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三十一章 徐榮 文 / 海漂

    過了陽翟縣,便出了河南尹,進入荊州南陽了,而南陽境內各縣守備,除去宛城張咨外,與管亥都有一些交情,雖不是生死好友,借路應是無妨。

    朱魁三千步騎,成方陣,中間護衛著一輛馬車,尤為顯眼,裡面整躺著漢少帝劉辯。

    自出宮南撤江夏,當夜劉辯便偶感風寒了,所幸並不嚴重,隨軍軍醫一把脈,開了藥湯,已快痊癒。

    只是拖累了行軍速度,朱魁練兵一向以練體能為主,武藝為輔,因此他尤擅急行速攻,按往日計算,此刻早已進入南陽,遠遠擺脫徐榮了。

    從昨日開始,便有行軍哨探探得後邊有騎兵追至,同時也明白追兵首領乃是徐榮。

    這人,雖然在涼州共事過,卻沒有真正見過面,但史上卻是留名之輩,曾擊敗孫堅、曹操的名將。

    朱魁使了個計,從千人騎兵中,分出兩百精騎作為誘餌,假作蹤跡轉向另外一個方向,再繞回來,讓中軍能夠安然得脫。

    可惜徐榮乃謹慎之人,尾隨兩百騎兵不過追出十里,便發覺倪端,因為腳印上只有馬蹄印,無一人印。

    朱魁面色不改,平靜的笑對著劉辯,一旁戲志才、華歆等等多人都寬慰著。

    劉辯瑟瑟發抖的問道:「各位愛卿,那董賊差人追來了,這該如何是好?」捉著面前朱魁的手,面有淚花,彷彿溺水者緊緊捉這唯一的救命稻草。

    這看得一旁的華歆心中不斷的搖頭,陳宮投朱魁,而朱魁與戲志才乃是好友,包括華歆在內,那年在雒陽時候,三人時常討論如何中興國事,弘揚漢威。

    那夜計定營救少帝后,二人一同安排出城路線,是時陳宮便替朱魁正式邀請入幕,戲志才早猜出此次再遇朱魁,定要受他招募,自家人相識久了,也不推辭直接應下。

    同時,戲志才也邀華歆離雒,在尋前程,欲請他一同投靠朱魁,這一路上華歆尚在思考中,這會本對劉辯還有一絲期待的他,心裡下了決定,劉漢看來是大廈將傾了,諸侯並起年代即將來臨,宗室中卻無一人值的他留戀。

    唯有眼前的這少年將軍,倒給他一種淡淡的雄才偉略之感。

    華歆心中有了決定,不由安慰到:「陛下無需擔心,揚子侯侯精通戰陣,定可護陛下周全。」

    「來人,好生伺候陛下!」

    說完,便示意馬車內其他人出去。

    朱魁大感奇怪,這華歆舉動竟如此無禮,其他他早就不喜次次進馬車對著一個哭哭啼啼的小孩,匯報長匯報短的,但是此刻皇室威望依在,他不敢太過,陳宮與戲志才已經投他,這還好些,而華歆還在猶豫不定,因此該有的尊崇必須做足,一副忠貞作態。

    幾人跳下馬車,後侍候在一旁的兩名少女對朱魁示意了下,翻身進了車篷。

    來到路旁尋了塊乾淨的石塊坐下,朱魁正欲開口詢問華歆之意,不想對方先行開口說道:「華歆見過主公。」

    所謂大才投效,一句簡單的主公二字,讓朱魁不由心中歡喜,開懷一笑,算是承認這一關係,也不寒暄,大喊什麼如魚得水,而是直接問道:「子魚可是有話告知於我。」

    華歆點頭,舉目四方看了一眼,最後停在東南面一樹林前,轉頭說道:「早言江東楊子侯手弩最利,主公可是想引徐榮入林,後以弩破之,一而成擒,取徐榮為己用。」

    看到華歆的目光和陳宮、戲志才的神色,知道三人已經看穿自己的打算,會心一笑,承認到:「子魚銳眼,正是如此,早年平定南陽張曼成時,曾記下南陽一帶地形,這條官道已不是第一次行走了。」

    「在林中,馬兵之長處無法施展,伏士卒於樹上,憑弩之利,雖徐榮有兩倍之人馬,失去地利天時,焉能不敗我手。」

    朱魁的話,周圍幾人一一讚同,華歆輕扶下須:「歆以為可敗徐榮,卻不可擒拿或者殺害。」

    「放他回去?」朱魁不解,徐榮有大將之才,他十分喜愛,不會如此輕易放手,希望對方可以解釋。

    「董卓麾下,尚謀者李儒也,尚武者呂布為首,牛輔、張濟之輩次之,然擅統兵者唯徐榮一人。今董卓亂政,天怒人怨,料想不久之後,關東各諸侯太守定然不滿,聯手伐之,徐榮若去,則斷董卓一臂,必被眾諸侯所敗。」

