可後一刻隨著車體噹啷一響,這個可憐的傢伙脖子一歪就死了。

    當時巴頓還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事兒,還在不斷地試圖去踢可憐的駕駛員,試圖命令這個倒霉鬼繼續前進。

    接下來的幾分鐘裡,巴頓被嚇得夠嗆,停在戰場上不動的坦克無疑是最好的靶子,一瞬間他的座駕就成了吸引子彈的磁石,雖然紅軍的機槍和步槍子彈不足以擊穿ft-17的裝甲,但是密集的子彈撞擊在鋼板上一樣能讓鋼板變形,甚至會使鋼板的內層崩裂成碎片並在艙內亂飛。

    />

    參加過那場戰鬥的坦克手麥克回憶道:「機槍子彈至少一次穿透了車體,造成我和駕駛員埃斯受了輕傷……」

    當然,即便步槍彈沒有擊穿裝甲,但也能給坦克手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沒有人能夠安然的注視自己面前的鋼板不斷變形而無動於衷,子彈撞擊在鋼板上的叮噹聲就像催命的鐘聲一樣敲打這坦克手的內心世界。

    不少目擊者聲稱「一輛輛坦克帶著滿身傷痕回來了,而駕駛它的小伙子卻崩潰了……」

    巴頓是那種天生的軍人,他的心理素質自然不會崩潰,實際上在發現駕駛員陣亡之後,他像個沒事的人一樣。在試圖重新發動坦克未果之後,他拆掉了炮塔裡的那挺哈奇開斯機槍。抱著這挺機槍,巴頓從炮塔裡鑽了出來,在密集的彈雨下,這個瘋子竟然毫髮無傷!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反正巴頓在離開自己的座駕之後並沒有脫離戰場,而是依靠座駕的掩護,開始跟對面的紅軍展開對射,用他自己的說法講:「在打掉了所有的彈藥前,我至少擊斃了兩個俄國雜碎!」

    不過不管巴頓個人的戰果怎麼樣,他的坦克突擊已經宣告失敗,當越來越多的ft-17起火爆炸,當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再一次開始炮擊,戰場上的協約國士兵唯一能做的就是丟下武器祈禱上帝保佑。

    一個坦克營從發起進攻到攻擊失敗,不過是短短一個小時的事兒。而在這次攻堅行動中,只有七輛坦克囫圇著回到了出發陣地,其他的百分之九十的坦克和坦克手要麼被摧毀要麼被俘虜。其中就包括他們英勇的旅長巴頓。

    打完了所有的子彈之後,巴頓試圖用工兵鏟同撲上來的紅軍士兵肉搏,這位曾經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中獲得過現代五項第五名的大個子真心是選錯了對手,同樣牛高馬大的毛子兵可不怕他,分分鐘之後未來的巴頓上將就給揍了一個皮青臉腫生活不能自理,像一條死狗一樣被紅軍士兵拖回了戰俘營。

    當然,在未來的戰俘生涯中巴頓也不會太寂寞,因為另一個官二代麥克阿瑟已經等了他很久了,想比這兩個同樣喜歡出風頭逞英雄的傢伙會很投機的。

    「該死的,現在怎麼辦?」

    獲知巴頓戰敗被俘之後,格雷格少將傻眼了,這一戰不光賠進去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坦克,還搭進去了一個旅長。這怎麼交代?

    不過格雷格真心是問錯人了,克萊芒上校此時還沒從剛才的坦克大屠殺中回過神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有軍隊能夠如此乾脆利索的解決大群的ft-17,俄國人讓他大開眼界之餘,也讓他產生了深深的憂慮——難道ft-17真是一種失敗的武器?

    說實話,這樣的想法真心沒有必要,ft-17之所以在什切青顯得失敗,主要是它碰上了超越這個時代的對手。就性能來說,在這個時代ft-17一點兒也不落伍,換一個對手之後,它的表現就只能用光彩奪目來形容了,而不幸被ft-17蹂躪的倒霉鬼是誰呢?

    他叫圖哈切夫斯基……(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奧芬、hzwangdd和尤圖斯同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