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一章 首敗 文 / 海漂

    東漢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九月六日,張曼成連夜奔襲百里,奇襲得逞,親衛廖化拚死護主,威虜將軍朱魁兵敗下落不明,一萬士兵四散而去。

    黃巾軍神上使張曼成,連夜追殺,卻是遇上同樣連夜前來匯合朱魁的王承兵馬,前鋒首挫,管亥八百輕騎三進三出,連斬神上軍首級三千.

    張曼成兵多將廣,連番挑戰,王承手持三尖兩刃刀,受四名黃巾賊將圍攻,卻不過六十多回合,一一斬於馬下,張曼成大驚。兩軍頓時相持起來。

    軍帳中,王承端坐上方,一手放在膝蓋上,緊握成拳。一名官兵衣衫不整的下面跪著。

    「快說,我三哥兒怎麼樣?」

    聲音中充滿了急切和殺氣,說起來,年近十七歲的王承,手上已經有了近千條人命了,這放後世,就是歐洲沒有死刑的國家,也無法再赦免這等罪犯。加上武藝高強緣故,說話時總有一種勢發出,對平民和士卒尤為明顯。

    這名官兵有些戰戰兢兢的答道:「昨夜大火,營中大亂,小的遠遠看見,廖化大人護著將軍從東南面突圍而去,而後如何,小的就不知道了。」

    王承聽後心中一舒,對著管亥說著:「三哥只要突出大軍包圍,以他的武藝,加上元儉的護持,張曼成的手下肯定是奈何不了他,想必只是失散了,隔幾日就會回來了。」

    他對管亥說這些,其實是想告訴他,我三哥還沒死,你安份些。

    「我會四處派出哨探,打聽消息的。對了,那宛城下的大營,我們是否要派人通知。」

    早前,朱魁接到杜洪的軍報後,便派人把最新軍事佈置告訴王承。

    看著管亥一臉的誠懇,倒是真心投效朱魁,之前自己一番行為,倒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神情親近了些,說著:「自然要派人去通知甘兄弟和戲先生。就算三哥不在,我們還有三萬多兵馬,何懼那張曼成,明日起,你就天天去邀戰,看那張曼成要如何應付?」

    管亥一聽,想了想:「去邀戰不要緊,那些雜碎沒人是某家對手,只是若張曼成揮軍直攻?」

    「揮軍直攻?我巴不得他來,我軍有強弩五百,弓箭三千,攻我營寨,就叫他有來無回。」

    王承甩了甩手,冷哼道。

    宛城下,官軍大寨,甘寧等人接到,朱魁兵敗失蹤,不由大驚,連忙召集眾人商量。

    「不行,我要去找魁哥!」淑淑兒眼帶淚花,滿臉憂色,叫了一聲就要出去。卻是秦大虎兄弟見機快一把抓住,攔了下來。他二人是是朱魁特意留下照顧淑淑兒,生怕她突然上了戰場,無人照料。

    「嫂嫂,不要亂,大哥沒回來前,你不准出寨,別忘了你現在是將軍親兵,我既然暫代將軍職,這便是軍令。」

    甘寧站起身來說道,平日他雖然衝動惹事,但也明白眼下情況,最忌慌亂,不然則會被城內黃巾所趁。

    「哼」的一聲,坐回原位,朱魁臨走時,千叮呤萬囑咐,莫要任性妄為,這是軍營,甘寧為主將,戲志才輔之,違令者斬。再者,她也明白眼下情況,穩才是上策。

    「嫂嫂,大小姐……寧失禮了。」見淑淑兒坐下,甘寧連忙致歉。

    見終於安靜下來,戲志才放下手中剛看完的信件,說道:「王軍侯已經遏制住張曼成,將軍這麼一敗,原先的計劃就亂了,十天內我們必須封鎖這個消息。然後分散兵馬守住四門要道,任何人都不准出入,佯裝圍城,我料趙弘等人定然不敢出城試探。最後大量哨探偵查周圍,決不允許城內趙弘與張曼成聯繫,否則後果憂矣。」

