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隋

第三卷 大業年間 第二百六十二章 問題的根由 文 / 天天肉夾饃

    和高老頭在這義學之內轉了一圈後,宇文小麻桿兒的眉頭已然皺成了「川」字兒。

    無它,失望而已!

    原來,觀察了這一圈後,宇文小麻桿兒發現,這義學,除了規模還差強人意外,其它方面,簡直就是到處都是漏洞。

    管理不規範,教學場所居然是全開放的,連個站崗執勤的保安都沒有!宇文小麻桿兒等人進去教學區域這麼長時間了,竟沒有一個人來過問一下。

    教學不規範,雖然採取了標準化的教學課程,可那些老師似乎很多都沒有啥責任心,時常能見到有偷偷溜出教室的學生來。

    此外,校園環境、後勤管理等方面也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帶著滿腔的怒火,宇文小麻桿兒轉了兩圈,終於找到了義學的兩大副校長,沈君道老頭和徐德言老頭。結果,宇文小麻桿兒卻發現,這倆老頭正和一群的大小老頭們聚在一堆兒,爭爭講講地爭吵著什麼呢。

    仔細聽了片刻,宇文小麻桿兒這才聽明白,原來,這群老頭們,正在校書呢。

    原來,前番張羅興辦義學之時,宇文小麻桿兒弄出了一套的標點符號。

    做為文藝老頭,徐德言和沈君道二人自然知道這套標點符號意義非凡。等到後來,義學籌建完畢,眼見教學工作似乎開始步入正軌了,這倆老頭便各自召集了一群親朋故舊的知識分子老頭,大家聚到一起,開始商量起給各種經史典籍做句讀加標點及註釋的事情來。

    這些老頭,好多都是曾經名動一方的才子,各自在學問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建樹,故而存在分歧也就理所當然了!

    若在平時,不論有啥分歧,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見即可,犯不著和對方吵架。

    可眼前的情況不一樣啊!一旦某本書校注完成,那可是要雕版印刷出來的,如果印刷的數量夠多,影響夠大的話,可以說,這校注的觀點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就會成為主流正統觀點!其它方面的理解,很有可能會從此就淪為歪理邪說,這些老頭們自然要寸步不讓地爭論起來!

    對於這種事情,宇文小麻桿兒也有些無可奈何,聽了一會兒,見徐德言和沈君道倆老頭都沒有留意到自己的意思,便打算就此拉著高老頭離開。

    哪成想,宇文小麻桿兒剛一轉身,卻發現,那高老頭已經擠進了那一群老頭的堆兒裡,拿著一本書卷,指指點點地問這問那,不過片刻,高老頭便臉現恍然之色,旋即又臉色一轉,和身旁的某個老頭爭論起了什麼。

    高老頭這一開口,立即遭到了週遭幾個老頭的圍攻,而高老頭呢,也毫不氣餒,遇強則強,很快便將嗓門提高了幾個層次,以一當十地和那幾個老頭相互噴起了口水。

    「唉!老小孩兒丫!老小孩兒!整這一幫老頭過來辦事兒,果然,不咋靠譜啊!難怪這義學被折騰成了這個樣子!」

    找到了辦學失敗的緣由,宇文小麻桿兒也不在這兒多做停留了,自顧自地轉身而去。

    當宇文小麻桿兒命人把魏征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找來之時,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了1

    原本,魏征等人都是有大才的,若是用心打理的話,隨便哪個,都能把這義學打理的井井有條。

    可是,目前這三人不在管理崗位上,而是跑到了教學一線去。

    蓋因這義學的標準化教材才剛剛全部完成編撰沒多久,具體如何教學的問題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結果,沈君道和徐德言倆老頭便把這三個小青年發配到了教學一線,總結教學經驗去了!

    身為武侯府的府丞、長史和主簿,堂堂五品大員,居然跑到一個民辦學校來當老師,當真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不過,這哥兒仨卻沒有對此表示有太大的意見,反而像小黃牛一般的,很是任勞任怨。蓋因宇文小麻桿兒早就有對這三人講述過辦義學與科舉的利害關係,並對這三人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如今眼見宇文小麻桿兒這當老闆的終於親自來義學查看教學成果來了,魏征等人都非常的興奮,還沒等宇文小麻桿兒開口詢問,便一個個獻寶一般地向宇文小麻桿兒講起了這段時間來的教學成果。

    強堆著笑臉聽完了三人的述職報告,宇文小麻桿兒又揉了揉有些笑得抽筋兒的臉,這才緩緩開口道,「嗯,這義學,從無到有,又做到了如今這有這六萬多學員的規模,眾位功不可沒!」

    「如今,陛下已經準備把推行科舉提上日程。但這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這面的義學要培養出一批品學兼優的學子,並且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科舉制度!」

    「這些事情,全都要依靠你們來完成!」

    「可以說,一旦科舉制度付諸實踐,你們幾個必將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似乎沒聽出宇文小麻桿兒言語之中的歧義,三個小青年被宇文小麻桿兒忽悠得很是熱血沸騰,兩隻眼睛都直冒綠光!

    身為讀書人,十年寒窗,最終目的,還不就是為了名和利麼?

    如今,三人都不過才二十出頭,就已經是五品大員了,雖然是給宇文小麻桿兒當跟班,可跟著宇文小麻桿兒這個潛力股,那也是前途無量的跟班啊!

    利既然有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話,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利,如此,剩下的那就只是名了!

    而以三人的見識,自然也能夠看得出,如果真的推動了這個科舉制度的實施於完善,留名青史,只怕當真不是啥問題!

    滿意於三人的表現,宇文小麻桿兒繼續忽悠道,「可能你們還不知道,陛下已經決定,請動前左僕射、齊國公高熲高老頭重出江湖了!」

    「啊?」

    很是配合宇文小麻桿兒的語氣,三個小青年盡皆露出了驚詫莫名之色。

    「而此番高老頭重出江湖的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動實施科舉制度!」

    「啊!」

    三人的驚詫迅速轉為驚喜。

    「而高老頭呢,剛剛就已經跟隨本將軍來到了我們的義學考察調研!現在,正在樓上和沈君道徐德言那幫子老頭們在討論如何辦好義學並進一步推動科舉的事情呢!」

    「啊!……」

    「不過呢,高老頭參觀了我們義學之後,對你們的教學工作並不是很滿意,具體問題如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