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戰長社一 文 / 海漂

    五日後,長社以南,朱俊大營。

    戲志才帶著杜洪,奉上了朱魁那份佈陣圖。[]

    「沒想到,懷明如此大膽,為破波賊深入虎穴。」

    朱俊敬佩著,把圖遞給了陳宮,瀏覽一番,遂喜道:「有此圖,破波才易矣,此役當記朱右軍司馬首功,。」

    「中郎大人,朱司馬還說,望將軍派哨兵緊盯波賊大營南面,若有黃色風箏飛起,那夜便是動手之時,請將軍發兵理應外合,他會火燒三大糧倉,並且尋機刺殺波才,讓敵軍大亂。」

    「哦,風箏?此為何物?」眾人皆不解。

    杜洪又按朱魁說過的,解釋一番。

    「懷明果然雜學甚廣,也通魯班之技。」陳宮說著,他與張紘相識,顯然從他那知道跟過朱魁相關之事。

    「我部只有三萬兵馬,要想全殲波賊顯然不太可能,可惜此刻皇甫兄被團團圍住,聯繫不得,不然加上城內那四萬兵馬,這群蟻賊一個都逃不了。」朱俊恨道。

    「將軍勿惱,何必遣人通知皇甫將軍,波營若火起,城頭必然可視,自然而然便會出兵支援。大不了待那火起,遣一校過去通報,乃易事。」陳宮笑道。

    朱俊額首,心中大定:「眾將聽令。」

    孫堅等部將一一端直身體,侯令。不一會分派完畢,眾人各自回營準備。

    與此同時,曹操剛剛進入穎川地界。

    「此離長社還有幾日路程。」曹操問嚮導官。

    「稟大人,再有六日就要到了。」

    「六日,太久了,從朝廷收到急報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天了,必須加快行軍速度。」曹操心中想到。

    「元讓,通知大軍小跑急進,務必在四日內趕到長社。」

    「是,將軍。」

    夏侯惇調轉馬頭沿路傳令:「全軍跑步行進,急行軍。」

    東漢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六月中旬,朱魁詐降後第六日。

    朱魁、周泰、廖化三人聚集到帳中,廖化方從孫夏處歸來,得知:「主公,波才已經下令兩日後再次攻城,探馬得知中郎大人的三萬兵馬已經到了,他想趁中郎大人立足未穩前,搶先攻破城池。」

    「嗯,也差不多了,幾日來器械已足,是該集結攻勢了。也是我們出手的時候了,我欲明日就動手,你們怎麼看?」朱魁應道。

    「大哥,為什麼不等後日波才大軍出營後動手,這樣不是更容易得手。」周泰問道。

    朱魁卻不正面回答,接問廖化:「元儉,孫夏可有提到我們這些後勤營,到時可是留守營寨?」

    「不是,到時我們這營隨另兩位渠帥留在營寨防備中郎將軍的兵馬。」

    「大哥果然料事如神,想必定然是這幾日結交渠帥的時候,那些人收了好處,果然安排我們守寨。」

    「你少吹捧我,平日叫你多動腦,此處大軍,波才嫡系只有七八萬左右,自然要留守大營,保存實力才能控制四方渠帥。」

    朱魁繼續講到:「我交好那些渠帥,豈是為了留守,瞭解大軍虛實才是主要,後日攻城,那明夜才是最疏於防範的時候,此位人之常性,二弟換做是你,可是會在出戰前夜,讓大軍好生養精蓄銳。」

