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六十三章 韓遂 文 / 海漂

    兩漢的時候,江東可比雒陽中原荒蕪多了,在中原可耕種的地差不多都開發了,而江東尚處於地廣人疏之中。

    「軍師,你說懷明私下招募私兵所謂何來?」

    馬鈞搖了搖頭,其實他心中猜測朱魁或是要造反,只是這話不可亂出,會有禍事,加之以他的目光感覺,漢祚雖頹,但漢靈帝維持朝政的穩定還是有些本事的,應該還有近百年氣運,可惜他算不出漢靈帝會英年早逝。

    「鈞也不知,懷明目光長遠顯然早有打算,何況現在江東那四家人,除了那吳郡朱家不過維持千餘人水平,其餘三家哪家不都有近萬的私兵,想必懷明以屯田之策養之,也是希望可以將來跟那四家人抗衡吧。」

    這話可並沒亂說,江東四大家族,都歷百年,這麼長時間來,這麼多的地,多少傭農耕作,若把這些人都湊起來,一支上萬人的農民兵還是有的。

    「縣令大人,趙家小娘來了。」一名衙役通報到。

    「趙丫頭來了,快叫她進來。」

    不久後,那趙英熟悉走入衙門後院來看,已經來過這裡幾回了。

    「英兒,見過兩位伯父。」

    趙英兒從容的行了個禮,自行坐在了一邊,然後就開口說道:「兩位伯父,魁哥哥的白紙成了,英兒特地帶給你們看看。」

    「哦!」

    兩人接過那十來張的白紙,仔細端詳了起來。

    「真是質如白錦啊!」高雄還特意把白紙往身體一卷,笑道。

    與高雄笑談不同,馬鈞神色極為震驚了,他早知造紙一事,朱魁為北上征討黃巾前,他們就研究過。

    「懷明的這造紙工藝,不知從何處得來?英兒可知道?」紙的質量遠超他的預計,言語間不由鄭重起來,因為他知道這新紙會給這世界帶來多大變化,至少將來竹簡一一被其所代替。

    「哦。聽他提過配方根據前人筆記,總結編纂的!」

    朱魁早前卻是如此和趙英兒說過,毫不臉紅的把後人勞動人民結晶,攬在己身。

    早前馬鈞對朱魁劃出弩機、刨刀等等傢俱之類發明圖紙,就已經一而再以為他是魯班傳人,今又見朱魁提供的造紙改進方案,成功得出樣品,如今覺的縱然墨子、魯班再世也未必及也。

    見馬鈞拿起兩張樣紙,問了兩句話,就發呆起來,趙英而用她那細嫩小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笑道:「馬伯父,比之蔡侯紙,如何?」

    馬鈞搖搖頭,甩去煩雜念頭,笑道:「英兒,當年蔡倫造出『蔡侯紙』,現在這紙張若是傳出,獻與天子案前,天下將會再多出一個『朱侯紙』。」

    「馬伯父果然一料即中,魁哥哥早前也說要將這紙獻與皇帝,我已經叫人試驗那印刷術,趕製書本,然後叫人送往京師,你看這樣可好?還是等魁哥哥回來再說?」趙英兒試問道。

    「不了,就叫鏢局之人送過去,既然他在京城,親手獻於天子,更加妥當,而且不能少,多印一些,整成一車,四散發出,定可一舉聞名與雒陽,從而名聞天下。」

    馬鈞想了想,說出了個更加妥當的安排。

    「叫高乙親自帶著好手送去,還有那王忠也跟去,懷明在京城,或許需要人手幫襯,叫他們先留在那裡,秣陵這裡有我和軍師在,無什憂慮。」高雄補充道。

    ---------

    西涼,金城。

    城門外,一夥十數人的騎士隊伍,停駐不動,為首的男子四十餘歲,身量甚高,相貌俊偉,兩鬢霜白如雪,微風吹拂下大袖飄飄,瀟灑出塵。

    此人乃涼州名士邊章,邊章邊姓世居隴西、金城,秦時就為地方著姓,邊章少有才幹,名動京師,官至千石新安令,因不滿宦官弄權,棄官回鄉,郡數請乃出為從事,郡每有議事,必以他為首。

