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十六章 復立州牧 文 / 海漂

    中平五年(一八六),十一月初。

    雒陽,裸游館。

    天子劉宏靠著龍塌,蹇碩站立一旁,兩個宮女輕輕的拿捏著肩膀。

    靈帝好裸游,這裸游館裝飾奢華,氣勢輝煌,水池之大,可稱之為湖。他讓人採來綠色的苔蘚覆蓋在台階上,水池中灑滿各色花瓣;把西域進獻的茵犀香,命人煮成湯配合這胭脂粉一同倒在巨型水池裡,人稱「流香池」,香味充滿整個裸游館。

    盛夏酷暑,劉宏幾乎天天跑到那裡,與眾多宮娥在水中裸泳、嬉戲,興趣盎然。親自選擇肌膚白嫩,身體輕盈,十五、六歲的宮娥一絲不掛執篙划船,搖漾在池水中,他搖晃小船,讓它沉沒水中,就是為了一覽**宮娥驚慌失措,落入水中的嬌態。在水中撫摸玉一般滑嫩的肌膚,一時興起,就在水中和宮娥**,花樣百出,春光無限,心滿意足之後,躺在涼殿內喝酒,吩咐眾宮娥演奏一曲《招商七言》,用以招來涼氣。

    通宵達旦,飲酒作樂,劉宏曾感歎:「假如一萬年都這樣的話,那真就是天上的神仙了!」

    由於整夜和宮娥**,飲酒直到不省人事,天亮了還不知道,常常誤了早朝!他又讓內監學雞叫,比賽誰叫的高亢?當場給予賞賜!在裸游館北側修建了一座雞鳴堂,裡面放養數目眾多的雄雞。每當劉宏在醉夢中醒不過來時,內監們便爭相學公雞打鳴,以假亂真來喚醒他。

    哪怕現在是冬日,一有時間,也不停息,比如現在,無數的太監宮娥們進進出出,在給水池注入剛燒開的熱水。

    多年的酒色縱慾的生活,才三十餘歲的劉宏變得面頰消瘦,眼袋突起,眼圈發黑,毫無蓬勃之氣。

    望著漸漸升起的熱氣,突然間有些心煩意亂。

    這兩年,天下動亂不已,自黃巾起,先後涼州、匈奴、幽州等等無不是滋擾不停,更別說如同江夏這般小叛亂,更是春生野草,除也除不盡。

    劉宏在歷史上可謂撈私錢的一把手皇帝,但是還是感覺支付不來,他感覺自己好像無論存了多少內帑,總要被無窮無盡的軍費,不得不付個乾淨。

    他雖然貪財,但是對皇帝寶座還是看的比什麼都重的,誰造反,誰威脅了他的皇位,就算花光所有錢,他也要殺個乾淨。

    對權利的保護還是很清醒,還是能夠分辨各大臣、宦官到底在做些什麼,是否觸及了自己的底線。

    今日朝議,益州刺史劉焉上書曰:「天下不寧,四方各有大小叛亂,焉以為這是刺史權威不夠,既不能禁,而且沒有用對人才,所以百姓不服,輒增暴亂,建議陛下改置牧伯,鎮安華夏。」

    當年王莽篡漢,改刺史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給西漢末年動亂造成了很多的影響,也給當年光武帝重建東漢造成了很大麻煩,一洲等於一國,中央無法集權,對一個王朝來說是非常不穩定的事情。

    劉宏對此也是很頭疼,他雖然**,但是不代表愚蠢,從他可以迅速瓦解大將軍竇武就看出,對政權的敏感度,劉焉的建議有一定的道理,現在天下不寧,全國上下都有戰爭,分封州牧,的確可以安定四方。

    但是劉宏擔心的是尾大不掉,那劉焉的居心,一方面是為大漢著想,另一方面是在為自己謀權利,想當益州牧,而且劉焉是西漢魯恭王劉餘的後裔,若讓他做大,劉宏十分擔心再現春秋時期,諸國爭霸,斷了劉氏江山。

