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五百三十八章 段志玄之謀 文 / 天天肉夾饃

    如今的長安城內,名義上雖然還有近三十萬的大軍,可其中老弱病殘就佔了七八萬,真正可用的精兵,不足二十萬,而且這其中還有十多萬是自西涼強征上來的胡羌各部。

    此番李建成一口氣給李神通撥了十萬精兵,可謂是下了老本了!

    這一戰,李神通要是打不贏,那李唐王朝,基本上,就徹底沒救了!

    深感責任重大,受命當日,李神通便召集了手下一眾精兵強將商議起了作戰方略來。

    「陛下給我們的命令是攻佔大散關,為我軍西征做好準備,對此,大家都有什麼想法,不妨說說看!」

    聞聽此言,眾將盡皆心中鄙夷。

    還西征,是西逃吧?

    誰不知道關中以西,整個西涼地區,都被宇文成龍那強盜給搶劫得乾乾淨淨的了!

    現在的西涼,別說是人了,就是老鼠去那裡,都得餓死!

    俺們這些大唐軍士,還西征幹嘛?難道集體去西域吃沙子麼?

    雖是如此腹誹著,可李神通畢竟是名義上的長官,必要的尊敬還是必須的,除非大唐帝國正式完蛋了!

    至於現在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吧!

    尤其是那和洛陽方面還能扯上一點兒關係的幾個世家子,比如裴勣、柳崇禮之流,那就更是不怎麼在意了!

    據這些個傢伙們收到的消息,聞喜裴氏、河東柳氏,似乎都已經搭上了大元王朝的線兒。

    其中,聞喜裴氏的族長裴矩,如今便在大元王朝那面編書玩兒;而河東柳氏的則因為柳述娶了文殿堅的五女,蘭陵公主楊阿五,從而傍上了樂平公主這條大船。

    雖說兩家目前還沒和大元談攏具體的投降事宜。可只要付出些代價後,將來在大元王朝的統治下倖存,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故而。裴勣、柳崇禮二人對於此番出征都不怎麼上心。

    除了這裴、柳二人外,還有幾個人也是如此心態,那就是竇抗老頭的二兒子竇靜、三兒子竇誕,以及竇軌老頭的兒子竇奉節。

    這三個傢伙。是各自奉了老爹的命令,來拉攏軍中重要人物降元的,自然也不會想著幫李神通出謀劃策打勝仗。

    這些紈褲們雖然對於此番出征不怎麼上心。可有人卻對此非常在意,這人便是樂游府驃騎將軍、臨淄郡公,段志玄。

    這段志玄也算是一位奇人,十四歲就跟著豬頭皇殿廣出征高麗,而且還不是胡混應卯,是真個的衝鋒陷陣去的。這段志玄頗有勇略,以十四歲之齡便已經打遍三軍無對手了!可惜這廝運氣不好。沒攤到個好上司,每次都打敗丈,幾次出征都沒撈到一點兒軍功,最後鬱鬱而回,跟著老爹回太原種地去了。

    後來。李淵老王八造反,這段志玄便自己招募了千餘人的隊伍,然後率眾去投靠李淵。

    而段志玄的成名一戰,便是設計迫降了大隋的長安留守,左衛將軍屈突通。那一年,段志玄還不滿二十歲。

    正是憑此一戰,段志玄方才得授臨淄郡公的爵位,並得了樂游府驃騎將軍的實職。

    如今眼見大唐陛下終於又想起用自己了,段志玄連忙備足了功課,隨時等候李神通的垂詢。

    此番李神通一開口,段志玄當即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遂連忙快步上前道,「啟稟上大將軍,末將有話說!」

    「哦,是段將軍呀,有話請講!」

    對於這個小青年段志玄,李神通還是比較看重的,言語之間也客氣了許多。

    「啟稟上大將軍,末將以為,攻取大散關或許不難,真正麻煩的,是郿鄔、新鄉、蒲津的三路元軍。據末將所知,這三路元軍大都為西涼騎兵,來去如風,彼此呼應極為便利。尤其是郿鄔守軍,距離大散關極近,不須半日便可抵達。」

    「若是我軍強攻大散關之際,這三路敵人來犯,則我軍必將疲於應付,事倍功半,難建全功!」

    「那依段將軍之間,又該如何處置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李神通也知道,只是苦於沒辦法應付罷了。

    「依末將之意,不如上將軍奏請陛下另遣人馬拖住蒲津與新豐方面的敵人,只要能擋住這兩個方向的敵軍數日,則上大將軍便可專心應付郿鄔這一路元軍。」

    「憑上大將軍只能,以十萬大軍征討元軍五萬人馬,想來非是什麼難事。只要我等打通了大散關一線,則就算那兩路元軍趕到,也已經晚了!」

    是了,本王只是執著於其它將領不是元軍的對手。可實際上,本王根本不需要他們打勝仗,只需能夠拖延幾日便可!

    如此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比如,本王的弟弟襄邑王李神符,堂兄高平郡王李孝基,也都是一時之選。若再配上幾員上將比如,就算不一定打得過元軍,可和他們纏鬥幾日,應該不是什麼問題吧?

    打定主意,李神通又和諸將商議了片刻,便吩咐大家整軍準備出發,而李神通自己則急匆匆地進宮面聖去了。

    還要派兵?那朕的安全可咋辦?

    聽聞了李神通的要求,李建成不由得眉頭緊鎖!

    原來,撥給李神通十萬精兵後,李建成手中的精兵已經不足十萬了!其它的都是老弱病殘,充個數嚇唬人還可以,守在長安城裡做些搬運滾木擂石、修理弓箭之類的事情也湊合,可真要是派他們出城去打仗,那基本就是給人送功勞呢!

    如今大唐要是再往外派兵,而且還要抵住新豐、蒲津兩路合計十萬的人馬,那麼,最少也要派出相當數量的大軍。如此,李建成手上,可就基本不剩下什麼了!

    可如果不派兵,萬一李神通再打敗仗,那自己就算手頭還有兵,可也沒啥衝出重圍的機會了,早晚還得困死在這長安城!

    看著李建成愁眉苦臉的樣子,李神通也知道,自己這個建議貌似有點兒難為這位新鮮出爐的大唐陛下了!

    略一琢磨,李神通連忙補充道,「其實蒲津、新豐兩路的人馬,只需虛插旌旗,做足了樣子即可,不一定非要和元軍拚個你死我活!」

    「所以呢,微臣以為,陛下可給這兩路人馬各派兩萬精兵,餘下的可以用其它的軍隊湊數,只要做好了表面功夫,想來,元軍也不敢輕易強攻!只要能給微臣爭得幾日功夫,待微臣拿下了大散關即可!」

    「皇叔此計甚好,如此,就依皇叔的之意辦!朕這便下旨著襄邑王與高平郡王擇日領軍出征!」

    隨著李建成下定決心,大唐帝國最後一次轟轟烈烈的折騰,終於拉開了帷幕。(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