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五章 張溫 文 / 海漂

    張溫率領北軍步騎四餘萬人,很快過潼關入駐長安。

    說來也巧,皇甫嵩這邊剛剛小勝一場,擊敗西羌聯軍,韓遂、北宮伯玉等人退守羌陽。

    這邊張溫到了,接受皇甫嵩的功勞,與盧植罪名相差不多,作戰不利,減點俸祿,回家反思去。

    同時受到征辟的除了孫堅、朱魁外,還有陶謙、傅燮等人。

    本來半年多的蜜月時間,秣陵縣中,朱魁白日練兵、遊走書院、或許訪友之類,夜間準時回家陪伴兩位新婚妻子。

    日子過得倒是充實和自在,一切都很順利,鏢局,商行那邊王忠與高乙早已安排妥當,有軌道的運營著。

    縣中主簿兼職書院夫子,滿打滿算都也收足了兩百名八到十歲的孩童,其實朱魁還忽略了一點,就是古時候八歲的男孩在農家已經算是一份勞力了,雖說包吃包住,但是窮人家還是不願浪費家中勞力。

    鏢局叫天下鏢局,書院自然也叫天下書院。

    那日有天使自北而來,朱魁正在書院裡,對著沙盤教習孩子們識字,中途被叫回家去。

    聖旨中說道,令他不必回雒陽繼任那城門校尉一職,即刻前往雍涼張溫處帳下聽命,平定羌亂。

    令下人領著宣旨的小黃門下去好生伺候,自己又將家人叫道了一旁,說清此事,同時略作安排。

    「夫君這次淑淑兒不能陪你去了,你一個人要多加小心,有危險就趕快逃,別趁英雄,不為我想,也要為我肚子著想。」淑淑兒摸了摸腹中,已經三個多月了,她也算經歷戰場之人,知道那刀山血海是多麼的凶險。

    他們已經是一體了,又懷了孩子,這種擔憂沒來由的沉重了許多。

    「沒事的,戰場殺敵,為夫又不是第一次,你看歆兒就比你鎮定多了。」

    「誰說我不擔心你了,只是我知道勸了你還是會去,要不這次你帶我去吧。」趙歆期待的說著。

    「不成,上次淑淑兒胡鬧本就不好,軍中嚴禁女色,況且你還要幫我照看著造紙坊,還要幫我照顧淑淑兒,聽話。」

    趙英想了想也是,自己可不比淑淑兒姐姐,有武藝傍身,受的了那車馬顛簸之苦。

    交代好妻子,朱魁就來到父母大哥、妹妹跟前,解釋道:「父親、母親西北叛亂,陛下令孩兒前往平叛,不能盡孝與膝下,還望諒解。」

    「大哥,小妹,平日裡多照顧父母親大人,家中若有不決之事,可去請教梅先生。」

    「那三哥,你這次要出征多久。」小妹朱瑩問道,她已經十五歲了,年初時候已經及笄,出落出一個漂亮少女了,一些人已經開始對陳母提及了。

    「羌亂不比黃巾賊,這一戰快的話,八個月至一年,慢的話也要兩年。

    一場仗打上個兩年,那是不可能的,朝廷硬幹起來到沒問題,羌叛的糧草肯定耗不下去。

    「那三哥你把這個帶上,裡面裝著是一張符,上次有一個很厲害的白鬍子老術士那裡求的。」

    是一個平安囊,這倒有心了:「多謝五妹了。」掛了起來。

    第二日,親選了兩百親兵,箭弩、長槍,穿配一身盔甲,其中多名都是近來招收了綠林好手,都有一技之長。

    三月二十六,終於趕到關中,面見張溫。

    邊章、韓遂退守羌陽,張溫正好亦進兵羌陽,想要迫其決戰,叫戰兩次,皆不利,各軍各有不少折損,雖不傷筋骨,但漢軍鋒銳已失。

    其中董卓果又發揮內戰外行,外戰內行之本事,在各部都無戰果的情況下,其不僅引軍而歸,還斬首千餘級,這讓張溫面上無光。

    要知之前董卓連連請戰大軍追之,皆被他攔下。

    事已至此,後悔無用,大帳中眾將也不好再提此事,孫堅請命道:「現羌陽城中,無谷少糧,羌逆定當外轉糧食,堅願得萬人斷其運道,上將軍以大兵繼後,賊必困乏而不敢戰,走入羌中,那時併力討之,則雍州定,涼州亦不遠也!」