    揉了揉額頭,看著面前正在催促宮人們快些填充熱水池的蹇碩,突然問道:「蹇碩,今日朝議上,益州刺史劉焉送來的恢復州牧制度的議書,你怎麼看?」

    靈帝很信任宦官,經常詢問朝政大事,蹇碩也不為怪,想了想,緩聲答道:「時局艱難,改置刺史為牧伯,蓄養民生,於大漢有益,於陛下有益!」

    「年前,有黃巾之禍,涼州之亂,朝廷盡起十數萬大軍,才剛剛平定,耗盡上億錢糧,今并州、幽州,丁原與公孫瓚無日不戰,才勉強擊潰南匈奴與逆賊張舉。」

    「這些外姓將軍屢要錢糧,連連廝殺,卻不能快速平定戰亂,蓋因只有戰功才能給他們富貴,根本不思良策安定一方,他們需要以戰養戰,來博取更大的功勞。」

    「陛下多年積蓄,幾戰之間,消耗殆盡,以致不得不令他們二人,就地自食!就地自食,這是國家取禍之道,非是長久之計。」

    「而幽州刺史劉虞、益州刺史劉焉,都是主張招降安撫,並且多有成效,這說明只有宗室中人,才會體念陛下艱難,不貪功行事。」

    「劉焉入益州,益州漸安;劉虞入幽州,烏桓叛逆欲降;外姓將軍中,也只有那朱魁或可體諒陛下一二,平亂迅速,從不懈怠拖延,虛耗錢糧。」

    「陛下心中自明,皇甫嵩年老貪名,尚且不說。公孫瓚少年銳氣,貪功求戰,不顧國家空虛,這是危亡之道,不是急迫之間,不可用之。」

    蹇碩哈著腰,似痛心,又恭敬的建言著,他在宦官中算是異類,是真心為劉宏著想之人,這些劉宏都知道,若說張讓等人是為平衡黨人而培植的心腹,那蹇碩就是深得信賴的托孤之臣。

    靈帝劉宏輕輕點著頭,又道:「這麼說,你是贊同州牧舉措?」

    「若想國家安穩,州牧勢在必行。然,陛下選任州牧,務必小心謹慎,不然春秋戰國局勢,將再現中國!」蹇碩又諫道。

    靈帝劉宏長歎一聲:「州牧……春秋!戰國!東周、西周!鎬京,成周!」

    靈帝劉宏的眼界,只能看望已經發生歷史,卻參不透未來。在靈帝劉宏眼裡,大漢最大的悲劇,也只是王莽篡漢,或者類如周朝崩潰,形成諸侯爭霸局面。

    靈帝劉宏思考一會又道:「若是鄭莊公射傷周桓王,如何?」

    春秋初期,周桓王伐鄭國,鄭莊公與之交陣,射傷周桓王。鄭莊公,亦是姬周宗室。周桓王伐鄭而敗,直接導致春秋列侯稱霸局面形成。

    靈帝劉宏這話,是言:若劉焉這些宗室如鄭莊公一般,自據一地,該當如何?

    蹇碩跪倒在地,勸諫道:「陛下。須知,『亡周者,秦也,非姬氏;亡秦者,漢也,非嬴氏』。陛下何必憂心劉焉!大家都是高祖血脈,大不了就是七國之亂,最後還不是平定了,天下乃劉氏天下,如此便可。」

    靈帝劉宏雙眼陡的一亮,起身在房內快步行走片刻,停下腳步:「不錯,自三皇五帝至今,不曾有同姓代國者。國強則削藩以集權,國弱則樹藩以庇護。」

    「生為劉家子,當先以劉氏江山為重,朕的江山也不是父王傳給我的,乃是伯父恆帝傳下,我又何必緊緊介懷自己的兒孫是否爭得自己的叔父,天下乃劉家天下,如此朕死後也有面目去見歷代先皇。」

    想到著劉宏決心已下,讓自己的這些堂兄弟為自己牧守一方。

    隔日,靈帝劉宏無比強勢,不顧三公九卿、張讓等所有人反對,直接在朝會上下旨,益州刺史劉焉領益州牧,宗正劉虞為幽州牧,僅僅改置兩人,

    想鐵了心試試看,是否可以改善局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