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三章 表字 文 / 海漂

    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形成了一種制度,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因稱字為表字。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與字在意義上都是有關聯的。

    曹操,字孟德。《荀子·勸學》篇說:「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話裡,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對名作了修飾性解釋和補充。

    而在後世,有人認為,表字的式微和大陸的破四舊運動,及打壓知識分子有關,認為「表字」是封建知識分子的象徵,所以很多人棄字不用,後世太祖斷了一漢文化的傳承。

    為周泰和甘寧表字,既然他二人執意讓自己來,朱魁他靈機一動,不用多加的思索,直接就把正史上原本屬於他們的表字提前說出好了。

    「周泰,周幼平;甘寧,甘興霸;兩位義弟你們覺得如何?」

    《呂氏春秋·適音》篇中注:「平,正也。」,幼,少年也,幼平乃正直少年之意。

    霸者,霸王也,意指江東,興者,興盛也,興霸,則意為即將從江東興起顯威名。

    兩人一聽,各自嘴中默念了幾遍,皆感滿意。朱魁心中暗笑,本來就是你們表字,滿意那是肯定的,不滿意才叫有古怪呢。

    一旁的王承見朱魁為甘寧周泰表字,也要湊著熱鬧,嚷起聲來:「三哥,那你也給我表個字。」

    朱魁舉行冠禮,他那身邊一應兄弟,屬下等等親近之人之人都一一到場,那王承今年不過一十四歲,天賦的體質已經高出朱魁一毫,快八尺了,小小年紀也嚷嚷的表字,讓週遭相熟的一眾人,紛紛笑呵起來。

    不過朱魁今天高興,興致高昂,他喝了口酒,一手搭在王承的肩膀上,說道:「阿承啊,你的表字呢,其實王叔公去前早已為你想好,也罷,今日就告訴你。」

    「繼祖,繼承你那祖先榮光。」

    「繼祖,繼先祖榮耀!」王承一聲低喃後,突然昂首挺胸,從一邊酒案上,直接抓起一酒罈,仰頭狂飲一通,在著朱魁的面前,大喊著:「三哥,阿承願永生追隨於你,建立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朱魁聞聲,也是心中一陣澎湃,單手深處,與王承手掌相交一起,兩兄弟立下盟誓,榮辱與共。

