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七章 屯田 下 文 / 海漂

    那胡太守聽後,歎了口氣,他一味治政以寬,全郡上下看去政治清明,不想有如此多人走私鐵器,他竟瞞而不知。

    但朱魁的做法明顯越權,他依舊不滿道:「這些人罪過如何,理應經堂審問過方可定可,將軍隨隨便便抄家那人,不怕授人話柄,言將軍縱兵害民乎?」

    「為國除害,本將何懼些許流言。」朱魁冷笑道:「另一面也戰局考慮,今西羌勢大,一時難靖,上將軍令我在此實施屯田之政,為減輕朝廷負擔。」

    「然這些日子以來,屯田收效甚微,許多新開墾之地都不能下種,而你看看這些田畝冊,卻是這麼多美田,空空荒蕪了!」

    朱魁遞過兩本收繳上來的田冊給胡太守,後者略微一看,心裡也明白了這番言語。

    整合有罪豪紳美田,進行屯田之政,是件好事,他明白,只是還是面露遲疑,這麼一攪和,全郡上下諸多豪紳們定然驚懼不已,若形成混亂或者兵事,豈莫大罪耶!

    見對方還是一副皺眉的樣子,想到定是怕我這般做法會引起郡中人人恐慌,再次說道:「其實太守大人剛剛不來找本將,我遲些時候也要入府一敘。」

    「將軍有何事?」

    「其實本將已命人通知全郡上下所以上了檯面的豪紳,明日就在這安定城頭進行一軍政會議,向他們解釋這件事情的原委,同時商談一些屯點細節。」

    「大人不必擔憂,一切早有計劃。」

    安定太守見他胸有成竹的模樣,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就算想他上奏朝廷,也必須等到將來了,現下兵荒馬亂的,軍隊插手地方政務已是常例,談不上越權不越權,手中還握著左貴這個人證,告到御前也於事無補。

    說了聲明日定然到場,接著準備回去,出得軍帳,與王承擦肩而過,回頭看了一眼,離開了。

    軍帳中,王承便詢問剛太守來幹什麼。

    朱魁一邊看著他剛剛送來韓遂羌逆們的跡象情報,一邊簡略了說了下剛剛事情經過。

    從情報所述來看,如同正史上羌逆已經有內訌的跡象了。

    忽然,王承來到他身邊,斜著嘴問道:「諸如屯田,緝賊,理應歸屬民政,即便太守不管,也是長史之責,輪不到我們操心!何況那張溫叫三哥你駐防這裡,本是刁難,三哥何苦如此盡心。」

    憤憤不平的抱怨著,自己是來打戰的,現在卻天天拿著鋤頭種地,自是極為不適。

    朱魁揉揉額頭,放下手中的戰報,敲了敲他的頭,說道:「屯田也是軍事中必學課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合理的利用軍屯,乃是發動一場戰役的關鍵,這也是要記在功勞簿上的,切記不可不重視。」

    「這次被抓捕羌豪有幾個屬臨涇、陰槃、鶉觚三城附近,據說麾下佃農較為桀驁不馴,你親自去,好生安排,另一事,你適當把這些田分發普通農戶,務必要趕上夏收。」

    第二日,安定城樓上,百多位羌豪分坐兩列,朱魁與那胡太守並坐主位,四周士兵持刀而立。

    眾羌豪還未坐穩,朱魁便率先發難。

    「先零等一些種羌罔顧朝廷寬仁,心懷饒幸,公然反叛,乃至燒殺州郡,犯我大漢天威,今日邀請諸位羌中長老、大人,本將就是想詢問一下,這安定郡是否有此類狂妄之徒!」

    眾羌豪面面相覷,兩日前十多戶羌豪被抄家之事,人人驚駭,又立馬收到召集令,這一番話下來,都不知如何回答,良久之後,才有一名羌豪臉上堆起笑容:「我等雖出自羌胡,但如今已經歸化朝廷,吃大漢食,穿大漢衣。怎會和先零野胡一般悖逆,不知君臣之禮!」

