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四百四十八章 竇建德南下 文 / 天天肉夾饃

    第四百四十八章竇建德南下

    雖然把徐世績的提議駁了個體無完膚,可最終,宇文成龍還是選擇了繼續北伐。

    這其中,除了李密、王世充已經成了甕中之鱉,翻不起啥浪花的因素外,還因為宇文成龍手中還有一張底牌,那就是遼東的尉遲恭、史萬歲,及其所的十餘萬人馬!

    還有一個原因則是,這個時候的竇建德,已經整軍備馬,準備南下和宇文成龍一決雌雄了!

    竇建德本是故齊之地的貝州漳南人。

    早年,山東發大水,竇建德的同鄉孫安祖家裡妻兒被餓死,當地的縣令還強逼著孫安祖服兵役隨楊廣徵伐遼東。孫安祖借口自家窮,不願意去,結果被縣令一通胖揍。怒極之下,孫安祖憤而拔刀,把那縣令給宰了,然後就去投奔了當時正在遼東服役當民兵校尉的竇建德。

    竇建德人好,見孫安祖都這麼慘了,就沒檢舉揭發他。

    相反,竇建德還給孫安祖出主意說,「去年楊廣發百萬兵征高麗,都打了敗仗,依我看,今年這次,估計也夠嗆。如此,天下必亂。咱們男子漢大丈夫,總不能像個逃犯一樣,每天躲躲藏藏的!我看高雞泊那地方不錯,方圓數百里,澤道縱橫,是個藏兵的好所在!只要劫掠了足夠的物資,聚起多少人馬藏裡面都沒問題!等到天下大亂之時,再重出江湖,未必不能闖出一番名堂,甚至能夠留名青史也未可知!」

    受竇建德的蠱惑,孫安祖便跑到高雞泊當起了土匪,自稱將軍,號「摸羊公」。

    由於楊玄感忽然造反,楊廣二征高麗果然以失敗告終,而竇建德所部的這些民兵也被暫時遣返回鄉。

    是年,山東大亂,盜匪橫行,其中有一個叫高士達的傢伙在清河起義,領軍千餘人往來漳南下劫掠。

    不知何故,這高士達四處殺人放火、燒殺劫掠,卻唯獨沒動竇建德所在的村子。

    當時的縣令就懷疑竇建德與高士達私通,把竇建德的全家都抓起來殺了!

    衝冠一怒之下,竇建德便召集了自己當兵時的兩百同鄉,舉起菜刀斧頭把那縣令給亂刃分屍了,然後,竇建德投奔了高士達落草為寇。

    高士達見竇建德智勇雙全,就命其為行軍司馬,總理軍事。

    後來孫安祖被另一股悍匪張金稱所殺,其所部數千人便按照孫安祖的遺命趕來投奔竇建德,於是竇建德終於有了一大批的嫡系心腹。

    彼時,涿郡通守郭絢領兵萬人前來圍剿高士達,高見勢不妙,就把軍權統統賦予竇建德,命其領兵迎戰。

    竇建德不負眾望,用詐降加突襲的辦法把郭絢所部殺了個狼奔豕突,殺敵數千,繳獲戰馬千餘匹,輜重無數。此外,就連領軍的隋將郭絢,也被竇建德斬首。

    自此,高士達所部人馬聲威大震,開始迅速發展壯大,很快便突破了萬人大關。

    其後不久,太僕楊義臣奉命來山東剿匪。

    高士達見竇建德勝仗打得如此輕鬆,自覺領悟了七八分,便不聽竇建德之言,親自領兵拒敵。

    結果,高士達很是不幸地,中了楊義臣示敵以弱、誘敵深入的計策,最後被楊義臣給殺了個落花流水。就連高士達本人,也被楊義臣梟首。

    眼見賊頭高士達都死了,楊義臣便沒再理會那些逃跑的小雜魚,竇建德因此得以倖存。

    隨後,楊義臣接連出擊,把山東各地的亂匪收拾了個鬼哭狼嚎。而竇建德呢,卻很是低調地跟在楊義臣的身後下裡收攏那些潰散的匪兵。這其中就包括當初幹掉了竇建德的同鄉孫安祖的另一股亂匪張金稱所部的人馬!

