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九章 自薦 文 / 海漂

    雒陽,右車騎將軍府前巷子,一輛馬車緩緩開來,在門前停了下來。

    一個身發福的王錢在車伕的攙扶下從馬車上跳了下來。

    低頭認真打諒了下自己衣著,走上台階,一個門子迎了過來,笑道:「王老爺你來啦!」

    「是啊,你家大人在嗎?」說著,王錢從手裡摸了些錢,送了上去。

    「大人在,我幫你去通報下。」接過錢的門子低眉笑了笑,一溜煙,朝內跑去,不一會就又跑了出來。

    「王老爺,大人請你進去。」

    王錢在門子的帶領下,在會客偏房坐了下來,有下人奉上茶,等一會,一身儒服的朱俊從門外走了進去,看了一一眼,逕自上前坐到主位,也不廢話,問道:「可是懷明又拖你商行送書信?」

    「大人慧眼如炬!」王錢一邊奉承著,一邊從身上取出一封信件,送了上去。

    兩年來,王錢都未聲稱自己是朱魁的人,只是介紹說自己商行有送信業務,來往各地之間。

    儒與商交,朱俊不喜,所以他對自己本家江東四姓中的朱姓,從未有過實質性的幫助,而朱家因此僅僅借其名,卻無實利。

    他也查過,京城王氏商行卻有信件服務,許多京官托他們給家裡送信,但一般都是家信。

    「你下去吧。」朱俊看了看火泥並沒裂開,知道對方沒有看過,便撤退此人。

    王錢走後,朱俊拆開信件一看,信中說道,秦頡乃其好友,卻戰死江夏,心中悲憤,希望他可以幫其上書天子,讓他帶兵平亂,為友報仇。

    「看來懷明修身養性久了,寂寞了。也好,陶謙平了徐州黃巾餘孽,皆趕進深山老林中,江夏趙慈乃黃巾最後一股,定了黃巾餘孽也算一一平定,懷明出身江淮,由他去,也穩妥。」朱俊自言了兩句。