    「大哥言之有理,小弟定會將士養好精神,以最強戰力出戰。」話一出口,他就明白,周泰虛心應道:「以後為弟會注意了。」

    「嗯!」朱魁額首點了點頭。

    「大虎二虎明夜你二人帶領弟兄們到東南和北面的糧倉。元儉去西南面那座最大糧倉,二弟隨我一同趁亂接近波才出手刺殺。」

    「事成之後,北營寨匯合一同突圍。」朱魁最後下令道。

    第二日,日行中空,天空上碧波無雲。

    波才大營,南面,朱魁有些鬼祟的與周泰一起來到偏僻的地方,有周泰把風,他將一黃色的風箏一抽一拉的,不一會,這張白色的簡易風箏飛揚在天空中。

    而離此不遠的小土坡上,兩名漢軍打扮的士卒,靜靜趴在那裡,望著天空,時而交談著。

    「喂,你說這風箏是何物?」一名士卒問著。

    「我也不清楚,將軍說是一塊布,飛在天空中,停而不去。」另一面士卒回答道。

    「停而不去,這到又些奇特,我只知風大時,那布會隨風飄去,然後越飄越遠,最後消失不見了。那有布飛在空中,停滯不走的。」第一名士卒好笑的說著。

    「快看,有一黃布飛起來了?風箏,從賊營升起」一名身穿漢軍甲衣的男子,揉揉眼睛指著對面的天空。

    那黃色風箏升起後,果然停在空中,怎麼飛也飛不遠。其實兩人若靠近些,就能看見風箏下方又一線牽著。

    可惜他們並沒有上前,見風箏停在空中,不曾遠去,確定是將軍所說之物。

    二人對視一眼說著:「快回去報告將軍。」

    「報。」

    朱俊大寨外,一聲嘹亮的叫聲響起,士卒快速小跑進來。

    「報告將軍,南面黃布狀的風箏已經冉冉升起。」

    「好。」朱俊一拍桌案大聲說道:「升帳點兵。」

    孫堅與四家將齊步趕來,他心中十分不解朱俊怎麼突然傳令如此緊急,之前朱魁派杜洪報信約定的時間,應該還要多等三天,難道皇甫嵩有變,遂腳步加快了起來。

    孫堅到後,緊隨而來的是暫領朱魁部的王承,不一會眾將一一全都到齊了。

    帳中首位上,朱俊便正式開口道:「右軍司馬朱魁已經傳回消息,今晚他會火燒波才糧草,到時見蟻賊營寨火起,我們順勢衝殺進去,一舉擊潰波才。」

    原來是這樣,等待多日,終於要開戰了,孫堅心中充滿熱火,殺敵建功的機會又來了,這回波才的頭顱誓要奪得。只是他心中有些好奇,那風箏到底何物?他琢磨多日都想不出此物的樣子。

    朱俊一指軍營分佈圖北面:「王承,你領本部兵馬按約定接應你家軍司馬大人。」

    「是,將軍。」

    「這裡就是波才營帳。」布巾上一個最大的圈圈,旁邊標明士卒人數。朱俊指著對孫堅道:「攻破營寨後,齊殺向波才大帳。到時,文台你設法讓你的家將騎馬越過大寨,引皇甫將軍過來,合兩家之力,今番定要將穎豫兩州所有蟻賊全部聚殲此地」

    波才乃穎川,豫州黃巾的總渠帥,他的義軍興起後,各地蟻賊紛紛朝拜,聚集在他麾下,正史上,長社一戰,波才雖敗,但是蟻賊部眾分散而去,皇甫嵩為此直到七月底,才徹底清算完畢,斬了那波才。

    而今,朱俊的打算是,匯合皇甫嵩打個圍殲戰,趁聚集一起,一個都不放過,一舉平定穎川、豫州。

    「是,中郎大人。」孫堅應聲到,心中考慮著到時讓誰突擊到城下報信,他可不想浪費一絲力量影響他立功。

    ----------

    「你們兩個在這做什麼?」洪鐘般的聲音在朱魁耳邊響起。

    鐵塔似的軋須大漢跟著幾名衛兵,走了過來,一副上級軍官模樣。

    細線往一旁木欄一套,朱魁與周泰行禮道:「回大人,我們是後勤營兵士,這是在祈福。」這是他一早就想好的借口。

    「祈福?」大漢皺著眉頭,不明問道,他從未見過這麼奇怪的祈福方式。

    「這是我們家鄉一種習俗,我二人聽說明日就要再上戰場了,放飛一黃布上天,代表吉運,保佑我們能順利從戰場上活下來。」

    其實戰前士兵祈禱,這種事情軍中經常有之,而且各地風俗不同,做法也就不同。不過放風箏祈禱這種事情,應沒有哪個地方有,不過朱魁就賭這種奇奇怪怪的儀式,這些黃巾渠帥會不明所以。

    他這風箏是這幾日連夜趕工而成,尚未試飛過,萬幸的是今日一飛就放到天上去了。

    那大漢看到天空中的黃布,嗯了聲算是接受了這個解釋,也難怪,朱魁黃布,便是取了頭上的黃巾做的風箏,黃色的風箏自然有黃天之意,十分符合太平道的教義,故而這大漢一下就不在懷疑。隨即帶著蠻橫的語氣說著:「聽聞後勤營有一黑少年,武藝不凡,前幾日大得波帥讚賞,你可認識?」

    朱魁沒想到那場已經傳出去了,只是不知眼前大漢姓名。

    「正是在下,不知將軍是?」

    「某家管亥,讓我瞧瞧你的武藝。」

    管亥是黃巾賊中武藝最高之人,他一聽說後勤營出了個武藝不錯的後生,能跟波才過過招,心中立馬敢興趣起來,出了營帳,四下的尋找,就要討教。

    朱魁籌措了一下,管亥的資料,不用軒轅劍調查,他也知道個大概,乃太平道武力最高的武將,能跟武聖關羽對照招的人,這下他自己心中也想試試管亥身手。

    「後生,動手吧!我們今天就比試下拳腳,不會傷了你的。」管亥絲毫沒有把朱魁放在眼裡,抱著雙臂,渾身上下騰起強大的自信。

    見管亥這麼說,朱魁也不在多慮,下了心,準備一試身手。

    「那就請管帥指教了!」抱拳行禮後,朱魁一個前衝,正面而去,右腳一個猛烈的迴旋踢刷向管亥臉頰,這一下的踢法是截拳道戰技中頂級的踢術,講究的一個快字。

    管亥立刻覺得勁風撲面,眼睛刺痛,呼吸都有點堵塞,知道這一下踢法很猛烈,要是中了,最起碼明日上不了戰場了。

    「不可小覷。」管亥面色一肅,連忙向後閃避。

    右腳一落地,朱魁隨後又把左腿一抬,高到腦袋,宛如大斧落地,狠狠的朝對方腦袋上劈了下去,又是一記猛烈的劈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