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四百四十二章 軍政改革 文 / 天天肉夾饃

    雖然已經將洛陽城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可王世充卻沒急著逼楊侗退位,而是先讓楊侗給自己加官進爵。

    已經掌控了局勢,王世充也不客氣,一開口,便要正一品的太尉之職,而且還逼著楊侗同意自己開太尉府!

    自此,洛陽城的軍政大權盡歸太尉府,王世充成了沒正式登基的實權地下土皇帝。

    王世充當起了洛陽城的實權老大,卻惹惱了一個人,那就是瓦崗在的反賊頭子,李密。

    「丫的,憑啥丫!太尉,那是楊侗那小屁孩兒封給俺李密的好不?你王世充算什麼東西?居然敢和你家李大爺搶官做!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小的們,給我幹挺了王世充那丫的!」

    在李密的玩命督促下,瓦崗軍撕裂了先前的合約,再次悍不畏死地對洛陽城發起了進攻。

    事實上,自從盧楚、元文身殞,皇泰主楊侗被王世充當成金絲雀關在了皇宮裡,原本大隋和瓦崗寨方面那短暫的苟且和平就已經注定要破裂了!

    當初簽訂和平條約是雙方就都各懷鬼胎,這會兒又有了光明正大的借口再次開戰,再加上李密也知道,即便自己是真心投降,早晚有一天,那楊侗還是會找機會跟自己秋後算賬滴!

    於是,趁著如今洛陽城內發生內槓,李密藉機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言道王世充是亂臣賊子,不但擅殺忠臣盧楚、元文都等,還賊膽包天地劫持了皇泰主楊侗陛下。

    而李密自己呢,則從反賊搖身一變,成了正義的化身,大隋最後一個忠臣良將!此番攻打洛陽,也並不是為了造反,而是被李密說成了是救楊侗陛下於水深火熱,云云。

    李密這麼一折騰,可把洛陽城裡的王世充氣了個三屍神暴跳。

    「丫的!你李密自個就是個反賊。還敢說俺老王造反,當真是賊喊捉賊,豈有此理!」

    雖然怒火沖天。可王世充倒還沒有失去理智,沒有出城和李密玩野戰,而是調兵遣將、征發民夫,準備守城。

    瓦崗軍總兵力大四十餘萬。而且,李密攻佔了洛口倉,不需為糧食發愁;又佔據了司隸周圍的廣大地區,治下人口也有上百萬,徵兵也比較方便。勉強可以說是佔據了人和。

    洛陽城內,王世充收編了十六衛所屬的精兵後,總兵力也迅速膨脹,達到了六萬有餘,而且還都是精兵!在加上強行徵調的民夫,也能湊出近十萬的大軍。

    此外,現在的皇泰主畢竟還勉強算是大隋正統,有著大義之名。

    更兼洛陽城高池深。有險可守!

    故而。總體而言,王世充算是佔據了天時、地利。

    雙方都頗為自我感覺良好,心底又有那麼一股火氣和野心,於是,王世充和李密便各自整軍,在這洛陽城下叮叮光光地打了起了!

    瓦崗軍雖然人多。可畢竟不是正規軍,攻城器械也不怎麼足;而王世充呢。手下小弟雖然少了一些,可治大多是精銳。

    雙方這一開打。倒是鬥了個半斤八兩、不相上下!

    連續打了三四個月,雙方各自損兵折將無數,結果卻是誰也沒看到取勝的希望。

    至此,瓦崗軍在洛陽城下已經消耗了年餘,原本的那點兒銳氣也已經差不多消耗乾淨了!

    另一方面,由於原本的大龍頭翟讓是被李密砍死的,原本翟讓手下的那些將領被殺的被殺,出逃的出逃,雖然也有一部分最後選擇了投降李密,可卻始終不受李密信任與重用!

    如今李密有始終沒能在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不可避免地,瓦崗軍開始離心離德、人心思變!

    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江南的宇文成龍,終於初步完成了對整個江南地區的掌控,已經開始騰出手來率軍北上了!

    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宇文成龍忙得那是非常的充實。

    先是伍雲召自林邑出兵抄了寧長真的老巢,隨後又與秦瓊、宇文成祥兩廂夾擊,滅了嶺南的造反派馮盎,已然勝利回師北上,趕到了江夏、新野一線。

    漢中方向的宇文成都、李靖二人聯手,也成功地把菊花李二打回了關中。

    至此,整個江南地區算是徹底納入了宇文成龍的治下

    更兼楊廣已死,宇文成龍也不用顧忌太多,遂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軍政改革。

    這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軍政分離,確切地說,是軍、政、法的分離。

    在宇文成龍的親自主持下,整個江南地區及各大飛地開始建立起一整套的軍隊體系、政權體系及司法體系。

    三大體系互不統屬、各自獨立。

    其中,軍隊體系包括正規軍和民兵兩大塊。正規軍主要是義務兵,負責對外戰爭、平定內亂等;民兵則主要由退役軍人組成,負責地方治安。

    政權體系,改編自原本的民部,最高長官稱民部尚書,下有兩個副職的民部侍郎。

    按照宇文成龍的構思,要在其治下設立國、州、市、縣、鄉、村的六級行政架構,各級政權的主要職責就是治理地方、發展經濟。具體江南而言,則按找地域劃分為十幾個州,大抵相當於十幾個省,州下設市、縣、鄉、村級政權。

    而司法體系,則改編自原本的刑部,最高職位為刑部尚書,下設兩個副手為刑部侍郎。

    具體而言,刑部劃分為民事、吏治兩大部。民事主要負責處理百姓之間的糾紛、矛盾,相當於法院,吏治則專司民告官的問題,此外還肩負著懲處**的重任。

    這些說起來簡單,可真正做起來卻千頭萬緒,基本上相當於把原本大隋的軍政體系全部打碎了重建!

    虧得宇文成龍手下有魏征、房玄齡、杜如晦、岑文本等一眾能吏,再加上江南大學堂提供的海量高素質人才,就這,宇文成龍也前後忙和了小半年,這才終於把各項事物大抵搞定。

    按照宇文成龍的安排,房玄齡出任第一屆民部尚書,宇文定及、長孫無忌為民部侍郎。杜如晦擔當第一屆刑部上海蘇,宇文福及、高表義則出任刑部侍郎。

    其它,沈君道、徐德言、宇文士及則分別出任第一任屆禮部尚書、禮部侍郎,專司教育及科舉事宜。

    另有魏征做為宇文成龍的首席秘書,光榮地當上了左班大丞相,下轄宇文智及、岑文本高儉、獨孤平雲等一眾小秘充當尚書左右丞,總覽所有政、法雜事,直接對宇文成龍這個老大負責。

    至於軍事方面,按照宇文成龍的設計,將所有部隊劃分為海、路兩大兵種。

    宇文成都、麥鐵杖、秦瓊擔任第一任陸軍副元帥;伍天召、張須陀、沈光出任第一任海軍副元帥。至於海陸軍的正印大元帥,則由宇文成龍自己一身兼二職。

    而軍隊體系最大的改革莫過於,在旅團以上的軍事單位內增設了參謀部,專門負責出謀劃策、制定作戰計劃!而軍隊的主將,則負責最終敲定作戰方略及具體的作戰指揮!

    在宇文成龍的元帥府內,則設有總參謀部,由李靖、宇文成祥出任第一任正副參謀長。

    至此,宇文成龍終於將治下的軍政體系搭建完畢。隨後又休整了月餘,遂再次點齊人馬,沿運河北上,直奔洛陽方向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