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一章 辭官上 文 / 海漂

    馬騰要說也是東漢開國元勳的後人,在西涼頗有名氣,突見他當著數萬西涼將士的面,打出這麼一副感情牌,不說將官們側目,連圍觀的士卒們不由自足的各自竊竊私議。

    張溫不由一愣,但他畢竟乃朝廷三公,見過大世面的人,很快就反應過來,連忙伸出雙手,扶住馬騰的手腕,將其扶起諒解的語氣說道:「馬將軍,何罪之有,伶征之敗,非你之過,生死關頭,憂妻子家小,也是人之常情,但將軍尚能及時悔過,剿滅先零羌,將功贖罪,此功大於過,快快請起。」

    「多謝,車騎將軍。」馬騰順著張溫的雙手站了起來,謝道。

    扶起馬騰後,見朱魁尚單膝在地,淡淡說道:「朱將軍也請起吧。」

    城中軍營,帥帳內,平羌眾有功將士齊聚一堂。

    深入西羌草原,自武威出發,前後耗時三個月零一十四天。這段時間內,張溫很快的就收叛羌襲取的縣城一一收復,同時下令雍涼各郡縣察舉人才,重新任命了許許多多年輕官吏、縣長。

    見朱魁深入西羌後,音訊全無,還以為一去不歸,有歎息,有暗喜。隨後張溫還算仁義,寫了一封頗為中肯的表奏上稟了靈帝,這些都是一個月之前的事情,靈帝為此可惜了一番。

    人死茶涼,並未引起朝中多大動盪,一平如水,封賞決議還是如期發下。

    如今大勝西羌歸來,本該是慶功宴,在張溫引到下,卻慢慢成了他的論功之會。

    宴席之初,張溫不問朱魁,卻問馬騰此戰整體經過、詳情。一直都冷落他這個此戰真正功臣。

    是以朱魁一直都在笑臉旁觀著,在場的諸將軍、校尉,都大概瞭解一些「張溫與朱魁不和」的一些傳聞,心思:一個三公,一個剛立大功之臣,近一兩年聖眷定然不衰,自己何必插手其中,今兒這事與自己本就無關,就一觀禮罷了。

    「不但如此,再連續攻破燒當、白馬等零散羌民小部落後,我們越過了一片大荒蕪之地,這才來到西海後方,找到了先零羌部族,果非前面小部族可比,這一戰從清晨突襲開始,一直屠殺到日落,滿草原的追殺,只要高過車輪的男丁一律殺盡,鮮血那是染紅了西海湖水。」

    馬騰邊說邊飲著,不斷述說朱魁如何的足智多謀,如何的用兵如神,料敵先機,每次都能提前避開危險。

    其中在初入草原的時候,剿滅了第二個燒當羌部落,不過三千人的小部落,能戰之士就千來人,自然無需用計,兩萬騎兵揮師而過,然卻打草驚蛇,一個三萬人燒當羌部落聯合了一些小型白馬野羌部落,組成近四萬的騎兵隊伍進行圍殺。

    漢軍其實若論實力,並不強勢,四萬對兩萬,騎兵對騎兵,就算己方有多員猛將,最後就算勝了,若剩個幾千人,那就得退了,孤軍深入,每一員士兵都是寶貴,最怕就是人員越打越少,朱魁憑借軒轅劍凶吉之能,每一次都能以游擊之戰拖垮可以與之抗衡的中型羌人部落。

    至於最後先零羌部落也是如此,攻其不備,正是縱橫西羌草原能夠大勝的兵略要策。

    馬騰把朱魁誇得太過神之又神,每次都能游擊成功,每次都能攻其不備,這太誇張了,但輪不得眾人不信,近三十萬的牛羊馬匹,真不是假的,而騎兵損失程度不過兩千人左右,這都是事實。

    但是張溫不信,這朱魁年紀輕輕,又是寒門士子出生,如何能在西涼縱橫捭闔?好都是真的,不比韓信之流更加知兵法?其中定有什麼貓膩,是他所不清楚的,可惜他怎麼想也想不到軒轅劍之故。