    「前番能將趙弘賊兵困在城裡,不過因為將軍連下三城,士氣大盛,甘軍侯連敗三名賊將,趙弘心怯,固不敢戰,時間已久,定被識破虛實。」

    「將軍若能在十日內歸來,那就拚個慘勝也要取宛城,後慢慢追剿張曼成。如若不然,大軍先退回魯陽,再找尋將軍,以圖後計。」

    甘寧一聽,這才明白為何朱魁一直教導自己要敬重謀士,這戲志才一分析,他心中就有底了,知道怎麼做對局勢才是最有利的。

    「受教了先生,我這就去信給王承兄弟,告訴他先生的決斷,想來他會明白的。只是我二哥和周倉二人還在城中」

    「不必擔心,幾次演練,周校尉應已取得趙弘的信任,只要不立時反叛,不會有生命危險。有他們在,下次再對陣張曼成,我等也有內援,依舊是步很好的暗棋。」戲志才笑道。

    當日,甘寧著手佈置四面圍城之勢,每座城門都佯稱二萬人,又四散哨探,每三人一組,禁止山林個道上有人影出現,一律當場斬殺。

    戰爭是冤魂最多的地方,每一場戰爭都有無辜之人枉死,一個擔心枉死人的將軍,絕對不是好的將軍,婦人之仁,名將所不為也。

    宛城下,官兵突然一番調兵遣將的動作,自然引起城內黃巾賊的注意,趙弘等賊首往四面城門一看,發現官兵竟然兵圍自己,大感詫異。

    「二帥,大喜啊,官兵分兵,每座城門下就兩萬人馬,我們不妨先出去,殺殺官軍的氣焰,好洩洩這幾天受的鳥氣。」一旁的黃邵連忙建言道。

    「果如此乎?」趙弘先疑惑了一句。

    「官軍一路殺來,調兵佈陣,無不上乘,顯然麾下有深通兵法者,且魯陽等三縣已破,定然從中知曉我宛城虛實,而我等尚不知對方深淺,恐防有詐,誘我等出城。」

    黃邵聽後,也覺有些道理,他也得知前番前來的官兵本是穎川黃巾出身,料想並不比他們精銳,只是那威虜將軍用兵之能非他們所能敵。

    「再等等幾日,想那神上使也快回來。」趙弘無奈的歎道,首次對自己的前路,開始迷茫。

    ----------

    南陽,淯水。

    正史上,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由於大意,對方趁其和張繡的嬸母飲酒作樂時候是時發起攻擊,戰死大將典韋,及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使曹操差點喪命,後過淯水於禁來救,才得以生還,曹操稱此為「淯水之難。」

    淯水之畔,十多人隊伍牽馬在河,大口大口喝著水,似渴極了,身旁的馬匹也如是。

    領頭者,乃一青年將軍,大把大把的水,往臉上潑,清洗著臉上的血跡,同時也讓自己清醒一些。

    遠處,一匹快馬飛馳了過來,來到他身前,開口說道:「主公,追兵都往北而去,現在應該安全了!」

    青年抬起頭來,一看這臉正是剛剛兵敗的威虜將軍朱魁。

    昨夜兵敗,他先是朝北而走,那裡還有援兵,只是張曼成追之甚緊,最後朱魁不得反其道而行,調轉馬頭順淯水而南奔。

    朱魁給來人遞了一個水囊,說道:「元儉辛苦了,應該已經騙過主力追兵了,而後只要小心張曼成零散搜尋的追兵,待我等回到後軍大寨,便回來報仇。」

    此戰,是他大意,自北上抗擊黃巾以來,一直順風順水,連連勝利讓他有些自滿起來,明知張曼成快到宛城了,在不知敵人行蹤前,毫不警惕張曼成神上軍,小覷與他,結果被夜間奔襲擊潰。

    其實朱魁麾下的兵馬與神上軍相比,並不比之精銳,都是黃巾出生,只是一直以來降卒們的士氣旺盛,加之官兵指揮有道,自然強於神上軍。黃巾軍那種一敗即潰的特性,其實一早一夕輕易訓練出來的。

    「主公英明,張賊定然想不到主公會反向南走。」廖化開口讚道:「士卒們都累了,可否就地歇息一番?」

    朱魁掃向這些隨他逃出生天的親兵,一臉疲憊的樣子,有看了看周圍,並無異象,點了點頭:「那就休息兩刻鐘,後就過河,繞回去。」

    ef=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