    又與馬騰、韓遂為結義兄弟,今日卻是遙望遠方,像是再等什麼人。

    「韓大哥應該快到了吧。」邊章喃喃自語道。

    邊章口中的大哥正是韓遂,字文約,年初太平道起義,何進初任大將軍,征辟韓遂進京,不想不過兩月就離京返回,得知消息的邊章,便在此等候。

    少頃,兩匹快馬飛奔而來,馬上二人,一男子親兵模樣,另一人年過五十,髮色半白,臉型稍瘦,卻透出一股老而彌堅之感。

    靠近後,年過五十男子大喊到:「章弟,久候了,路上是大哥一些瑣事耽擱了些。」

    馬到跟前,邊章下得馬來,迎兄長下馬,問道:「韓大哥,此番如雒辛苦,不知情況如何?」

    「那何進屠夫,根本就是豬狗之輩,攘外必先安內,為兄勸他要出其不易,速殺閹宦,以安天下民心。那屠夫卻說什麼徐徐圖之,還不是怕靈帝怪罪,失去大將軍之位,他都不想想,除去閹宦名揚天下,靈帝豈敢冒著與天下臣民相抗,而處置你何進。」韓遂憤憤而言。

    「我韓遂豈可輔佐此等庸人,而又事不密,為兄所言被人張讓所知,是以這次匆忙逃出雒陽。」

    而後韓遂深吸了口氣面無表情沉聲道:「大漢已經不行了,如要拯救涼州百姓,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如同那太平道那般,揭竿而起,自立新朝。第二就是奮起刀兵,割據涼州,我們涼州人自己統領涼州。」

    韓遂這想法,可謂好不膽大,一下將邊章給嚇了一大跳。

    「章弟,此刻中原黃巾叛亂,朝廷大軍多已拖住中原,你我兄弟不若起涼州之眾,殺入三輔,佔據西京長安,以桃林塞、函谷關為依托,自立涼州為國,和大漢國分而治之。」

    「什麼,韓大哥,你想起兵造反?」邊章頓時停下身來,大為駭然的問道。

    韓遂自雒陽離開,朱俊與皇甫嵩等朝廷大軍還在穎川與波才對持,這麼一路趕回涼州,一直都未去打聽中原的戰事。加之涼州偏遠,情報上卻是慢了許多。

    兩人幾十年的深厚交情,以前經常徹夜討論閹人亂政,也曾明言願提刀入京,匡扶漢室,可說歸說,真要讓他背上叛賊之名,不得不慎重考慮,

    這次聽韓遂的口氣像是真的下定決心了,若他反對,這結義之情也就此而絕了,只是若真的起兵造反,事若順也就罷了,若兵敗那可是九族之罪,天下在無容身之地。

    心歎一口氣,問道:「韓大哥要起兵,章弟願意相隨,只是你我二人在涼州的威望,登高一呼,拉起二三萬人馬,非是難事,只怕並非朝廷對手,更別說攻入三輔,佔據西京了。」

    韓遂同意的點點頭,說道:「這些為兄早已知曉?你我兄弟二人尚是不足,要想割據涼州非十萬兵馬以上不可。」

    「以眼下涼州漢人的戶數,十萬兵馬,無異於癡人說夢,除非……難道大哥想……」邊章有些驚恐的說道。

    「沒錯,便是引羌入關。」

    引羌入關,四字一出,韓遂的連充滿了猙獰和瘋狂之色。

    「右扶風羌胡繁多,這些人皆是以前涼州叛黨降者、俘虜的後代,收編他們,以為己用。再去聯繫北宮伯玉、李文侯兩個羌酋,與他們聯盟。」

    「這些先零羌人會同意與我們相盟?」邊章不解的問。

    「會的,朝廷現在一直控制邊境的互市,糧草難以運到草原上,待到冬日他們自己都要燒殺擄掠,與其讓這批羌蠻滋擾我涼州百姓,不若驅使他們去攻打三輔之地,待他們與官兵殺差不多時,連同那先零羌族,我們都一同收編了。」

    韓遂看來早已謀劃多時,一步步計劃都有腹稿,現在只差動手了。見如此邊章也不好再說什麼,皺了皺眉說著:「韓大哥不妨讓小弟,好好想想?」

    「這是自然。」韓遂呵呵一笑,並不著急邊章立馬答應,要事說完,便吆喝了句:「不急,不急,就算真要起事,還有很多細節要事要與章弟細細商榷,現在先帶為兄去酒館好好喝上一通,為兄離開涼州有好段時間了,早就惦記我涼州美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