    朱魁算是自己所見最優秀的人才,由出身江左,隱居養名可以,太久了,別人遺忘了,就是太過頭了。

    同樣的信件,同樣有杜洪一樣拜訪了蔡邕與盧植,兩個交好的朝臣。

    隔日,早朝,德陽殿。

    劉宏再一次問起江夏一事,對於叛亂,劉宏還是很關心的。

    「稟陛下,荊襄聯軍已經解了漢陽之圍,現在五萬兵馬囤積江旁,與江夏隔江相持。」大將軍何進奏道。

    「領兵者何人?五萬兵馬竟然還隔江相持,為何不渡江平亂,朕定要治其瀆職懈戰之罪。」劉宏怒道。

    這時,一旁的張讓小聲說道:「陛下,現在漢陽兵馬並無統帥,三郡兵馬都是校尉暫領,前統帥秦頡已經戰死。」

    劉宏聽後,臉微紅,有些尷尬,好像之前有人報過,只是自己給忘了。

    「諸位卿家,江夏之亂,何人可平?」劉宏收斂羞色,一副很英明的語氣問道。

    司徒袁隗出列奏道:「臣推薦右車騎將軍,有平定黃巾之大功,其餘孽應在他手而絕。」

    太尉張溫也出行舉薦道:「江夏萬許叛賊,何需朝廷車騎前往,臣推舉長沙太守孫堅前往,年前孫堅平定長沙叛賊區星,有將才,當可破賊。」

    孫堅自西涼在張溫麾下謀事後,之後一直都跟著廝混,長沙太守也是張溫所舉,現在自然希望自己的小弟可以多立功勞,將來為成為自己的大助力。

    長沙在荊南,江夏在荊北,並不遠,孫堅有將才,一時間,依附張溫的官員,連連附議。

    「臣朱俊啟奏陛下,臣舉薦威虜將軍朱魁,其帥才,平江夏賊易也!」

    「臣盧植附議!」

    「臣蔡邕附議!」

    朱俊說完,盧植、蔡邕兩人一同出列說道,這時朝堂眾人才想起,兩年前以戰聞名的朱魁。

    「朱魁?由他領兵,朕也放心,只是他不是在隱居麼?他又願意出仕了?」靈帝劉宏想了想這個曾經深得自己喜愛的少年臣子,自己發了兩次徵召令,都沒有應召。

    盧植奏道:「秦頡乃朱魁友人,其戰死,以此來來應召,斷無不出之理。」

    「那好,便按朱愛卿所奏,征朱魁為江夏太守,即可往漢陽,領兵平亂。」

    朱俊、盧植、蔡邕三人看了看笑了,心中明瞭肯定大家都收到了三人。

    天下山莊,後院,湖畔。

    朱魁躺在一小型木榻上,輕蓋著毛毯,仰躺著,放下手中的墨子,拿起一旁的熱茶,喝了口。

    原來墨子對幾何光學都有進行系統研究,諸子中唯一科學家果不為過。都發現小孔成像原理,從而製作出過平面鏡。竟連球面鏡成像原理也有研究,做出過凹凸鏡。

    可惜了凹凸鏡就是望遠鏡的雛形,可惜沒有被引用到軍事上,墨子可惜兩晉時期遺失殆盡,沒有傳到後世,不然將對中國的科學一大助益。

    「如果沒有秦朝一同**,尊法;沒有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或許會有更多崇尚科學的墨者吧。」

    越是看《墨子手札》越是讓朱魁更加的欽服,墨子是天才,但中國太多庸人,蠅營狗苟之人更多,作為墨子來說他的主張在當時中國太超前了,被人誤解,鄙夷,忘卻是歷史的悲哀。

    而從當時中國社會發展水平來說,不管是黃老之術,嚴刑峻法,還是孔孟儒學都對當時的統治階級有切身利益的可操作性,但墨學對統治階級沒有真正的利益獲取,而一般百姓雖然喜歡,但限於自身實力和素質,去實際推廣的就少之又少了。

    兼愛,非攻,讓統治階級不斷的打壓,順帶著連科學,技藝也一同被斥為外道,小道,為世人所不齒。

    「兼愛、非攻,這在後世都很難實現大同世界,墨子,我就取你精華一半,也算為你達成子墨子之言尤在的夢想,將來也讓你與孔子並列,算是謝你這本《墨子手札》」

    「這望遠鏡回頭讓人看看是否造的出來。」

    朱魁長身而起,活動了下筋骨,這時,一名下人跑了過來,急急說道:「侯爺,有聖旨到。」

    「聖旨?看來同意我去江夏平亂了。」

    整了整衣冠,帶著這麼下人,往大堂裡行去。

    一番跪拜接旨後,站了起來,對下人們吩咐道:「你們幾個帶這位公公下去,好生款待。」

    靈帝的旨意很簡單,接任江夏太守,即可平亂。

    「去通知甘寧、周泰、王承他們府上來見我。」

    半月前,甘寧周泰他們已經成婚,自然不是再住在天下山莊,秣陵城裡都置辦了府宅。

    而王承,卻是將自己的妹妹朱瑩許配了他,兩人親梅竹馬,早有心思,王承一聲聲三哥,這次乃是叫實了。

    朱魁本來給了他們一個月多假期,不必處理各種事務,專門在家與妻同樂,可惜天下事,變幻很快。

    「大哥(三哥)!」很快周泰與甘寧、王承他們就來了,一臉喜氣甜蜜的樣子。

    主位上朱魁指了指左手旁的明黃聖旨,說道:「打擾兩位兄弟了,剛剛陛下給我下了聖旨,讓我任江夏太守,前去平亂。」

    三人臉微紅,有些害羞的說道:「不打擾,在家待半月,人都散了,也幹出去大幹一場了。」

    「這次二弟、三弟跟我帶著五百親兵先往漢陽縣,阿承你帶著兩千弩兵,乘樓後面趕來,帶上那三十架連弩車。明日出發,今晚你們好好跟家裡婆娘告別吧。」朱魁分派道。

    「諾!」

    散去後,調兵之事自然不需他負責,回到家裡,通知大哥朱猛和父母他們,聚餐一場,這也是他每次離開必做之事。

    同時告訴他們,如果他平定江夏,很可能就會直接留在江夏任職,如有需要妻兒或許就要搬過去。

    夜間,朱魁從書房出來,便見趙歆早已等候。

    「怎麼了?等在這裡?」

    趙歆上前挽著他的手,看著他的目光說道:「今晚可不可以陪我,我想要個孩子。」

    看著她那淒淒的眼神,朱魁不由心疼,直接的確疏忽她了,環抱住,在她耳邊到:「好吧,今晚就去你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