    「此計甚妙。」張溫聽後讚道,先訂雍州,對聖上也有個交代,而後涼州就是平定慢些,朝中也不會說些什麼。

    「孫堅聽令,與你步騎一萬三千人,切斷咸陽糧道。」

    「周慎,你領本部兵馬八千人,攻打右扶風魁裡,封鎖羌逆外糧運道。」

    「末將領命!」兩人接過兵符,出帳點兵去了。

    二人出去後,張溫看向董卓,見他眼高於頂,一副養神之態,心中暗惱。

    「這廝涼蠻,肯定心中排腹我阻其立大功,哼!」

    一副親切的笑容說道:「本將有一計,望董將軍助我!」

    「上將軍請說?」董卓有些驚疑不定看著張溫問道。

    「本將想遣一軍,繞過金城,直插隴右,攻打先零羌老巢,羌逆得知老家被襲,定倉皇退兵,你我在兩路合擊,定可將所有叛羌一一剿滅,可平涼州幾十年之安定。」

    張溫的計策看似十分有道理,韓遂等人若見自己兩道被堵,後方老家再驚起變化,說不定真有可能可能一股而殲。

    「混賬。」董卓心中暗罵,說的倒好聽,隴右以西,茫茫大草原,如何找羌族部落,怕人沒殺一個,兵馬全全困死其中。

    「怎麼,董將軍覺本將之策,有不妥。」

    董卓知道對方早已對自己不滿,心思就算今日推辭掉了,難保再給什麼由頭刁難自己,不若就帶兵離去,就在草原外圍遊蕩幾圈,不去深入,他這副模樣也敢平叛,待其前軍再次受挫,朝廷在任新帥,我再回來。

    「不知上將軍與我多少兵馬。」

    「我便給你三萬步騎,你看如何?」

    「屬下遵命!」

    看著似有不服的離去,張溫頓覺心中一片暢快,小小一蠻子也敢自己面前擺橫。

    帳議剛散,就有小校前來稟報:「上將軍,威虜將軍朱魁到了,正在帳外求見。」

    孫堅、張溫等他們都在京畿,直接就率北軍出發了,不像朱魁他,先往江南通知,再馬不停蹄的趕來,自然遲了些時候。

    張溫一聽這個朱魁二字,頓時想起離開雒陽時,袁家父子跟自己說過的話,言語間雖然沒有說要直接幹掉,卻表現出一番打壓的意思。

    袁家四世三公,在朝中的影響力,其他是無法可比的,必須賣這個面子,與崔烈一般他的這個三公的面子也是花錢買的,搞得之前的黨人同僚大為白眼,尚需袁逢、袁隗兩兄弟大為周旋為上。

    想了想心中有了主意,著人令朱魁進來。

    「末將見過上將軍!」

    朱魁恭敬了行了一軍禮,他與張溫並不是第一次見面,雒陽中就見過好幾次了,之前都是錦衣儒衫或者朝服打扮,今次這一番銀白盔甲,讓張溫有些眼神恍惚,像是許多年前,初見段熲出征涼州的情景。

    心中微驚,心下更是生出嫉恨來,就算沒袁家的請求,他也是打壓這麼年輕輕輕英勇少年。

    「朱將軍,你來遲了。」

    「對不起,上將軍,末將街道通知已即可前來,只是路途遙遠,還請見諒。」

    張溫顯然也刁蠻用此來治罪刁難,淡淡的說道:「好了,你來的倒也算及時,我正有一事需要你來。」

    「請上將軍吩咐!」此刻他還未發現對方開始對自己不滿了。

    「前太尉段熲花費八年時間這才平定涼州羌禍,因此今次平涼之戰本將也有長期作戰的準備,之糧草若一直從西京那裡運來,多有不便,因此在安定郡一些縣城開墾軍屯,以補糧草之用。」

    「令你兼任屯田校尉一職,負責此事,可願為我分憂?」

    「什麼屯田?」竟然叫我負責後勤種田,這派兩普通校尉就可勝任,看著張溫不容質疑的樣子,到口的話又嚥下去,張溫當年平定過交州,甚有武略,想來這屯田真是平涼之策中一重要黃環節,並無他意。

    「末將領命!」

    見朱魁屈服自己的官威之下,滿意的笑了,說道:「我給你一萬五郡兵,一切就有勞懷明瞭。」

    竟親切的稱呼起他的表字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