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揚三國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五章 噩耗上 文 / 海漂

    單甫,廣陵郡有名的風水相術大師,祖居高郵縣內,有座不小的院子,想要打聽到是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打聽清楚了?」

    一客棧案席上,一名十八歲少年,豎帶著長冠,握著一把齒狀闌的奇形長刀。迎面坐著三個年紀相差無幾的少年,同樣盤發立冠,若朱魁在此定然可以認出,四人正是那吳太祖孫堅與他那三名家將程普、黃蓋、祖茂。

    「公子,一切都打聽清楚了,那太平妖道馬元義,現下幾日借宿於那單府家中,今日就要啟程離開。」一旁的程普稟報著。

    「是啊,公子沒時間,錯過今日,還不知下次哪裡找那馬元義的行蹤,不要顧慮了,我們直接殺入那單府,隨便安個妖道造反之由,將那單府上下,斬個一乾二淨。」祖茂揚揚手中刀,一臉的猙獰。

    「不可,公子,前些日子,刺史臧大人舉薦公子為鹽瀆縣丞,如今還未正式上任,就要隨意殺戮,若被有心人散播下,大損公子英明。」黃蓋反對道。

    孫堅沉著臉,冷冷思考著,自秣陵縣斬殺那四地痞,之後不久,揚州刺史臧旻就對近兩年來,孫堅破擊海賊、各地懲殺地痞惡霸,等等一系列善舉、善事,做了申報,最後舉他為鹽瀆縣的縣丞。

    縣丞為縣令之輔佐,按現今來算,乃地級市的副市長,孫堅以十八歲之齡就當上縣丞,僅差他父親一級,已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漢代,男子二十而冠,但也有提早者,但多數在十六到十八歲之間,十二而冠屬於諸侯王之子待遇。

    孫堅得到刺史舉薦後,為了就任鹽瀆縣丞,帶著家將們回吳郡富春縣老家,準備提前兩年行冠禮,縣丞乃縣內二把手,經常出席一些會議,在人前總不能依舊少年頑童的髮式打扮,就冠禮乃是必然。

    常言道福禍本相依,孫堅被舉薦為縣丞自然是福,而禍則是孫堅到家之後,恰逢其母病逝,這讓孫堅悲從天來,母親身體一向不錯,怎麼小小的傷寒就讓病死了?

    略做詢問和查探下,得知母親病的時候,恰逢馬元義領著信徒們布道施展符水,結果喝了那符水,沒過幾天寒風入髓,就這麼死了。

    聽此消息,孫堅怒氣衝天,當即就把太平道視為兇手,大喊一聲:「妖道害死我母,與你勢不兩立。」

    在父親匆匆及冠下,頭七一過,帶著同樣行弱冠禮後的三個家將,離開了富春老家,也不去鹽瀆縣上任,帶著人,根據這些年結識綠林朋友,四下打探馬元義的行蹤。

    一路追蹤到了廣陵高郵縣。

    「我已決斷,只要那單府之人,不插手,兩不相幫相幫,就不必理會,如若不然,那便一併殺了。」孫堅那雙充滿仇恨的雙眼,凶戾之氣三丈高,站直起來,領著三家將,出了客棧,朝那單府而去。