    而後,朱魁頻頻笑笑點頭,對每一個親人們打過招呼,說道:「大家先聊著,吃著,我去招呼下陸家、張家的賓客。」

    陸纖,張紘兩人共坐一桌,旁邊坐的則是王忠與趙半城等一批交好商行。

    「季壽兄,子綱先生多謝你們百忙之前來觀禮,朱某在此謝過了。」朱魁遠遠走來,端著酒樽,先是一個行禮致謝的說著。

    「客氣了,小郎君,哦不,應該是懷明行冠禮,我二人豈能不來。」陸纖回著禮,敬了一杯。

    隔壁的張紘撫著下巴鬍鬚,微笑的說道:「懷明,聽說你準備冠禮過後,就帶領五百義勇兵北上討伐黃巾賊,可有此事?」

    「是有這麼回事,怎麼?黨錮已解,子綱先生難道還想如我一般,靠軍功搏得功名呼?」朱魁直著身子,拿著酒樽,自己倒著酒,斜著眼神看了一眼,笑意的反問著。

    張紘放下酒杯,語氣有些遺憾,落寞的說道:「修身齊家平天下,為國平叛,乃國之大事,紘不能為國盡力,實在無顏面與懷明共論國之大事啊。」

    「這兩年張家主見子綱賢弟把鹽貨生意打理緊緊有條,便全權交予他,是以無法北上為國盡忠,繼而經常在我處長吁短歎。」陸纖為張紘重新斟滿酒插口解釋道。

    朱魁低眼深深看了看二人,喝了口酒面色一改,笑道:「子綱先生,既有報國之心,資助我那五百兒郎不也一樣,據聞張家剛從北方交易百匹良馬,可否廉價轉售於我。」

    「懷明說的對,子綱賢弟既然有心報國,資助馬匹是不錯的提議。」陸纖笑著打趣著,想看看他張紘平日叫囂為國盡忠,到底有幾分是忠。

    「哈哈」張紘大笑一聲,將遺憾神色深藏心底,換了副神情,同樣笑道:「若季壽兄你陸家肯出五百副甲衣,那一百匹戰馬,我私自做主全部贈與懷明。」

    不等陸纖答應,朱魁先行接話過來。

    「多謝季壽,子綱兩位兄長援手之恩。」

    二人啞然,沒有想到朱魁也有這麼無賴的一面。

    冠禮之宴一直持續到深夜,賓客散去,高雄便攜女回府宅,東漢時男女之防雖然未到程朱理學那年代那麼封閉,未婚同居還是會惹來非議。

    高乙與王忠卻被朱魁單獨留下問答,偏房內,朱魁端坐在椅子上,左手敲打著椅背,聽著二人的匯報。

    這椅子是兩年前朱魁提前發明出來的,轎子之風過去了,則令王忠改造椅子,現已經開始慢慢在大戶小家中流傳開來,但也知道人性的習慣頗為難改,收效不是很高,需要任重道遠。

    所以朱魁的傢俱計劃,只能勉力維持,也是他眾多營商策略中,收效最低的策略。

    「主公。」

    這是高乙第一次稱朱魁為主公,與淑淑兒定親讓這位忠心耿耿的漢子,終於完全認他為主,雖說有無高乙,朱魁都可控制天下鏢局,高乙卻有混綠林的天資,兩年來南北綠林中無人不曉天下鏢局四個大字,這正是高乙的本事。

    「自黃巾起義,朝廷頒發旨意各地可自招鄉勇北上討賊,明面上我們早已招夠五百鄉兵,乙已將他們全部替換為鏢局裡五百鏢師。」

    偷龍轉鳳,兩年的發展,天下鏢局的鏢師已經突破五百之數分佈江東各處分局,日常只有二三百人運作,其中包括高家寨當年三百人,另外一半是這兩年陸續招收綠林好手,朱魁在現代化體能訓練外,又一直以王翦兵書裡面兵法戰陣訓之,這是他苦心經營兩年結果,也是他準備將來爭霸天下的根本。

    朱魁滿意的笑了,說道:「總鏢頭辛苦了,那招募綠林高手一事,進行如何?」

    「進展一般,半年來,只有三位名聲較好的武功高手肯受聘與我們鏢局。一個號稱『飛馬』杜洪、一個『單刀』王信、最後一個『小專諸』曹讓。」

    這些武功高強的綠林人士,用於護衛,刺殺,探察都是十分順手,朱魁也知道武功越好越是高傲,而且十分注重自家聲名。

    「總鏢頭無需自責,這三人,令杜洪隨軍,另外二人分到我府上,備用待命。」

    一聽三人的名號,便對幾人的本事猜了個大概,做了處置。

    「還有今夜回去之後,讓弟兄們好好休息,這幾日不必訓練了。」

    說完,先讓他退下,又問王忠。

    「德貴,糧草,兵械準備如何了?」

    王忠一樣諂媚的笑道,這語氣讓一旁的高乙一陣厭惡,這王忠到真有本事,雖然不知暗地使了多少壞手段,果在兩年達到朱魁的目標,商行幾乎遍佈江東。或許錢財收成上不如趙家商行,但家丁,眼線數量不在世家大族之下了,這兩年大量收入養著這批人。

    「主公,方纔那趙半城與小人私下言到,願提供一萬石糧食於主公做討賊之資,加上商行之前不斷囤積的糧食足有十萬石。只是小的不明白這趙半城為何要幫我們。」王小六邊說邊疑惑起來。

    「無妨,那趙半城之意,我心明瞭,你無需多言。」

    「是,主公,自去年起,我們收購武氏兄弟鐵匠鋪後,加大擴沖,就算加上主公提過流水線生產,大部分鐵匠所產弩機元件,尚不合格,達到主公要求的弩機僅八百三十二架。」王忠答道。

    「連弩車可曾製作出來?」

    「未曾,馬軍師所繪連弩車製作圖,武氏兩位匠師言尚未悟透其中機要。」

    黃巾叛亂的消息傳到揚州以來,朱魁就知機會來了,為此已準備兩年之久,馬鈞知曉後突然就獻出這張連弩車圖,卻不肯說出來歷。

    「不怪武氏兄弟,那圖我看了也有些莫名。」朱魁心中略為遺憾,若這一次有此連射十箭利器,當如虎添翼,可惜,可惜。」

    「好了,你們都出去吧。」

    二人離開後,朱魁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閉目思索著。

    「有了那張紘那一百匹良馬,加上早先購得四百多匹,這下到富餘了。甲不礙多,且都發下去,自多一份保障。有了這五百人配有弩機的精騎,該足以縱橫那黃巾賊寇了。」

    「那傻丫頭看來還在氣我,還是走一趟為上。」腦中念頭一轉,突然想到了什麼,嘿嘿笑了一聲。

    接著他便出了門去。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