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七十五章 成家而待立業下 文 / 海漂

    「淑淑兒,吉時馬上就到了,人家魁兒已經都到門口了接你了,好了沒有?」高府內,高雄對著女兒的房間大聲喊道。

    丫鬟小蘭,探出身來替主人回到:「老爺,小姐馬上就來了。」很快又縮回房去。

    房間裡淑淑兒一身大紅喜服,雙唇輕輕夾著紅紙,放下,突然摸了摸額頭,發現頂上珍珠玉冠壓的她昏沉沉的,搖擺兩下,又摘了下來,打算用玉釵了事。

    「哎呦!小姐你怎麼又摘下了啊。」小丫鬟見狀大聲說道:「這是珍珠玉冠可是老爺家特意打造送來了,你可不能摘了。」

    淑淑兒與朱魁結親,身為淑淑兒丫鬟的小蘭,自然要改口叫老爺,畢竟在漢朝,一般男子人家成家後,倫理上算與父母分家了,若有兄弟的話,準備磋商家產的分配等等,不過朱魁自然沒這麼多麻煩,朱老實根本沒什麼家產流傳。

    淑淑兒笑答道「小蘭,你知道小姐我往日特煩這些釵呀,玉冠的,戴怪不舒服的!」

    「那也是平時,今兒個你必須聽我的,一定要戴上,這才能小姐美艷八方,那趙家那位給比下去!」小蘭連忙拿起玉冠又給戴了上去:「老爺先到我們家,後去趙家,說明小姐是大婦,因此決不能弱了勢頭。」

    淑淑兒連說自己無意爭什麼,小蘭死活不讓,只得應了下來,在高雄三聲催促後終於出來了。

    「快快,聽聽外面,都吵開了,小蘭,趕緊扶著點小姐。趕緊走吧!」

    「是的,大當家的,奴婢這就扶著小姐出去。」小蘭噓了一口氣,趕緊跑上前扶住淑淑兒,攙扶下往高家大門方向走去。

    門外,朱魁的迎親隊伍正奏著熱鬧的喜樂,八人抬的大紅花轎停在隊伍前方,後面身著喜服的家丁分兩列排開,站在花轎的後面。

    而在隊伍的最前面,朱魁騎著馬,穿著醬色絲綢寬袖長衫,腰帶緊束,外面套著一層紅色輕紗,穩重而不失喜慶之氣。

    「魁兒,以後我們家淑淑兒就要你多多照顧了。」高雄看著眼前英武的少年郎,將女兒帶到其面前,不捨的說道。

    「丈人盡可放心,朱魁自然會盡心盡力照顧!」這時朱魁已下得馬來,拱手彎腰作了一揖,臉上充滿鄭重與保證,最後高雄接過他遞來的一尊銅雁。

    「吉時到,新娘子上轎——」早有司儀看到淑淑兒到了花轎前,高聲唱喏。

    前頭的轎夫放低了轎欄,淑淑兒最後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便在小蘭和司儀攙扶下上了花轎。

    而後司儀繼續拉長聲音道一聲:「起轎——」花轎便穩穩地轉了頭,

    朱魁翻身上馬,對高雄那邊高了辭,迎親隊伍浩浩蕩蕩走了開去。

    只留高雄一人,看著女兒乘轎離去,心中傷感的自語:「夫人,我們女兒找了個好夫婿,你九泉之下也該安心了。」

    一行人吹吹打打秣陵城大街小巷繞了個彎,高家離趙家並不是很遠,不過半柱香多的行程,就到了。

    眼力足的家丁一見,小腿一跑,進府對李管事他們喊道:「李管事,朱公子他們的迎親隊伍到了。」

    李管事見狀,應了聲,往後院跑去,這趙府可比高府大多了,趙英兒的房間在後院深處,喘了口氣,來到小姐門外,見趙英兒早已打扮完畢,與趙半城並坐著,從懷裡取出一玉鐲親手給自己女兒帶上。

    「淑淑兒,這是為父為你報平安的鐲子,當初你大姐出嫁的時候也有一隻,你好生帶著,希望你能一生美滿。」

    「謝謝,父親!」趙英兒左右打量了下,此玉做工精良,可值十金,想起父親昨夜說了一整晚,雖然自己位列淑淑兒之下,卻希望可以早生子嗣,若為長子,將來可以繼承朱魁的一切。

