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算盤 文 / 天天肉夾饃

    滎陽鄭氏是河南第一望族,即便是放眼整個大隋,那也是有數的世族大家,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合稱「五姓七望」。

    所謂「望」即名門望族,但這裡特指「郡望」,意思是本郡之內,須所有人仰望的名門望族!

    以鄭氏為例,在滎陽一地,所有大小官員,幾乎都與鄭家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鄭家在滎陽的影響力,比起皇帝楊堅、楊廣之流還要大得多!至於楊侗、王世充之流,更是絕難望其項背的!

    此番鄭氏這一決定聯手王世充造反,整個滎陽郡,立即沸騰了起來。

    呼朋引伴、召集朋黨、聚集家奴,僅僅用了半日的功夫,鄭家就糾集起了總數八萬多的雜牌軍!

    這其中,有三千多是鄭家的嫡系子弟、核心家奴、心腹死士之流,另有近萬人也都鄭家的家奴、僕役。

    至於其它那些,除了依附於鄭家的大小勢力、租種鄭家田產的佃戶外,還有很多只是滎陽的平民百姓,只是被鄭家強行挾裹著,才不得不跟著造反滴!

    一日之內拉起了如此多的人馬,鄭氏家族從上到下,盡皆信心爆滿,連走路都用下巴頦兒看天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整個滎陽郡內,包括汜水、虎牢一帶,隋軍的人馬加起來,總計也才不過五萬人馬,而且還要分兵多路!

    更何況,洛陽方面,王世充已經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強攻虎牢關,若無意外,拿下虎牢,應當不費吹灰之力!

    待到鄭家裕王世充合兵一處後,那光是可調動兵力,就已經將近三十萬了,宇文成龍所部隋軍。憑啥和俺們斗丫?

    帶著這種心態,糾集起了大軍後,鄭家族長鄭元壽,並沒有急著西向虎牢與王世充所部回合,而是轉頭向東。直撲滎陽郡的另一重鎮。開封!

    原來,這虎牢關上,只是尚師徒所部的隋軍偏師總計二萬人馬,而開封城裡。駐紮的才是隋軍主力,伍雲召所部三萬大軍。

    以所部八萬人馬去欺負敵人三萬大軍,身為原大隋儀同大將軍的鄭元壽都覺得,自己這是實在是有點兒欺負人了!

    至於打敗仗的可能性,鄭元壽那是壓根兒就沒想過!哪怕對方是名聲赫赫的伍雲召!

    就在鄭元壽氣勢洶洶地殺向開封的時候。與滎陽毗鄰的穎川郡,荀、庾、郭、陳等世家同心協力,也終於拉起了五萬多的人馬。

    和滎陽鄭氏差不多,穎川世家們糾集起來的部隊也成份頗複雜,其中約有八千人是各世家的嫡系,其它的大抵都是被挾裹來的不明真相的無辜群眾。

    穎川世族之中,歷史上以荀氏最為出名,出產人才最多,三國時名聲煊赫的「荀氏八龍」便都是出自穎川荀氏。此外荀攸、荀彧、荀諶等人也都出自出自穎川荀氏。

    其它庾、郭、陳、方、賴等世族,歷史上雖然也出產過一些才俊,如郭嘉、陳群、庾信之流,可大抵不如荀家那般輝煌。

    而由於歷史淵源,穎川世家之間相互結親了不知十幾代。可謂盤根錯節,淵源甚深。

    因此,穎川世家之間的溝通上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在一片疑似河蟹友好的氛圍中,一眾世族們先開會分好了果果。然後這才自穎川出發,揮軍北上。直撲許縣。

    按照穎川世家們所瞭解到的消息,許縣目前約有隋軍兩萬,把守此地的是宇文成龍的次子,一個剛剛進入青春期、名叫宇文顥地的小屁孩兒。

    「這簡直就是天賜良機嘛!」

    聞聽此訊後,一眾穎川世家子們,盡皆歡欣鼓舞,走路都開始橫著邁步了!

    要知道,穎川軍雖是雜牌軍,可人數眾多,為首的荀、郭、陳、庾眾位長老有都是修煉了幾十年快要成精的老狐狸!這幫老傢伙,雖然沒在大隋官場上混出點兒啥名堂了,可心眼兒絕對不少!至少,絕對不是語文顥地這個沒成年小屁孩兒可以比擬的!

    所以,聽聞對手是宇文成龍的次子後,荀、郭、庾、賴等家族的一眾大小狐狸們一個個,盡皆長出了一口濁氣,暗道,「至少,眼前這一仗,是十拿十穩了!唯一可慮的就是,等那宇文成龍回過神來之後,是否會親統大軍來給他兒子報仇!」

    「不過嘛,那個時候,王世充那老王八,應該從洛陽城裡鑽出來了吧?有這個大靠山,一時半會兒,那宇文成龍未必就會把怒氣撒到我們頭上!」

    「只是,這王世充最終能否打敗宇文成龍,只怕有些不大好說丫!畢竟,那宇文成龍的戰功,可都是實打實的丫!而王世充,不過是靠著偷襲僥倖贏了李密一次而已!」

    「唔,這樣的話,俺們最好還是不要和那宇文成龍徹底鬧翻才好!以便將來有個環轉的餘地!如此,那俺們攻打許縣的時候就要注意了,一定要留那宇文顥地一條小命!」

    作為標準的牆頭草,幾大世家的長老們不約而同地都生出了這種念頭,於是趁某次開會之機,有人便委婉地提出了此事,並很快獲得了一眾牆頭草的附和。

    唯有陳家老頭陳山抉,聽了這話後,心中那是相當的,鄙夷!

    「丫的!還敢打俺外孫的主意,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雖然宇文顥地不是陳老頭的親外孫,可畢竟,這是陳家目前唯一可以傍上的一棵大樹!如果宇文顥地出個什麼意外,不但陳家可能就此沒了依靠,甚至很有可能被盛怒的宇文成龍藉故給收拾了!

    所以,陳山抉老頭對此事那是非常的用心,一日三次的派出心腹死士往許縣送信,隨時匯報穎川軍的一舉一動。

    到了第三天頭上,陳老頭更是親自請命,言道希望能夠作為前部先鋒,先去許昌城下打第一仗給隋軍來個下馬威,云云。

    陳老頭自然不是真個希望先和隋軍打一仗了,而是想先叛逃過去,好轉頭給穎川軍下個埋伏!

    聽聞陳老頭願意當先鋒,其它世家盡皆歡欣鼓舞,暗中高興!

    原來,荀老頭等人雖然信心滿滿,可也知道隋軍乃是百戰精銳。更何況,許昌城論規模,比起穎川城可大了一倍都不止,那可真個是城高池深吶!若是沒有什麼奇策,貿貿然就去打第一仗,只怕未必就能討到好處!

    而穎川地盤就那麼大,世族又那麼多,內部有點兒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陳家,甚至其他所有穎川世家,都能在這一戰中,損兵則將、損失慘重的話,荀老頭還是非常喜聞樂見的!

    所以,僅僅是略微猶豫了一下,荀老頭便同意了陳老頭當開路先鋒的要求,命陳山抉老頭帶領陳家本部的六千多人馬,以及其它臨時拼湊來雜牌軍,總計一萬大軍,先行一步趕往許昌而來。

    荀老頭不知道的是,陳山抉老頭這廂剛剛出發,穎川軍的末日,便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