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二百九十一章 突厥來朝 文 / 天天肉夾饃

    鬼鬼祟祟地和自家祖父商議了整整大半晚,直到將近丑時,宇文小麻桿兒這才滿臉疲倦地出了宇文述老頭的書房,在貼身丫鬟妃暄小丫頭的攙扶下回房休息。

    「官場的水,果然很深吶!」

    這是宇文小麻桿兒跟自家祖父密談之後,最大的感觸。

    也是從這日起,宇文小麻桿兒變得愈發的低調了起來,平素裡,除了老老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外,其它朝堂之上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那是一概不參與。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轉過年來。

    大業三年,正月初一,東突啟民可汗染干,終於來大隋朝貢了。

    不得不承認,前期楊廣折騰了兩個多月,幾乎把兩京之地週遭方圓五百里掏了個空的敗家行為還是相當的有效果滴!

    至少,身為塞外土著,染干一行人可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的奢華景象,然後染乾等人就傻眼了!

    待到回過神來之後,染乾土著跑到楊廣面前哭著喊著要求楊廣給他個大隋子民的身份,不為別的,單單為了那一身綾羅綢緞的衣服,也值了!

    身為東突可汗,染幹不是沒見過綾羅綢緞,可是,這麼奢華、這麼精美的綢緞,染干可是第一次見到。

    在草原上,綾羅綢緞那絕對是最高檔的奢侈品!就算草原幾大部的那些個的貴婦們,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拿出來炫耀性地穿那麼幾次!平素裡大家可都是穿羊皮襖的!因為羊皮這玩意多,而且結實!

    可眼前這大隋,就連街頭雜耍賣藝、掏糞、賣炊餅、補鍋的這些個最低等賤民,穿的可竇氏綾羅綢緞丫!而且看那綢緞的質量,很明顯比起草原上最高檔的的綾羅還要華美三分!

    難道,大隋社會,已經發展進步到了傳說中的**社會階段了麼?

    可憐我們突厥人,還過著遊牧生活,屬於那種介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之間的過渡型社會呢!這差距,也忒大了吧?

    一念及此,染乾土著心裡那個自卑丫!

    眼珠一轉,染乾土著便有了主意!

    先給楊廣送上了一糞筐又一糞筐的馬屁,待到楊廣被熏得分不清善惡美醜了,染干便向楊廣提出了獲得大隋綠卡的要求!

    大隋雖然富庶,可染干畢竟是一方可汗,自然沒可能就此納頭拜服,更不可能從此率一眾東突反動份子們歸化到大隋的旗幟之下!

    染干的想法實際上很土著,那就是,先在大隋混一身漂亮衣服再說!

    也不知是真的看穿了染干的土著想法還是說楊廣別有預謀,總之,楊廣是沒答應給染干發綠卡,而是溫言撫慰道,漠北還不太平,還需要你染幹這樣的人才給我大隋看家護院,懾服宵小,所以呢,暫時你就別入大隋國籍了!

    雖然沒給染干發綠卡,可在錢財上,楊廣還是相當大度滴,簡直大度到了敗家的地步,居然隨手就賞給染干綢緞一千萬段。

    而染干呢,眼見得了這麼一份富可敵國的實惠,也便不再執著於戶口的問題了,轉而繼續專心致志地拍起了楊廣的馬屁。

    不愧是草原出身,從小在馬背上長大,這染干拍馬屁的功夫那是相當的了得,幾句話的功夫,便把楊廣忽悠得飄飄欲仙不知所謂了。

    不過這些事情,貌似跟宇文小麻桿兒沒多大關係了!

    此刻,宇文小麻桿兒正專注於自身的本職工作呢!

    到了正月初十,大隋第一次完全正規的科舉考試終於拉開了帷幕。

    為了不過分刺激那些世族大家,宇文小麻桿兒給此番科舉批上了一個貌似比較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為大隋選拔一批有能力擔任六品以下地方官員的學子。

    大隋的管制是分為一到九品。

    其中,一至三品分為正、從兩等。比如,三品官員就分為正三品和從三品。

    而四到九品,則在正從的基礎上又分為上下兩階。以六品官為例,就分為從六品下、從六品上、正六品下、正六品上四個等級。

    而宇文小麻桿兒這個所謂的選拔六品以下官員,實際上涵蓋了從九品下至正六品上總計十二個品級的官職,官職最高的正六品上,相當於六部侍郎、下郡太守這個級別!

    可以說,這個六品以下的官職,基本上,涵蓋了大隋朝堂的絕大部分實權中堅力量!

    事實上,五品及以上的官員,也不可能由科舉產生!這些官職,要麼是封給那些個皇親國戚的閒散職位,要麼就是真正接觸到大隋權力中樞的核心真正高官,自然不可能由那些沒有一點兒從政經歷的學子來擔任!

    可套上這麼一層羊皮之後,很明顯,這科舉制度的阻力就減小了很多。

    至少,在那些核心世族大家裡面,反對的聲音就小了很多!

    例如河東柳氏、聞喜裴氏、京兆韋氏、河內司馬氏這些世族大家,他們真正關注的就是大隋權力核心的勢力分配的問題,至於六品以下官員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雖然也有留意,但不曾在此投入太多的心思,只要沒外人入侵其家族所在郡縣即可。

    所以,當宇文小麻桿兒給這科舉披上了一層偽裝之後,阻力明顯減小,雖然仍有不少地方世族對此持反對意見,可僅憑這些人,已經無力阻止了!

    再加上,現在整個大隋朝野的注意力,基本上都被啟民可汗入朝這事兒牽扯了過去,宇文小麻桿兒搞得這個科舉反倒顯得很是波瀾不驚。

    在太常寺高熲老頭、吏部尚書牛弘老頭的大力支持下,歷時三天,宇文小麻桿主持的大隋第一場科舉終於落下帷幕。

    比起前番高老頭搞的那次聯考,這次科舉的規模大了很多,總計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萬餘學子參加了此番科考,光是龍門書院一家,就有三千多學子參加科考。而按照宇文小麻桿兒的預計,此番將從這萬餘學子中選拔出三百人來充實到大隋的基層官場。

    歷時三天,總計五科的考試終於全部結束,接下來便是評卷的事情了。

    原本就有制定好的詳細評分規則,又有糊名、謄卷、覆核等制度做保障,評卷階段,宇文小麻桿兒倒不用似先前那麼忙了。

    至此,宇文小麻桿兒已經可以撒手大部分的工作,轉而專心做好監督工作,,盡量避免出什麼紕漏即可。

    此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事情擺在宇文小麻桿兒的面前,那就是,該怎麼想楊廣提出外放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