    「父親,我也要。」一旁一奶娘手中抱著那才三歲多的弟弟趙海嘟喃的吵著。

    「這是給你姐姐的,你想要,等你成親了,也送一個給你媳婦。」趙半城點了點兒子的鼻頭,大聲笑道。

    這時,李管事進來說了迎親隊到了,趙半城站了起來,神色間卻沒有高雄那邊的不捨,帶著女兒來到了府外。

    最後朱魁與趙半城一番行禮後,同樣送上一尊銅雁,後歡歡喜喜把女兒送上的花轎,看她離去。

    迎回兩個新娘後,隊伍片刻未停就往朱家大宅趕去,不可誤了時辰。

    朱府在一年多前就已經開始再一次擴建了,房舍、花園、走廊、廳堂不下趙府多少。

    門裡門外,堂裡堂外,各層的門窗上都掛著紅色絲綢做成大花球,從大門到大堂,常常一條直道,鋪著紅色的布毯,遠遠望去,一條火紅長蛇,艷得晃眼。

    「落轎,新人一同入府。」司儀又是一聲大喊。

    花轎一斜,丫鬟小秋和小蘭各自攙扶自家小姐,朱魁手持一紅球,二女各持一端,走進大堂。

    「新人的鞋不能沾土,三位可要記住了。」司儀在一邊叮嚀一邊領頭走著。

    漢朝,拜堂前要行五禮,第一醮子禮,自周起婚禮第一步,父母正襟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最後再說一些鼓勵的話。

    第二送贄禮,贄禮是指在新娘家拜見時贈送的禮物,而女婿以雁為贄禮,是表示今後對新娘要誠信和尊重。

    其後便是正婚禮,在申時末酉初,也就是婚禮正式開始,然後「贊者入席」,贊者便是新郎的長輩,在新人進入正堂前,他開始將酒倒入酒杯中,等待新人入席。

    而為朱魁倒酒者,乃是其大哥朱猛。

    正婚禮開始後,要行沃盥禮,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淨,而所謂的沃盥禮,是指伴郎(古人稱御)、伴娘(媵)分別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澆水盥洗。

    朱魁的御乃是王承,他與周泰、甘寧早已趕回,本來只是叫他們告假,不想三人在南陽好生無趣,便辭官回來,同時那批一塊高家寨弟兄也一同回來,一戰黃巾平亂,五百人,只有三百七十八人活了下來。

    而淑淑兒與趙英兒的媵則是她們各自的丫鬟。

    盥洗後,接著便是同牢禮,三人對席而坐,朱魁在東,淑淑兒趙英兒二人在西,意指陰陽交會。在司儀的吆喝下,這時候,三人要開始吃同一塊肉,這便是「同牢禮」。

    在現代婚禮上,大家熟知「喝交杯酒」。漢朝的婚禮也有,這個儀式就叫「合巹禮」,但是不在洞房後喝,而是之前朱猛倒好了四杯酒,朱魁兩杯,新娘二人各一杯。

    「合巹」,是指夫婦交杯同飲,但只是互相交換了杯子,而不是像現在的繞過脖子互喝。朱魁將自己手中的酒分別交換給二人,同時在接過淑淑兒與趙英兒的酒,兩杯同時飲下,後二人也同時飲盡。

    夫妻共飲合巹酒,象徵著夫妻同甘共苦的意義。

    喝完合巹酒,朱魁居中,三人並跪一起,先拜天地,後拜高堂,最後三人互相拜了拜。

    接著司儀再遞來一剪刀,並分別給他們三人互相剪下下一縷頭髮,搓在一起放在三個錦囊中,交予三人之手,這便是「結髮」,也是結髮夫妻的由來,正式結為夫婦。

    最後在各種鐘鼓磬竽的樂聲交匯下,三人送入洞房。

    朱魁原先所住的房間只有一間,現在卻有兩個新娘,淑淑兒而趙英兒二人,怎麼卻都不願洞房當夜,三人同睡一間,推辭羞憤難當。

    後想了想便就隔壁並排的房間囊括起來,都佈置成新房,本來兩位夫人,在大戶人家,卻是要分東苑、西苑之別

    但是朱魁想起一旦分開住,怕有厚此薄彼,且猶如**中缺少相處,情分不夠深,再好的姐妹情分,也爭風吃醋起來,大為不妙,盡可能近一些。

    畢竟二人是他最愛之人,不願三人間那種微妙的情分淡化去,雖然隨著時間的增長,避無可避,至少現在真正得又娥皇女英之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