    朱魁不置可否,又繼續問道:「那這麼說,你們都支持本將軍,前來討伐叛羌?」

    「當然!當然!」其他羌豪也反應過來,齊聲應和,雖然他們內心各有想法,但表面的工作還是需要做的。

    「既然支持我平叛,想來諸位也當支持朝廷的屯田之策?」朱魁又道。

    「這個……當然支持!」幾個羌豪雖有些茫然,但亦隨口應道。其實,朱魁奉命屯田一事,他們早就知道,也知道進展並不是很順利,但是這與他們有何干係,從未阻擾或者暗中使絆子過。

    「好。諸位果然都深明大義。」朱魁滿臉微笑,稍稍誇誇諸位豪強之後,又道:「屯田之策,非一日一夜之功,隨著荒地的開墾,良田美地逐漸短缺。既然諸位大人,都贊同我的屯田之策,不知能否援助一二?」

    這話一出,這些羌豪紛紛露出「我懂了」的表情,不是要田麼,給你就是。

    「我捐良田三千畝,來助大人屯田!」一個羌豪首先表示好意。

    「我也捐三千畝。」

    「我捐一千畝。」

    ……

    不一時,邀請來的羌豪們,便紛紛慷慨,朝廷輕易收到兩萬多畝田地,朱魁心下感慨:「這些一千畝、三千畝的對這些羌豪們來說不過九牛一毛,雍涼這邊遠之地,土地兼併就如此嚴重,要是中原腹地豈不更加劇烈。」

    不過,以他現在的地位,根本無力改變這些。

    朱魁依然笑瞇瞇的說道:「諸位對我大漢真是忠心啊!既然諸位如此盛情,我就卻之不恭了!不過,屯田、屯田,除了田,還需人力,我想諸位也不會讓我失望的吧!」

    還要,眾羌豪一聽臉色大都變的很差!他們這是以為,朱魁貪心不足,還要謀取更多。

    只是大比大比的田都給出去了,怎會捨不得一些佃農。

    「大人需要人力,我等自當支持,只是不知所需幾人?」

    「以每五畝地一人耕種計算,你自己看著算吧!」朱魁答道。

    「唔!」在場的諸位羌豪,都長舒一口氣,他們每戶都捐出那麼多地,自然而然也就多出許許多多的佃農,本來還打算把這批人辭退打發,既然朝廷需要,就給好了。

    見事情差不多了,朱魁看了看那胡太守,點了點頭,就宣佈,上酒菜,開宴。

    因為朱魁所求不多,都在可接受範圍內,酒宴上這些羌豪也都露出笑臉,讚揚朱魁英明神武,不辭勞苦守護他們這些歸化羌豪等等。

    見院內眾羌豪,正在用充滿羌語調調的漢話,嘰裡咕嚕的把酒言歡,最舒了口氣的倒是安定太守,之前以為朱魁擺這麼多兵卒持刀,以為是鴻門宴,要行脅迫之事,

    這下一改對朱魁的看法,知道這名年輕將軍雖然做事厲風急行,卻並不莽撞,心中十分欽服,直至羌豪盡數告辭離去,他才最後離去。

    第二日,安定全郡上下都有一公示:凡安定郡郡民,不論歸化羌胡,還是戍邊之家、平民百姓,若願前去屯田,自帶口糧者,一年之後其耕種土地半數,成為其私人土地;空空一身去應募者,三年之後,其耕種土地半數,也算其私人田地。

    尾款乃朱魁與安定太守聯名簽署。

    經過這一番整改田地後,屯田形勢頓時大為好轉。因為貪圖一年之後,便能把土地據為私有,大量應募屯田之人紛紛前來,他從羌豪手中收來的田地很快就種滿了人,不得已繼續分配人手進行墾荒。

    不管怎麼說,朱魁這屯田之策,算是順利開展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