    ----------

    趙姓青年,名叫趙達,吳姓青年則叫吳范,對於這二人的名字,朱魁不甚瞭解,前世一點記憶都沒有,應該是默默無聞的三國人士之一。

    那日,馬元義指明只要朱魁跟他走,就放張儉他們離開,在朱魁的堅持下,不顧身後之人的拉扯,束手走到對面,在馬元義得意的笑聲中,張儉等人無奈著看著自己弟子捨身取義。

    之後就來到縣城內的單府借住,那單甫方剛入土為安不久,府內都還掛滿著白綢。

    朱魁看來那單甫與於吉關係不是一般的簡單,馬元義報上於吉師侄的名頭,竟被單府的人以上禮相待,單甫沒有成親,沒有子嗣,弟子中只有趙達傳以衣缽,所有遺產都由他繼承。

    趙達見馬元義帶回了朱魁,這個讓他今天整日念叨的少年,這再次相遇的情景,他神情有意外,有驚喜,總之精光閃閃。

    「小兄弟,沒想到轉了一晚,我們又見面了。」

    「呵呵!是啊。」朱魁燦燦的笑了笑,冷淡的應付著,趙達雖然在茅亭的時候,言語中對太平道多有不屑,但剛剛馬元義進府時兩人密切打招呼的模樣,在他看來兩人差不多算是一夥的。

    對於朱魁的冷淡神情,趙達兩眼在分別他和馬元義掃過,猜測著兩人的關係,更多的是朱魁是什麼人,有什麼身份,他知道馬元義今晚是準備去強請那江夏八駿張儉,怎麼帶了個小少年回來。

    馬元義也不隱瞞,一邊介紹著朱魁,一邊也告訴朱魁指明要他的原因,說道:「這位小兄弟名諱朱魁,乃張儉的小弟子。」

    名字是回來的路上,朱魁告訴他的,其他信息,卻閉口不言。

    「朱小兄弟,馬某放過你老師,留下你,用意很簡單,馬某欲收你做衣缽弟子,請你無需再沉著臉,也不再懷疑馬某是否算計著陰謀。」

    「收我為徒?」朱魁聽後,不敢相信,馬元義怎麼會突然想收自己做徒弟,還是那衣缽弟子,自己已經有老師,沒張儉同意,難道叫自己背叛師門?

    朱魁嘴巴動了動,想要開口拒絕,馬元義那銳利的雙眼一下看穿她的內心想法,帶著不容拒絕的語氣說道:「馬某並不著急,相信只要你跟著我,時間久了,你會明白,我從不虛言,我對你的看重遠在張儉之上。」

    一旁的趙達聽著介紹,心中恍然,原來如此,是張儉弟子,那怪那天會偷偷走了,原來聽到我與吳賢弟的談話,趕回去報信。

    但看著那玉柱骨直通蒼穹,帝王面相,趙達側著身子插入兩人中間,熱情的勸說著:「元義兄不必著急,朱小兄弟年紀還小,來日方長。」

    「還有你,朱小兄弟,元義兄,不僅道學深厚,而且有一手高超劍術,從不傳人,今日竟要收你做衣缽弟子,可見真心看重你,不妨著急拒絕,慢慢思量一番再說。」

    趙達盡心的緩和朱魁對被馬元義強行帶走的不滿,喊道:「來人啦!準備一席酒菜,我要款待這位朱小兄弟。」滿臉堆著笑容,把朱魁當做上賓中的上賓,極為親近。

    「兩位忙活了一晚,肯定有餓了,都入席吧。」

    馬元義看著趙達對朱魁不同一般的親近,臉色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閃過,這人前番自己邀請他加入太平道,百般推諉,今日卻出言幫我收徒,其中必有緣故?

    剛剛趙達語氣裡,兩人並不人,應只是偶然見過一面,這讓馬元義百思不得其解。

    酒席上,趙達轉著彎打聽著更多關於朱魁籍貫來歷等信息,只是朱魁除開承認自己是張儉學生外,一絲也不透露自己來自秣陵縣的消息,生怕會查到自己的家人。

    倒是馬元義誇誇而談著朱魁小小年紀,多麼的不凡,更是指出剛剛圍捕張儉一事中,那一系列的表現,直稱天下無人可出其右

    聽的趙達更加確定自己看法,身具帝王相者,必然自小就有過人之處,如今天象大亂,代表大漢國祚將傾,自己與吾賢弟討論出這江東的龍氣,與眼前的少年,是否有著關聯。

    失而復遇,兩番遇上身具帝王命格的人,這是否是上天給我預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