    沒過幾個月,因為被虞世基告了小黑狀,楊義臣被楊廣解除兵權,其所部人馬也被就地解散。

    而竇建德卻趁機招兵買馬、收攏人心,就連原本楊義臣手下的隋軍,也有很多被竇建德收入囊中。

    兵強馬壯之後,竇建德四下出擊,攻城略地,霸佔州縣。

    與其它亂匪的一刀切的殺官造反模式不同,竇建德很注重收攏那些基層官吏,往往還能據其才德委以重任,讓其幫自己治理郡縣。

    因此,竇建德所部人馬過處,許多郡縣都是望風而降。

    得到了這些大隋基層官員們的支持,竇建德所部人馬迅速發展壯大,很快便突破了十萬的大關。

    年前,河南的瓦崗寨亂匪李密圍攻洛陽,情勢甚急。

    楊廣遂召集各州縣精兵往洛陽增援,並任命幽州總管薛世雄擔任各路大軍的大總管。

    薛世雄自幽州出兵往洛陽,自然要經過河北。

    於是,薛世雄就想把盤踞於河北的竇建德給順手滅了。

    薛世雄手下此刻有三萬精兵,而竇建德所部雖然名義上有十萬大軍,可這些大都是農民軍,真正的農民軍!

    這些人平時回家務農,只有遇到戰事時,方才應竇建德的號召帶上菜刀、斧頭出征。

    此刻正值秋收,農忙,竇建德手下的那些農民伯伯都回家收秋地去了,一時半會兒,召集不上來!而竇建德身邊,只有聊聊數百的親軍!

    危機時刻,竇建德倒是很有些急智。

    一方面,竇建德放出風聲,說自己手下沒人了,沒法和薛世雄硬拚,只好逃回山東豆子航避難去!

    另一方面,竇建德卻緊急召集人手,然後分前後兩路,對薛世雄發動百里奔襲。

    也是竇建德運氣好,當先的竇建德親領二百八十名親軍趕到百餘里外薛世雄的營地時,已是天亮時分。

    按說這個時間不是偷襲的好時機,可偏偏正趕上那天大霧,丈餘之外都看不清人影。

    結果,竇建德領著那兩百多人果斷出擊,硬是把薛世雄所部的三萬人馬殺了個七零八落,相互踐踏而死甚至自己人互毆致死者不計其數。

    等到竇建德所部的後續大隊人馬趕到時,隋軍已經徹底成了亂軍。

    一場亂戰過後,薛世雄這個隋軍主將,最終只帶著幾十人逃回了幽州。

    回家之後,薛世雄也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得知自己三萬大軍居然被不到三百的亂匪打敗,薛世雄羞憤交加,一病不起,沒幾天便掛了。

    自此,幽州之地群龍無首,軍權盡歸薛世雄手下幾大虎賁郎將掌握。幾經爭鬥後,最終羅藝勝出,並自封幽州總管,成為了割據幽州的一大諸侯。

    而竇建德呢,經此一役聲威大震,籍此在河北一帶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其麾下隊伍也一再擴張,終於成為中原地區屈指可數的一大亂匪。

    不過,竇建德所部雖然聲勢浩大,可還是沒法與河南瓦崗寨的李密相比。

    而李密呢,雖然成就了中原第一大亂匪之名,可卻並不滿足,還想兵不血刃地吞掉周邊的各大小亂匪。

    其它小股義軍對於投靠李密還沒什麼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嘛!

    可似竇建德這般,本身都已經坐擁十數萬大軍,儼然一方土皇帝之人,自然不肯屈居人下。

    可竇建德又不願惡了李密這個近在咫尺的強鄰,遂以北拒幽州羅藝為借口,幾此三番地拒絕了李密的招攬。

    懾於李密的赫赫淫威,竇建德把大部分勢力都收縮在了河北,只在山東老家漳南一帶保留了一少部分人馬,並像模像樣地幾次出兵北向,和偽幽州總管羅藝打了幾架。

    可惜的是,這次,命運的天平沒再向竇建德一方傾斜。

    數次相爭,竇建德都被羅藝揍了個鼻青臉腫、損兵折將,至此,竇建德擴張的步伐終於放緩了下來。

    而竇建德的對手羅藝,地處幽州面皆敵:北有突厥;南有竇建德;西面是突厥可汗俟利發的好基友反賊劉武周、梁師都之徒;東面則是據守遼東的宇文成龍心腹悍將尉遲恭、史懷義等。

    所以,羅藝根本沒辦法集中全力攻打竇建德,除非羅藝有魄力置自己老窩幽州的安危於不顧。

    瞻前顧後治下,羅藝雖然幾次打敗竇建德,可也都是小勝,並沒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北地的局勢便就此僵持了下來。

    直到張須陀、宇文成祥、沈光等人率領大部隋軍進軍山東,把盤踞山東的幾股大小亂匪,如徐圓朗、朱粲、孟海公之流盡數掃平,並佔據了竇建德的老家漳南,竇建德終於坐不住了,遂急吼吼地點兵南下,打算和宇文成龍決一雌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