    直到最後,張溫想到朱魁太過好殺,連方過車輪高的小兒,也殺個一乾二淨,雖然是外族,都是違了儒家之道,這讓他看到了打擊朱魁的切入點。

    「朱將軍,為何要如此的殘忍將這些羌人孩童一一殺盡,你這麼做太過了,有為聖人仁和之道,小孩何其無辜也!」張溫轉過頭來,看向朱魁,一臉的悲天憫人,為羌人小孩痛斷肝腸的模樣。

    並沒有直接說出朱魁,喂,你殺戮太盛,錯了,要改。則是以淚光來感染周圍之人,生出對朱魁之舉的不滿。

    同時也從側面提醒眾人,這點要牢記,算罪過,要用來抵功勞的。

    果然,看到眾人開始議論起是否有傷天和,殺戮似乎過剩了,十多萬的先零羌,屠只殺剩下婦人與襁褓嬰孩,連年長的男性老人都殺了,

    看到這一切張溫與袁滂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這時,朱魁冷笑了下,知道這是張溫的軟性攻擊,遂站起身,逐個看了一眼,最後盯著張溫身上,稽首道:「末將有罪,卻是違了聖人之道,然為了我雍涼漢人計,就算再來一次,末將亦不在乎身披惡名,何故?」

    「這天下是我漢人之天下,漢民高於一切,白起好殺,卻奠基了秦破趙之根本,吾意與武安君相同,絕其男丁,野羌再無元氣復起,可安西涼數十年安泰。」

    殺身成仁,便是這番道理。眾人一想倒真有一些道理,質疑聲又變成認同聲。

    本想以殺戮過重為題,消減朱魁聲望;不想兩三句就被他說成,為民族大利,而不顧個人名利的大英雄。

    袁滂見張溫捉雞不成,反失把米,不僅沒打擊對方的聲望,還讓他有所提高,便要以軍制說事,折損朱魁功勞,起身說道:「車騎,朱魁雖立有大功,他並未得到軍令,而私自出兵,不應有功,更該有罪,此例一出,恐無後來者乎?今後的領軍將領爭先效仿,豈不天下大亂!」

    「末將以為,功過相抵,如此上表天子,即可!」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何況朱魁確實犯了擅自出兵之罪,這也是深受訛病的地方,尤其以孫堅、董卓逞能爭功之流,心中也卻是有下次若有戰事,也不上報,先拿下功勞再說。

    但是這也是有風險,若成功勞蓋天,若敗九族株連。

    袁滂卻忘了一句古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擅自出兵,而立大功歸者,早有先例。

    那便是說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流傳千年名言者——陳湯。

    陳湯假傳聖旨,出兵西域,斬殺郅支單于,使強漢之名威於西域,立千載之功,那時中書令石顯、匡衡此功不得算,當功過相抵,最後在宗正劉向幾番奔走下,朝廷最終封陳湯關內侯。

    在封建王朝中,其實有一很奇怪的制度,便是祖制,就是當太祖開始,一代代皇帝下去,每個皇帝處理過的政事都會記錄在案,而現任皇帝如果遇到有爭議決策時,大臣有分歧,那就尊祖制,先帝爺怎麼判,肯定是對了,英明的,你學便是。

    正當張溫看著眾人,尋求意見時,大帳之內,突然響起一聲暴喝:「袁滂!你身為袁家子,不聞陳湯之事乎?」

    見傅燮怒髮衝冠,當眾指責自己,袁滂臉色刷的變得無比難看,他那話簡直是罵他,給袁家丟臉,連西漢元帝時期,陳湯事例都沒讀過。

    「南容,今日乃為朱將軍接風之宴,豈能隨意大呼小叫?」張溫努力按下心中怨怒,裝出一副淡定模樣,這傅燮太過放肆了,前番咆哮朝堂,搞得崔烈顏面全失,這次又當眾將面前,大呼小叫,他這個車騎將軍自然覺得顏面無光。

    哼!」傅燮根本不領情,冷冷的指著張溫說道:「怎麼?車騎想做石顯還是匡衡?」

    「敢問車騎,浴血沙場,不得立功,難道功勞都是靠銅臭而得的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