    「主公迎少帝回江夏,與雒陽獻帝一南一北各令天下,董卓一敗,想那關東聯軍定然兵鋒南下,一舉覆滅主公,江夏小地可抗天下諸侯乎?」

    華歆句句珠璣,一連說來,讓朱魁不由一愣,細心一想,果然有理,歷史上,袁家兄弟反抗董卓,逃離京都後,曹操檄文天下,袁紹為盟主,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雖然說各自非是一心,但也殺的董卓西逃長安,閉關不出。

    而其中最主要也最激進曹操、孫堅兩路聯軍,皆敗在徐榮手上,攻勢受挫,導致後來盟軍解散,要不是董卓中了美人計而死,依舊是天下最大的諸侯。

    若沒徐榮,共討董卓的時候,呂布、牛輔之輩還真不是曹操和孫堅對手,那時董卓逃不會長安,死在雒陽,盟軍氣勢大盛,袁紹又為盟主,袁家與自己不對路,還真有可能殺下江夏,來搶少帝。

    至於袁紹會畏懼少帝之名,這狗屁忠君之意,那是無人可信的。

    這讓朱魁有些汗顏,看來自己對大局觀,大勢的把握依舊不是老練,看看這華歆不知歷史,一下便猜出關東諸侯會聯手討董。

    「呼!」朱魁站直了身體,深深行了一禮:「多謝子魚指點,魁受益匪淺。」

    華歆連連客氣回禮,朱魁握住他手,說道:「回到江夏,我比奏請陛下,任命先生為尚書。」

    「多謝主公!」華歆坦然受下。

    兵馬歇息了半個時辰,士兵吃好了乾糧,恢復了體力,朱魁便下令步騎三千人往樹林而去,隱蔽、佈置,就等徐榮追來。

    午後不多久,在朱魁軍隊掩伏完畢後,官道上一股煙塵沖天而起,馬蹄聲震耳欲聾,卻是徐榮趕到了,看到滿地爐灶、馬糞等軍馬歇息的痕跡,略一推算,便知不過離開幾刻鐘的時間。

    幾名前哨騎兵順著蹤跡來回看了幾遍,馬印腳印通往樹林之中。

    「將軍,怎麼辦?敵軍定然藏在林中,伏擊我等,是否殺入?」身旁一名副將開口問道。

    徐榮那銳利的眼神,微微瞇起,這樹林中,太安靜了,不聞鳥獸之聲,朱魁他們定躲在其中,毋庸置疑,但有埋伏也是肯定的,這麼衝進去,怕是不得討好。

    但凡上等統帥,皆愛思考,徐榮想了一會,用手感覺了下風向,便計上心來,吩咐道:「與林抓奶哥外圍,多尋枯草干支,搭起生火,以煙將叛賊給熏出來。」

    「諾!」

    當有親兵領命,下去組織人手,拾柴生火,許多樹枝都是剛剛從樹上看下,潮濕不已,這麼一燒,又刮北風,滾滾濃煙往林內湧去。

    這煙一起,林內朱魁便已感覺到了,面色一變,暗道這徐榮倒也本事,想到用煙逼他出來,卻是自己疏忽,只是此刻不能出去,否則必死無疑,見戰況有變,文武眾人一一聚來,管亥性急,連忙問道:「主公,煙很快就越來越多,該怎麼辦?還是出去跟他麼拼了。」

    朱魁左手搭在軒轅劍上,右手貼在腿旁,手指不斷的敲打著,苦思之中,腦中一幅幅畫面閃過,有早年看過的兵書,有前世看過一些古代戰爭的電視劇畫面,走馬關燈,突然畫面停留在曾經一部電視劇上,喊道:「有了。」

    「來人,令所有騎兵將坐騎牢牢綁死在樹幹上,莫要脫了韁。」

    「告訴所有人,從衣服上撕下一塊布巾,水壺裡有水的把水蘸濕,綁在口鼻上,沒水的把腰帶解下,撒尿在水壺裡,以尿代水,弄濕了捂在口鼻。」

    吩咐玩,轉首便將自己身上的衣服一把撕爛,分成了幾份,同時把攜帶水壺一同交給周泰,說道:「二弟,把布條弄濕,照顧好幾位先生。」

    接著便轉首離開,找到何潔,尋她一起安慰劉辯,讓其放心,交代了用濕布躲避燻煙之法,同時喚來大虎和幾名親兵,護著他們往林中深處暫避,等待戰事的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